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函
● 我知道聖經說基督徒妻子應該敬愛和尊重丈夫。但是我的丈夫是個醉漢。我怎能敬愛和尊重一個這樣的男子呢?——美國C.N.君問。
在這種情形之下的基督徒會對丈夫醉酒感覺不悅,這是可了解的。聖經清楚地指出耶和華不喜歡人醉酒。(哥林多前書5:11;加拉太書5:21)醉酒可以導致各種惡行。上帝的道敦促我們說:「你們愛耶和華的,都當恨惡罪惡。」(詩篇97:10)可是這節經文並非教妻子要憎恨丈夫。不錯,她可能憎恨這種惡事及所引致的後果,但卻不是憎恨她的丈夫。主耶穌說他的門徒甚至愛他們的仇敵。(馬太福音5:44)所以,雖然我們會同情在這種環境之下的妻子,也明白這是一件不愉快和困難的事,她卻無疑應該努力去愛丈夫和幫助丈夫戒除這種惡習。
正如提出問題的讀者承認,上帝的道的確吩咐妻子要敬愛和尊重丈夫,說:「你們作妻子的,當順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順服主。……妻子也當敬重她的丈夫」。(以弗所書5:22,23)上帝指定丈夫在家庭裡居於負責的地位,不論他是否完全符合上帝的條件。妻子應該尊重他的地位,即使她不贊同他的所為。
我們可以以基督徒對政府統治者或『在上有掌柄者』的看法為例去說明這點。這些領袖有權要求基督徒婦女尊重他們及對他們作相對的順服。(提多書3:1;羅馬書13:7)這並不意味到她贊成有些統治者所採用的道德律,她也無法贊同他們一切的意見和活動。事實上她可能每日見到他們腐敗的證據,包括貪污,徇私和疏於執行律法等。但是她會盡可能對他們所擁有的職權表示尊重,因為上帝吩咐她這樣行。同樣地,妻子可以努力增加她對丈夫在家庭中所擁有的職權或地位的尊重。
在未結婚之前,她曾尊重過現在成為她丈夫的男子,也尊重他未來的配偶和首領地位。誠然,在她結了婚一斷時期之後,基督徒妻子會發覺她在未結婚之前不知道或料想不到的一些關於丈夫的事。每個結婚的人都會如此。她可能在丈夫身上發現一些她所不喜歡的行為或品質。但是她若努力尋找的話,她很可能在他的個性和能力方面找到一些使她尊重和敬愛丈夫的新優點。妻子難道不可以因丈夫在起初贏得她的尊重和敬愛的各種長處與及她後來發現的那些優點而繼續愛丈夫和尊重丈夫嗎?她是否可以設法加強他的優點而減輕他的弱點呢?妻子可以設法使丈夫更感覺家庭的樂趣嗎?這些問題均值得妻子鄭重地考慮。須知道她若努力增加自己對丈夫的尊重,這也會使她更為滿足。
基督徒時常為了傳播基督的信息和協助別人踏上生命之路而培養可嘉的忍耐品質。這是好的,豈不是嗎?使徒保羅寫道:「在患難中要忍耐,禱告要恆切。」(羅馬書12:12)對丈夫不滿的基督徒妻子有將她的家庭環境視為表現基督徒的忍耐的機會嗎?她有藉著禱告求上帝幫助她表現忍耐嗎?——以賽亞書50:10。
我們了解到這些提議可能看來很難實行,尤其以多年來對不信的丈夫的忍耐和愛心均大受考驗的基督徒妻子為然。她可能覺得很難繼續下去及在這方面有所改善。但是我們確信耶和華在他的道中所作的完美訓示是人所可能獲得的最好訓示。正如大衛寫道:「耶和華的律法全備,能甦醒人心。……耶和華的訓詞正直,能快活人心。」——詩篇19:7,8。
在早期的哥林多小組裡,有些基督徒妻子也有不信的丈夫。那些丈夫也必定做過一些令妻子對他們的敬愛和尊重大受打擊的事。但是使徒保羅提出什麼訓示呢?他寫道:「你這作妻子的,怎麼知道不能救你的丈夫呢?」在同一封信中他也說:「男人是女人的頭。」(哥林多前書7:16;11:3)這些話無疑鼓勵妻子敬愛和尊重她們那不信的丈夫,因為她們知道過了相當時間之後她們可能幫助自己的丈夫事奉耶和華。這是可能發生的!彼得說妻子「貞潔的品行和敬畏的心」可能將不信的丈夫感化過來。——彼得前書3:1,2。
這種情形在我們今日也發生過。例如美國麻省有一個基督徒妻子忍受丈夫的醉酒和辱罵達二十多年。但是她那貞潔的行為和她對丈夫身為一家之主的地位保持尊重終於獲得了結果。最後她的丈夫體會到自己需要改過自新。他戒絕醉酒、吸煙和咒罵的惡習而與妻子及長成的兒女一同參加王國聚會所的聚會。她無疑感覺很慶幸她在多年來一直保持忍耐。(同時請留意《1968年耶和華見證人年鑑》第157和158頁來自冰島的特出經驗。)
也許過了相當時候其他的基督徒妻子也可以享有這種可喜的經驗。我們希望如此。即使有時情形看來很少希望,妻子仍可以努力培養對丈夫的敬愛和尊重,藉此表明她們體會婚姻的安排以及對上帝指派給她們丈夫的職權。
● 當耶穌創立主的晚餐的儀式時,加略人猶大已經離去了嗎?——烏拉圭J.D.君問。
是的,聖經的證據表明在公元33年尼散月十四日,猶大本來與耶穌一起守逾越節,但是在基督創立紀念他的死亡的儀式之前他已離開了。
在四福音的記載中,唯一可能引致讀者產生不同結論的是路加的記載。最先路加提及慣常的逾越節慶祝;既是猶太人,猶大自然在場參加。(路加福音22:15-18)在下兩節,路加福音22:19,20,他提及耶穌在創立一年一度紀念他的死亡的新安排時所說的一些話。然後路加指出在當晚的某個時候,耶穌表示十二個使徒中有一個會出賣他,這些話引起他們猜測他意指誰。(路加福音22:21-23)如果我們將路加的記載視為按照時間次序的,這便表示當他們在主的晚餐中傳遞餅和酒時,猶大尚在場。
但是我們必須記得,即使路加是「按著次序」寫他的福音,他並非時時都嚴格地照時間先後次序作記載。(路加福音1:3)這可以很容易從路加福音3:18-21見到。雖然這點決不會減少路加福音的價值,因為它是上帝所感示的一項記載,這點卻表明我們必須考慮到其他的福音才能確定時間的先後次序。再者,路加並沒有肯確地告訴我們猶大在什麼時候離開這群人。他無疑是在耶穌說,「我在磨煉之中,常和我同在的就是你們,」這句話之前離去的。(路加福音22:28)所以讓我們查考一下其他的福音書以決定這個賣主的人在何時離去。
馬太和馬可均解釋在聚集起來守逾越節的人當中產生了一個疑問。耶穌表示有一個使徒會出賣他,他們都想知道這人是誰。兩者的記載都指出這發生於他們「正吃」逾越節的餐的時候。(馬太福音26:20-25;馬可福音14:17-21)約翰的福音雖然沒有包括其他三本在較早寫成的福音書所論及的許多細節,它卻有提及這個關於賣主者的問題。約翰補充說耶穌藉著將一塊餅遞給猶大而將他標明出來,然後怎樣呢?約翰寫道:猶大「受了那點餅,立刻就出去。」——約翰福音13:21-30。
對關於賣主者的問題及猶大的離去獲得較清楚的了解之後,讓我們回到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的記載。兩者都解釋耶穌接著創立主的晚餐。(馬太福音26:26-29;馬可福音14:22-25)因此,事情的次序看來是:耶穌和使徒,包括猶大在內,一同吃逾越節的晚餐。在吃的時候,耶穌提及十二使徒中有一人會出賣他,門徒問他這人是誰,耶穌肯定地標明他是誰。出賣基督的加略人猶大立刻離去之後,耶穌在剩下十一個『在他的磨煉中常和他同在』的使徒中間創立了主的晚餐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