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69 6/1 338-343頁
  • 生長——耶和華所促成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生長——耶和華所促成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9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人的需要
  • 人的喜好和慾望
  • 耶和華所供給的無窮種類
  • 人的憎嫌與偏見
  • 予別人以自由
  • 在合理的範圍之外——有害的慾望
  • 在合理的範圍外——恐懼
  • 在耶和華的靈之下不斷長進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6年
  • 合理的態度帶來和平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2年
  • 「耶和華的話語繼續增長」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1年
  • 你怎樣運用你的生命?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4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9年
《守》69 6/1 338-343頁

生長——耶和華所促成

1.試描述人對生長的看法。

我們在每一處都見到東西在生長——動物、植物、樹木、各種各式的花草、人類、組織、城市、國家、情況、計劃。事實上,凡有改變發生時,我們便可以將其稱為生長。情況可能每況愈下而由壞「長至」更壞。有些人因為不能見到外表的改變,他們便認為沒有生長發生了。在今日這個時代,人們期望見到重大的進展和劇烈的改變。在交通、運輸、款式、建築、娛樂和日常的生活水準方面,人們均希望見到異乎尋常的改變。改變時常帶來冒險和刺激;它們能夠吸引人的注意而使他暫時忘記日常生活的沉悶。可是日復一日地,他在鏡子裡看見自己而幾乎看不出有任何改變。在身體上他的改變非常緩慢。在達到成年之後,有許多年的時間他看來大致一樣。但是在鏡子裡無法看出來的改變又如何呢?精神的平衡和靈性的生長又如何呢?不錯,在作為上帝的僕人方面,你的生長如何呢?

2.什麼促成生長?生長可以受阻嗎?

2 在這一切的背後潛伏著促成生長的強大力量。當然,我們知道雨水和泥土裡的養料促使植物生長,而食物則使人在身體上生長。但是使人在靈性上生長的因素是什麼呢?究竟什麼促使人敬拜上帝呢?什麼使上帝手下的傳道員不但年復一年地保持忠心,並且不斷生長而結出更多聖靈的果實,正如加拉太書5:22,23所描述一般呢?在植物界和動物界當中,我們可以時常見到一些發育不全的生物,看來他們的生長受到阻礙。我們若細察一下,便會發現在基督徒的小組裡也有類似的情形存在。(見加拉太書5:7)為什麼呢?既然享有這麼豐富的靈糧,所有事奉耶和華的人豈不都應該在靈性上欣欣向榮嗎?

3.試舉出我們必須在身體上和靈性上同時生長的理由。

3 為了達到我們被造的目的,我們必須在身體上和靈性上均同時生長。身體上的生長是由耶和華促成的,因為人所需要和享受的物質東西都是他所供給的。許多世紀以來,他一直維持大量食物、空氣和水的供應;雖然人類濫用了這些資源,億萬的人類在今日仍然倚賴這些必需品才得以生存。耶和華並沒有斷絕這些供應,也沒有像人們有時所為一般,由於物資被許多壞人所濫用,他們反而將限制加於少數好人身上。不,「他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馬太福音5:45)他也賜下他的道、他的愛子和他的靈以助人生長。雖然他受人忽視和反對,我們仍然可以讀到以許多文字印成的上帝的道。他的愛子仍然活著,贖價仍然有效,它的裨益仍然向整個人類世界開放(約翰福音3:16)今日上帝的靈仍然像在起初的時候一樣產生作用以成就他的旨意。——創世記1:2;彼得後書1:21。

4.試舉例說明我們在繼續生長之際所能享受的生活樂趣。

4 耶和華並非僅是將最低限度的必需品賜給我們。反之他將遠超過我們所需的豐盛供應賜給我們,這些額外的供應使我們的生活樂趣大增。請想想進食的必需。一個人其實每天匆匆地吃點粗茶淡飯也很容易活下去。但是我們也可以花多一點時間準備膳食而加以可口的調味品,使每碟菜均美味悅目。將飯桌擺得簡單又美觀。並加上溫暖搖曳的燭光。飯桌四周坐著一班知情識趣的朋友,聽見他們那令人愉快的談話,也許同時播著輕柔悅耳的音樂。這豈不是一件賞心樂事嗎?這些額外的東西中的一件或全部均可以激發生長,這比僅是匆匆裹腹好得多。可是人不但在進食方面,同時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也可以享有這些額外的東西。

5.為什麼你不能為別人的生長訂下一個時間表?

5 需要記得的另一件事是與你的弟兄相處。每個人都有一個限度,而且每個人都明智地知道自己的限度。可是別人卻時常干預這種個人的責任而將人驅策到他所願行的範圍之外。促使人作更大服務的乃是耶和華的靈作用之下來自上帝的道的真理。他們必須為自己的行動對上帝負責。他們受自己的良心所指引。沒有人能夠聽從別人的良心或為別人對上帝說話。因此你應該無需查問你的弟兄在哪裡或懷疑他的動機,對他的一舉一動都要知清楚。你的弟兄若拒絕接受一項委派或工作權利,不要魯莽地以為他正在離棄真理。(箴言18:13)他的工作成績若稍為減退,他可能正在致力於他的傳道職分的另一方面,而這佔去了他很多的精神;再者,這只是私事而已。若有人從繁忙的工作中抽出一點時間度假或休息一下,我們並不需要感覺激動不安。耶穌也看出有暫時撇下繁忙日常活動而稍作休息的必要。經過一段非常忙碌的活動之後,使徒們對耶穌提出報告,他吩咐他們說:「你們來同我暗暗的到曠野地方去歇一歇。這是因為來往的人多,他們連吃飯也沒有工夫。」(馬可福音6:31;請也參看馬太福音14:13)可是耶穌或各使徒並沒有因此就變成信心軟弱或成長受阻。當別人的僕人執行他們的職務時,你想橫加干涉嗎?不,當然不。這正是保羅在羅馬書14:4對這件事的看法:「你是誰,竟論斷別人的僕人呢?他或站住,或跌倒,自有他的主人在。而且他也必要站住,因為主[耶和華]能使他站住。」

6,7.(甲)在生長的田裡的稗子是什麼?它們是怎樣開始的?(乙)我們可以怎樣保護自己免受懷疑的侵襲?

6 我們可以將懷疑比作一塊充滿生長著的傳道員的田裡的稗子;它們可以削弱我們的力量,破壞我們的滿足、內心的安寧及事奉耶和華的喜樂。懷疑可能是由於對某件事認識不足和感覺不安而引起的。另外有些人則養成了某種個人的喜好,但由於它未能立即獲得承認,他們便挑剔找錯而開始懷疑上帝是否真正支持他那「忠心而有見識的僕人」了。有些人在他們的崇拜上鬆懈下來;由於經常受到這種舊事物制度那種獨立和反叛的精神所襲擊,他們無力將懷疑排諸腦外。許多人則為衣食住行的物質需要和各種奢侈品而憂慮。他們腦中充滿他們所想要的各種東西;這歪曲了他們的價值觀念,使他們深懼沒有這些東西。路加福音12:29勸誡我們,說:「你們不要求吃什麼、喝什麼,也不要掛心。」

7 自律與抵抗懷疑的侵襲有莫大的關係。耶穌曾說,我們若有信心,懷疑就不會有立足之地。(馬太福音21:21)因此我們必須保護自己的思想,而這樣行則需要自律,正如箴言5:1,2很明確地指出:「我兒,要留心我智慧的話語,側耳聽我聰明的言詞,為要使你謹守[思想的能力]。」保羅則在腓立比書4:7指出上帝的和平「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一個人若不斷想念著某件需要追求的東西,他便很可能想朝著引至這個目標的方向走。隨著時間的過去,當他對這件事的認識漸深和興趣愈濃時,他的思想亦不斷受到這種知識所培養和強化,於是他的慾望便像一個發動機一樣推動他向目標前進。「因為隨從肉體的人體貼肉體的事。」(羅馬書8:5)一個人若不想達到這個目標,他就必須實行自制而不再想念這件事。箴言23:7形容這點說:「因為他心怎樣思量,他為人就是怎樣。」約伯解釋耶和華行事是與他的思想和願望一致的;請留意約伯記23:13怎樣說:「他心志已定,誰能使他轉意呢?他心裡所願的,就行出來。」

8,9.(甲)有些人對於在生活上受聖經原則所支配可能懷著什麼看法?(乙)試簡略地描述人應該受合理的精神所支配的範圍。

8 因此生長時常會因為人沒有作真正的努力去享受人生的樂趣而停止或受阻。另一些人則覺得事奉上帝和遵守聖經的原則會約束太大而妨礙他們的生長。可是我們若查考一下便會發現,一個人若按照聖經的原則而生活,他便能夠獲致更大的發展和比大部分人有更大的成就。聖經向我們指出一條指引我們的原則:「當叫眾人知道你們的[合理]。」——腓立比書4:5。

9 合理的範圍以我們的需要為中心點。在一方面是我們的喜好、要求、慾望。耶和華所供給的永無休止的種種美物,我們的憎嫌和別人有權享有的自由。在另一方面,處於合理的範圍之外的東西則包括時尚、叛逆、獨立、恐懼,例如對人和對將來的恐懼,對失業和缺乏衣食住行所需的恐懼,以及對死亡和災禍的恐懼。

人的需要

10.人類的需要是什麼?它們怎樣獲得滿足?

10 我們的需要是簡單、平凡而能夠維持體力的食物,在世界各地均能見到的普通食物,使人能夠繼續活下去和有足夠的體力工作的必需品。這可能是麵包、米飯、魚類、水果、肉類、菜蔬,但都是當地所有的。關於這點,我們有一個已有許多百年歷史而至今仍然有效的保證,載於詩篇104:14,15,24:「他使草生長給六畜吃,使菜蔬發長供給人用,使人從地裡得食物,又得酒能悅人心,得油能潤人面,得糧能養人心。耶和華阿,你所造的何其多!都是你用智慧造成的。遍地滿了你的豐富。」詩篇136:25進一步指出:「他賜糧食給凡有血氣的,因他的慈愛永遠長存。」我們需要衣著,耶和華在人類歷史的早期即將其賜給人。(創世記3:21)另一種基本的需要是住所;藉著運用耶和華所供給的材料,人以各種方法建造了各種式樣的居所。

人的喜好和慾望

11.人應該享受他所想得到和有能力獲得的東西嗎?

11 除了基本的需要之外還有許多東西是我們所喜歡和想擁有的。耶和華在給予以色列人的訓示中吩咐他們說:「你用這銀子隨心所欲,或買牛羊,或買清酒、濃酒,凡你心所想的都可以買;你和你的家屬在耶和華你上帝的面前吃喝快樂。」(申命記14:26)因此我們在自己的需要之外更加上美味的食物、款式不同的衣著、家中的舒適、悅耳的音響以及與弟兄作富於造就的交往。耶和華甚至應許賜予人更多恩惠:「你張手,使有生氣的都隨願飽足。」——詩篇145:16。

耶和華所供給的無窮種類

12.人的慾望超過耶和華造來供人享用的東西嗎?請解釋。

12 但是人的慾望,甚至他有能力達到的,絕未能夠將上帝造來讓人享受的豐富物質供應盡為利用。保羅驚嘆道:「深哉上帝豐富的智慧和知識!」(羅馬書11:33)我們可以很容易從上帝為人所造的許多東西看出他的智慧。上帝邀請我們去盡量運用這些東西,說:「凡上帝所造的物都是好的,若感謝著領受,就沒有一樣可棄的。」(提摩太前書4:4)有限嗎?用幾分鐘查考一下嗎?傳道書8:17報導一個查考者所得的結果說:「我就看明上帝一切的作為,知道人查不出日光之下所作的事;任憑他費多少力尋查都查不出來。就是智慧人雖然想知道,也是查不出來。」在人的眼前展露著無法形容的美景。有什麼畫家的畫筆或攝影機的鏡頭能夠將穹蒼的色彩、深度、感覺和廣闊充分表現出來呢?你有嘗過世上所有的味道嗎?你有聽過世上所有的音樂歌曲嗎?你曾體驗過天真無邪的孩子那種無憂無慮的歡樂,在生活的每個轉角都展露出一個永誌難忘的經驗嗎?你曾經歷過與地上每個國家種族的人交往的那種奇妙樂趣嗎?

人的憎嫌與偏見

13.我們怎樣才能消除自己的偏見而採取合理的態度?什麼是值得跟從的安全途徑?

13 與驕傲和不穩定的傳統有密切關係的一件東西是無知所生的偏見。偏見通常存於一些對別人認識不清楚的人當中,因為他們願意接受失實的傳聞或沒有根據的宣傳。偏見有許多種:對種族、家世、國籍、財富、階級、職業、宗教的自驕心以及對是非觀念和其他事物的偏見。很常見的一種態度是,「我若不喜歡一件東西,它就是不對的,因此就應該加以禁止。」彼得在使徒行傳10:34,35說:「我真看出上帝是不偏待人,原來各國中那敬畏主行義的人都為主所悅納。」另一節經文,哥林多前書4:6,7,也將耶和華對這件事的想法透露出來:「『不可過於聖經所記,』免得你們自高自大,貴重這個,輕看那個。[誰]使你與人不同……呢?你有什麼不是領受的呢?若是領受的,為何自誇,彷彿不是領受的呢?」有太多的因素侵入你的情感中而影響到你的決定,因此受你的憎嫌或偏見所左右是不安全的。你父母的見解,你自己在易受感染的年齡於不同環境之下的經歷,以及今日這個事物制度的精神加於我們身上的沉重壓力均不容許你成為完全不偏不倚、大公無私。在人們當中一個常見的弱點是記得別人的過錯,即使僅是一件錯事也會在需多年後仍然被人記得和批評。每次有人提及這個人的名字,他的過錯便被想起來了。這其實是一種報復的形式,即使事件早已獲得解決而應該被忘懷了。所以明智的途徑是跟從聖經的原則。要愛上帝所愛的和恨上帝所恨的。——請參看箴言6:16-19;詩篇97:10;11:5;希伯來書1:9。

予別人以自由

14.在予別人以自由方面,你會跟從聖經的什麼訓示?在這件事上我們應該止於什麼程度?

14 我們若以專橫的態度憎惡某些事物,我們甚至可能因此剝奪了別人份內的自由。保羅在羅馬書第十四章很坦率地論及這個問題。「信心軟弱的,你們要接納,……因為上帝已經收納他了。」(羅馬書14:1-3)正如以往一樣,飲食在今日也能夠引起難題,但保羅說不要將這些當作大事,反之我們的注意力應集中於王國之上。「不可因食物毀壞上帝的工程。」(羅馬書14:20)這項訓示可以伸展到食物之外的其他問題上。熱心的弟兄可能對真理如此專注以致他們不斷驅策別人作更大的活動而沒有容許別人自行決定他們想用多少時間參加小組的各項活動。要適可而止;不要過於聖經所記。(哥林多前書4:6)要容許別人照料他們自己的責任,這些責任可能是你所不了解或甚至不知道的。要盡力幫助別人,但不要推逼別人。「從上頭來的智慧先是清潔、後是和平、[合理]、柔順、滿有憐憫、多結善果。」——雅各書3:17。

在合理的範圍之外——有害的慾望

15.在合理的範圍之外,你發現什麼流行的態度?跟從大多數的人或他們的見解是明智之舉嗎?

15 在現今這個事物制度中,一般人均受強烈的慾望所支配和推動。一般人既受到爆炸性的力量所推動,想找到聽從提多書3:2的忠告的人便變成愈來愈難了。「不要毀謗,不要爭競,總要[合理],向眾人大顯溫柔。」世界的精神是以自我為中心和出人頭地;約翰一書2:16將這種思想描寫得很貼切:「因為世界上底事物,肉體底私慾、眼目底私慾、和人生底驕矜,都不是出於父,而是出於世界的。」(《新修》)這些有害的慾望包括範圍很廣的各種活動。訴諸自私利益的時尚像傳染病一般四處流行,直至被另一種極端取而代之。一個明理的人有什麼理由要將耶和華造來供人享受的無限美好事物視若無睹,而寧取思想低下的有罪人類的產品呢?衣服的款式被設計成推銷性感的工具;一度專供實用的眼鏡現在亦被設計成將別人的注意吸引到戴眼鏡的人身上。食物和飲品則被人撇下原本的用途而轉作刺激品之用。

在合理的範圍外——恐懼

16.試描述侵襲人類的許多種恐懼,你提議用什麼方法克服這些恐懼?

16 對人的恐懼是一種約束的力量;它能夠凍結生長,並將上帝的傳道員擠進活動停止的狀況中。你若認識指引你的生活的聖經原則,並且盡你所能去跟從它們,那又何必畏懼別人——沒錯,甚至你的弟兄——怎樣想呢?恐懼表示一個人對於什麼是對的事認識不清楚,或明知什麼是對的,但卻沒有實行。一個人若知道什麼是對的,同時不怕別人怎樣想而毅然將其實行,他便會繼續生長。耶穌說:「你們要小心,不可將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們看見。」(馬太福音6:1)反之,要追求敬畏耶和華所帶來的祝福,正如箴言15:33所說一般:「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訓誨。」詩篇145:19也說:「敬畏他的,他必成就他們的心願。」因此我們可以懷有合理的態度而避免對其他的神、對迷信和災禍感覺恐懼。結果是:「我必安然躺下睡覺,因為獨有你耶和華使我安然居住。」(詩篇4:8)死亡不再能夠使我們恐懼和轄制我們;上帝應許不久便將我們從它的魔掌中解放出來。(希伯來書2:14,15)懷著適當的尊嚴、尊敬而不帶有任何懦弱的恐懼,我們可以避免許多難題:「懼怕人的,陷入網羅。」——箴言29:25。

17.謙卑的人應該永遠獲得什麼定論?

17 生活已經夠複雜了,我們實在無謂再加上更多的難題以致阻礙別人或你自己的生長。要忠心地事奉耶和華而享受生活的樂趣。不論你獲得多少工作的權利,在處理工作方面多麼能幹,做事多麼有效率和有條理,永不要倚賴人的能力使你生長,反之,要永遠承認「使其生長的乃是上帝。」——哥林多前書3:7。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