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的勇氣
常常閱讀基督徒的勇敢事跡可以激勵我們。這是我們研讀聖經的益處之一。無疑耶穌和他的使徒給予我們許多關於基督徒的勇氣的好榜樣。但是基督徒的勇敢例子並不只限於聖經時代才有。例如:
西柏林的《電訊報》在1965年7月18日刊登了一個目擊的見證人所敘述的一段關於納粹統治時代一個被拘捕入集中營的德國年青的故事:
「1944年的秋天,我聽聞有一個名叫約拿單·史達克被拉進薩桑賀桑集中營裡。他被解到第14號犯人倉,隨即在那裡穿上特別的囚衣。我們清楚知道這種囚衣所代表的意思,它乃是死囚的囚服。雖然當局禁止人探望他,我卻終於得到准許與他見面,並與他傾談了一個多鐘頭。由於他的堅決行動,他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和欽佩。他雖然知道自己面對死亡,卻仍然泰然自若,他保持快樂,並且在每次受審訊時都表示如此堅決以致甚至贏得納粹衛兵的欽佩。當時他成為轟動全營的一個人物。
他行刑的時間是在星期二下午,我們離遠看見他站在監獄的門前,但是我們無法接近他。他安然自得地站著。當局派一個職業犯人在這營的總長面前將他絞死。當劊子手將繩套在這個青年的頸上時,很奇怪,雖然劊子手是個鐵石心腸的人,當時他卻有點猶疑;甚至集中營的總長也忘記喊行刑令。這時那青年啟齒問道:『你為什麼要猶疑呢?採取立場擁護耶和華和基甸吧!』這是他最後說的話。」
這件事在二十一年前發生,但是在去年夏天,西柏林的《電訊報》卻將這個青年人的勇敢事跡刊登出來。為什麼呢?為了將他的勇敢榜樣與某些在目前居於顯赫地位,但在希特勒統治德國的黑暗時代卻沒有表現這種勇氣的政治人物作一強烈的對照。《電訊報》在結論中提及當時有幾千人為了堅守對耶和華的信心而被囚在集中營裡,其中大約有二千人死於集中營中。
為什麼納粹要殺害史達克呢?因為他拒絕在希特勒的軍隊裡服役。雖然一個兵士上陣作戰需要有某種勇氣,採取史達克臨死不懼的立場卻需要更大和更崇高的勇氣。他具有堅信的勇氣。他的榜樣是所有獻了身的基督徒所應該效法的。
什麼使他具有這種勇氣呢?就是對耶和華的信心。以上的報導述及他自幼受到敬畏耶和華的父母以正確的原則諄諄善誘;他們無疑曾從上帝的道找出許多關於基督徒保持勇氣的例子教導他們的兒子約拿單。——以弗所書6:4;提摩太後書3:15-17。
關於基督徒的勇氣,在五旬節之後不久,使徒彼得和約翰給予我們一個動人的例子。當時有些官員企圖威嚇他們,好像不明白似的問及彼得所行的某些奇跡說:「你們用什麼能力,奉誰的名作這事呢?」那些官員獲得一個使他們大吃一驚的回答。他們無疑以為這些卑微的漁夫在他們面前會低首下心,但事實卻非如此。情形剛相反。請留意使徒彼得被聖靈充滿大膽地回答說:「治民的官府和長老阿,倘若今日因為在殘疾人身上所行的善事查問我們他是怎麼得了痊癒,你們……都當知道站在你們面前的這人得痊癒是因為你們所釘[在受苦柱上],上帝叫他從死裡復活的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這無疑是勇氣的表現!——使徒行傳4:7-10。
不但如此,使徒彼得利用當時的機會指出耶穌基督「是『你們匠人所棄的石頭,已成了房角的頭塊石頭,』」同時「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這是多麼坦率的話!——使徒行傳4:11,12。
聖經的記載繼續說:「他們見彼得,約翰的膽量,又看出他們原是沒有學問的小民,就希奇。」通常像漁夫一類的小百姓在官府面前會表露出懦怯,驚慌,和自卑感,但是彼得和約翰卻不是這樣。所以,聖經繼續說,「[他們]認明他們是跟過耶穌的。」答案就是:他們從耶穌基督學得勇敢無畏的態度。年青的約拿單·史達克受到這些例子的鼓勵而以行動表現出他的勇氣來。
有一個71歲的船員因為獨自乘一隻木筏橫渡太平洋而贏得全世界讚揚他具有「堅決的勇氣。」有一個意大利人由於攀登麥特塞峰峻巉的一面成功而得到世人頌揚他的勇敢,稱他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登山者。」但是這些功績對人類有什麼永久的貢獻呢?它們甚至可能助長人崇拜受造物。
反過來說,基督徒的勇氣會在履行對上帝責任方面顯露出來。它是以對上帝的信心和對正當原則的忠誠為基礎的。它會激勵其他愛上帝的人也同樣行。——希伯來書12:1。
可是,我們若想在大危難的日子具有這種勇氣,我們就必須每日藉著沉思上帝的道,它的應許和勇敢的例子而強化我們的信心,再者,我們必須將聖經的原則應用在我們日常所遇到的小事上。藉著這樣行,我們在大危難的日子便會具有基督徒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