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事都是我們的鑑戒」
今日許多自謂相信聖經的人只注重基督教的希臘文聖經而將希伯來文聖經撇開一旁。他們說在基督之前所寫的聖經在今日已不適用了,因為在基督降世的時候這些經典已經完成了他們的作用,因此變成「舊約」而為「新約」所代替。他們辯稱希伯來文聖經在今日只是過去的歷史而已。
誠然希伯來文聖經裡載有以色列人一度遵守的律法之約,而這約的目的乃是引領他們歸向基督,然後便被一個律法不是寫在石版上而是寫在人心上的新約所代替。但摩西的律法只是希伯來文聖經的一部份而已。這本聖經還含有許多不但和基督的時代有關,並且和我們的時代有關的預言。所以將這本聖經撇開不理會使我們對許多重大的事項矇然不覺。希伯來文聖經中的歷史記載絕不是一些已經死去而應該加以遺忘的資料,因為它其實具有預言性的價值。甚至摩西的律法亦是預表一些在它結束之後才來到的美事的影像:「律法是將來美事的影兒。」——希伯來書10:1。
保羅曾對基督徒論及在他們之前寫下的希伯來文聖經說:「從前所寫的聖經都是為教訓我們寫的,叫我們因聖經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著盼望。」這包括許多看來純粹是歷史記載的資料。論到變節不忠的以色列人,保羅說:「這些事都是我們的鑑戒,叫我們不要貪戀惡事像他們那樣貪戀的。他們遭遇這些事都要作為鑑戒,並且寫在經上,正是警戒我們這末世的人。」我們同時可以從這些古代的歷史記載找到值得我們效法的好榜樣:「弟兄們,你們要把那先前奉主名說話的眾先知當作能受苦能忍耐的榜樣。」——羅馬書15:4;哥林多前書10:6,11;雅各書5:10。
基督和他所獻的祭物
上帝在創世記3:15應許一個後裔會來到擊碎撒但的頭。這會使地上的人類得福。上帝告訴亞伯拉罕地上的萬族都會因他的後裔而得福,而他所指的乃是基督:「所應許的原是向亞伯拉罕和他子孫說的。上帝並不是說『眾子孫』,指著許多人,乃是說『你那一個子孫』,指著一個人,就是基督。」但亞伯拉罕藉著上帝的奇能而生的兒子實際是以撒;當他後來打算將撒拉為他所生的這個獨子獻給上帝作祭物時,他堅信將來以撒必定會復活而和他重聚。這件事其實是預表耶和華如何將他的後裔耶穌基督交出作祭物和後來基督如何復活的一個先模:「亞伯拉罕因著信,被試驗的時候就把以撒獻上,這便是那歡喜領受應許的將自己獨生的兒子獻上。論到這兒子曾有話說:『從以撒生的才要稱為「你的後裔。」』他[認為]上帝[甚至]能叫人從死裡復活;他也[以一種預表性的方式]從死中得回他的兒子來。」這後裔已經犧牲了生命作為贖價了,但他尚未擊碎撒但的頭而使地上的萬族得福。——加拉太書3:16;希伯來書11:17-19。
以色列人在埃及所殺的逾越節的羔羊預表基督在這個世界裡被人殺死。正如哥林多前書5:7指出:「我們逾越節的羔羊基督已經被殺獻祭了。」他並不是在所多瑪或埃及被殺的,但啟示錄11:8卻提及一個城「按著靈意叫所多瑪,又叫埃及,就是他們的主[被釘死]之處。」耶穌來到現今這個邪惡的世界裡被人釘死,所以所多瑪和埃及代表這個世界。
基督不但是被獻為祭的羔羊,他同時是主持獻祭的祭司:「[代表天上事物的預表性物件]必須用這些祭物去潔淨,但那天上的本物自然當用更美的祭物去潔淨。因為基督並不是進了人手所造的聖所,(這不過是真聖所的影像)乃是進了天堂,如今為我們顯在上帝面前;也不是多次將自己獻上,像那大祭司每年帶著牛羊的血進入聖所。如果這樣他從[世界定基]以來就必多次受苦了,但如今在這[事物制度的終極]顯現一次,把自己獻為祭好除掉罪。」——希伯來書9:23-26。
這節經文表明基督在復活後將他犧牲作祭物的生命的價值在天上呈獻給上帝。它同時表明以色列人的聖所和其中所舉行的祭祀乃是「代表天上事物的預表性物件。」它們都是預表性的先模,所以是值得我們在今日加以研究的。
預表性的人物
摩西是預表基督耶穌的一個人物。摩西曾在申命記18:15提及未來會有一個「像我」的先知;使徒行傳3:22,23引證這節經文,而上下文表明摩西所預表的人便是基督:「摩西曾說:『主上帝要從你們弟兄中間給你們興起一位先知像我,凡他向你們所說的,你們都要聽從。凡不聽從那先知的必要從民中全然滅絕。』」
大衛亦預表基督。以西結書34:23預言說:「我必立一牧人照管他們,牧養他們,就是我的僕人大衛。」當以西結寫這預言時大衛早已死去了。但聖經用他去代表基督,因為基督乃是牧養耶和華的羊群的「一個牧人」:「我另外有羊,不是這圈裡的,我必須領他們來,他們也要聽我的聲音,並且要合成一群,歸一個牧人。」(約翰福音10:16)事實上大衛寫及他自己的好幾首詩篇其實是關於基督的預言,並且已經在基督身上獲得大規模的應驗。詩篇第16章和22章便是兩個例證。
以利亞預表施浸者約翰,因為耶穌在談及約翰時曾說:「你們若肯領受,這人就是『那應當來的以利亞。』」——馬太福音11:14。
夏甲和撒拉不僅只是兩個歷史人物,她們同時預表兩個約之下的兩個組織:「這都是[象徵性的戲劇];那兩個婦人就是兩約,一約是出於西乃山,生子為奴,乃是夏甲。這夏甲二字是指著亞拉伯的西乃山,與現在的耶路撒冷同類,因耶路撒冷和她的兒女都是為奴的。但那在上的耶路撒冷是自主的,她是我們的母。」撒拉是自由的;她藉著上帝和亞伯拉罕所訂的應許之約產生了一個後裔,因此她預表上帝自由的妻子組織藉著亞伯拉罕的約產生了他的後裔。——加拉太書4:24-26。
預表性的事件
以賽亞先知曾預言猶太人會淪為巴比倫人的俘虜,但他同時預言他們會獲得釋放。這釋放在公元537年來到。可是在這件事發生之後很久聖經將這些同一的預言應用在耶穌和他在地上所從事的工作之上,而且事實表明甚至在我們今日這件釋放的工作仍然在進行中。(以賽亞書61:1-3;路加福音4:17-21)以賽亞書52:11預言當巴比倫被傾覆時有一個呼召會向以色列的俘虜發出:「你們離開吧!離開罷吧!從巴比倫出來。」但巴比倫被傾覆之後很久,啟示錄中的一個預言仍然宣佈巴比倫將會傾倒,同時向耶和華的百姓發出警告說:「我的民哪,你們要從那城出來免得與他一同有罪受他所受的災殃。」——啟示錄18:2,4。
挪亞時代的洪水是歷史上一件特出的大事。但耶穌指出這件事和所多瑪城的毀滅同時預表在我們今日所發生的事:「挪亞的日子怎樣,人子的日子也要怎樣。那時的人又吃又喝,又買又賣,又耕種又蓋造,到羅得出所多瑪的那日就有火與硫磺從天上降下來把他們全都滅了。人子顯現的日子也要這樣。」——路加福音17:26-30。
以上只是許多例證中的一部份;它們證明希伯來文聖經中的地方,人物和事件是具有預言性的。聖經的這部份絕沒有過時。我們應該研究它們。它們是非常合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