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67 12/15 764-765頁
  • 讀者來函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讀者來函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7年
  • 相似資料
  • 耶和華,預言的實現者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5年
  • 約雅斤
    洞悉聖經(下冊)
  • 禁食
    洞悉聖經(上冊)
  • 哈該書及撒迦利亞書經文選講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7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7年
《守》67 12/15 764-765頁

讀者來函

● 耶利米書22:30的預言意思是說約雅斤或哥尼雅王沒有子嗣嗎?——美國J.L.君問。

不是,約雅斤並非沒有子嗣。請仔細留意這個預言怎樣說:「要寫明這人算為無子,是平生不得亨通的;因為他後裔中無一人得亨通,能坐在大衛的寶座上,治理猶大。」雖然他會被寫明算為無子,這節經文的後半部卻表明約雅斤,亦名哥尼雅和耶哥尼雅,會有後裔。事實上,他的兒女中有七個被列名於歷代志上3:17,18。所以顯然這節經文是指承受耶路撒冷大衛的寶座而言。

約雅斤在乃父死後登基作王,當時他僅十八歲而可能尚未有兒女。(列王紀下24:8)約雅斤開始統治之後僅三個月,尼布甲尼撒便將他擄到巴比倫去而立西底家坐在這個寶座上。約雅斤在被擄後第三十七年在巴比倫被擢升到一個榮譽的地位,但是他和他的兒子均沒有坐在耶路撒冷大衛的寶座上。(列王紀下25:27-30)當猶太人從巴比倫返回故鄉時,他們有一個總督而沒有王。正如耶利米所預言,約雅斤在這種意義上「無子」,他沒有後裔承繼他在猶大大衛的寶座上作王。

● 撒迦利亞書8:19提及猶太人守四個不同的禁食。它們是紀念什麼的呢?——美國K.A.君問。

上帝感示撒迦利亞先知在撒迦利亞書8:19寫道:「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四月五月禁食的日子,七月十月禁食的日子,必變為猶大家歡喜快樂的日子和歡樂的節期。所以你們要喜愛誠實與和平。』」這四個禁食的日子雖然不是上帝吩咐要守的,它們卻是用來表示憂傷以及哀憶耶路撒冷所遭受的災殃和巴比倫在公元前第七世紀將它和猶大王國傾覆的悲劇的。

『四月禁食的日子』,顯然地是為了紀念耶路撒冷的城牆被巴比倫人攻破一事。這件事發生於公元前607年塔摸斯月九日;接著猶大王西底家被敵人俘擄。——列王紀下25:2-7;耶利米書52:6,7。

據撒迦利亞書8:19的記載,猶太人亦守『五月禁食的日子』。在公元前607年的五月或亞筆月,尼布甲尼撒王的護衛長尼布撒拉旦攻陷耶路撒冷,「用火焚燒耶和華的殿和王宮,又焚燒耶路撒冷的房屋。」(耶利米書52:12-14;列王紀下25:8-10)因此,『五月禁食的日子』,顯然是用來紀念聖殿的毀滅的。

當猶太人在公元前607年被巴比倫人俘擄時,「護衛長留下些民中最窮的,使他們修理葡萄園,耕種田地」。巴比倫任命基大利作他們的省長,可是他後來卻遭人暗殺,之後那裡所有的人完全離開猶大而下到埃及去。(列王紀下25:12,22-26)到公元前607年七月,猶大和耶路撒冷便完全荒涼了。所以顯然『七月(Tishri)禁食的日子』是為了哀悼基大利之死和這地的完全荒涼而設的。

但是撒迦利亞書8:19所提及的『十月禁食的日子』又怎樣呢?看來它是為了紀念在上文所論及的各事之前發生的一件事,在猶太曆的十月十日,尼布甲尼撒王開始圍困耶路撒冷。(列王紀下25:1;耶利米書39:1;52:4)這是在公元前609年。在圍城的第三年,即公元前607年,耶路撒冷落入巴比倫人之手。所以猶太人所守的『十月禁食的日子』可能是為了紀念尼布甲尼撒圍困耶路撒冷的開始。可是以西結和在巴比倫的其他猶太俘擄也是在十月聽到這城傾倒的信息。(以西結書33:21)因此,這個禁食的日子也可能和收到這個可哀的消息有關。

猶太人被巴比倫人俘擄了七十年,到公元前537年返回故鄉。所以,當撒迦利亞說預言的時候(公元前521-519年),他們已回到猶大和耶路撒冷多時了。可是,重建聖殿的重要工作在當時卻陷於停頓狀態,雖然如此,猶太人仍會完成這殿而獲得耶和華豐盛的祝福。撒迦利亞書8:19所提及的四個憂鬱的禁食日子會「變為猶大家歡喜快樂的日子和歡樂的節期。」耶和華通過撒迦利亞先知應許猶太人會得到成功、繁榮和快樂。因此,他們不應該追憶既往,反之當對將來懷著樂觀的態度和信賴上帝。受到哈該和撒迦利亞的預言所激勵,返回故土的猶太人在所羅巴伯領導下恢復重建聖殿的工作;這個崇拜中心在公元前516年終建造完成。(以斯拉記6:14,15)當時猶太人為哀憶耶路撒冷的傾倒、猶大的荒涼和所羅門所建的聖殿的毀滅而作的禁食顯然變成不適宜了,因為從那時起,猶太人有大好的理由歡欣快樂。

在近代,特別是1917至1919年,受膏的基督徒會經歷到靈性上的哀傷。可是,到1919年他們從偽宗教的世界帝國大巴比倫獲得釋放,從此耶和華手下這些在靈性上復元的僕人遂沒有理由沮喪和憂鬱地追憶過往了。有些人在靈性上沒有進步,以致未能以正當的眼光去看工作的進展,但是這一小群受膏的基督徒卻並非如此,忠心的人有很好的理由樂觀和歡欣地去看將來。他們的確有這樣行,結果他們得到了極大的喜樂,耶和華大大地祝福他們擴展純真崇拜的事務與及在普世推行宣揚上帝王國的好消息的工作。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