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自視過高
「我……對你們各人說,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看得合乎中道。」——羅馬書12:3。
上帝的道自始至終都訓勉基督徒對自己要懷有和保持一種平衡的看法。雖然基督徒 必須充分的關心自己才能照顧自己身心的健康及以正當的方式運用自己的身心,可是避免自視過高卻非常重要。他不應當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
一個人若自視過高,他便會有變成自負、高傲和不仁的危險。他會太遷就自己的慾望而太不顧及他人。這樣他便會感覺很難聽從上帝的這項命令:「要盡心、盡性、盡意愛耶和華你的上帝」和「愛人如己。」——馬太福音22:37-39。
培養正當的品質
有許多種品質能夠幫助基督徒防止自視過高,其中的兩種是順服和謙卑。順服的基督徒會不斷向上帝的道學習,並將他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在自己的生活上。他會熱心地遵行耶和華通過他的顯形組織所逐步顯露的旨意。
為了服從耶和華和他的安排,基督徒必須有謙卑的品質。謙卑與驕傲是相反的。一個謙卑的人絕不會自視過高。他不會有過分武斷的態度和精神。反之他會適可而止,不飛揚跋扈,也不適才傲物。他會寬厚仁慈,性情溫和。
因此,對自己懷有上帝的觀點——正確的觀點——的人會培養謙卑的品質,因為這就是使人樂意服從耶和華和他的安排的品質。自高自大的人並不想服從耶和華的公義標準。但是「凡心裡驕傲的,為耶和華所憎惡。」——箴言16:5。
既然謙卑和順服在保持不自視過高的平衡態度方面是相輔而行的,我們便應該竭力培養和改善這種品質。有甚麼時候比年青的時候更宜於開始培養它們呢?
年青的基督徒被教導要安分守己
父母有大好的機會模塑兒女的思想而使其對這件事有正當的看法。他們若教導兒女 不要自視過高,他們的兒女便很可能長成為對自己懷有平衡看法的成熟基督徒。 聖經說:「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言22:6)因為「愚蒙迷住孩童的心,」孩子需要父母教導他們怎樣不致自視過高。當他們認識這點之後,父母可以鼓勵他們將所學得的教訓應用在日常的生活上。——箴言22:15。
曾被教導認識上帝的旨意的年青人有時會在學校有機會表明聖經對某些事的看法。這些基督徒兒童擁有上帝的真理。由於受到聖經的訓練,他們能夠在很多事上分辨是非。他們能夠糾正別人,包括他們的同學和甚至老師,的某些錯誤信仰。可是,父母必須教導他們以恭敬的方式發言。耶和華的道訓示說:「只要心裡尊主基督為聖。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就要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得前書3:15。
如果基督徒少年以這種方式回答別人,別人便會留意到他的知識並沒有使他自高自大,像一些沒有受過上帝的原則薰陶的人一般。心地忠實的人,無論老幼,看見基督徒少年的謙卑、誠懇和尊敬的態度,他們無疑會深受感動而可能對他的基督教信仰更為尊重。
有時年青人可能只是由父親或母親以上帝的道教導他,因為並非父母兩人都是獻了身的基督徒。相信的父母須要教導兒女不要對不信的父母懷著不敬的態度。一個父親若看見自己的孩子與母親研究聖經,但卻對他表現仇視的態度,他會對聖經有什麼感想呢?不,年青的基督徒應該尊敬父母,即使他們的信仰和他不同。上帝的道說:「你們作兒女的,要凡事聽從父母,因為這是主所喜悅的。」(歌羅西書3:20)尊敬不信的父母可能促使他們去研究一下孩子的信仰,因為他們留意到這種信仰使孩子的品行不斷改善。
年長的人養成新的品格
年長的人亦須要體會到上帝將他的道的真理大量賜給人並不是要使人心高氣傲或自命不凡。它們的作用剛相反。他們應該使人謙恭和仁愛。所有的基督徒,不論年齡如何,都不可自視過高,因為上帝的靈若作用在他們的生活上,這靈便會結出「仁愛、忍耐、恩慈、良善、……溫柔,節制」等果子。——加拉太書5:22,23。
這種果實會漸漸將人的品格改善。因此使徒保羅可以充滿信心地說:「要脫去舊的品格和它的行為,披上新的品格,這品格正按照造它者的形像藉著正確的知識而更新,……要披上憐憫的溫情、仁慈、謙卑、溫和與堅忍。……但在這一切之外,要披上愛,因為這是完美的團結之鏈。」——歌羅西書3:9-14, 《新世》。
努力發展這種屬上帝的新品格的基督徒並不會看低他們的朋友。他們甚至不會以輕慢無禮的態度對待那些由於他們持有耶和華的名而反對他們的人。反之,他們「彼此相待,或是待眾人,常要追求良善。」(帖撒羅尼迦前書5:14,15)他們會小心防止自己嘲笑別人、與別人競爭或壓低別人而抬高自己。他們亦不會好出風頭或炫耀自己。反之,他們會謙虛地設法造就別人。「無論何人,不要求自己的益處,乃要求別人的益處。」——哥林多前書10:24。
避免以財富自驕
有些基督徒比其他的基督徒擁有較多的物質財富。這應該使他們以為自己比其他貧窮的基督徒弟兄優越嗎?
富有的基督徒必須體會到他所擁有的物質財富並不是直接來自耶和華的一項恩賜。如果這是忠心的酬報,那麼世上並沒有任何地方會有俗世財物短少的基督徒了。但是最努力將耶和華的王國事物置於首位的人通常是一些僅擁有足夠的俗世物質去維持他們的日常生活的人。——馬太福音6:9,10。
保羅表明我們對物質財富應該具有怎樣的看法:「弟兄們……時候減少了。從此以後那……置買的,要像無有所得。用世物的要像不用世物。因為這世界的樣子將要過去了。」(哥林多前書7:29-31)積聚太多的物質財富是不智的,因為一個人無法知道明日他是否會仍然擁有它。在哈米吉多頓,全世界的經濟制度都會崩潰。(西番雅書1:18)在耶和華的新事物制度中,對地上資源的使用會由上帝的屬天王國所指引。耶和華會隨自己的心意通過這個政府分配物質的財富,他會使所有的人都得益而非僅是造益一小部分人。因此保羅訓勉人說:「你要囑咐那些今世富足的人,不要自高,也不要倚靠無定的財富。只要依靠……上帝。……甘心施捨,樂意供給人。」——提摩太前書6:17,18。
雖然今日的財富可以適當地用在推行王國的事務之上,它亦可以成為一個造成不合的因素。就懷有正當的觀點,富有的人會體會到他並不比擁有較少財富的基督徒弟兄優越,「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路加福音12:15。
助理的僕人
在普世耶和華見證人的25,000個小組中,每個小組都有些具備屬靈資格的人被組織委以職責。他們是助理的僕人。(提摩太前書3:8-10,12,13)這些基督徒特別需要時刻留意避免自視過高,因為他們的行為可以影響到其他的人。
由於一個人的背景、所受的訓練和教育,他可能進步得很迅速而比其他需要較長時間才進至靈性上成熟地步的人較快被任命為僕人。可是助理的僕人卻絕不應該以為自己比其他謙卑而可能由於教育程度較低以致進步得較緩慢的人優越。正確的知識是必需的,但是它若沒有促使人對基督徒弟兄表現正當的行為,它便變成無用了。「『知識』是叫人自高自大;唯有愛心能造就人。若有人以為自己知道什麼,按他所知道的,他仍是不知道。若有人愛上帝,這人乃是上帝所知道的。」——哥林多前書8:1-3。
如果你是一個居於領導地位的助理僕人,其實你應該「看別人比自己強。」(腓立比書2:3)耶穌說:「你們知道外邦人有君王為主治理他們,有大臣操權管束他們。只是在你們中間不可這樣。」(馬太福音20:25-27)所以,助理的僕人須要在「以謙卑束腰,彼此順服」方面勘作模範,「因為上帝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彼得前書5:5。
如果你是一個助理的僕人,特別是一個有才幹和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你便有大好機會幫助別人增加他們對上帝的認識。當你在小組之外運用你的才幹將上帝的道的救生信息帶給別人時也一樣。但是你切不應該因你的知識和才幹而瞧不起不信的人或敏於指責他們。反之,你對普通一般人的想法應當像耶穌一樣:「他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馬太福音9:36)這就是今日耶和華手下謙卑的助理僕人所懷的態度。
監督帶頭
具有最大的責任要避免自視過高的人是耶和華的顯形組織中的監督。無論是當地小組的監督,環務僕人抑或是區務僕人,無論他們在耶和華的組織中擔任什麼領導的職位,他們都應該在不自視過高方面做別人的榜樣。
監督擔任牧人之職,但是他所牧養的羊群不是他自己的而是上帝的。(彼得前書5:2)上帝為他們付出了代價,監督卻沒有。他們是「上帝的教會,就是他用自己[兒子的]血所買來的。」(使徒行傳20:28)所以羊群是耶和華用他自己的兒子的血買來的,是屬於他的;他只是將羊群託付給他手下的副牧人——監督——照料而已。
耶穌曾為這些監督定下這條原則:「你們中間誰為大,誰就要作你們的用人。」「誰願為首,就必作你們的僕人。」(馬太福音23:11;20:27)所以,耶和華要求他們在為基督徒弟兄服務方面領先。他們須要非常謙卑才能如此行,因為在這個事物制度裡擁有大權而能夠虛懷若谷的人並不常見。但是謙卑的基督徒監督卻會如此行,因為他們受過來自耶和華的智慧所薰陶。他們不像俗世許多恃勢將別人踏在自己腳下的人。他們不像一般牧師一樣追求個人的榮耀或作威作福地轄制他人。
謙卑使監督能夠以身作則地『看別人比自己強。』(腓立比書2:3)他同時會努力遵照保羅在羅馬書12:10所說的話去行:「愛弟兄,要彼此親熱。恭敬人,要彼此推讓。」既然監督在小組裡居於領導的地位,他亦須要領先向他所牧養的人表現謙恭的態度而看他們比自己強。他這種領導的行動會使弟兄之間的友愛精神得到造就。他們會看到耶穌說「你們都是弟兄」這句話被人切實遵行。(馬太福音23:8)使徒保羅訓勉一個作基督徒監督的年青人說:「不可嚴責老年人,只要勸他如同父親。勸少年人如同弟兄。勸老年婦女如同母親。勸少年婦女如同姐妹。總要清清潔潔的。要尊敬那真為寡婦的。」——提摩太前書5:1-3。
藉著牧養他們的基督徒弟兄,為他們服務和尊敬他們,監督效法主耶穌;他曾說:「我是你們的主,你們的夫子,尚且洗你們的腳,你們也應當彼此洗腳。我給你們做了榜樣,叫你們照著我向你們所做的去作。」(約翰福音13:14,15)雖然洗腳的習慣已經過去,為別人服務,不偏不倚地尊敬他們,與及看他們比自己強的重要性在今日仍與昔日一樣。
對僕人的態度
小組裡所有的人對監督和助理的僕人該懷有什麼態度呢?上帝的道說:「你們要依從那些引導你們的,且要順服。因為他們為你們的[生命]時刻警醒,好像那將來交賬的人;你們要使他們交的時候有快樂,不至憂愁。」——希伯來書13:17。
在小組裡做領導的人需要非常辛勤的工作,並且須要用很多時間處理各種工作任務和難題。若有人不合作而行事與公義的原則相背,這便可能將僕人的喜樂奪去一部分了,因為處置違反耶和華的律法的人並不是一件樂事。但是每個人若都合作和盡自己的本分,僕人便可以喜樂的執行他們的工作。
由於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有時僕人也會犯錯。所以他們不應該以為自己無需改過或聽從改良的提議。他們不應該感到只有他們對別人所做的提議才是訓示,別人對他們所做的提議卻是批評。富於建設性的提議與沒有根據的批評或慣常的埋怨是有很大差別的。
僕人們雖然不完美,他們卻勤懇工作以履行他們的責任。這包括主持正義在內。有時監督特別須要「警戒不守規矩的人。」事實上他們可能須要「嚴厲的責備他們,使他們在真道上純全無疵。」有時他們甚至可能須要「在眾人面前責備他[們],叫其餘的人也可以懼怕。」所以,監督和助理的僕人雖然不當自視過高,他們卻須要給予別人訓示、糾正和管教以造就小組和保持小組在道德上的清白。——帖撒羅尼迦前書5:14;提多書1:13;提摩太前書5:20。
耶和華知道和祝福他的僕人所作的努力。因此保羅說:「弟兄們,我們勸你們敬重那在你們中間勞苦的人,就是在主裡面治理你們、勸戒你們的;又因他們所作的工用愛心格外尊重他們。」——帖撒羅尼迦前書5:12,13。
助理的僕人和監督若帶頭努力工作、尊敬他們所照顧的人和將其視為比自己強,而弟兄則以愛心格外尊敬他們,這樣小組會瀰漫著一種多麼愉快的氣氛!整個團體的人若均按照聖經的訓示不自視過高,反之他們不自私地為群體的福利和造益所有人而努力工作,與這樣一個團體交往是一件多大的樂事!耶和華的行事方式是多麼奇妙!——詩篇1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