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69 8/1 454-455頁
  • 罪惡會延贖多久?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罪惡會延贖多久?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9年
  • 相似資料
  • 罪惡
    根據聖經而推理
  • 上帝容忍罪惡的原因
    崇拜獨一的真神
  • 我們從上帝容許罪惡存在一事獲悉什麼
    團結一致地敬拜獨一的真神
  • 上帝若是愛,他為什麼容許罪惡存在嗎?
    警醒!1981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9年
《守》69 8/1 454-455頁

罪惡會延贖多久?

耶和華容許罪惡存留到今日以便徹底解決撒但所引起的全部爭論。但是他絕不會容許罪惡永遠延續下去。他已訂下一個確定的時間使一切罪惡終止。聖經的執筆者但以理在很久之前曾提及這件事,寫道:「到了定期,事就了結。」——但以理書11:27。

從亞當的日子到我們今日,差不多六千年已過去了;從壽命只有七十歲左右的凡人的眼光看來,這可能是一段頗長的時間。但是既然時限是由上帝所訂的,我們最好體會他對這件事的看法。先知摩西在詩篇90:4[89:4,《主經》]論及他說:「在你看來,千年如已過的昨日。」在一個五歲的小孩看來一年可能是一段頗長的時間,但在一個六十歲的人看來一年便是一段相當短的時間了。同樣地,在永遠長存的耶和華看來,一千年只像一日一般。——彼得後書3:8。

上帝訂下這段容許罪惡存留的時間並非對我們不公平。事實上,上帝若在伊甸園裡立即將所有的叛徒處死,我們就根本不會出生了!這樣我們自然不會有機會在他的新制度裡享永生。因此,由於耶和華沒有在某個較早時候減短他的忍耐,我們才有機會在今日活著及在將來永遠活下去。(彼得前書3:9,15)再者,上帝也利用這段時間通過基督作了救贖人類的安排。——加拉太書4:4,5。

除此之外,上帝利用時間從人類當中揀選和預備一批「蒙憐憫的器皿。」這些乃是構成新制度裡的公義政府的人;將來所有在地上永遠生活的人都要受這個政府所統治。這個屬天的王國將為人類帶來多大的幸福!當上帝預備「蒙憐憫的器皿」之際,他表現了很大的忍耐。他容忍「可怒的器皿」(惡人)存在。他暫時不毀滅他們。為什麼呢?聖經很清楚地回答說:「為了將他豐盛的榮耀彰顯在那蒙憐憫的器皿上。」(羅馬書9:22-24)洗雪上帝的聖名和毀滅「可怒的器皿」(惡人)的榮耀會歸於上帝的屬天王國。此外,藉著容許罪惡存留一段時期,上帝將他的品格中通常不易看出的地方顯現出來:他的慈悲以及他對長期痛苦與折磨的忍受。這不但可以加深我們對造物主的體會,同時也會使我們自己的品格因為我們效法他而成為更充實。——以弗所書5:1。

上帝容許罪惡存留這麼久還有另一個真正的好處。若在將來的任何時候有人對上帝的行事方式提出疑問,上帝就不需要讓那人有時間嘗試其他方法了。撒但,他手下的鬼魔和世人在六千年來一直企圖不倚賴上帝而獨斷獨行;他們的徹底失敗已對這個問題提出了充分的答案。沒有任何人可以聲稱:「他們沒有機會嘗試,」或說,「他們若有更多時間的話。」上帝所容許的時間已足以絕對證明反叛上帝的途徑僅會造成禍害而已!因此將來若有任何叛徒威脅宇宙的和平,上帝便會有充分理由迅速地將其消滅了。——詩篇145:20[144:20,《主經》]。

還有很短的時候耶和華便會毀滅這個邪惡的事物制度了。現今剩下的時間容許我們有機會採取立場擁護他而「使他的心歡喜」。(箴言27:11)我們若甘心樂意受他統治,他便會在他的新制度裡將永生賜給我們。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自由選擇接受或拒絕他的統治。——申命記30:19,20。

服從上帝其實並不困難。我們若體會到耶和華的智慧遠超過我們的智慧,而且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的好處而做的,因為他是一個仁愛的上帝,我們便會在凡事上順服他。無論耶和華的旨意是什麼,我們都願意遵行,不論在危機發生的時候抑或在日常生活的事上。上帝的忠僕一向都懷著這樣的態度。(但以理書3:16-18;詩篇119:33-37[118:33-37,《主經》])在第一世紀有些這樣的忠僕對一個高等法庭說:「我們應當服從上帝底權柄、過於服從人。」(使徒行傳5:29,《新修》)今日耶和華正任用他手下忠心的僕人在全球各地宣揚他的聖名和旨意。(馬太福音24:14)當這件事進行到令他滿意的程度時,他便會向撒但表現他的全能,將這惡者和其他一切叛徒徹底鏟除而為這個邪惡的制度帶來末日。這樣,耶和華便會將宇宙的一切罪惡清除而為他那公義的新制度鋪路。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