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人作門徒的工作上尋得喜樂
1.(甲)為什麼對自己的工作感覺快樂是一件重要的事?(乙)所羅門說什麼是來自上帝的一項恩賜?
你在你的工作上感覺快樂嗎?你應該感覺快樂。既然你將這麼多的時間,事實上你一生的時間,用在你的事業或職業之上,唯有你對其感覺快樂你的一生才可說是沒有虛度。關於這點所羅門說:「我知道世人莫強如終身喜樂行善;並且人人吃喝,在他一切勞碌中享福,這也是上帝的恩賜。」(傳道書3:12,13)不錯,上帝原本便要人工作,並且要人勤奮地工作。但這並不是指沉悶無趣的苦工,反之所指的乃是一種為人帶來極大樂趣和豐富報酬的職業。能夠經歷這個應許的實現,找著一項值得盡力從事的事業,深信沒有其他的事較此「更強」而感覺滿足,並且自此的確得以「享福」——這會事多大的一項祝福!所羅門將這件事描述為「上帝的恩賜。」
2.和上一篇文章比較,這篇文章的目的何在?
2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考慮到耶和華見證人現今正在普世推行的造就門徒的工作。我們討論到耶穌基督在造就門徒的工作上所立的規範和今日見證人為了完成這項任務而作的共同努力。可是現在我們想從個別的傳道員的觀點來看看這件工作。我們想討論一下當一個人努力從事這件工作時他所獲得的歡欣和喜樂。
3.在使人快樂的力量方面,工作與遊戲比較起來如何?
3 使人真正快樂的東西究竟是什麼呢?是工作抑或遊戲呢?無疑一部份是來自為了消遣,改變生活步調和運動而作的遊戲。但帶來快樂的東西卻主要是工作。美國的第三十屆總統柯立芝(Calvin Coolidge)在他於1920年七月廿七日所作的接受演說中說:「工作並不是一件苦事,它乃是智慧的特權,成為大丈夫的唯一方法和文明的尺度。野蠻人才不工作。」
4.(甲)耶穌對工作的態度如何?(乙)由耶和華給予亞當和夏娃的工作任務看來,耶和華對工作的感覺如何?
4 聖經在柯立芝之前已提出了這樣的主張。關於他自己所從事的艱鉅工作,耶穌基督說:「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作成他的工。」(約翰福音4:34)他所喜愛的是工作而非遊戲。在他看來,這比實際的食物更能令人壯健和滿足。當耶和華創造了亞當和夏娃並將他們安置在伊甸園裡之後,他為他們預備了一些能使他們滿足和快樂的活動。「上帝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的各樣行動的活物。』」(創世記1:28)創世記1:31表明雖然人需要努力工作,這整個安排卻是上帝所嘉許的,說:「上帝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上帝知道努力工作是對人有益的。
5.為人帶來真正快樂的是那一種工作?
5 但怎樣工作才會使人快樂呢?著名的物理學家和諾貝爾獎金的得獎人史懷實(Albert Schweitzer)曾指出能使人滿足的工作所必須具備的條件之一,說:「對生命的尊重……不容許學者僅為自己得科學而生活,即使他這樣行對社會很有用處。它不容許藝術家只為自已的藝術而生存,即使他藉著這種方法予許多人以靈感。它拒絕容許商人以為自己的商業活動已滿足了一切合法的需求。它要求所有的人都為別人犧牲自己的生命的一部份。」(紐約《時報雜誌》1955年一月九日紀念史懷實八秩壽辰特刊)托爾斯泰伯爵說:「每個男女的天職都是為別人服務。」這些人從經驗學得教訓,知道損人利己的自私營謀並不能帶來任何真正的滿足,但仁愛地為了造福他人而做的工作卻能夠。這乃是能使人快樂的工作的一個必需條件。
6.關於為了造福他人而做的工作,聖經怎樣說?
6 這個工作觀點是和聖經原則一致的。使徒保羅說:「我凡事給你們作榜樣,叫你們知道應當這樣勞苦,扶助軟弱的人,又當記念主耶穌的話說,『施比受更為有福。』」(使徒行傳20:35)為了造福他人而做的工作會帶來真正的快樂。
7.為什麼使人作基督門徒的工作應該帶來快樂?
7 使人作基督門徒的工作怎樣符合這個條件呢?有任何工作能比教人認識導至永生的真理對別人更有益處嗎?絕沒有!幫助人除去腦中的無知和錯誤見解會對人有最高的價值。「耶穌對信他的猶太人說:『你們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翰福音8:31,32。
工作本身所帶來的快樂
8.使人作基督門徒的工作從什麼地方開始?為什麼我們可以由此尋得快樂?
8 使人作基督門徒的工作第一個步驟是將一個區域徹底搜尋一次以找出一些具有傾向公義的心,願意聆聽的耳和樂於推理的頭腦的人。這意味到我們必須逐戶地探訪別人,對我們所遇到的每一個人傳道,不論他們的身分地位或宗教信仰如何。驟看之下我們似乎很難從這樣的一種工作尋得快樂。其實並不然。從事這件工作的人乃是受著正當的動機——愛的動機——所推動。他愛他的鄰人,他不想見到後者失去永生的機會,如果後者具有以上提及的愛好公義之心的話。他也愛上帝而渴望見到他的聖名除去世人因不認識他的旨意而反對他的聖民而加於其上的一切侮辱。心裡既懷著這種仁愛的動機,即使他所遇到的人大部份都反應冷淡,他仍然會尋得快樂。
9.(甲)傳道員時常受到怎樣的接待?他們怎樣應付?(乙)聽從什麼勸告可以免除任何挫折之感?
9 我們發現在許多地方傳道員無法坐下來以解釋他探訪的目的。這通常是因為人們的頭腦由於懷具偏見或對於接納新見解完全缺乏興趣而封閉起來的緣故。因此傳道員會使他的思想適應他所遇到的每一種不同情況。他所遇到的人若顯然懷著反對和敵視的態度,他並不會在這種人身上浪費他的時間。他最好有禮貌地告辭而探訪另一家人。在這種場合之下耶穌的勸告是:「凡不接待你們,不聽你們話的人,你們離開那家或是那城的時候,就把腳上的塵土跺下去。」(馬太福音10:14)聽從這項極好的勸告可以使傳道員免除任何可能的挫折之感。既已盡了自己的力量以最令人感興趣的方式向人傳講好消息,他覺得他已經滿意而不再強求了。他於是「把腳上的塵土跺下去」而快樂地繼續前行。他的興趣隨即被一個新的探訪所吸引。
10.在心理懷著正當的目標可以怎樣使人在逐戶的傳道工作上保持快樂?
10 一個人在從事這種初步的搜尋工作時若在心裡懷著錯誤的動機或錯誤的目標,他便可能變成非常不快樂和頹喪。可是保持良好平衡的傳道員卻會記得只會有比較少數的人會忠心竭誠地把握成為基督門徒的機會,或甚至對於改善他們對聖經的了解表示有點興趣。耶穌基督曾很清楚地表明這點,說:「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馬太福音7:13,14)所以他的目標並不是要感化整個世界,因為他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不,他的目標僅是尋找那些可能聆聽的人而已。他知道他應該在工作的地區裡期望怎樣的反應;因此他能夠具有正確的思想態度,即對自己的工作感覺快樂的態度。
11.造就門徒的工作的什麼部份會帶來更大的喜樂?為什麼如此?
11 當我們找到感興趣的人時,造就門徒的工作在性質上便有若干改變了。若有跡象表示這些人會喜歡增加他們對聖經真理的認識和作進一步的討論,傳道員便約定時間回去探訪他們。現在使他快樂的原因也有了若干改變。當一個人撥出時間來幫助一些對王國的信息表現初步興趣的人時,他的快樂來自將更多的正確聖經知識灌輸給他們。雖然我們從造就門徒的工作的任何一部分均可以尋得喜樂,集中力量幫助感興趣的人認識他們的造物主和他的作為卻帶來大得多的喜樂。可是,愛的動機仍然沒有改變。
12.為什麼家庭聖經研究工作會帶來甚至更大的快樂?
12 當傳道員培養這人的興趣達到能夠建立一個經常的家庭聖經研究的地步時,他的快樂便會更為增加。以通常而論,他們會在每週固定的時間抽出一小時作研讀。每個人都知道下次所討論的題目,於是均預先作準備。隨著時間的過去和逐漸的進步,在師生之間遂形成了一項友誼和互相尊重的密切連繫。有一種分享的良好精神便得很顯著。這是和加拉太書6:6所宣佈的原則完全一致的:「凡是在真道上接受口頭教導的人都應該與作這種口頭教導的人分享所有美好的事物。」(《新世》)這些乃是一段寶貴難忘的快樂時光。
在作個人準備方面的快樂
13.上帝的僕人應該只期望在直接從事造就門徒的工作時才尋得快樂嗎?抑或怎樣?
13 工作本身固然無疑會為人帶來快樂,但我們的生活上並非實際從事著這種工作的其他時間又如何呢?我們應該只期望在直接致力於造就門徒的工作時才尋得快樂嗎?抑或我們可以期望一個獻了身給上帝的傳道員在生活的每一方面都能尋得快樂呢?我們應該在生活的每一方面都尋得快樂。其中的一方面便是我們為傳道工作所作的個人準備。
14.(甲)關於技巧我們應該有怎樣的看法?這怎樣應用在教導別人認識聖經真理一事上?(乙)上帝的僕人具有什麼無限的機會?在這方面他應該懷有什麼目標?
14 教導別人認識聖經的真理需要有真正的技巧才行。事實上這乃是使我們對工作的興趣保持不斷的特色之一。箴言22:29說:「你看見辦事[熟練]的人麼?他必站在君王面前,必不站在下賤人面前。」這條原則對上帝的僕人特別適用。由於這緣故提摩太後書2:15說:「要盡你所能向上帝表明你是蒙上帝嘉許的,是個無愧的工人,正確地運用真理的道。」(《新世》)我們有無限的機會可以增加聖經和有關的知識,也有無限的機會可以改善我們將這種知識傳授給別人的能力,那便是說,「正確地運用真理的道。」當然,我們心裡所應該立的裡想目標乃是效法耶穌基督。關於他聖經曾報導說:「從來沒有像他這樣說話的。」——約翰福音7:46。
15.關於安排時間作個人的研讀,我們應該有怎樣的看法?
15 熱切地努力不斷增加自己的正確知識及改善將這種知識傳給別人的能力的人會有一個作個人研讀的時間表。這些撥出來作安靜的個人準備和沉思的時間會帶來最甘美的歡樂和滿足。有些人覺得很難抽出這種時間,但是仔細的思考和嚴格地分配你的時間可以幫助你找著方法。個人的準備是必需的,我們絕不應該以等閒視之。此外,它亦會使我們的快樂大為增加。
與別人相處的快樂
16.(甲)關於交往,上帝賦予人什麼特性?但在這方面我們發現一般人的情形如何?(乙)關於與別人的交往,我們可以問自己一些什麼問題?
16 你若喜歡與別人共處,你便可以獲得快樂。隱士並不是快樂,平衡的人。人是集群的動物。他們想一同生活和互相交往;他們並不想彼此隔離。這是他們在被造時便具有的一種傾向,也是上帝賦予他們的一種美好品質。可是我們卻發現什麼情形呢?人們想一同生活,但卻無法相處。兩個年青人在結婚時狂熱地相戀,但婚後不久感情便冷下來了。各國希望能夠彼此和平共處,但卻發現這樣行愈來愈難了。預言到在我們的日子這些不良的特性必定會與日俱增,使徒保羅說:「你該知道,末世必有危險的日子來到。因為那時人要專顧自己,貪愛錢財,自誇,狂傲,謗讟,違背父母,忘恩負義,心不聖潔,無親情,不解怨,好說讒言,不能自約,性情凶暴,不愛良善,賣主賣友,任意妄為,自高自大,愛宴樂不愛上帝,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這等人你要躲開。」(提摩太後書3:1-5)顯然形成這些特徵的人在獨處或與人共處時都不會快樂。但是上帝的僕人們忙碌地從事著的偉大工作會保護他們避免形成這樣的特徵嗎?他們的工作會幫助他們在與所有的人來往方面,無論他們發現需要在什麼地方與別人共處,均保持快樂和平衡嗎?
17.一個人在傳道和教人的工作上所養成的品質怎樣對他與別人的關係亦有益?
17 無疑會。基督徒在尋找感興趣的人和教導他們認識上帝的真理的工作上所養成的美好動機和品質絕不能在與別人有其他的交往時棄置一旁。上帝真正的僕人並沒有分裂的人格。基督徒若在從事傳道和教人的工作時懷著仁愛的動機,他在與別人所作的其他一切交往方面亦會具有仁愛的動機。他聽從使徒保羅載於加拉太書6:10的勸告:「所以有了機會就當向眾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當這樣。」所以當他在其他的場合與別人共處時,他怎能不感覺快樂呢?他無法不感覺快樂。
18.鑒於哥林多前書15:33所說,我們怎能在與外人共處時仍然保持快樂?
18 但哥林多前書15:33(《新世》)豈不是說:「不要受騙,不良的交往會破壞有用的習慣」嗎?不錯,這句話是對的。基督徒不會故意追求這種交往。他盡可能只限於和具有同樣寶貴信仰的人交往。但他在俗世的工作和日常的事務上卻不得不經常與別人發生接觸。由於具有確定的王國希望成為一股像錨一般的穩定力量,他不會被誘仿效這些俗世的人的榜樣。反之,當與這些人共處時,他會記得他已將自己的生命呈獻給上帝和上帝的工作,因此他對任何可能對好消息感興趣的人的永遠福利均深感關懷。他並非為了任何自私的理由對別人感興趣,反之他對別人的興趣是純粹從一種不自私的觀點而發出的。這樣,無論在與什麼人共處時,他都具有一種積極,樂觀的態度和思想。他可以在與差不多所有的人共處時保持快樂。
「永不放棄」
19.(甲)聖經給予一般開始從事造就門徒的工作的人什麼勸告?(乙)我們能夠年復一年地在這件工作上尋得快樂嗎?
19 使徒保羅對一般開始從事這件工作的人說:「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加拉太書6:9)你會說這是個很好的勸告,而且我們有希望獲得很好的賞賜。但是一個人若以造就門徒的工作為一生的事業,換句話說,年復一年地做著這件工作,他會快樂嗎?絕對會!事實上試過這樣行的人發現他們的喜樂與時俱增而日益豐富。你想看看一些證據證明情形的確是如此嗎?請考慮一下以下幾個發現這話的確不錯的人的一生經歷。
20.一個以傳道工作為終生事業的人對於開始參加這件工作怎樣說?
20 這裡有一個大約在四十年前開始以傳道為一生事業的見證人。他說:「我永不會忘記我第一次出去為至高的上帝服務的情形。那是1920年在加拿大溫尼伯秋天一個美麗和暖的日子。當時我的弟兄和我只是分派單張而已,可是我從這些微不足道的服務所獲得的滿足和內心的安寧卻使我確信全能的上帝,不像地上的主人們一般,對於我們為他所作的不完美而微小的服務也感覺喜悅。正如聽見真理為我們帶來相當的喜樂和內心的安寧,採取為上帝服務的步驟卻會帶來更大的喜樂。
21.這位見證人說當他擴展他在所揀選的事業上的活動時,他的經驗如何?
21 「當我後來參加逐戶向人分派書刊的工作時,我體驗到更大的喜樂和幸福。從那天直到今日,我每次參加逐戶的傳道工作都從有些人得到仁慈的對待,另一些人則表現對耶和華的道的體會,而最重要的是,耶和華總是使我體驗到內心的安寧和滿足。」
22.在從事傳道工作四十年之後,他怎樣說?
22 在以全部時間的傳道員的身分在加拿大,美國和一個海外的地區忠心地工作了許多年之後,他說,「我享有這項偉大權利的時日愈久,我便愈感激耶和華,因為他比任何其他的主人更仁慈待我,並且一直照顧和指引我。」
23.另一位以傳道為終生事業的人怎樣論及他的事業的開始?
23 另一個一生致力於造就門徒的工作的人說:「在童年便認識聖經的偉大真理的人的確得到豐盛的祝福。我永遠感激我的父親從我最年幼的時候便開始忠心地教導我認識偉大的上帝耶和華和他的王國旨意,以及關於生命和人生希望的真理。我的童年消磨在紐西蘭的基督城。當我在學校裡求學時我很努力讀書,結果贏得了大學入學獎金的首獎;這乃是全紐西蘭的中學生所爭逐的一個獎品。我打算成為一個原子科學家,但唯物和進化的思想開始將我包圍起來了;不久我發現這和牧師們的「地獄永火」的道理一樣不合理和沒有價值。於是聖經開始在我的生活上發揮它的全部力量了。雖然我繼續完成我的學業而取得科學碩士的學位,但在大學的日子大部份的時間我均以差不多達到先驅傳道員水準的時間從事傳道活動。我時常參加假期先驅傳道工作。」
24.關於他在海外工作了許多年之後所感覺的快樂和滿足,他怎樣說?
24 在紐西蘭,澳洲,美國和日本從事上帝快樂的工作許多年之後,他說:「有一次我得以回到紐西蘭探望我那年老的雙親,我對此深為感激。自從我離開我那快樂的神治家庭到耶和華派我去的任何地方以全部時間為他服務以來,[二十七年]已經過去了。在我們的家庭裡愛的連繫很強固,但是將我們在宣揚王國的工作上聯合起來,即使我們分佈在相隔很遠的地方,的連繫卻更為強固。我很高興見到我的父母在王國的工作上和以前一樣活躍。可是紐西蘭不再看來像家了,澳洲亦然。和我們在日本所習慣了的生活比較起來,澳洲和紐西蘭的生活反而看來『奇怪』了。從這次探訪我真正開始體會到『家』便是耶和華在他的神治工作中派我們到的地方。」
25.布洛克林伯特利之家的一份子怎樣開始他的傳道事業?他怎樣描述他從事耶和華的工作的許多年?
25 另一位說:「我在1879年十二月在意大利的卡利特來出生。我那誠心的父母為我施了洗,並在後來受堅信禮成為天主教徒。我們當時絕沒有想到今日我在[八十五]歲的高齡竟能快樂地回顧我作耶和華見證人的[五十九]年。」1900年當他廿一歲時,他移居美國,並在四年後認識了真理。在1909年他加入了守望台社的總部而成為上帝手下一個忠貞和熱心的僕人。他進一步說:「當我回顧一下我在事奉耶和華的工作上所渡過的[五十九]年時,我可以衷誠地說這是我一生中最快樂的日子。其中有[五十六]年我是布洛克林伯特利之家的一份子——這是我衷心向一切年青的基督徒推薦的一項權利。誠然,我曾有過若干艱辛的日子,但這些試煉使我們對耶和華的信心大為增加。我從來沒有懷疑過他正運用社方去指揮耶穌在馬太福音預言會在普世進行的見證工作。正如保羅說,任何艱辛『和將向我們顯示的榮耀比較起來都算不了一回事。』」
26.伯特利之家的許多份子對於與他們的弟兄交往的機會感覺如何?
26 在布洛克林的總部裡還有好些雖然年紀老邁,但卻仍然忠心地為上帝服務的基督徒。有些發現自己很難聽見講者所說的每一句話,但他們卻從不錯過任何聚會。雖然他們時常需要作很大的努力,有時更需要一些較年青的份子予以友愛的協助,他們卻從不錯過早餐之前的崇拜,各種大會,或他們自己小組的聚會,雖然有時這些聚會在相當遠的地方舉行而他們必須步行才成。他們在與一般對上帝的工作感興趣的人交往時所感的喜樂絕沒有消退。
27.一個人若想尋得真正的快樂便應該將一些什麼思想存記在心理?
27 不錯,使人快樂的並不是遊戲而是勤奮的工作。但這必須是正當的工作,那便是說,造福別人的工作。沒有任何其他的工作比使人成為基督耶穌的門徒的工作更能符合這個條件。你不但在從事這件工作時會感覺快樂,並且在你所做的一切事上都會感覺快樂和滿足。不錯,致力於這件工作會對你整個一生具有這樣的影響。你對你目前的工作真正感覺快樂嗎?若不,你便很可能從事著錯誤的職業了。你應該在使人作基督門徒的工作上尋得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