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68 11/15 680-685頁
  • 認識上帝所規定的永生條件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認識上帝所規定的永生條件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8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水浸禮的意義
  • 承認自己是罪人
  • 從耶和華通過基督而來的救恩
  • 作一項毫無保留的獻身
  • 使人作基督門徒之後為其施洗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3年
  • 受浸——基督徒的必需條件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9年
  • 受浸的意義
    崇拜獨一的真神
  • 受浸的意義
    團結一致地敬拜獨一的真神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8年
《守》68 11/15 680-685頁

認識上帝所規定的永生條件

1,2.在耶和華見證人所施行的浸禮中,有兩個什麼問題向所有打算受浸的人提出?

講者——一個耶和華見證人——在他那討論浸禮的演講的末了問那些打算受浸的人,說:「(1)你是否在耶和華面前承認你是一個需要救恩的罪人,並且對他承認這種救恩是從天父通過他的愛子耶穌基督而來的?」在聽見打算受浸者回答「是」之後,他接著問道:「(2)根據這種對上帝和他所預備的救恩的信心,你是否已毫無保留地將自己呈獻給上帝,從今以後遵行他通過耶穌基督和聖經以聖靈的啟迪向你顯露的旨意?」在聽見打算受浸的人對第二個問題答「是」之後,講者告訴他們說,他們已有資格受公開的水浸禮了。

2 耶和華見證人向所有準備受水浸禮的人都提出這兩個問題,不論他們舉行這個儀式為一兩個人施浸抑或為幾千個人施浸,像1958年七月當耶和華見證人在紐約舉行「上帝的旨意」國際大會時為7,136個人施浸一般。

3.關於這兩個基本問題所含的要點,我們可以適當地提出一些什麼問題?

3 但在讀過以上兩個問題之後,你可能問道:耶和華見證人所舉行的水浸禮具有什麼意義呢?它成就些什麼呢?一個人怎樣在耶和華面前承認自己是個需要救恩的罪人呢?一個人怎樣獲知救恩是由天父耶和華通過他的愛子耶穌救恩而來的呢?再者,一個人怎樣著手毫無保留地獻身遵行上帝的旨意呢?以及上帝怎樣將他對這些人的旨意通過耶穌基督和通過聖經以聖靈的啟迪力量顯露出來呢?所有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加以嚴肅的考慮;為了獲得真實和令人滿意的答案,讓我們看看上帝的真理之道對這個問題怎樣說。

水浸禮的意義

4.(甲)施洗約翰所施行的浸禮具有什麼意義?(乙)上帝怎樣使猶太人意識到自己的有罪情況?他們所獻的祭物會使他們意識到什麼事實?

4 首先,讓我們考慮一下水浸禮的意義。門徒路加將以下發生於公元29年春天的事記錄下來:「該撒提庇留在位第十五年,‵本丟彼拉多作猶太巡撫,……亞那和該亞法作大祭司,那時撒迦利亞的兒子約翰在曠野裡,上帝的話臨到他。他就來到約但河一帶地方,宣講悔改的洗禮,使罪得赦。」(路加福音3:1-3)施洗約翰為悔改的猶太人執行這種施浸的工作。聖經告訴我們,這乃是「悔改的洗禮,」目的是要「使罪得赦。」(路加福音3:1-3)路加進一步告訴我們當時約翰正在應驗以賽亞先知的話,因為他正「預備耶和華的道。」(路加福音3:4)「凡有血氣的都要見上帝的救恩」——耶穌基督——而施洗約翰乃是耶穌的先驅。猶太人與耶和華上帝具有立約的關係;身為上帝的選民,這個國家有義務要遵守耶和華的律法和誡命。由於生來便是不完美的罪人,他們都違犯了耶和華賜給他們的律法。在許多世紀的一段時期中,耶和華一直使他們深深意識到自己是罪人而需要有人將他們從這種墮落的情況救贖出來。上帝通過他的先知摩西賜給他們一套律法和誡命,藉此向他們有力地指出他們是罪人,因此需要有人為他們贖罪。通過摩西、耶和華上帝說以色列人每年應有一個贖罪日,在這個日子——七月十日——他們必須為自己的罪獻上祭物;他們必須繼續獻上這些祭物,視之為直至「不定的時期」的一個規條或法例。藉著這種每年的提醒,猶太人會記得自己的罪過和看出他們有獻上祭牲為自己贖罪的必要。同時他們也會意識到公牛和山羊的血不能將他們從罪孽中解放出來而使他們成為完美。不然他們就不用將牲畜獻上了。——希伯來書10:4。

5.為什麼猶太人必須受施洗約翰的浸禮?

5 到公元29年,猶太人舉行贖罪日已有許多世紀了,但在這段時期中他們卻離開了上帝,並且甚至被放逐而不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現在施洗約翰開始籲請他們悔改受浸,使他們違犯上帝公義的律法的罪得蒙赦免。藉著在約但河中受約翰所浸,猶太人表示他們為違犯上帝的律法而悔改。他們正準備自己迎接上帝拯救人類的工具——耶穌——的來臨。

6.為什麼施洗約翰對耶穌需要受浸提出疑問?

6 在約翰從事施洗工作大約有六個月之後,耶穌(當時大約三十歲)到他那裡去。耶穌請約翰為他施浸。但是約翰想道,耶穌怎會到他那裡受浸呢?約翰知道他的浸禮是為了象徵人們在違反上帝的律法之後決心悔改而施行的;同時他也知道耶穌並不是一個尋常的人而是一個完美無罪的人,因為他後來說:「看哪,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約翰福音1:29)因此施洗約翰對耶穌說:「我當受你的洗,你反倒上我這裡來麼?」「耶穌回答說:『你暫且許我,因為我們理當這樣盡諸般的義。』於是約翰許了他。」——馬太福音3:14,15。

7.(甲)約翰為耶穌所施的浸禮具有什麼意義?(乙)為什麼耶穌的第一批門徒在五旬節所受的浸禮在象徵的意義上與耶穌所受的浸禮相似?

7 那麼,約翰為耶穌所施的這項浸禮具有什麼意義呢?並非象徵悔罪,因為耶穌根本沒有罪。這也不是象徵耶穌在當時將自己的生命呈獻給上帝,因為耶穌是個猶太人,他已經屬於一個獻了身給上帝而與上帝具有立約關係的國家。所以耶穌受水浸禮所象徵的乃是另一件事,即他在耶和華面前將自己呈交出來以執行耶和華在當時的旨意。換言之,耶穌將自己呈交給他的天父耶和華上帝,讓耶和華隨著自己喜歡將他用在「天國」的事務上。上帝對於耶穌將自己呈交出來這件事甚感欣慰,因此聖經告訴我們當時有聲音從天上發出,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馬太福音3:17;希伯來書10:5-7)耶穌的第一批門徒是猶太人;他們都對耶和華上帝具有一種獻了身的關係,因為這個國家是特別屬於上帝的,他們都有義務要遵守上帝通過律法的約顯示出來的旨意。聖經的記載告訴我們在公元33年的五旬節,使徒彼得籲請猶太人「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叫你們的罪得赦,」意即成為耶穌基督的門徒。(使徒行傳2:37-41;馬太福音28:19,20)這可以稱為憑著耶穌基督門徒的身分將自己呈交給上帝以遵行他的旨意的一項浸禮。大約公元52年,使徒保羅在以弗所促請某些門徒奉主耶穌的名受浸。(使徒行傳19:4-6)這些人在以前曾受過約翰那象徵悔改的浸禮。可是,憑著新的浸禮,這些受過割禮的信徒將自己呈獻給耶和華以執行他的旨意和遵守他在新約之下的誡命。自從公元36年以來,他們所隸屬的國家已被耶和華上帝所擯棄而不再居於一個特別受他寵悅的地位,因此他們奉耶穌的名所受的浸禮乃是一種象徵獻身的浸禮——象徵他們通過基督耶穌將自己呈獻給上帝。——但以理書9:24-26。

8.(甲)當第一個非猶太籍的外邦人哥尼流受浸時,浸禮開始含有什麼適當的新意義?(乙)因此從那時起,所有想成為基督徒的人都必須怎樣?

8 不錯,自從公元36年主耶穌的好消息首次被傳給意大利的百夫長哥尼流以來,水浸禮的確含有一種適當的新意義。非猶太人(外邦人)並不像以色列人在公元36年以前一般對耶和華具有一種獻了身的關係。他們並沒有和天地的創造主訂立任何國家性的約。因此當贏得上帝喜悅的機會在公元36年向他們打開時,他們必須首先在自己心裡決定他們是否想將自己獻給上帝以遵行他的旨意。他們必須懇求上帝賜給他們一個清白的良心。所以他們必須將自己呈獻給上帝,意即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生命撥作遵行上帝的旨意之用;然後當他們在水中受浸或受洗時,這種浸禮很適當地象徵他們一方面對以往的生活途徑已經死去,同時對上帝為耶穌基督的門徒所訂的旨意卻活過來。因此從今以後他們會盡心、盡意、盡性、盡力遵行上帝的旨意以履行他們的獻身誓願。他們毫無條件地獻身給上帝,任由他按照他的道差使他們。水浸禮成為這樣的獻身的一項適當和公開的宣布。所以一個信徒若想通過耶穌基督贏得上帝的救恩,受浸乃是一個必需的步驟。這種救恩會臨到一切相信上帝的道和遵行上帝的誡命的人。——彼得前書3:21。

承認自己是罪人

9.一個人怎樣可以看出自己是一個需要救恩的罪人?

9 但現在的問題是,一個人怎樣可以看出自己在宇宙的上帝耶和華面前是一個罪人,因此需要通過基督而來的救恩呢?我們只需看看上帝的道便可以知道人一生下來便是不完美和有罪的。請打開你聖經中的詩篇一書。在那裡我們讀到:「我是在罪孽裡生的,在我母親懷胎的時候就有了罪。」(詩篇51:5)大衛的兒子所羅門也指出「世上沒有不犯罪的人。」(列王紀上8:46)使徒約翰在上帝感示之下寫道:「我們若說自己無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們心裡了。」(約翰一書1:8)罪便是未能達到完美的標準。由於我們的始祖不服從上帝公義完美的律法,我們都踏上了罪與死的歧途。沒有人能夠永遠活下去,這件事實便足以證明所有的人都是「在罪孽裡生的。」正如使徒保羅說,「罪的工價乃是死。」——羅馬書6:23。

10.所有的人都相信人類生來便有罪和死亡是罪的結果嗎?為什麼你這樣回答?

10 今日有許多人不相信這些聖經的真理。在世上一億六千多萬佛教徒看來,沒有什麼行為是罪。他們並沒有罪的觀念;反之他們只是認為壞的行為會產生壞的結果而已。因此一個人若是個佛教徒,他會很難看出罪所產生的結果,事實上也很難承認自己是個罪人。在各教派的億萬信徒看來,死亡是來自上帝的。一個天主教教士在一個女孩子被她自己的兄弟殺死之後說,上帝在實際上告訴這個女孩子,她之所以死去是「因為我愛你,所以我要召你回家。」

11.關於我們自己是罪人一事,我們怎樣可以獲得正確的結論?

11 因此,我們若想對於自己是罪人一事獲得正確的結論,我們必須聽聽人類的創造者上帝怎樣說;我們必須意識到罪產生死亡,所以我們必須向上帝求救。當上帝將人安置在伊甸園裡之後,他對人說:「園中各樣樹上的果子,你可以隨意吃。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創世記2:16,17)亞當和夏娃都違背了上帝的律法而招致應有的懲罰——死亡。他們的後代——全人類——都是在他們在伊甸園裡忤逆犯罪之後才誕生的,因此所有的人都生於罪孽之中而注定會死亡。由於意識到這件事實,使徒保羅說:「在亞當裡眾人都死了,照樣,在基督裡眾人也都要復活。」(哥林多前書15:22)從觀察,我們知道人會死,因此顯然人類需要從死亡獲得解救。人需要擺脫罪在人的靈性和身體上所造成的不幸後果。當一個人懷著這樣的態度時,他便可以問道:「一個人怎樣獲知救恩是從天父耶和華通過他的愛子耶穌基督而來的呢?」

從耶和華通過基督而來的救恩

12.關於任何來自人的拯救,我們必須意識到什麼?

12 我們必須首先意識到不完美的絕對無法救贖自己然後才能體會耶和華通過他的愛子耶穌基督所預備的救恩。耶和華對所有的人說:「萬民哪,你們都當聽這話。世上一切的居民,無論上流下流,富足貧窮,都當留心聽。那些倚仗財貨、自誇錢財多的人,一個也無法贖自己的弟兄,也不能替他將贖價給上帝。」(詩篇49:1,2,6,7)因此,人若轉向另一個來源而向上帝的智慧求教,他便能夠藉著研讀上帝的真理之道聖經認識來自耶和華的救恩。

13,14.試概述耶和華上帝通過耶穌基督所採取的救贖人類的步驟。

13 耶和華一發現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裡違反了他的律法,他便開始為了救贖第一對人類的後代作準備了。他立即提及會有一個後裔產生,將反叛的罪魁——耶和華上帝的最大仇敵魔鬼撒但——徹底毀滅。(創世記3:15)在此之後,他以以色列國為先模作了許多比喻和提示,向人指出那救贖人類的一位——基督耶穌。例如藉著他的僕人雅各對後者的十二個兒子所作的祝福,他預言到這位應許的義者來臨。雅各對他的第四個兒子猶大說:「圭必不離猶大,杖必不離他兩腳之間,直等細羅來到,萬民都必歸順。」(創世記49:10)後來他通過他的先知以賽亞論及他所應許的這位說:「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他名稱為奇妙、策士、[大]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他的政權與平安必加增無窮,他必在大衛的寶座上治理他的國,以公平公義使國堅定穩固,從今直到永遠。萬軍之耶和華的熱心必成就這事。」——以賽亞書9:6,7。

14 在感示以賽亞說出這段話之後許多年,上帝使他的先知但以理寫及這將臨的一位說:「你當知道、當明白,從出令重新建造耶路撒冷直到有受膏君的時候必有七個七和六十二個七。」(但以理書9:25)耶穌來到地上神奇地由約瑟的妻子,處女馬利亞,誕生為一個完美的嬰孩,然後長大成人。他到施洗約翰那裡;當時後者正在約但河為人施浸。在上帝感示之下,約翰論及耶穌說:「看哪,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約翰福音1:29。

15.(甲)耶穌怎樣作證他是人類的救主?(乙)關於這點,使徒保羅和約翰怎樣說?

15 耶穌自己則論及他降世為人的目的說:「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馬太福音20:28)使徒保羅支持耶穌所作的這項見證說:「只有一位上帝,在上帝和人中間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他捨自己作萬人的贖價。」(提摩太前書2:5,6)使徒約翰則論及耶穌說:「父差子作世人的救主,這是我們所看見且作見證的。」——約翰一書4:14。

16.為什麼耶和華要採取這些步驟?

16 主動地為人類作這些奇妙安排的乃是人類的創造主耶和華上帝。他的道告訴我們說:「上帝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16)上帝的這種愛是多麼偉大。他甚至不想惡人死亡,反之他希望他們改邪歸正。他通過以西結說:「主耶和華說:『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我斷不喜悅惡人死亡,唯喜悅惡人轉離所行的道而存活。』」(以西結書33:11)藉著研讀上帝在他的道聖經中所顯示的真理,我們可以獲得這些知識以及其他更多的知識。

作一項毫無保留的獻身

17.在證實了這些關於救恩的要點之後,人應該具有什麼態度?

17 在為這種對上帝和他通過他的愛子基督耶穌而作的拯救安排所懷的信心奠定了一個基礎之後,學習的人會想知道他應該接著採取什麼步驟才能從上帝所作的安排得益。我們可以將這件事比作一個受過某人許多恩惠、而現在想為恩人做點事以示感激的人。詩篇執筆者便懷著這樣的感覺說:「我拿什麼報答耶和華向我所賜的一切厚恩?我要舉起救恩的杯,稱揚耶和華的名。我要在他眾民面前向耶和華還我的願。」(詩篇116:12-14)一個人意識到自己是個罪人,並獲悉救恩是從耶和華通過他的愛子基督耶穌而來的,於是他研讀上帝的道以求認識上帝對他所訂的旨意。他從這樣的研讀獲悉有若干事是上帝要他做的。

18.(甲)所羅門怎樣將上帝為一切想贏得他喜悅的人所訂的條件概述出來?(乙)耶穌鼓勵人怎樣行?

18 智慧的所羅門王很簡明地將上帝對一般想從他的永生安排得益的人所做的要求綜括起來。在列出今生許多徒勞無益的事之後,他對那些想贏得上帝嘉許的人說:「這些事都已聽見了,總意就是:敬畏上帝,謹守他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因為人所作的事,連一切隱藏的事,無論是善是惡,上帝都必審問。」(傳道書12:13,14)一個人若敬畏真正的上帝,那便是說,對他肅然起敬、害怕使他不悅、竭力遵行他的旨意,他便會謹守他的誡命。他會從上帝的道找出使上帝喜悅和表明一個人想按上帝的方式遵行他的旨意的行徑。他對聖經所作的這種努力研究會向他表明上帝的誡命並不是難守的。事實上,救贖人類和我們必須奉他的名受浸的耶穌在鼓勵人跟從他時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馬太福音11:28-30。

19.在一個人決定將自己呈獻給耶和華這件事上,禱告擔任什麼角色?

19 一個想獻身遵行上帝的旨意的人會通過基督耶穌向耶和華禱告,祈求耶和華的靈與他同在和通過聖經向他指示他必須怎樣行才能贏得耶和華的嘉許和祝福。耶穌在《登山寶訓》裡鼓勵我們說:「你們[不斷]祈求,就給你們;[不斷]尋找,就尋見;[不斷]叩門,就給你們開門。」(馬太福音7:7)在獲悉耶和華想人獻身遵行他的旨意之後,這人便應該採取必需的步驟使自己居於一種蒙悅納的情況,這樣耶和華才會接受他的獻身和浸禮而與他交往。所以,讓我們向上帝的道求救,看看上帝要那些想取悅他的人怎樣行。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