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64 3/1 154-157頁
  • 耶和華對他的僕人不吝各樣的恩賜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耶和華對他的僕人不吝各樣的恩賜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4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戰時
  • 晨曦
  • 將真理帶到西海岸的島嶼
  • 在艾沙尼亞
  • 在神治的指揮下
  • 我學會了信賴上帝
    警醒!2006年
  • 你珍惜宗教自由嗎?
    警醒!1996年
  • 在極權統治下過了五十年
    警醒!1999年
  • 為耶和華服務,滿是驚喜與收穫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23年(研讀版)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4年
《守》64 3/1 154-157頁

耶和華對他的僕人不吝各樣的恩賜

由華萊士·巴斯特(Wallace Baxter)君述

在1896年除夕的前一日,一個嬰兒誕生在湯姆斯和瑪麗·巴斯特的家。數日後,在蘇格蘭格陵諾城的原始循道會教堂內,我被命名為華萊士,取自蘇格蘭為自由而戰的戰士之一。

我的父親是一個極為虔敬而思想開明的人。我們每日早上均舉行家庭崇拜。他們時常提醒我上帝預備了一切我們所需要的東西,而母親則常喜歡引述我最喜愛的一首詩篇中的詩句:「他未嘗留下一樣好處不給那些行動正直的人。」(詩篇84:11)聖經裡的另一項真理亦在我的腦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便是耶穌的話:「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路加福音12:15)這是何等的真實!我若擁有適量的生活必需品和健全的身體機能我還需要用什麼東西呢?我若不能用這些東西,它們對我又有什麼價值呢?

父親的愛在我幼年的日子蔭庇,指導和引領我,不過同時亦容許我有相當選擇和行動的自由。我有機會到一家在宗教和教育方面藏書頗為豐富的良好圖書館去閱覽。在我看來,每一個人都需要受到基於真理,不錯,就是上帝的道,的教育,人類才有繼續生存下去的希望。我意識到人們正在轉變中。偽善,輕佻,不道德和自私均在增長中。我深切地感到我們的確是生活在聖經所預言的末世時代。我走遍各教堂,盼望聽到教士們發出這時代所急需的坦白信息。但我失望了,從此每星期日我便在曠野中遊蕩和閱讀聖經。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在法蘭達(Flanders)瘋狂地進行著,人們在靈性上逐漸地淡漠,我開始確信西蕃雅先知的嚴厲斥責乃是向今日這個世代發出的:「耶和華的大日子臨近……是忿怒的日子……是密雲烏黑的日子。」——西番雅書1:14,15。

戰時

我曾聽到過我的叔父,一個聖經研究者,和我的父親談論「上帝的計劃」,但我並不相信他的見解。不久我便被征入伍,並在法國的一個榴彈炮臺裡擔任電訊員。同營的一兩個與我較親近的夥伴曾大膽地發議論說一切的戰爭,即使是由「基督教」國家所作的戰爭,都是不對的。我在一次戰鬪之後所看到戰場上的悲慘情形使我深信他們的話是對的。直至如今我均甚少與外界接觸,我很高興當時和我在一起的人均尊重我和我的意見。不過大多數的時間我都孤獨自處而常與我母親送給我的一部聖經作伴。

一天晚上我正在自己狹小的壕洞中躺著,一個隨軍牧師移開了洞口的波形鐵板,口裡吸著煙鑽了進來。他想要好好地休息一晚。由於尊敬他的神聖職位,我很高興地讓出壕洞,希望在次日早晨與他共進早餐並從他那裡獲得一些靈性上的勉勵。我大大地失望了。翌日一大早他便離去了,把鐵門大開著,洞裡的東西凌亂不堪而地上散滿了香煙頭。我在打掃整理的時候,滿心感到煩厭和憤怒。我奇怪他怎能夠對上帝如此不敬以致將我的聖經當作香煙缸。

數日後我接到我兄弟的一封來信向我指出載於聖經歷代志下第六章的所羅門的祈禱。我一向相信誠心追求上帝的人必定能尋到他。當我沉思這些事時,我在我的壕洞裡跪下向上帝嚴肅地立誓,我若能安然返鄉必定奉獻一生來事奉他。

晨曦

與戰時的千萬人一樣,我曾數次死裡逃生,但是對於我生命的得以保存比對其他大多數人具有更特殊而深刻的意義。1918年11月11日西方前線停戰,次年的早春時季我已被遣返鄉。我特地去愛丁堡探訪我那位聖經研究者的叔父。我們談論到深夜,他逐一回答我的問題並向我重申上帝拯救人類的方法。翌日晚上我已以清楚地瞭解讀完了羅素所著《上帝在各時代的計劃》一書的三分之一。這乃是真理!我認識耶穌的話是何等真實:「若不是差我來的父吸引人,就沒有能到我這裡來的。」(約翰福音6:44)這一切都非常的奇妙!我的叔父鼓勵我去與在格陵諾的聖經研究者聯絡。我會永遠記得我參加第一次聚會的喜樂。

現在我開始閱讀全套聖經研討叢書和《守望台》雜誌,全新專注於王國的事務上。這時我結識了一位在當地造船塢裡工作的屬靈弟兄,他成了我一個極寶貴的良友,我們用許多個晚上一同深究上帝的道中無價之寶,那「能使人因信基督耶穌而有的得救的智慧。」(提摩太後書3:15)憑著信心我將自己,我的一切,獻給了耶和華。如今我愉快地遵行他的旨意。在1921年九月的一個星期日早上,在格拉斯哥舉行的一次大會中我有機會受水浸禮。

這個終生事奉耶和華的誓言至今未曾減色。多少年來我不斷仰望耶和華的引領。在許多大會中我為聽到關於以賽亞書第6章的預言的熱誠演講而感到振奮激昂;我「聽」到耶和華在呼召,「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我便回答說,「我在這裡!請差遣我。」(以賽亞書6:8)不但因為這項呼召響亮而不可抗拒,同時亦因為我已獻身去事奉耶和華,我很樂意地去順從。以全部時間從事戶外先驅傳道工作便是答案。我沒有任何合乎聖經的義務阻止我這樣行。為了證明這點我到艾爾莎(Ayrshire)去渡假時與兩位先驅傳道員一起從事傳道工作。

將真理帶到西海岸的島嶼

當地在郵局作辦事員的一位弟兄與我結伴一同在外赫伯來島(Outer Hebrides)作見證,這是散佈在蘇格蘭西北海岸外綿延約130哩的一連串荒涼,無樹,風沙終日的小島。守望台社派我們到該處工作,而我們為有機會能夠將真理的光帶給該地窮苦的漁夫和尼布紡織工人而感到興奮。

我開始作先驅傳道的這頭七個月中所獲得的經驗帶給了我金錢所買不到的財寶。我藉著一種實際的方式學到「他未嘗留下一樣好處不給那些行動正直的人。」(詩篇84:11)我從耶和華那裡所得著的下一個「好處」是什麼呢?更多的先驅傳道工作!

在接到我們在西海岸群島和史基島(Skye)的工作報告後,社方勉勵我們在奧克尼(Orkney)和塞特蘭(Shetland)島繼續我們的善工。我很樂意地在這些遙遠的海島上工作,而耶和華的確沒有留下任何好處沒有賜給我們。甚至我們所遇到的反對亦教導了我們如何更熟練地運用「聖靈的寶劍」。(以弗所書6:17)日復一日地我們穿過五色繽紛野花叢叢的野地,走遍了各個有人居住的海島,時常至深夜仍奔波於路途上,因為在那裡黃昏與晨曦是合一的。

當我在這個區域裡工作時,我收到了守望台社所出版的第一部《年鑑》。這是一件表現愛心的禮物!我發覺其中的每日經文和評論對我很有振奮和造就的作用。特別是我們在那裡尚沒有舉行小組的聚會,我們對這些每日的靈糧更加賞識體會。耶和華沒有吝嗇任何美好的東西不賜給我,並且藉著他的組織鼓舞我繼續熱心地為他服務。來自世界各遙遠的地方的工作報導使我受到很大的激勵。我一遍又一遍地讀艾沙尼亞(Estonia)的報告,因為我非常珍視我剛從社方收到邀請我前往艾沙尼亞服務的信!艾沙尼亞需要先驅傳道員!社方勸我立即開始學習德文;因為在巴爾的(Baltic)的國家德文很有用處。在1928年秋天我收到社方指示我如何辦手續前往艾沙尼亞的信,那時我在愛爾蘭剛工作了幾個月。如今我要到東歐去了!

在艾沙尼亞

經過一次漫長的旅程後我抵達了艾沙尼亞的大學城達杜(Tartu)一位英國的弟兄將我介紹給一家公寓的女房東。不久我便習慣了新的環境。我一方面在努力學習艾沙尼亞文和德文,另一方面在傳道的時候請戶主讀一張卡片,上面是用艾沙尼亞文,德文和俄文寫成的一篇傳道見證,在他們讀過後我再向他們介紹書籍。後來我又在伯諾(Pernau)和艾沙尼亞的首府多凌(Tallinn)也就是分社辦事處所在的城市,工作。

1930年四月我被委任為該地的分社僕人,以後的十年我與該地的弟兄歡欣地同心合力傳揚和教導人王國的真理。我們藉著電台廣播將王國的信息傳遍整個艾沙尼亞,穿越海洋到芬蘭和瑞典並透入俄國境內。俄國人和艾沙尼亞的教士為此甚感不悅。當我們在該地成立了兩年的分社被解散而社方的辦事處被警察封閉時,我們陷入了一段黑暗的日子。我們所存有的一切書籍均被沒收。但我們並不氣餒,反之繼續推進我們的工作;藉著耶和華的祝福,該年是工作最有成績的一年。

1938年我們在其餘的書籍未被沒收之前大量廣泛地向人推薦財富這部書和選擇這部小冊子。然後只剩下兩種艾沙尼亞文的小冊子我們可以用來分派。不過我們的翻譯和社方在瑞士伯恩的印刷廠都在加緊工作,我們得以在戰爭爆發阻止一切書籍進口以前收到《仇敵》這部書。如今俄國的政治和軍事勢力正佔據著這個國家。這帶來了迅速而久遠的變遷。在我起初遇到艾沙尼亞人的時候,他們是明朗而愉快的,但如今蘇俄的佔領甚至將他們的容貌也改變了。到處都瀰漫著一種恐懼的氣氛。

在神治的指揮下

在多凌的英國領事催促一切持有英國護照的人撤離開巴爾的國家。我無意離開我的崗位,並告訴了他我的意思。不過在1940年的十月十八日,約於英籍居民從利加(Riga)撤離之前十日,我接到社長的指示吩咐我離開艾沙尼亞往一個說英語的國家去。我立即通知領事我改變了計劃於是加入了一群正待出發前往一個未知的目的地的約二百名難民之列。

我曾經歷過許多次的離別,但沒有一次像我與艾沙尼亞的弟兄道別時那樣令人感動淒傷。我曾時常想到上帝王國的好消息不知會到何年何月以什麼方式才能透入蘇俄境內。我從未想到我們當年在巴爾的國家中所做的工作已為將來在一個廣大而極需傳道員的國家內推廣工作打好了一個堅固的基礎。我深信那些親愛的弟兄姊妹中有許多曾在俄國,很可能在西北利亞,傳揚和教導人耶和華王國的好消息。

我從利加出發起程穿越過俄國抵達威海衛港。在整個冗長但卻頗有趣味的十一日火車旅程中,我看到被燒毀的教堂和一列列排成長龍等著購麵包的農民。在吉他(Chita)的火車站候車室內,我看到了《創造》這部書中一幅由赫孔馬(Hubert von Herkomer)所畫題名為「難民」的插圖的活標本。可是除了眼前的悲慘景象外我們還需忍受從擠滿在這空氣閉塞的房間內褸襤骯髒的人群身上所發出的汗酸惡臭。我們終於在威海衛搭上海丹輪並悉知我們會被送往澳洲。當威海衛在我們的視線中隨著落日消失在水平線下時,我們都如釋重負地舒出一口氣。在香港我首次看到東方和其中一些令人震驚的情況,而我不禁在心中懇切地祈求說,「願你的國降臨!」(馬太福音6:10)1940年十二月上旬我到達社方在澳洲的總辦事處。那裡的弟兄都對我極為親切而使我有賓至如歸之感。

我抵達史特拉菲爾不久,耶和華便容許他的仇敵下令禁止他的見證人活動,讓他們攫奪和佔領見證人的財產。當然見證的工作仍舊在地下繼續進行。我分擔著油印《守望台》和將其分發到弟兄們手裡的工作。從未有一期中斷過,由此證明耶和華並沒有將任何美好的東西留下不給他的僕人。在禁令期間我在白列斯班(Brisbane)社方的發書站服務。在禁令撤銷後,我在墨爾本另一個類似的發書單位工作。在1948年我被召返回史特拉菲爾的伯特利之家,而至今仍在那裡服務。

自從耶和華召選我為他服務以來,不論在世俗或靈性方面我都從未缺乏過任何東西。在行過萬里路,閱歷不少人情世故和在這個世界裡有過許多次晉升機會以後,我現在最大的志願便是以全部時間來事奉耶和華。「因為耶和華是日頭,是盾牌,要賜下恩惠和榮耀;他未嘗留下一樣好處不給那些行動正直的人。萬軍之耶和華阿,倚靠你的人便為有福。」——詩篇84:11,12。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