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弗所——亞細亞的大都市
擁有至少二十五萬人口的以弗所城在古代是亞洲最使人矚目的傑出城市之一。其重要性與敘利亞之 安提阿和埃及之亞歷山大並駕齊驅。商業和宗教是促成其繁榮卓越的主要因素。
得天獨厚的以弗所有一個優良的港口而且位於由羅馬至東方必經的大道上,因此商業活動經常十分繁忙。由這城前往東方有兩條主要的通道。一條經過加拉大向東北行,另一條則經過以哥念大流斯山,然後與通往敘利亞之安提阿的道路連接直達幼發拉底河。沿海岸北上亦有路通往士母拿,南則達米利都。在海道貿易方面這城西與羅馬相連而陸路則與亞洲各地相通,並遠達米索不達美亞平原。
位於基士德河岸上,離愛琴海只三哩,以弗所優良的港口使它在好幾世紀中一直是亞洲的主要貿易中心。但因為河水沖積下的淤泥逐漸把港口填塞住,其商業的命脈亦逐漸緩慢下來。甚至早在第一世紀的時候這種困難已經存在。這些世紀來淤積的程度是這麼厲害以致以弗所在今日離海已有七哩遠。由於其港口為淤泥塞積,海上貿易變為不可能,這個城市遂逐漸成為一個死城,一堆廢墟。
以弗所是一個傳揚生氣蓬勃的基督教的好地方,因為它的人口眾多,路過的商賈客旅亦川流不絕。耶穌基督的使徒保羅有鑒於此點,因此在他的海外傳道旅程中對這城市比他所探訪的其他城市更加注意地親自照顧。他在這裡居留了三年,傳揚和教導人上帝底道中賜人生命之真理。在這裡他可以向各色各樣的人傳道,因當日這城市在亞細亞的地位足以與羅馬在西方的地位相比。猶太人,希臘人,羅馬人和東方人均薈萃於此雜然同處。
除了是亞細亞的主要商業中心之外,以弗所亦是個著名的宗教中心。它的魔術名傳遐邇。它的魔術是如此著名以致一般希臘和羅馬的作家將魔術的公式及咒文等稱為「以弗所文集。」宏偉的亞底米或狄安娜神廟聳立在以弗所的港口,在古代是遠近馳名的。被當代人認為是世界七大奇觀之一。以弗所被稱為「亞底米神廟的守護者,」不單是因為它擁有這座宏偉莊麗的神廟,而且也因為以弗所人對於這個女神的狂熱崇拜。這些宗教因素加添了這個城市的重要性,也從古代世界各地吸引了更多的旅客。
亞底米神廟這一座堂皇富麗的建築物是用杉木,柏木,白色大理石和黃金築成的。熟練的匠人和工人費了二百二十年工夫來建造它。以弗所人把這殿看得極為神聖,因此人若將寶貝珍貴的物品放在廟內便不必怕有人敢去偷。於是當地的人民,外來的客旅,甚至君王貴胄等都把這廟視作銀行一般把他們的貴重物品藏在裡面。還有無數人們贈獻的金銀鑄造的女神像放在廟裡,由此更加增了這神廟的富豪。
由考古學家在發掘以弗所時所發現的一塊碑石敘述一個名叫撒路坦流士的人曾向這個女神奉獻了二十九個由金銀鑄造成的神像。這份記載並詳述神像遊行時的路線,藉此考古學者才找到這座神廟之原址。在二十世紀初當考古學家發現其祭壇所在之處時,同時亦在該處掘出大量由金,銀,銅和象牙製成的女神像。鑒於這許多神像的貢物我們可以更了解為什麼當以弗所的匠人看見基督教在以弗所興盛起來時就為此大大惱怒恐慌。關於他們的情緒,使徒行傳19:24-28節說:
「有一個銀匠名叫底米丟,是是製造亞底米神銀龕的。他使這樣手藝人生意發達。他聚集他們和同行的工人說:『眾位,你們知道我們是倚靠這生意發財。這保羅不但在以弗所,也幾乎在亞細亞全地,引誘迷惑許多人,說人手所作的不是神,這是你們所看見所聽見的。這樣不獨我們這事業被人藐視,就是大女神亞底米的廟也要被人輕視,連亞細亞全地和普天下所敬拜的大女神之威榮也要銷滅了。』眾人聽見就怒氣填胸喊著說:『大哉以弗所人的亞底米啊!』」
關於米底亞神廟的另一個有趣的特色是罪犯可以逃往那裡而得著庇護。在殿的四週約六百尺的地區罪犯在那裡可得保護免受拘捕。在神廟四週設有罪犯庇身之所是希臘異教好些神廟所普遍實行的一種法規。
由於認識以弗所在商業和宗教上的重要性,我們能夠更了解為什麼使徒保羅在那裡逗留了這麼久的時間。在這個古代通衢大道的中心建立起一個堅強蓬勃的基督徒小組可以產生極大的效果。藉著小組各信徒的熱心傳道,路經以弗所的客旅都能夠有機會聆聽到基督教的真理,繼而傳揚到其他各地去。
今日,以弗所已是一堆廢墟,一個久已湮滅的死城。遊客們仍可以看到其著名的神殿,規模宏大的競技場,劇場,市集場地的遺跡。但從這些遺跡來看,他們很難看出昔日這個城市曾經一度是亞細亞地區最大的一個都會。
[第533頁的圖片]
以弗所之狄安娜神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