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69 7/1 409-412頁
  • 亞述的歷史記載與聖經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亞述的歷史記載與聖經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9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亞述人的記載
  • 亞述的名祖一覽表
  • 聖經是完全可靠的
  • 年代學
    洞悉聖經(上冊)
  • 亞述
    洞悉聖經(下冊)
  • 提革拉比列色(三世)
    洞悉聖經(下冊)
  • 亞述王與以色列國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1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9年
《守》69 7/1 409-412頁

亞述的歷史記載與聖經

亞述的著名統治者的名字,既如撒珥根、提革拉毗列、撒縵尼撒和西拿基立等,在世世代代的聖經讀者中傳誦了許多個世紀。關於他們怎樣對待猶大人和以色列人,聖經以一種沒有任何世俗記載可以與之相比的逼真方式作了詳細的報導。且以撒珥根而論,有一段很長的時期現代的歷史家甚至連他的生平也不清楚。

到十八十九世紀,考古學家的時代開始了,他們在米索不達米亞發掘古塚和土墩,結果有驚人的發現。作家客林在《神祇、墳墓與學者》一書的225頁特別論及考古學家艾美爾·波達所從事的工作,說:「在此之前,唯獨聖經對兩河之間的地方有所論述,但在第十九世紀的科學看來,聖經只是一本稗史集而已。

但是現在亞述那些驍勇善戰的君王已再度活過來了,因為他們自己的年鑑、王宮、「陳列」碑銘和他們的「君王名錄」都被發現了。亞述史學已成為一門受人承認的科學;藉著鑽研這一大批被發掘出來的資料,亞述的研究者將一個以前很少人認識的帝國的歷史重建起來。現在聖經中關於亞述及其統治者的記載已被承認是真確的歷史了,可是現代的研究者卻開始向聖經中關於亞述的編年史及其大事的發生日期提出挑戰。

所以現在發生的問題是:聖經既已將亞述的古代人物的名字及事跡保存了這麼多個世紀,而亞述史學家卻認為它有應該修正之處,他們是否有可靠的資料作證據呢?從近東的泥塚土堆發掘出來的記錄和碑石可以成為這樣的一個根據,以致聖經在相形之下大為失色嗎?若是這樣,我們便應該期望那些記載非常正確而可靠了。事實如何呢?

亞述人的記載

據近年來的發現,亞述人遺留下來的記載包括:「陳列」碑銘,例如在王宮雕琢精緻的牆壁所見的;王室年鑑,是王家的書記或僧侶文士為褒揚在朝的君王而寫的;「君王名錄,」例如在哥爾撒巴發掘到的,以及名祖一覽表——大抵每年將一個著名的官員記入一覽表中,並注明當年所發生的大事。所有這些記載與若干天文學資料構成了亞述史學家用來編撰歷史的原料。

但是那些「陳列」碑銘和年鑑又怎樣呢?它們正確到足以作為編年代記的根據嗎?在1945年逝世的奧姆斯達教授,研究古代近東歷史的最大權威之一,曾說:「我們可以……使用陳列碑銘去填補年鑑[列出王室每年的大事的編年史]的空白,但是它若與原本的記錄不符,它便毫無權威可言了。」「同樣嚴重的一點是,」這位教授說,「他們[「陳列」碑銘]很少是按年代的先後次序排列的。在使用它們時顯然須要很小心。」

關於年鑑,奧姆斯達寫道:「在此我們有一個完整的年代記,即使有時我們可以在它們當中發現有意或無意的錯誤,這些年代記至低限度在大致上是正確的。……可是若以為年鑑總是可信的便大錯了。較早的歷史家太敏於接受它們的記載,除非有確實的證據證明它們不確。在過去幾年發現了大量的新資料,我們可以用來批評撒珥根的文獻。……此外還有外文(例如希伯來文和巴比倫文)典籍的參考資料,我們實在不須要作內在的研究才能相信這些年鑑並不是完全可靠的。」——美國密蘇里州大學社會科學叢書,《亞述史料編纂》,第二卷第5,6頁。

同時請留意陸肯彪教授宣稱:「我們很快便發覺到將君王在位期間所發生的大事逐年地作正確的描述並不是引導王室書記執筆的動機。有時有些征戰的先後次序看來毫無理由地被調亂了,有更多的時候則顯然是由於王室的虛榮心將歷史的正確性踏在腳下所致。」——《亞述與巴比倫的古代記載》,第一卷第7頁。

在一個君王執政的期間,王室的年鑑時常會遭受大刀闊斧的修改。抄寫的文士在年鑑後期的版本中明目張膽地竄改早期版本所載的事實和數字以迎合君王的心意。例如奧姆斯達教授提及「[亞什賓尼省]肆無忌憚地把他父親在最後兩次出征埃及中的功績逐漸刪減,直至在最後的版本中,他將一切功勞都歸於自己了。」——《亞述史料編纂》第7,8頁。

非常顯明地,古代的年鑑編者並沒有守正不阿將實際發生的事件記錄下來。歷史家說有時這些編者甚至將一個國王列為納貢的諸侯之一,雖然其他的記載表明這個君王當時已經去世了。所以有許多有力的證據表明他們的編纂是粗心大意、虛偽不確和雜亂無章的。但是,名祖一覽表的情形是否不同呢?

亞述的名祖一覽表

現代的年代學家大都相信名祖一覽表能夠避免年鑑和碑銘的弊端,它們的正確程度差不多是無瑕可擊的。他們聲稱這些一覽表乃是那個時期的年代記最可靠的證據。為了幫助我們品評這些一覽表,我們在以下列出一個一覽表的一部份例證以資參考:

彼爾·哈倫·彼爾·猶述 古珊那的(省長) 攻打大馬士革 撒縵尼撒 篡位

馬杜克·彼爾·猶述 阿美底的(省長) 在國中

馬底 尼尼微的(省長) 攻打[撒馬利亞]

亞述·波什緬尼 [基克西]的(省長) 攻打[撒馬利亞]

撒縵尼撒 亞述王 攻打[撒馬利亞]

從以上的例子可以見到,這些一覽表並沒有列出任何實際的日期,雖然歷史家假定表中每個名字代表一年,這樣遂認為它是一個逐年的記載。以現代的話去形容,這有如將「一年最傑出的人物」和該年的傑出大事一同列出來一般。由於亞述王的名字出現在這些名祖一覽表裡,歷史家遂一次將一個王數至另一個王以決定每個君王的統治時期的長度。然後他們將這項統計與亞述「君王名錄」所列出的數字比較。

他們聲稱這些名字安排是有一個大致的系統的;它們按著一個確定的次序將名祖或官員列入一覽表裡,由國王開始,以後逐年記入如「陸軍元帥,」「酒政」、和「侍從長」等官員。可是研究的結果表明這個次序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因為後期的高級官員並沒有在這些頭銜之下出現。在西拿基立的日子以後,甚至新王的名字也沒有出現在這些一覽表裡。

現代的歷史家也並不首尾一貫地主張藉著記算一個國王至下一個國王之間的名祖數目就可以決定這個國王統治期間的長度。他們說撒縵尼撒五世只統治了五年,但是若根據名祖一覽表,由他計至他的繼承者的名字,他的統治應該有八年長。為了解釋若干顯然的矛盾,有些歷史家認為撒珥根(撒縵尼撒的繼承者)對這種安排作了一次改變,等到他在位的第三年(而非在位之始)才將自己立為名祖。雖然根據名祖一覽表看來,撒珥根統治了三十年,歷史家卻聲稱他只統治了十七年!

由於這些一覽表所供給的資料非常簡略,顯然查出錯處的方法也大為減少。但是現代的歷史家卻漠視這點與及一覽表的顯然弱點,當發現王室年鑑與名祖一覽表有出入時,他們總認為是王室年鑑之錯。這些一覽表無疑有許多含糊之處。

聖經是完全可靠的

現代亞述史學家所制定的年代記與聖經頗有出入,從以下的事例可以見到:根據聖經的時間記算,以色列王米拿現約在公元前791至780年統治,猶太王亞哈斯在公元前761至745年作王。亞述王提革拉毗列三世,聖經也稱之為普勒,曾接受米拿現的貢物和亞哈斯的賄賂。(列王紀下15:19,20;16:7,8)但是亞述史學家卻將提革拉毗列三世的統治時期定為公元前744至727年而在米拿現和亞哈斯死後。同樣地,他們為撒馬利亞的傾覆與西拿基立在希西家在位第十四年攻擊猶大所定的日期也與聖經為這些事件所定的日期相差了二三十年。——列王紀下17:3-6;18:9,10,13。

那末我們對這種矛盾應當怎樣想呢?亞述的歷史記載表明它們如此正確及首尾一貫而足以令人信服嗎?可以了解地,今日亞述史學家為他們在發掘亞述歷史方面的成就而自豪。但是他們所得的結論仍有許多漏洞和矛盾,所以現代歷史家的見解其實含有很大的臆測成分。

誠然,異教記載中的一些表面上的矛盾可能是由於現代的研究者未能正確地了解古人所採用的記事方法所致,正如聖經年代記中有些地方被人誤解一樣。但是一個沒有偏見的讀者若作一項忠實的比較,它無法不留意到亞述的楔形文泥版所載的那種片面、顯然的誇張以及沒有不連貫的歷史與聖經所作的那種清楚、翔實而首尾一貫的記載是多麼不同。

例如請讀讀聖經的列王紀和歷代志所載的猶大與以色列諸王的記載。聖經的執筆者首尾一貫地將猶大每個朝代的長度,每個君王登位與壽終的年歲,與之同時的君王(北方敵對的以色列王國的君王),君王在位期間的大事,他是否忠心,他行為之好壞,每個君王的承繼者的名字,繼位的君王與已故的君王之關係(若有的話)記錄下來。誠然,這些年代中有些細微的難題是我們必須解決的,但是這些記載無疑是任何異教歷史均無法比擬的。

聖經執筆者的坦白使人有真正的理由毫不遲疑地接受這些執筆者在年代記中所提出的日期,即使異教記載可能看來與之不符。例如我們從亞述誇張的記載中能夠找到任何地方承認那些自稱所向無敵的君王曾在戰場上遭遇挫敗嗎?但是聖經歷史的執筆者卻忠實地記下以色列王所受的屈辱及從鄰國,包括亞述在內,所受的挫敗。我們可以讀到以色列王米拿現納了價值相當於一百萬美元的貢物給亞述的君主提革拉毗拉列(三世)以避免和亞述交戰,又讀到猶大王亞哈斯買通這個君王聯合進攻敘利亞和以色列以解除猶大所受的威脅。(列王紀下15:19,20;16:5-9)在此之後不久,我們讀到撒馬利亞在亞述的大軍將其圍困了三年之後完全被摧毀,以及以色列王何細亞被敵人囚禁。(列王紀下17:1-6;18:9-11)聖經的記載絕對沒有文過飾非或不將事實忠實地報導出來。

刻於石上或雕於黏土上的古亞述文獻可能看來很動人。但是這能夠保證它們正確無誤嗎?你認為那一樣東西是真正使歷史記載足以令人信服的因素呢?寫作的材料抑或執筆者本身、他的宗旨、他對真理的尊重及他對公義原則的謹守呢?顯然是後者。

因為聖經的記載顯然是寫在易腐的紙草紙或犢皮紙上,同時受到不斷的使用和巴勒斯坦天氣的腐蝕,這無疑可以解釋為什麼今日我們沒有那些抄本的原本。但是由於聖經是耶和華所默示的書,它被人小心地抄寫和完整地保存至今。(彼得前書1:24,25)聖經歷史家在上帝感示之下寫成他們的記載,這件事實保證聖經的年代記是可靠的。——彼得後書1:19-21。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