上帝賦予人的記憶能力
當上帝以地上的塵土造成人的身體時,他在人體內裝置了許多具有特別機能的複雜器官。他使其中最精巧一個器官——腦——具有神奇的記憶能力。藉著這項恩賜之助,人可以將任何知識積存在腦裡以備將來之用。
上帝並沒有限制人的記憶能力。他沒有將它造成像一個器皿一樣,裝滿了之後便不能再容納更多的東西。反之他將它造成像一個永不會滿溢的儲水池一般,並且可以讓人隨時提取其中的資料,但其中所藏的東西卻不會減少絲毫。
人若沒有記憶的能力便不能生存。這是為造物主帶來榮耀的一件神奇的恩賜,並且是促使我們對上帝這樣說的一個好原因:「我要稱謝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詩篇139:14。
人的記憶能力有很大的差異。正如有些人的身體比其他的人健康,同樣地有些人的頭腦也比其他的人優越。但這並不是說人不能夠改良他的記憶力,他若肯嘗試便能夠。猶之乎身體可以藉運動而改良,記憶力亦能夠藉練習而改進。
很少人意識到上帝賦予人腦的能力是多麼鉅大。人腦所能記憶的東西其實遠超過一般人所想像。歷史上有些人物曾向我們表明人的記憶力究竟能發展到什麼地步。例如湯麥斯·麥考萊,他能夠在聽過英國議院裡一場悠長的辯論之後,隔了許多日將辯詞逐字覆述出來。另外有一個叫做理查·波爾生的人則能夠背誦荷馬,西賽羅,荷累斯,維爾吉以及莎士比亞,彌爾敦和吉朋的全部作品。這的確不是一項尋常的成就。
基安人以利亞,立陶宛的一個猶太律法師,亦具有驚人的記憶力。他能夠記得全部聖經,《他爾沒經》,《密特拉殊經》和其他許多猶太著作。他總共能夠背誦三千部書。
在中古時代有一個名為保高密爾(Bogomils)的教派認為他們的教友應該發展和運用他們的記憶力。他們規定每個教徒必須背得聖經的大部份。歷史家特拉高曼諾夫說這個教派中有4000人能夠將全部聖經背出,而整個教派都能夠背出全本希臘文聖經。
上述的各人可能看來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記憶力,其實他們只是許多例子中的幾個而已。他們證明上帝賜給了人多麼可驚的記憶能力。這件事實充分表明上帝的工作的偉大。「耶和華阿,你的工作何其大,你的心思極其深。諸神之中沒有可比你的,你的作為也無可比。」——詩篇92:5;86:8。
聖經作者的記憶能力
上帝用來寫聖經的人都是具有良好記憶能力的人。當他們將他們所見所聞的事記錄下來時,他們能夠記得每一項細節。使徒約翰寫第四本福音是在耶穌去世六十五年之後,可是它卻含有詳細的對話在內。它載有耶穌對門徒和仇敵所說的話,他所做和所遭遇的事。它含有很詳盡的細節。約翰之所以記得這些事乃是因為它們在他的腦海中留下了生動的印象。藉著上帝的聖靈之助他得以將它們記憶得如此清楚。
見過耶穌施行奇跡和聽過他講道的人無疑有理由記得他們的所見所聞。他們知道他所說的乃是能夠帶來生命的話:「西門彼得回答說:『主阿,你有永生之道,我們還歸從誰呢?我們已經信了,又知道你是上帝的聖者。』」——約翰福音6:68,69。
聖經的作者馬可和路加並沒有親耳聽過耶穌說話,可是他們卻寫下了一部準確的記載。他們從聽過耶穌說話的人搜集到很多資料。這些人對耶穌的教訓深感興趣,所以留意將它們緊記在心裡。鑒於聖經作者之後有許多人都具有特出的記憶力,聖經作者之能夠記得許多細節並不是令人不能置信的事。我們同時應該記得他們並且有上帝的聖靈使他們的頭腦更加敏銳。
甚至在今日這二十世紀中我們亦時常見到具有不尋常的記憶力的人。例如提奧多·羅斯福能夠在將一頁書讀過一次之後將其差不多一字不改地背出來。既然他能夠這樣做,難道聖經的作者不能將他們所聽過的的話一字不改地寫下來嗎?
培養良好的記憶力
今日上帝的僕人都應該熱望改良他們的記憶力以盡量運用上帝賦予人的這項恩賜。聖經裡有許多東西是我們應該記得以用來榮耀贊美他的。此外他的命令我們亦絕不應該忘記。「要得智慧,要得聰明。不可忘記,也不可偏離我口中的言語。」「[要]使你們記念遵行我一切的命令,成為聖潔,歸與你們的上帝。」——箴言4:5;民數記15:40。
在上帝的百姓所舉行的集會中,有許多演講的資料是我們應該記得的。但除非赴會的人出力將它們深印在腦海裡,否則他們便不會記得。即使有些資料是他們已經知道的,他們亦不能容許他們的興趣減退。興趣是記憶所必需的因素。沒有它上帝賦予我們的記憶能力便不能有效地發揮作用。缺乏興趣便是為什麼有這麼多人記性不好的原因。他們沒有對他們周圍的事物和他們所讀所聽的東西培養足夠的興趣。
觀察
不留心觀察是記憶力不好的另一個原因。普通一般人很少迅速而準確地觀察事物。他只看見一部份,因為他並沒有將注意力集中在他所看的東西上。這在他的腦海中只留下一個不清楚的印象。當他試圖回憶時,他只能夠獲得一個模糊的影像。他所不記得的東西便用想像補充。他若連一個清晰的印象也沒有,又怎樣期望有準確的記憶呢?
當你被介紹給一個人時,你是否只漫不經心地望他一眼,對他的姓名亦毫不留意,但後來卻覺得奇怪你為什麼記不起他的面孔和姓名呢?你忘記一個人並不是因為你的腦無法記得,反之乃是因為你在介紹時沒有留意。你並沒有決心要記得這個人。
所需的只是在介紹時留意觀察和集中精神便行了。留意他的高度,身裁,面型,眼睛和頭髮的顏色,耳,鼻,口,顎的形狀等。留意他有沒有疤痕或缺陷。留心聆聽他的名字。聽時要集中精神。試將他的名字和面貌聯結起來。在談話中將他的名字覆述幾次。事後在當日將他的樣子和名字在腦海中溫習一次。唯有使他在你腦海中留下一個生動的印象你才能夠記得他。你所看見的任何東西都是這樣。當你看一件東西時,留意每一項細節。將精神完全集中其上。訓練你的五官作敏銳的觀察。
使徒保羅是留意觀察的人的一個好榜樣。當他在雅典時他留意觀察城中的各物。他注意到城裡許多作崇拜之用的物品中有一個獻給未知之神的祭壇。他對該城的人說:「眾位雅典人哪,我看見你們凡事很敬畏鬼神。我遊行的時候[留心觀察]你們所敬拜的,遇見一座壇,上面寫著『[給]未識之神』」——使徒行傳17:22。
聯想
當你將你所讀到或聽見的東西和你所已經熟悉的東西或你所已經具有的知識聯結起來時,你的回憶力會大為增強。當你有所需要時這種新的資料會比較容易在你腦海中浮現,因為你所熟悉的事物會好像鉤一樣將它們牽引出來。
假設你想記得意大利的輪廓。你可以將它聯想為一隻靴子,於是便能夠很容易記得它的形狀了。或你想記得希臘文聖經曾直接從希伯來文聖經引證過多少節經文,你只須將365節經文和一年的365日聯想起來便行了。
想像亦可以幫助回憶。你可以將你想記得的東西和一個視覺心像連結起來。舉例說,如果你被介紹認識的人的名字和一種著名的湯的名字很相似,你可以想像這人手裡拿著一大罐這種湯以藉此使這人在你心中留下一個鮮明的印象。當你第二次遇見他時,他的名字立刻便會在你腦海中浮現。你通常可以很容易用這種聯想法記得別人的名字。
當你在一日中有某件事需要做時,何必用記事簿提醒你呢?何不信賴你的記憶力呢?你應該讓你的記憶力獲得它所需的鍛鍊。記事簿是這項恩賜的一個惡劣的代用品。事實上,一般人太喜歡依賴記事錄和書本去幫助他們記憶一些應該印在他們腦中的東西。這個壞習慣並不能培養你的記憶力。你必需學習信賴你的記憶力。
將你必須做的事或想買的東西在腦裡形成一個心像,然後將它們和你家裡一間房中的東西聯結起來,先從一個角落開始,逐漸推至房間的其他部份。你所熟悉的這些東西會成為你想記得的東西的分類架一般。將你想記得的東西溫習幾次,將精神集中在它們之上,並且使它們有行動而能夠連結起來。這樣你便可以放心做你所打算做的事,信賴你的記憶而不再依靠一大堆你反正會時常忘記的記事錄。
沉思
聖經時代上帝的僕人之所以具有良好的記憶力的原因之一便是他們時常沉思。他們在心裡溫習和思索他們所學到的東西。聖經有一次提及以撒這樣行。「天將晚,以撒出來在田間默想。」(創世記24:63)他走出他的帳幕到一塊安靜的地方以便獨自思索。他在那裡集中精神檢討他在腦中所積聚的知識。他溫習上帝所說過和做過的事以求將它們更深地印在他的腦中。大衛也有這樣行。他曾說:「我追想古時之日,思想你的一切作為,默念你手的工作。」——詩篇143:5。
今日上帝的僕人都應該效法這些忠心的人的榜樣。他們應該時常在心裡溫習他們所學到的關於造物主和他的道的知識。特別揀出某些事出來沉思,檢討其中的每一項細節。
當你參加一個大會時,你應該養成習慣每日將你從演講中所學到的東西溫習一次。試在腦中造成一個清晰的印象和徹底了解它們。這樣行能夠使它們深印在你的回憶裡。在重要性方面覆習僅次於集中精神。集中精神能夠將你想記得的東西放進你的腦裡,溫習則能夠使它們留在那裡。
記得你所讀的和記得你所聽的是同樣地重要。最好的研讀方法是先將文章的標題和次標題讀一次以獲得一個概念。然後集中精神將文章閱讀一次。留意文章的主旨,不時停下來將它們溫習一下。讀完之後再回頭將文章仔細研讀一次。研讀完畢之後在心裡將其檢討一次以求真正把資料深印在腦中。
想記得你所讀過或積存在腦中供將來之用的東西是需要出力的。你若不努力使它們在你腦中留下深刻和鮮明的印象,就不能期望記得它們。所需作的努力也許在起初會辛苦一點,但這種努力能夠增強你的記憶力,最後使回憶便成容易得多。
上帝賦予我們的記憶能力是能夠榮耀他的一項恩賜。它是一件神奇的東西和一件極大的恩惠,所以是值得我們極力培養的。你若智慧地運用它,它便會對你有莫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