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64 2/1 87-90頁
  • 實踐信心好像根據一張合法的契據而採取行動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實踐信心好像根據一張合法的契據而採取行動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4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上帝的應許
  • 以證據作穩固的根基
  • 用行為來表現信心
  • 獲得真正的信心
  • 相信信心——這便是你的信仰嗎?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2年
  • 真信心是什麼?
    警醒!2000年
  • 表現基於真理的信心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1年
  • 對耶和華的應許表現信心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6年(研讀版)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4年
《守》64 2/1 87-90頁

實踐信心好像根據一張合法的契據而採取行動

若有一個你毫無認識的人答應給你一塊廣闊,美麗,出產豐盛的肥沃之地,你會相信他嗎?很可能你會感覺非常懷疑。假若這人是當地最富有的一個財主的話,這事是否顯得有點可能了呢?如果你發現這人乃是一個擁有大權的一國統治者時,你的心中難道不會浮起一點希望?

如果你在作了更深一步的調查以後發現這人在一生中均聲譽良好,絕對忠實可靠和從不說謊;你豈不會開始相信他的應許麼?所以,他若真的將這塊地的合法契據交給你時,難道你還會不敢接受嗎?

無疑到這時候你可以肯定地相信你確實已承受了一些極有價值的東西。這樣的信心會使你按照那應許而採取行動,因為那應許已經由於你執有那張契據而獲得保證。

可是即使你得到了所需的保證和信心你仍然必須實際地將這項產業加以運用或將它用來建造房屋,這樣才會使它對你有用處。不錯,按照你的信心而採取行動可以為你產生很多的利益。

上帝的應許

這個比喻和上帝對地上的謙卑人所作的應許內容相似。他應許了什麼呢?「義人必承受地土,永居其上。」(詩篇37:29)我們能夠相信嗎?「上帝決不能說謊」(希伯來書6:18)上帝是否擁有這些東西而能將其賜給人呢?「地和其中所充滿的……都屬耶和華。」(詩篇24:1)他有成就這個應許的能力嗎?「因為耶和華你們的上帝他是萬神之神,萬主之主,至大的上帝,大有能力,大而可畏。」(申命記10:17)他以往的記錄是否表明我們可以信賴他實現他的應許呢?「你們是一心一意的知道耶和華你們上帝所應許賜福與你們的話,沒有一句落空,都應驗在你們身上了。」——約書亞記23:14。

由於耶和華的權柄,能力和可靠性我們得到保證或信心;正如一個人得到一塊地產的契據一樣。因為上帝的信實而相信上帝的應許就好像我們相信自己因為執有一張契據而擁有產業一樣。這乃是一個保證,因為耶和華已作下了這項應許而他已證實了自己在實現應許方面是完全可靠的。聖經在希伯來書11:1為對上帝的這種信心下了一個最好的定義,這節經文說:「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在《新約圖解》(Word Pictures in the New Testamet)一書中羅拔臣(A.T Robertson)解釋這節經文說:「我們大膽地提議將這節經文譯為『信心是所望之事的契據。』」他指出被譯為「實底」這詞的希臘字包含了任何事物的基礎,一個合同,或一個應許等意思。請參看1962年十二月十五日英文《守望台》雜誌第749頁,第5,6段。

因此對上帝的信心並不僅是盼望或希望而已。信心是加添在希望之上的東西。這意思是說我們肯確相信上帝應許賜給我們的東西或將為我們做的事情,雖然我們尚未見到這些事情;雖然它還未實際作成,卻有如已作成了一般確實。信心乃是上帝說行將發生的事情必然會發生的絕對保證。

我們不可將信心與輕信或幻想混為一談。它們之間有極大的差別。輕信的定義乃是「由軟弱或愚昧無知而產生的一種意向;過於較易相信,特別是一些不可能或荒誕的事。」輕信便是「易被瞞騙;易欺的。」

今日世上很多被認為是信心的實際上並不是真正的信心而是輕信。很多人在沒有經過仔細的觀察和研究之前便輕率地為上帝的行事方式作而結果往往是和上帝真理的精神大相逕庭的。按著這種輕信來行事和教導便會褻瀆上帝並使他的聖名受到很大的羞辱。很多時候輕信的人時常會自稱他們擁有最堅強的「信心。」但是他們所堅決相信的往往是上帝所沒有說的;但對上帝所說的他們反倒時常不留意聆聽或聽從。

亞當的妻子夏娃便是一個輕信的例子。她在伊甸園中聽信了蛇的話,雖然她沒有任何根據認為他的話是真實的。結果她「被引誘」而失去了生命。(提摩太前書2:14)今日千千萬萬的人類正相信著並非建立在真理之上的宗教信條。這種輕信將為他們帶來失望和甚至死亡,好像夏娃所遭遇的一樣。

以證據作穩固的根基

對上帝的真正信心乃是以證據和權威為穩固的根基的。它是經過對事實的考查推究出來的合理結論。形成證據根基的事實有兩個來源。一個是上帝所創造的事物,另一個則是他的啟示。

按著已定的因果原則來推理,我們可以在整個自然宇宙中看到有一個創造者的充分證據。從微小如原子的物體以致龐大如整個宇宙,其間的和諧與秩序井然均表明了它們是由一個超人的智慧所創作出來的。正如羅馬書1:20所說:「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自然所提供關於造物主存在的證據是如此令人無可推諉,以致聖經肯定地說:「愚頑人心裡說:『沒有上帝。』」——詩篇14:1。

此外我們還有一個更大的信心根基。那便是上帝啟示人寫下來的道聖經。我們的信心所需要的可靠證據——絕對的真理——便可以在這本聖經裡找到。聖經內部的和諧,其中預言的應驗,和歷史家,考古學家及其他的人對其中所載的事實所提出的佐證都標明了它的神聖起源而是可作我們信心根基的絕對真理。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為我們信心的這項基礎作證說:「你的道就是真理。」(約翰福音17:17)除了上帝在自然界所預備的一切之外,他希望我們相信的一切都記錄在他的道中。在聖經裡上帝給我們一些可靠的基本事實,以便我們能用它們來推理,使我們對一些未曾見過和尚未實現的事物得著堅定的信仰和保證。

用行為來表現信心

一些好譏嘲的人爭辯說,他們必須首先見到上帝的應許實現然後他們才會相信。但是甚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亦沒有任何東西比信心更普遍或必需要了。我們藉著對一些尚未見過的東西底信賴和依靠而將信心表現出來。當農夫撒種時他是否已實際看到下一季的收成了呢?為什麼他不斷地為一些他所看不見的東西而辛勞呢?他所擁有的只是一些種子而已。他怎麼知道這些種子一定會長成植物呢?農夫知道,因為憑著推理他知道昨天的太陽會再出來照耀,昨天下過的雨亦會再下而植物亦會按照生長定律而繼續成長。他對將來收穫的信心乃是建立在健全的證據之上。這事以許多世紀以來一直證明為絕對可靠的自然的定律為根據的。因此,農夫相信必有收穫的信心是有憑據的,農夫便靠著這項信心和保證而開始工作。他若因為憂懼太陽將永不再出來或雨也不再會下降,或種籽不肯生長,而不肯撒種,則會是何等的愚蠢!

同樣地,在我們認識耶和華和研究了他在自然界的工作。特別是他所啟示的道聖經時,我們便應該開始對他所作的應許培養起信心來。正如農夫充滿信心地等待著秋季的收穫,在他還未見到收成之前努力耕耘,撒種,栽培和澆灌,我們亦應該在還未見到上帝的應許實現以前,憑著我們深知它們必定會在一定的時間內實現的信心,而採取與之一致的行動。

憑著認識上帝的特性,我們將會無困難地將我們對他的應許的信心實踐出來或將其付諸行動。正如我們若執有一張契據便會無困難地憑著這項保證採取行動一般。以往曾有很多人以行動將他們的信心表現出來,因為他們信靠耶和華。使徒保羅曾提及這些人中的一些如亞伯,以諾,亞伯拉罕,撒拉,以撒,雅各,約瑟,摩西,喇合,基甸,巴拉,參孫,耶弗他,大衛,撒母耳以及很多相信上帝的應許的先知,他們都憑著這信心而以行動表現出來。結果,他們能夠制服敵國,堵了獅子的口,滅了烈火的猛勢,得著死人的復活,忍受嚴刑,不錯,甚至死亦在所不惜,因為他們有在一個新世界裡復活的肯確希望。由於這些忠心男女的數目如此多,保羅將他們形容為一大群如「雲彩」的見證人。——希伯來書11:1-12:1。

當上帝說一場洪水即將來臨而吩咐人建造一隻保存生命的方舟時,根據過去和上帝相處的經驗和他說話的可靠,人所應採取的合理途徑乃是相信上帝的話而遵照他的話去建造一隻方舟,雖然洪水也許會在很久有之後才來。忠心的挪亞「都照樣行了。」(創世記6:22)當上帝命令亞伯拉罕將他的兒子當作祭品獻上時,亞伯拉罕很合理地憑著他對上帝的信心採取行動是合理的,而讓上帝負責去實現他對這個兒子所作的許多預言。(創世記22:1-12)當上帝命令羅得逃出所多瑪以免遭受行將降臨的災劫時,即使那日看來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羅得仍然合理地相信上帝的話而立即逃出城外。——創世記19:12-25。

這些都是由單純得如孩童一般的信心所促成的可嘉行動。但是請留意每一次這種信心的行為都具有絕對可靠的基礎。他們有來自上帝的清楚命令。這種信心絕不是以愚昧的幻想或荒誕的狂想為基礎的。挪亞若只因為自己想像以為洪水即將來臨而建造一隻方舟和用這麼多年的時間去警告別人,他便該是多麼愚蠢。亞伯拉罕若只是憑著想像以為上帝要他將以撒獻上,他便會犯了殺人罪。羅得若沒有一個肯確的消息便在一個晴朗的早上宣講城市即將遭受毀滅並且自己逃出城外他該是一個頭腦多麼簡單的傢伙。但是每一次上帝都清楚地表達出他的旨意。正如今日也一樣,我們可以在他的道中找到他的旨意的清楚證據。再者,我們在看見聖經預言的應驗時,這些證據便越發顯明了。

獲得真正的信心

我們要怎樣才能獲得這種真正的信心,這種好像一張產業的契據所帶來的保證一般「有把握的希望」呢?首先,我們必須懷有正確的態度。我們必須謙虛和渴望養成這種信心。如果我們懷著驕傲的態度而企圖不倚賴上帝。我們所作的努力便不會得到他的祝福。其次,我們必須吸收聖經的知識,為自己找出上帝有能力遵守自己諾言地確實證據。正如羅馬書10:17所描述一般:「信[心]是從聽道來的,」這些道便是包含在上帝的道中的知識。再者我們會渴望與上帝的百姓聯絡以藉此在靈性上得著造就。與其他成熟的基督徒交往能幫助我們明白所研究的知識。這個例子我們可以在使徒行傳第八章找到,在那裡敘述古實的太監怎樣得著福音宣揚者腓利的幫助。最後,我們必須不斷的祈求上帝的聖靈幫助我們。——哥林多前書2:9,10。

由此看來信心是合理的。憑著信心而行亦是同樣的合理。上帝通過自然和記錄下來的啟示向人類最高的機能——我們的推理能力——訓諭,並且要求我們按著從研究他的工作,道和行事的方式所得的適當結論而採取行動。

這種「有把握的希望,」真正的信心是必需的,因為「人非有信就不能得上帝的喜悅;因為到上帝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上帝,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希伯來書11:6。

實踐這項信心亦是必需的,因為,正如聖經的寫作者雅各說,「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因此,那些以行動表現信心的人正好像一個執有一張產業契據的人所行一般。——雅各書2:17。

在不久的將來,那些正確地實踐這種信心的人將會真正得到耶和華現在所應許的事物。在一塊美麗,富饒而不需賦稅的土地上,「人人都要坐在自己葡萄樹下和無花果樹下,無人驚嚇,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親口說的。」——彌迦書4:4。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