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愛就是忠誠
你曾遭遇過意外的災禍或重大的困難嗎?那時你有些朋友前來慰解你,幫助你,並給予你亟需的精神和物質支持嗎?
如果你有過這樣的經驗,你無疑可以為此深感慶幸,更可喜的是你親身經驗到真摯的愛是忠誠的。正如上帝感示的道非常透切地說明這點:「有一朋友比弟兄更親密。」不錯,「朋友乃時常親愛,弟兄為患難而生。」——箴言18:24;17:17
在聖經中有一段關於這種友誼的佳話,那便是大約生活在三千年前的大衛和約拿單。考古學家阿爾布賴特將這項友誼的記載很恰當地稱為「最光采一顆寶石。」聖經解釋說:「約拿單的心與大衛的心深相契合。約拿單愛大衛如同愛自己的性命。」(撒母耳記上18:1)這無疑是由於他深切體會到大衛的許多美德之故。
約拿單證明自己是大衛一個多麼真誠忠實的朋友——他的確仁至義盡!他甚至不顧他父親掃羅對年青的大衛所懷的瘋狂仇視而挺身袒護大衛。當掃羅表示要殺害大衛時,約拿單為大衛求情:「他為什麼該死呢?他作了甚麼呢?」——撒母耳記上20:32。
雖然約拿單知道他的父親說的不錯,大衛會代他而成為以色列的下一任君王,約拿單卻沒有妒忌大衛。他始終保持忠誠,雖然他幾乎由於袒護大衛而喪命,因為他的父親掃羅見到約拿單為大衛說項,不禁勃然大怒而投槍刺他。毫無疑問地,約拿單的忠誠對大衛說來是安慰和力量的一個來源。——撒母耳記上20:24-34。
當然,我們若思量一下,我們自然可以體會到我們必須將這條忠貞之愛的原則首先應用在我們與造物主,聖經的上帝,的關係之上。我們無疑有義務要愛他和忠於他。真正的基督徒會在他受人毀謗時為他辯護以證明他們愛他。美國參議院法蘭克·加爾遜曾有力地指出上帝如何受到普遍的誹謗。他論及今日的一般趨勢是「不信任任何人——不相信任何人——對甚麼也沒有信心,」然後接著說:「你無法找到任何報紙、雜誌或書本是沒有批評某件事或某個人的——其批評對象甚至包括上帝在內。事實上,上帝的批評差不多甚於對目前其他所有事物的批評。有更多的人——以更多方式及在更多時候——懷疑、中傷和指控上帝,在這個國家中,現在這種情形是有史以來所未見的。」——《美國新聞於世界報導》,1968年七月一日刊。
真正的基督徒能夠,而且亦會向人表明上帝是真正存在的,他是至高者,是配得我們的愛和崇拜的。他們很樂於告訴人上帝容許罪惡存留至今的原因,與及不久他便會是一切罪惡終止了。——詩篇83:18。
以人來說,你可以屢屢有機會挺身為一個受人誹謗的朋友辯白。例如《守望台社》總部的招待員有一次遇到一個陌生人,這人開始在他面前破口大罵一個基督徒見證人,這個招待員自己是一個基督徒見證人,他打斷這人的話,說:「我不想聽這些話。你若對某人有任何不滿,請依照基督耶穌在馬太福音18:15-17的吩咐直接跟這個人說好了。」這樣行表明他是忠誠和明智的。
不錯,不要輕易相信別人對你的一個朋友或同工所作的嚴重指控。要查出指責者的確有充分的事實根據才好相信;可能這是一時的誤會。你也許可以從中調解以息事寧人。但是事實若證明一項嚴重的指責是對的,那麼像常見的情形一般袒護一個騙子、竊賊或變節叛教者是便成為不智的愚忠了。對上帝和對原則的忠誠必須先於人與人之間的友誼。再者,友誼豈不也應該以原則為根據嗎?
可是,你的朋友可能實際犯了錯誤,在某方面有短處,被一種遺傳的弱點所勝或由於不完美而行事不智。除非這件事造成真正嚴重的後果,不然,你亦可以表現忠誠的愛而為他辯護。你可以向訴苦的人或說閒話的人指出我們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而且聖經吩咐我們「不要毀謗」人;藉此你可以減輕他的苦惱而為你的朋友說項。你的忠誠特別應該制止你將朋友的這些短處告訴別人。反之,當謹記箴言明智的執筆者所說的話:「愛能遮掩一切過錯。」——提多書3:2;箴言10:12。
當我們見到一個朋友為我們辯白時,這使我們得到多大的鼓勵!這的確是:「愛心能造就人」的一個例證!(哥林多前書8:1)這不但造就那被辯白的人,為朋友辯白的人本身亦由於表現勇氣和忠誠而得到造就。——箴言11:25。
我們若留心便可以留意到表現真正的忠貞之愛的機會是不斷出現的。所以獻了身的基督徒在營業或工作的場所與陌生者接觸時會留意機會為上帝辯護。同時在家庭裡,由於彼此之間密切的交接,每一分子也有不小機會為另一分子辯白。
你希望在你有需要時別人會向你表現忠誠嗎?若然就不要忘記:「你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路加福音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