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61 8/15 503-504頁
  • 信賴防禦工事的城市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信賴防禦工事的城市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1年
  • 相似資料
  • 拉吉
    洞悉聖經(上冊)
  • 令聖經批評家大感為難的失落帝國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3年
  • 堅固城
    洞悉聖經(上冊)
  • 西拿基立
    洞悉聖經(下冊)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1年
《守》61 8/15 503-504頁

信賴防禦工事的城市

拉吉城(Lachish)是一個自以為安全萬分和堅不可破的城市。不錯,它的居民都把信心放在它的防禦工事之上,所以他們離棄了耶和華。拉吉城位於耶路撒冷的西南約三十哩。亞述王西拿基立(Sennacherib of Assyria)在進軍耶路撒冷之前曾決意先使拉吉這個要塞變成中立。聖經的記載說:「希西家王十四年,亞述王西拿基立上來攻擊猶太的一切堅固城,將城攻取。亞述王從拉吉城差遣拉伯沙基(Rabshaketh)率領大軍往耶路撒冷。」——以賽亞書36:1,2。

考古學的發現可以幫助我們想像圍攻拉吉城的戰役是多麼慘烈。西拿基立曾下令將攻克拉吉城的戰役刻成巨大的浮雕。這些浮雕有一部分現藏於大英博物院內,它們是由賴雅爵士(Sir Austin Layard)在尼尼微(Nineveh)的廢墟中發現的。愛爾達(John Elder)在他所寫的《先知,偶像和發掘者》(Prophets, Idols And Diggers)一書中曾論及這十三幅浮雕說:

「這些浮雕上刻有以下的句子:『世界霸主亞述王西拿基立坐在王座上檢閱由拉吉城所擄獲的勝利品。』浮雕上並刻有拉吉城的城牆建築在一座陡峭的山頂上。城上有堡壘和突出的防禦工事,附有小窗和木欄杆,且有看來像圓的盾牌突出股堡壘的胸牆之外……

「牆和堡壘上還生動地刻有守兵向攻城者投射石頭和矢箭的情景。你可以看到至少有十座由攻城者所築的小丘。它們是用磚,石,泥和樹幹所築成。有七部攻城車正沿著這些跑道衝上城牆。每架攻城車設有四個輪子,前頭有皮製的車篷。每架車裡有士兵三人,一個駕駛戰車和用尖銳的鐵撬撬掘城牆的磚石,第二個在車篷掩護下向敵人發射箭矢,第三個則用長柄的杓子將城上擲下的火把用水熄滅。從這些浮雕你可以見到當時的全部情形,包括圍攻,襲擊和投降。

「你可以看到前排的箭手跪在地上,第二排向前半彎著身子,第三排則挺直全身作向守城者射擊的姿態。盾手們則持著蒙了獸皮的藤牌掩護躲在他們後面的箭手,此外還有投石手和投槍手。我們可以看見架起的登城梯子被推翻傾倒。為了作最後的掙扎,守城的士兵正將戰車從城上推下以阻壓敵人的進攻。」

但是當西拿基立恐嚇要進攻耶路撒冷時,希西家王(Hezekiah)卻把信心放在耶和華的身上;結果耶和華手下的天使在一個晚上殺死了十八萬五千個亞述兵士。「因此亞述王西拿基立就拔營回去。」——列王紀下19:35,36。

其後拉吉城又被人重建為一座更強固的城堡。但是當耶和華讓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Nebuchadnezzar)在公元前607年攻陷了不忠的耶路撒冷時,拉吉城亦無法逃避毀滅的厄運。由於它的居民離棄耶和華,他們終於罪有應得地遭受毀滅,正如彌迦所預言一般。(彌迦書1:13)。拉吉城的廢墟於1930年為斯德爾基(Starkey)所率領的威爾康馬斯頓考古學研究探險隊(Wellcome Marston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Expedition)所發掘。這個探險隊發現了尼布甲尼撒當年圍攻拉吉城的可佈遺跡。基拉(Werner Keller)在他所著的《聖經這部歷史》(The Bible As History)一書中說:

「斯德爾基出乎意料之外地在表明巴比倫人的破壞工程的地層中發現了大量灰燼,多到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尼布甲尼撒的工程師們在放火的藝術上確是專家。他們將所能搜集到手的木材都集中在一起……把柴薪堆積到像一間屋那麼高,然後在靠近城牆的傍邊將其點燃起來……不分晝夜地火光衝天;火舌將牆城由頭至腳不斷地舔食。攻城的兵士繼續增加更多的燃料,直到赤熱的石頭爆炸而使城牆崩倒為止。」

由於信賴堡壘軍備而離棄耶和華,拉吉城的毀滅是罪有應得的。這個古代要塞的遺跡可說是至高的上帝耶和華對一切寧願信賴世人和武器而不信靠他的人所作的一個有力警告。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