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61 2/1 92-94頁
  • 為什麼許多人懷疑撒但的存在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為什麼許多人懷疑撒但的存在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1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對撒但的存在的懷疑
  • 何以有這種懷疑?
  • 上帝的道給我們確實的答案
  • 參考資料
  • 務要守望——撒但想吞噬你們!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5年
  • 撒但
    洞悉聖經(下冊)
  • 撒但
    警醒!2013年
  • 撒但是誰?他真的存在嗎?
    警醒!2007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1年
《守》61 2/1 92-94頁

為什麼許多人懷疑撒但的存在

在今日的一般宗教書籍有一種明顯的趨勢,若不是將撒但完全忽略不提便是懷疑有這樣的一個靈體存在。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呢?

從創世記到啟示錄上帝的道均明確地提及魔鬼撒但這靈體的存在。雖然在創世記的記載裡他被稱為蛇,但我們並不需要臆測這蛇實際是誰,因為啟示錄12:7-9清楚地指出他是誰。在那裡聖經告訴我們他「是迷惑普天下的」,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但。」顯然地,伊甸園中的誘惑者絕不僅是像公元第二世紀一批稱為譚尼恩(Tannaim)的猶太學者企圖使人相信的那樣只是上帝置於亞當體內的一種「邪惡的衝動」而已。當時的誘惑者乃是撒但魔鬼本身。

後來在約伯記第一和第二章,聖經再次清楚的表明撒但是一個靈體,不但可以與上帝其他屬靈的兒子一同出現在上帝面前和上帝交談,並且能夠在論及約伯的忠誠時向上帝挑釁。我們又讀到他在撒迦利亞的日子指控大祭司約書亞。保羅將撒但稱為「這事物制度的神,」『弄瞎了不信之人的心眼。』彼得將撒但形容為一隻「吼叫的獅子,遍地游行,尋找可吞吃的人。」而猶大,耶穌的門徒和異父同母的兄弟,則告訴我們撒但曾為摩西的身體和米迦勒發生過爭執。但是撒但若僅是一種抽象的邪惡觀念,正如詩多人所相信的一般,他便絕不可作以上所說的各事了!——哥林多後書4:4,譯自NW;彼得前書5:8;猶大書9。

特別在關於耶穌的記載中聖經證實撒但是一個具有個性的靈體。撒但曾向耶穌提議如果耶穌向撒但俯伏拜一拜,他便將世上的萬國都獻給他。一個抽象的觀念可以擁有世上的萬國,並且將它們獻給耶穌嗎?耶穌可以對一個抽象的觀念俯伏下拜嗎?我們能夠想像上帝那忠心,慈愛和順服的兒子受到自己腦海中不忠的念頭所誘惑嗎?——馬太福音4:9。

耶穌曾作證說他看到「撒但從天上墜落,像閃電一樣。」很顯然地抽象的邪惡觀念是不可能從天墜下的。再者,耶穌曾對他的仇敵說他們是屬於他們的父魔鬼的,他「從起初[變成撒但時]是殺人的,」同時是「說謊的,也是說謊之人的父。」當耶穌被人誣告藉著撒但的力量趕鬼時,他並沒有否認撒但的存在,反之他說:「若撒但趕逐撒但,就是自相分爭。」誠然,所有這些提及撒但的經文都無可置疑地證實了撒但的存在和他是一個真實的個體。——路加福音10:18;約翰福音8:44;馬太福音12:26。

對撒但的存在的懷疑

很奇怪地,雖然聖經中有如此明確的證據,許多自稱為基督徒的人和猶太人卻仍然懷疑魔鬼撒但的存在。他們堅持說既然從來沒有人見過撒但他必定只是幻想中的虛構而已,或者撒但只是邪惡的觀念或人體犯罪傾向的人格化而已。

一位牛津大學的神學博士說:「在人類的範圍之外可能有其他屬靈的勢力存在,這種勢力古人從他們對鬼魔及撒但的信仰中可以模糊地辨認出來。不論我們對這個臆測性的問題怎樣想法」等。一本頗為流行的基督新教書籍則說:這個題目完全被包裹在一片神祕之中。……這些[論及撒但的]話對許多問題都沒有解釋,因此對之作種種猜測實在是徒然的。」

在一篇論及美國神學界的一位領袖人物的文章中我們讀到:「可是尼布(Niebuhr)並不接受聖經中關於魔鬼的道理,不論它被認為是神話或一種教條抑或一種『存在於任何人類行動之前的邪惡觀念。』他僅僅將撒但用來作一種比喻以說明人體中反叛的意志如何產生作用而已。」我們可以直接引證這位神學家自己的話:「將邪惡加以人格化在科學上說來也許是荒誕的,但它卻基於一種很自然的錯誤。當各種盲目而非人的自然力量作用在人的身上時,人便將它們人格化。」

何以有這種懷疑?

有些人之所以懷疑撒但的存在是因為他是人目所不能見的,但這是否合理呢?絕不合理。聖經,理智和事實都清楚地表明有一位上帝存在,然而卻沒有任何人會見過他,事實上,也沒有人能夠看見他。(出埃及記33:20;約翰福音1:18)上帝的道也告訴我們宇宙中有許多靈體的生物和各種執行上帝命令的天使存在,所有這些都是人的肉眼所不能看見的。既然我們承認有公義的靈體或屬靈的實體存在,那末相信也有不義和邪惡的靈體存在有什麼困難呢?

無疑有些人對撒但所懷的迷信和荒謬無稽的見解也是令致其他的人懷疑他的存在的部份原因。在中古的黑暗時代,他時常被形容為一隻山羊。在近代他又常被畫成一個穿著緊身紅衣,有角有尾和手裡拿著一把大叉子的怪物。可是聖經中關於撒但的道理之被人歪曲並不能成為懷疑他的存在的有效原因。同樣地,許多非基督教的宗教將邪惡的觀念加以人格化亦不能成為辯稱撒但並不存在的理由。

另外有些人懷疑撒但的存在是因為他們不能了解撒但的起源以及為何上帝對撒但如此長久地容忍下去。因此尼布(Reinhold Niebuhr)說:「在希伯來神話中撒但一方面是與上帝對抗的叛徒,另一方面又終究處於上帝的權力之下;這種觀念表現出一件自相矛盾的事實,那便是在一方面邪惡是較無法規更甚的東西,而另一方面它又憑藉著法規而存在。」

以上各種懷疑撒但存在的理由表明些什麼呢?事實上它們的基本原因豈不都歸究於未能接受聖經為上帝的道嗎?如果我們深信聖經是上帝所默示的,那麼不論我們是否能夠完全暸解所有的原因或理由,我們豈不會接受它所說的話都是真理嗎?當然!因此我們可以同意耶穌所的話:「你的道就是真理」;也可以同意保羅所寫的話:「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於教訓……是有益的;」並且也和彼得具有同樣的信念,因為他告訴我們預言乃是「人被聖靈感動說出上帝的話來。」——約翰福音17:17;提摩太後書3:16;彼得後書1:21。

上帝的道給我們確實的答案

但是上帝的道卻確曾向我們透露撒但存在的原因和理由。它能夠令人滿意地解答一個誠懇,開明的真理尋求者對撒但所可能發生的任何提問。它向我們保證上帝所有的活動都是完美的,他所行的一切都是公正的。(申命記32:4)因此他絕不可能創造出任何邪惡的靈體。聖經同時告訴我們上帝創造了許多公義屬靈的天使,並且將他們中間的一個立為監護的基路伯,即負責監護第一對人類的天使。但後來這個天使變成野心勃勃而想成為好像上帝一樣受別人崇拜,於是他引誘亞當和夏娃違背上帝的命令。他發動叛變而向耶和華上帝的宇宙統治權提出挑戰。——創世記3:1-7;以西結書28:12-16。

聖經更進一步表明撒但曾誇口說上帝不能使地上有任何生物對他保持忠誠而不對撒但的威迫利誘屈膝,因此他又引起了人類是否能夠對上帝保持忠誠的爭論。由於這個爭論,耶和華上帝容許撒但繼續存在,並且准許亞當和夏娃在付出罪的代價而死去之前生活一段時期以產生後代。耶和華上帝具有充分的信心知道自已必定有能力在地上使一些人對他保持絕對的忠誠,不論撒但對他們施以什麼壓力都毫不動搖,由此證實撒但是虛謊的。這便是為什麼上帝容許約伯,耶穌及其他忠心的人在撒但手中受苦的原因。當我們一旦認識清楚這個問題其實牽涉到關於上帝的至尊地位和人類的忠誠等重大爭論時,我們便可看出上帝的確有良好和充命的理由容許撒但一直存留到今日。——約伯記第一和第二章;箴言27:11;希伯來書5:8,9。

這些事實同時表明撒但的存在只不過是暫時的而已;這正是聖經所宣布的:「賜平安的上帝快要將撒但踐踏在你們腳下。」耶穌會「敗壞那掌死權的,就是魔鬼。」不錯,撒但最後會被投入一個象徵性的火湖裡,意思便是遭受完全的滅絕和第二次的死亡。——羅馬書16:20;希伯來書2:14;啟示錄20:10,14。

因此聖經和理智一同清楚地表明撒但的來源和為什麼上帝容許他存留到今日的原因,並且指出他的壽命已行將終止了。所以,我們實在沒有任何理由懷疑撒但的存在。

所以我們都應該聽從聖經的這個警告:「務要謹守,儆醒,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你們要用堅固的信心抵擋他。」——彼得前書5:8,9。

參考資料

1.《基督紀元第一世紀的猶太教》(Judaism in the First Centuries of the Christian Era),摩爾(Geo. F. Moore)著。

2.《贖罪與啟示》(Redemption and Revelation),羅濱遜(H. Wheeler Robinson D. D.)著。

3.《555個聖經難題解答》(555 Difficult Bible Questions Answered),《基督徒先驅報》(The Christian Herald)編著。

4.《雷豪尼布——他的宗教,社會及政治思想》(Reinhold Niebuhr - His Religious, Social and Political Thought),克格里與百列托(Kegley and Bretall)合著。

5.《雷豪尼布的神學理論》(Theology of Reinhold Niebuhr),荷夫曼(Han Hofman)著。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