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護你的思想能力
「要緊守真智慧和[思想的能力],…這樣它必作你的生命。」——箴言3:21,22。
1.思想的能力是由誰創始的?為什麼護衛這種能力非常重要?
耶和華上帝是宇宙中最偉大和永恆長存的思想家,並且是一切存在之物的始源或創造者。為了表現他的智慧,他創造了許多有思想能力的生物,有些具有屬靈的軀體,其他的則具有屬人的血肉之軀在人的身體中,思想的能力乃是頭腦所產生的作用。人之具有智慧,理智和頭腦證明人是由一個具有較高智慧和個性的上帝所創造的,因為沒有理智或沒有個性和智慧的力量當然不可能產生像人這種有理智,智慧和個別的思想能力的生物。雖然科學家能夠量度和分析人腦的大小重量和決定它的某種機能,他們卻用盡所有的儀器工亦無法測底了解人的頭腦或智慧。他們企圖藉著將人的行為和某種理論比較以評判人的頭腦,其實這是不準確和不科學的。雖然如此,訓練我們的頭腦和護衛我們的思想能力仍然是一件最重要的事,因為我們是否能夠獲得永生全視這件事而決定。「要緊守真智慧和[思想的能力],…這樣它必作你的生命。」(箴言3:21,22;馬太福音15:18-20;羅馬書8:6)在耶和華的道裡我們可以找到許多指示我們怎樣護衛自己的思想能力的忠告,因為耶和華是能夠測度人的思想的。「耶和華知道人的意念。」——詩篇94:11。
2.什麼例證可以說明我們應該怎樣運用思想的能力?
2 思想的能力使人能夠比僅是跟從一套詳細的規則更進一步。但是正如完美而不自覺的消化系統需要人吸收食物,水份和空氣才能適當地產生作用,完美的人所具備的自覺的思想能力亦一樣。他必須獲得供他吸收的知識,然後他的這種能力才會產生作用。亞當曾接獲若干訓示,但是他必須對這些訓示加以思索,然後決定他應該怎樣將其付諸執行,例如在照料樂園和為動物命名的工作上。挪亞亦一樣,雖然他是個不完美的人;上帝曾給他一些建造方舟的詳細訓示,但是挪亞仍需要對這些訓示加以思索,將它們和他在與上帝同行時所獲得的其他知識互相比較,然後訂下計畫和將這些計畫付諸執行,例如搜集建築的材料,建造方舟,召集各種禽獸和準備它們的食物等。耶和華期望人運用他們的思想能力。——創世記2:15,19;6:13-21。
3.思想的能力是什麼? 為什麼我們需要訓練這種能力?
3 思想的能力是什麼呢?這是通過各種感官吸收知識或關於原則或實際例證的資料,將所有這些資料加以分析,比較和聯貫起來,從這種過程獲得結論,將其記在心中,然後運用這些資料和結論作決定,應付難題或甚至為將來的進展訂出建設性和進步性的計劃。思想的能力其實從人一生下來,當他的感官開始將信息傳給腦時,便開始發生作用了。隨著知識和經驗的增加,思想的能力和理智亦逐漸增長。我們絕不該以為發展個人的思想能力只是學者型的人才能夠做的事。每個正常的人都獲得一副良好的思想工具;在我們的一生中,每個人都不斷從閱讀,觀察,聆聽和吸收許多資料。一個人的個性便是由他吸收這些資料的方式和對其所生的反應而形成的。但是因為許多人除了日常生活所需之外便很少運用他們的頭腦了,他們必須學習怎樣訓練,發展和護衛這種思想能力才能贏得永遠的生命。
在思想上順服造物主
4.(甲)我們需要怎樣才能使思想的能力發生作用?(乙)什麼知識是作正當思維的要素? 為什麼?
4 發展思想能力的第一個要素是吸收知識。「我兒,…智慧必入你心,你的靈要以知識為美; [思想的能力]必護衛你,[悟性]必保護你,要救你脫離惡道。」(箴言2:1,10-15)我們應該在這裡對知識,智慧,悟性或了解的運用。 既然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造成的,按理訓練思想能力的唯一現實方法便是對上帝的旨意詳加考慮。人若不認識自己對上帝的關係便無法獲得知識。「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箴言1:7)我們在經裡可以找到與上帝的旨意有關的知識。——詩篇19:7-11;約翰福音17:17;提摩太後書3:16,17。
5,6.(甲)為什麼我們應該避免獨立的思想?這樣行如何並非造成群眾的心理?(乙)在什麼方面我們的思想應該和別人配合一致?為什麼?
5 今日這個世界的趨勢是以追求獨立的思想作為理想的目標,但是正如一個企圖忽視重力原則的科學家所作的不現實的思維注定會遭遇失敗的命運,一個企圖將人對上帝倚賴置諸不理的人所作的不現實的思維亦注定會失敗。「行路的人不能定自己的腳步。」(耶利米書10:23;箴言16:1-3)當人企圖不理會上帝而作獨立的思維時,他們其實拋棄了良善,公義,道德和忠誠的完美標準而淪為他們自己那種自私的犯罪傾向的犧牲品,因此他們的思想能力亦隨之而墮落。——羅馬書1:21-32;以弗所書4:17-19。
6 既然宣揚上帝的道的目的是要使人的思想順服基督,按理我們自然應該排斥獨立思想的目標。(哥林多後書10:5)基督徒必須披上一個按照上帝的旨意而形成的新品格。(以弗所書4:20-24)這樣形會使所有的基督徒在思想上不但與上帝一致,並且也彼此一致。(哥林多前書1:10;羅馬書15:5)這並不會像有些人所說一般促成集體化的思想或群眾的心理。這樣行的結果是每個獻了身的信徒都受訓練個別地而非獨立地運用自己的思想能力,但卻同時是順服上帝而與別人合作的。為了讓人發展個別的性格,上帝創造了人的心和腦,並且供給他們所需的一切知識和訓示以便億萬的人,雖然個別具有獨特的品性,卻能夠因為認識他們對上帝的倚賴和上帝的大家庭中各份子的互相倚賴而和平一致地共處。——羅馬書12:4,5;哥林多前書12:12-14,25;加拉太書5:26;以弗所書4:16;約翰一書4:7,20,21。
怎樣學習,記憶和回想
7.我們在吸收知識時應該懷具什麼態度?
7 當我們吸收知識時,我們應該勤奮專心,並且好像孩童一樣謙虛可數。「要揚聲求[了解],尋找它如尋找銀子。」(箴言2:1-5)「一個智慧的人會聆聽而吸收訓示,一個有了解力的人乃是獲得熟練的指導的人。」(箴言1:5,譯自NW)這表明我們樂意學習新的知識,並且甘願按照新的知識調整自己的思想,若有需要則進一步糾正自己的思想和排除任何發現為不確的錯誤見解。在這方面有些人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當他們研讀上帝的道時,他們只肯接受和他們原有的見解一致的說話,凡是需要他們改變思想的教訓他們便通通拒絕。這樣行並不是訓練自己的思想能力而使其與上帝的思想一致,反之這只是看看聖經是否和自己的見解相符而已。我們應該跟從詩篇的作者在詩篇119章所表現的態度。請留意他多麼時常研讀,沉思和衷心接受上帝的行事方式,他的叮囑,他的吩咐,他的誡命,他的說話,他的律法,他的判決,他的規條,律令和聖道。——詩篇25:9;馬太福音18:3;羅馬書12:2;彼得前書2:1-3。
8,9.(甲)我們能夠怎樣改善記憶資料的能力?(乙)聖經怎樣勸勉我們謹記我們所學得的知識?
8 作正確的思維需要我們了解所吸收的知識的意思而將其緊記在心中,正如耶穌在關於撒種者的比喻中所解釋的一般。(馬太福音13:23;路加福音8:15)為了使我們的記憶——這其實是思想能力的基礎——能夠保留和想起我們所吸收的知識,我們必須專心留意和正確地觀察。耶穌曾在同一的比喻中強調這點中:「你們應當小心怎樣聽」(路加福音8:18;馬可福音4:23,24)千萬不要讓你的感官變成遲鈍以致連重要的事也逃過你的注意。(羅馬書11:7;哥林多後書3:15;彼得前書5:8;彼得後書3:5,8)其次我們必須將這些資料深印在記憶中以便能夠隨時將其想起而加以運用。這樣行並不是將字句背下來,反之,以事件和比喻而論,我們可以盡可能在心目中將其生動地想像出來。至於原則和其他抽象的觀念,我們應該將這些資料和我們已經學得的知識連貫起來,將其安插入我們所了解的真理模式中,將各種思想互相比較,然後進一步追求新而不同或更完全的資料,甚至可能需要因此而糾正自己的思想。在人的行動方面,我們應該試圖找出這些行動是受什麼原則所支配。還有一件最重要的事便是決定所有這些知識對我們有什麼意義,他們會為人帶來什麼責任以及我們應該怎樣加以應用。這便是思想的能力所發揮的作用,由此我們可以形成有價值的結論,並且將資料保留在記憶中以便在所需要時能夠想起。——彼得後書1:15。
9 為了避免遺忘,我們必須繼續提醒我們的記憶(雅各書1:25)「我要在你的律例中自樂。我不忘記你的話。」(詩篇119:16,93)請考慮一下使徒勸勉我們提醒記憶的忠告:「你們雖然曉得這些事,並且在你們已有的真道上堅固,我卻要將這些是常常提醒你們。我以為應當趁我還在這帳棚的時候提醒你們,激發你們」(彼得後書1:12,13)「親愛的弟兄啊,我現在寫給你們的是第二封信,這兩封都是提醒你們,激發你們誠實的心,叫你們記念聖先知預先所說的話和主救主的命令,就是使徒所傳給你們的。」(彼得後書3:12)藉著沉思,與別人討論,參加聚會和從事逐戶的傳道,我們可以時常溫習我們所學得和經歷的東西而藉此提醒自己的記憶。——詩篇119:52,6; 羅馬書15:14,15;希伯來書10:32,33。
保持平衡
10.(甲)我們對於糾正應該懷有怎樣的態度?(乙)悟性能夠怎樣幫助我們的思想?
10 思想的能力同時亦必須保持平衡。「要振作精神從事活動,保持完全的平衡 。」(彼得前書1:13,譯自NW)這樣行能夠保證人不會「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反之[乃是]看得合乎中道。」(羅馬書12:3)這包括樂意接受糾正和責備在內太累。「訓誨的責備是生命的道。」(箴言6:23;詩篇141:5)人若不自視過高,便會樂意,不錯,甚至渴望,接受糾正。(希伯來書12:5-11)並非所有的責備都是從別人來的。既然每個人都能夠對自己的過錯和缺點看得遠較別人清楚,並且能夠看出自己在思想上所犯的錯誤,自我的糾正和責備實在是非常重要的。(詩篇19:12,13;51:3;箴言28:13)我們應該將自己的思想和行動不斷和上帝的道比較以考驗它們是否與真理相符。(哥林多後書13:5)藉著養成按照上帝的道常做自我批評的習慣,我們能夠從時常的糾正獲得很大的益處。(詩篇119:59,60;139:23,24)我們所提倡的並非自我定罪而是一種建設性的自我批評,因為這是非常富於造就性和有益的。這是悟性的一部份;這樣行使我們對於比較重要的事項能夠確定(腓立比書1:9;歌羅西書1:9,10)這種悟性能夠使人在思想上保持謙虛;它使人意識到自己的知識是有限的,因此不致變成過度自信,主觀太強而對別人吹毛求疵。他並且能夠防止人根據部份的知識形成偏見以致使別人跌倒。——箴言3:7;26:12;羅馬書12:16;哥林多前書8:2;加拉太書6:3。
11.較年老的人能夠怎樣繼續學習?他們需要作什麼額外的努力?
11 使思想的能力保持活躍可以幫助人保持健全的學習能力和思想,即使年紀已經相當老邁也沒有影響。有些人辯稱因為他們已經年老,我們就不應該再期望他們學習新的事物了。這其實是錯誤的。最重要的因素便是這些老人保持學習的意志和使頭腦保持活躍。a他們需要樂意接受新的見解而改變他們的行事方式。當然年老的人在記憶中所積存的資料遠較年輕的人多,所以他們可能需要遠較大的努力和較多的時間將新的見解加以比較而存入腦海中。新近而比較完整的資料會影響到老年人腦中較多已確立的見解,因此他們會需要做更大的努力才能按照他們所獲得的新知識調整自己的思想,將不正確的資料排除和糾正以前根據錯誤或不完整的資料而作的結論。但是多年的訓練和智力活動應使年老的人有能力這樣行。「教導智慧人,他就越發有智慧;指示義人,他就增長學問。」——箴言9:9。
藉著進步的思想訓練辨識力
12.成熟的思想能力的真正目標是什麼?我們怎能達到這個目標?
12 決定一個人的思想能力是否受過適當訓練的真正試驗是看這個人怎樣將知識應用在富於生產性和建設性思想及活動上。雖然我們都應該像兒童一般謙虛可教,我們同時應該努力在了解和生產的能力上進至成熟的地步。(哥林多前書14:20)「唯獨長大成人的才能吃乾糧,他們的[辨識力]習練得通達就能分辨好歹了。」(希伯來書5:14) 所謂辨別力就是能夠以一種分辨善惡的精細感覺迅速而準確地判斷一個見解或一項行動的力量。我們可以怎樣訓練自己的辨別力呢?不是藉著客觀的研究,思索和使自己置身於局外,反之乃是藉著不斷地思想怎樣將這種知識應用在自己身上。(哥林多前書10:6-12)於是在做決定時我們便能夠集合自己所學得的聖經原則和榜樣,看它們怎樣適合我們所面對的難題,然後按之而作決定。這樣行在起先可能會相當緩慢而困難,但是隨著實習次數的增加,我們便會變成更迅速和準確認了。
13.我們可以怎樣舉例說明正確和錯誤的思想之間的分別?為什麼它們會造成不同的結果?
13 當一個信徒必須在對耶和華保持忠誠的問題上作一個決定,而這項決定會使他的生命遭受威脅時,他可能會在思想上犯了輕率的毛病。他的感情可能告訴他他應該不惜一切代價保存自己的性命;由於閱讀馬太福音12:1-12,他可能自下了一個結論認為耶穌表明為了救人的生命而違反上帝所定的安息律法是可以的。這種錯誤的思想是由於運用不完全的資料和作不正確的觀察而產生的。明智的人會將馬太福音10:28;16:25;使徒行傳5:29;出埃及記20:8-11;31:12-17;35:1-3;民數記15:32-36;申命記15:12-14考慮一下,這樣他便會首先發現保持忠誠至死而後已乃是上帝的道中一條確定不移的原則。我們如果將馬太福音12:1-12和其他關於安息日的經文字仔細地比較一下,便會發現耶穌從來沒有違反過安息日的律法,因為律法從來沒有禁止過人在安親日禁食,將跌入坑裡的牲畜救起或為人醫病。憑著正確的知識和悟性,我們能夠作健全的思維和正確的決定。
14.三個希伯來人怎樣表明他們具有護衛自己的思想能力?
14 這件事實我們可以用巴比倫的三個希伯來人的例證加以說明。他們知道上帝所訂禁止人向偶像下拜的律法,並且也了解這件事所牽涉的原則。偶像總是偶像,不論屬於政治性抑或宗教性;雖然耶和華曾吩咐他們為政府工作,但這絕不是說他們可以違反他的律法。他們的地位,個人的自由或性命都不如他們對上帝的忠誠那麼重要。保持忠貞節氣的原則早已深印在他們的腦中,他們的辨別力亦受過良好的訓練。他們並沒有思索很久才能作決定,反之他們立刻便回答說不論上帝是否拯救他們,他們決不下拜。他們的思想是健全而果敢的,因此贏得了耶和華的祝福——但以理書第3章;希伯來書11:34,39,40。
15,16.(甲)正確而果敢的思考需要什麼?舉例說明。(乙)耶穌和彼得怎樣表明這件事實?
15 為了作健全而果敢的思考,我們需要在難題未產生之前便預先作一番深思熟慮。我們不能採取消極的態度認為到時再算好了。當我們研讀聖經或《守望台》雜誌時,這便是我們應該將一切有關的原則加以仔細思考的時候。當我們讀到忠心的基督徒保持忠誠的記載時,我們應該將這件事所牽涉的原則權衡考慮一下而為自己定下一條類似的忠心途徑。(希伯來書12:1-3)我們在研讀時作這種健全而澈底的主觀思考能夠訓練我們在將來作決定的能力。這樣,當一個基督徒處於實際的壓力之下而急需作決定時,也許在猛烈的迫害之下,甚至手頭上沒有聖經或連仔細將所有的論據回憶衡量一下的機會也沒有時,他仍然能夠作健全而正確的決定。他若受了重傷而他家裡一般未獻身的份子和一大群醫生正向他大施壓力要迫他接受輸血,他在預先所作的思考和決定會使他能夠鎮靜地解釋和謹守他的立場。人若不預先考慮上帝的道,他便會使自己的思想受感情和權宜之計而非受原則所指引。
16 適當的預先思考幫助耶穌堅忍不拔地緊守他那忠心的途徑。他熟知上帝的道和怎樣將其應用在自己身上,因此他能夠預先強化他的決心忍受將臨的痛苦。當彼得因為沒有對上帝在這件事上的旨意作過同樣的思考而提出反對時,耶穌斥責他說:「你是絆我腳的,因為你不體貼上帝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馬太福音16:23)由於同一的錯誤——沒有作適當的預先思考——彼得軟弱到三次不認耶穌。(馬太福音26:33-35,70-75)但是當他後來獲得上帝的道和聖靈所強化,並且將他的思想能力加以適當訓練之後,當他宣佈說:「我們必須服從上帝為統治者過於服從人」時,他的思想是多麼健全!(使徒行傳5:29,譯自NW) 因此所有的人都應該趁有機會的時候強化自己的思想能力以藉此護衛它。於是在困難的時候他的思想便能保持儆醒健全而可以護衛自己了。
17.為什麼在今日衛護自己的思想能力是如此要緊?最後所提及的要素是什麼?
17 在今日這個末世的時候,所有人類的思想能力正受著有史以來最重大的考驗,而魔鬼撒但對人所作的欺騙正達到前所未見的程度。因此所有的人都應該努力勤奮地吸收正確的知識,留意作正確的觀察,將所有的資料互相比較而深印在記憶中,使自己的思想能力保持活躍和時時刻刻順從上帝的旨意。(加拉太書6:5)「萬物的結局近了,所以你們要謹慎自守,儆醒禱告。」(彼得前書4:7) 你應該藉著研讀和禱告護衛自己的思想能力,這樣「上帝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保護你們的心懷意念。」——腓立比書4:6-9。
[腳注]
a 一九五九年一月份的《讀者文摘》載有一篇從《美國週報》(The American Weekly) 節錄下來的文章,題目稱為「你的頭腦隨著年歲增加而改善」,這篇文章充分證明年紀較大的人甚至在相當老邁時仍然能夠使他們的思想能力保持活躍。在1919年有127個大學一年級學生參加了一場智力測驗,在三十多年後他們再受同一的測驗。這次測驗 表明他們不但在普通知識和實際的判斷力方面得分較高,在需要運用邏輯和清晰的思想測驗上結果亦一樣。另一群人自童年以來便一直經常受精通觀念的測驗。他們的智力從二十歲至五十歲的期間不斷地增加,因此完全沒有任何真相表明這種發展會受年歲增加所限制。具有普通智力的人甚至在七十歲至八十歲之間仍然獲得較高的智力積分。密昔根大學所作的一項研究表明記憶和學習的能力並不會隨著年歲漸增而衰退,正如一般性的智力亦不會一樣。在追憶特別事件的能力上,少年,中年和老年人並沒有差別。 在記憶一段沒有意義的話的試驗中,老年人雖然需要較長的準備時間,卻在記憶字句方面比較準確。在哥倫比亞師範學院所做的另一個試驗中,年紀達七十歲的人能夠和他們比較年輕的同學一樣容易地學習俄文和速記。主要的因素是人必須在年輕時便訓練他們的思想能力,並且在以後繼續藉著不斷的運用使其保持活躍。這件事也曾由丹麥的拉臣醫生(Niels A.Lassen)加以嚴格的測驗過,他表明不像其他隨著年紀老邁而衰退的身體機能一樣,人腦吸收和消耗氧氣的能力並不會減縮,因此仍然可以繼續活動而不受年紀老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