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64 7/15 440-441頁
  • 大馬色——沙漠的寶石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大馬色——沙漠的寶石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4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重要的貿易路線
  • 大馬士革
    洞悉聖經(上冊)
  • 掃羅和大馬士革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 掃羅傳道,仇敵大力反對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5年
  • 法珥法河
    洞悉聖經(上冊)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4年
《守》64 7/15 440-441頁

大馬色——沙漠的寶石

背貼敘利亞的古黎巴嫩山脈,面臨一片廣袤無際的敘利亞沙漠,大馬色乃是沙漠荒土中的一塊青翠明媚的綠洲。從它背後的巍峨山嶺湧潺流下豐足的水源灌溉這片地土,因此自古以來它便一向是來往於巴比倫和巴勒斯坦與埃及之間的商旅停歇憩息的地方。只要這一帶有任何人居住,大馬色所居的位置都必然是一個城鎮的地點。

這個城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生於耶穌基督之前一千九百多年的亞伯拉罕的時候。正如聖經在創世記15:2所透露亞伯拉罕的管家以利以謝便是來自這個城市的。同時在創世記14:15在敘述亞伯拉罕怎樣向北直追那劫去他的姪兒羅得的四個王時,也曾提及這個城。在大衛的日子,這個城曾為大衛所攻佔並派兵駐紮。但是在大衛的兒子所羅門統治的日子,它則又脫離而自行獨立。

由於它的地點頗為偏僻,它多少聽由入侵軍隊的擺布處置,特別是那些來自東方前往巴勒斯坦的軍隊。它曾相繼被亞述,巴比倫,波斯,希臘和羅馬軍隊所佔領。在它悠長的歷史上它曾多次遭受侵略的軍隊所掠劫,而至少有兩次城中的顯達人物曾被擄往他鄉。

這個城市坐落在一塊高出海平面約2,200呎的台地之上。由於高離酷熱的沙漠地面,它的氣溫頗為愉快怡人,在夏天溫度徘徊於華氏80°至87°之間,在冬天的溫度則很少低過華氏45°。兩道從山嶺間流出的河流灌溉著大馬色四周的地帶,將大馬色以翠綠茂盛的植物裝飾起來。在一個剛走出酷熱乾燥沙漠的旅客眼中看來,這個地方真可說是世界上最美麗動人的城市。它的詩人稱它為「東方之珠」和「沙漠之眼」。

在聖經時代流經那裡的兩條河流稱為亞罷拿和法珥法。由大馬色來向以利沙求醫的痲瘋病人乃縵曾提到這兩條河。當以利沙吩咐他在混濁的約但河中沐浴七次時,他發怒地說:「大馬色的河亞罷拿和法珥法豈不比以色列的一切水更好麼?」(列王紀下5:12)那兩條河對於大馬色一帶土地的功績遠比約但河對巴勒斯坦的益處更大,因為它們有深濬多巖的河床。所以乃縵自然對於這兩條美化大馬色的河流甚感驕傲。

重要的貿易路線

當時的國際貿易路線由巴比倫沿著幼發拉底河北上到達大馬色東北方的一個地點。然後它穿越沙漠指向大馬色約有三百餘哩的路程。當貿易商賈到達這塊在乾旱的荒漠中的綠寶石地帶時,他們遂可以歇息一下並補足他們的食水。我們可以期望到這些經過此地停歇下來然後再前往遠方的客商為這個城市帶來了大量的賣買交易。這種路過的貿易很可能比城中其他的貿易更為重要。

由大馬色向西行將其與地中海的海港推羅城連接起來的還有一條貿易的路線。推羅與亞述之間的貿易均要經過大馬色。大馬色可以以它的羊毛和酒與推羅的手工業產品交易。先知以西結在對推羅說預言時曾提及這點說:「大馬色人因你的工作很多,又因你多有各類的財物,就拿黑本酒和白羊毛,與你交易。」——以西結書27:18。

由大馬色向南有三條貿易路線,把巴勒斯坦和埃及以大馬色和東邊幼發拉底河流域各城市之間的路線連結起來。主要的路線經過加利利海的西北端而抵達約帕海港,在那裡它與沿海岸的大路會合。從那裡這條路繼續沿著海岸向南行經過迦薩的腓立比城然後經過歌珊進入埃及境內。

第二條路線由大馬色南邊的路線分叉出來然後經過加利利海東南邊緣。它隨即向南貫穿巴勒斯坦的中心,經過耶路撒冷,希伯崙,別是巴,最後到達埃及的綿費絲。

由大馬色向南的第三條路線素有「君王之路」的美譽。它沿著約但河的東岸邊離河約十八哩的內陸南下。它是通過摩押和以東的主要公路,就是在摩西的日子以東人曾不准以色列人走過他們境域的路線。當時以色列人說:「[我們]只走[君王的]大道。」(民數記20:17)有些人曾認為這就是在亞伯拉罕的日子曾攻打盤據於死海附近的所多瑪,蛾摩拉,瑣珥,押瑪和洗扁諸王的以攔和巴比倫王所行的路線。當時他們很可能橫經沙漠的通常路線到大馬色然後再繼續沿著君王之路南下。

這條君王之路把大馬色與紅海的重要海港以賽吉伯一連結起來。由此起這條路線轉向西橫過西乃半島在其他向兩條路線以南的地方進入埃及。因此大馬色有三條公道將它與埃及以及巴勒斯坦的大部分連接起來。它乃是這一大片區域中各城市與東方幼發拉底河流域的龐大帝國之間貿易的咽喉。這無疑就是它得以被算為希臘十大都市之一的原因,雖然它在其餘的九個城市之北相當遠。既然它對於中東的一帶的人民在經濟上據有扼要的價值,又是沙漠中一塊令人心神爽快的綠洲,大馬色贏得了「沙漠裡的寶石」的美名。

當大數人掃羅正走近大馬色城準備迫害那裡的基督徒時,天上忽然發刺目的光芒使他盲瞎了眼,然後榮耀的耶穌基督斥責他所行的錯誤。數日後一個掃羅本欲將其囚禁的基督徒亞拿尼亞受耶穌所差遣去使掃羅的眼睛復明並在真道上教訓他。他在當日大馬色一條稱為直街繁榮大道上的一間房裡找到了掃羅。可是過了相當時日之後,當掃羅公開地表現出他對新歸信之信仰的熱心而努力傳道時,城中的猶太人便計劃謀害他,使他不得不夤夜由一個籃子從城牆上的一個洞口吊下逃走。——使徒行傳9:1-25。

雖然大馬色在今日已失去了它原來作為商業中心的重要性,它仍然是一片豐饒的綠洲,同時直到現在仍然有忠心的基督徒傳揚著昔日亞拿尼亞,掃羅,和其他忠心的基督徒在那裡所傳的同樣真理。

[第440頁的地圖]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大馬色

加利利海

地中海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