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和華賜我敬虔的喜樂
白蒂·海蓮嘉君(Babette Herrlinger)自述
喜樂是我一生與耶和華的組織一同為他服務的主旨,我的喜樂之情可以由《口唱心和》這本新歌書中第101首題名為「敬虔的喜樂」的歌曲很適切地表達出來。現在,藉著耶和華與聖靈的幫助,我想告訴你耶和華怎樣賜給我敬虔的喜樂。——以賽亞書65:14;腓立比書4:4。
我在1894年出生於德國的阿坦史特·伯·格史靈根·史特滋,現在簡稱為格史靈根特史特滋。我小時是個快樂的孩子,我父母也與四周的人一樣快樂,雖然他們並非按照聖經的真正希望而生活。他們盡力教導三個女兒和四個兒子要行為正直勤懇工作。可是,我仍感覺在生活上若有所失。我並不真正了解上帝。我們有相當的快樂,但卻不是「上帝所賜出人意外的和平。」這種喜樂才是我所渴望的。——腓立比書4:7,《新世》。
1913年我到瑞士的蘇黎克,在姑母所開的麵包店工作。一年之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我的三位兄弟都不得不上戰場。這是一項艱苦的經驗。現在我需要一種超乎快樂的家庭環境的東西去支持我。我需要一種唯獨上帝才能給我的東西——屬靈的品質去幫助我面對這個充滿死亡與憂傷的時代。那時我所熟悉的一切宗教都不能提出真正的希望或喜樂。有許多個星期日我獨自走入林中,那時我還未認識上帝的名字是耶和華,可是我知道唯有他才是喜樂的來源。我好像聖經所述的古實太監一般,雖然誦讀聖經,但卻需要指引才能得到正確的了解。(使徒行傳8:30,31)耶和華鑒察我的難題,於是答允了我的禱告。
1914年有一位耶和華見證人(當時稱為「聖經研究者」)到我店裡買麵包。當時我絕不知道她具有我所渴慕的更重要的「生命之糧。」(約翰福音6:31,35)她向我談論上帝的王國;雖然我姑母表示不感興趣,我卻非常熱心聆聽。這項訊息如此與別不同,如此合理和如此令人振奮!於是我邀請她到廚房裡。
我會永遠記得她怎樣忍耐和仁慈地解釋這個奇妙的聖經應許:「上帝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啟示錄21:4)這些事情會怎樣實現呢?我問她在什麼地方可以使我對這些事情知道得多一點。她於是邀請我經常參加見證人的敘會。
聚會帶來的喜樂
第一個敘會是多麼可貴!我在那裡發現多麼大的喜樂!敘會所洋溢著真正的基督徒友愛,這正是我以前所缺乏的。聖經勸諭真正的基督徒不可停止敘會是多麼正確!(希伯來書10:25)我對此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以致我決定從此將參加敘會定為一週計劃中「不可少」的目標。倘若沒有敘會,我便無法擁有真正敬虔的喜樂了。
當一個人逐漸進至成熟的地步時,他對喜樂亦有更深的新體會。敘會在當日與今日一樣對人有益。我們研讀《三個世界》、《帳幕的影像》和《聖經的研討》等書籍。我那敬虔的喜樂已增加到希望有一天能與耶和華及他的愛子在天上的王國同處的地步。我將生命獻給耶和華而以水浸禮象徵這件事。
不久以前,當我坐在布洛克林伯特利之家觀看「上帝不可能說謊」這部影片時,我回憶到另一部著名的影片——「創世影劇」。當時我希望每個人都看到和聽到這個影劇。我和另一位基督徒姐妹寫信給守望台社請求社方在格史靈根放映這部影片。那些來看的人都得到很大的祝福;當我看見本鄉人士的興趣漸增時,我的喜樂也為之大增。今日在格史靈根已經有一個由七十五位見證人形成的活躍小組;甚至現在我還收到許多信告訴我當地較年長的人仍然津津樂道我當年在他們中間所做的工作。
此外,大會也是喜樂的一個大來源。例如在1922年,我參加德國史透格的大會,大會的主要演講敦促我們要「宣揚、宣揚、宣揚王和他的王國。」我們中間那些從事王國工作多年的人都知道我們並非僅是渴望「回家」到屬天的王國裡與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同處就夠了。不,這日子尚未來到!我們在地上還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我繼續喜樂地致力於宣揚王國的工作,雖然並非毫無反對。當時魔鬼撒但正在耶和華的忠心僕人中間撒下一些壞種子。一個「惡僕」階級開始顯現了。(馬太福音24:48-51)我知道小組裡將要有事發生了。身為上帝「羊群」的分子之一,我希望受到正確的引導和避開那些在上帝的羊群中意圖不軌的人。我感覺多麼慶幸當時的事端由守望台社長盧述福在1926年巴爾大會中所作的演講加以澄清。一星期之後,他向我們在蘇黎克的一小群人演講,鼓勵我們要忠於耶和華的組織。現在我知道該走那條路了。耶和華正在領導我們迎接更大的喜樂及在他的工作中有更大的權利。
在伯特利之家工作的喜樂
我知道普世的見證工作必須完成,而且希望更接近耶和華在地上的組織的總部,因此我決定到美國去。別離的一天終於到了。我離開了蘇黎克最親愛的朋友們,在1926年九月抵達紐約。幾個月之後我遞上伯特利之家的服務申請書。今日,許多具備資格的青年人在呈上申請書之後只需等幾個月便受到呼召了。而我卻等了十年。這件事使我不禁懷疑這究竟是否耶和華的旨意。可是我等下去。我決定同時喜樂地致力於當時所做的工作。
我從未想過要回蘇黎克去。我知道倘若耶和華的旨意是要我在伯特利之家工作,他一定會在適當的時候向我發出呼召。我繼續為這件事情向他禱告;當我在美國等候時,我有機會學習許多東西去使我成為王國好消息一個有效的宣揚者。
一位耶和華的僕人若對他所嚮往的祝福等待了很久,當祝福一旦來臨時,他會經歷到特別的喜樂。這便是我的經驗。請想像一下我在期待許多年之後收到盧述福弟兄邀請我往伯特利之家服務的信時,我感到多麼興奮和喜樂!有什麼地方比在伯特利更好呢?三十二年來我在這個地方的服務使我更充分體會到這點。
在伯特利我開始了一種新的生活。我深知自己既以婦女的身分事奉上帝,就應該謙卑地衷心接受耶和華通過他的組織委派給我的任何工作。我被派料理家務,收拾十三個房間。這意味到我的工作包括家庭主婦通常不必做的許多事——每天早上收拾二十六張床!同時還要擦地板、抹窗門、掃塵、清潔洗面盥和鏡子,為地氈吸塵和料理浴室等工作。
表面看起來這是平凡、普通的辛苦工作而已。可是在伯特利卻不是這樣!我學會了每日懷著為弟兄們服務的快樂思想。他們從工廠或辦公室辛苦工作一天回家之後,自然不想看見一個凌亂的房間和未收拾的床。因此,從事這些工作為我帶來一種滿足感。看見凡物清潔整齊也會帶來喜樂和滿足。
我為許多弟兄清潔過房間,他們都向我表示感激。管理家務的人與房間住客之間有一種愉快的友誼,雖然未必能常與他們晤面。知道人們賞識此種服務也是一種喜樂。事實上我發現管理家務可以視為一種藝術;我每星期將房間裡的小東西作不同的布置,自此得到不少喜樂。
可是,隨著時日的過去,我年紀漸老,若干難題亦隨著老年而來,我記得我起先感覺無法應付所有的工作。但後來我和這個可愛的家庭中一位較年長的姐妹作了一次衷心的長談。此次討論使我永誌難忘。它使我張眼看見另一條喜樂的途徑;例如,信賴耶和華每日使人從新得力的應許的喜樂。我們在年青時很容易忽略這種信賴。我們那時正年富力強。但是當我們年紀漸長時,我們就看出這種需要了;我們以新的眼光去看各種難題,這使我們更頻常地向耶和華禱告。因此我時常為精力而祈求,同時學會做事更有效率。演員即使在年老力衰的時候也能在藝術上有進境。因此我們在耶和華的工作上——這工作較一切藝術更可貴——也能在年老時努力獲致更大的效率。
在獨身和老年所享的喜樂
回顧我多年來在伯特利之家的工作,我非常感謝上帝使我獲得很多有價值的訓練。此間有許多性格不同的人聚集一堂,大家都為了事奉耶和華而集居一處,大家都各有不完美之點和不同的習慣與喜好,這無疑形成一個極好的訓練場所。在生活的每一方面我均學懂了我並不像我一度自以為的那麼能幹。伯特利之家使我學會了謙卑——這項品質在上帝眼中是非常寶貴的。(雅各書4:6;彼得前書3:4)我也養成了忍耐,堅毅,和平及感恩等各項品質。曾有些情況發生使我能夠衡量自己的謙卑和樂意與人分享的程度。我在禱告中祈求耶和華繼續模鑄我成為一個宜於在他家中使用的貴重器皿。
此外我還享有獨身的祝福。我選擇以獨身的身分為耶和華工作。我有感覺寂寞嗎?絕沒有。其實,我的獨身生活是我最珍貴的東西之一。我可以在禱告中與耶和華交談,也可以專心作沉思及個人研讀。當我需要友伴時,我可以到朋友的房間探訪他們,坐在美麗的伯特利花園裡,或到休息室坐坐,在那裡我時常聽見有人彈奏鋼琴。獨身使我的喜樂增加不少。
伯特利的工作也包括被派往當地的一個小組裡服務。一切伯特利之家的分子都有機會從事逐戶傳道工作,回去探訪感興趣人士,主持聖經研究以幫助一些飢渴慕義的人——他們與紐約市的187個小組合力如此行。我初到這裡時布洛克林只有一個小組。目擊傳道工作的迅速增長是何等喜樂的事!這的確是主的成就!
我同時也親眼目擊兩座新的伯特利之家大廈和三間印製聖經和聖經書籍的新工廠的落成。當我寫此文時,對面街的另一間伯特利之家大廈以具雛形了。耶和華正使他忠心的子民興盛,這是何等奇妙的證據!我得以親眼見到這一切事發生。一個人更有何求呢?
我也很高興聽到王國的事務在我本國大有長進。在德國有一大群聆聽王國訊息而熱心敬拜上帝的人,包括我在蘇黎克的表兄在內。他和他的整家人現在都是見證人了,這給予我多大的喜樂。
我現在已經七十四歲了,一般說來,我還相當健康。回顧三十多年來的伯特利工作,我不得不為耶和華賜給我的一切恩惠,特別是我所得的喜樂,而感謝讚美他。我仍然在伯特利之家擔任較為輕巧的工作。我沒有任何遺憾。我很榮幸能夠有權利在這裡接受上帝的教育。我親眼看見耶和華在這「末世」的日子降幅給他的子民。對我來說,這帶來了奇妙的滿足和喜樂。我的生活絕不單調沉悶。反之它充滿了各樣美事。我知道信賴耶和華可以重新得力。我對於使我們更加體會耶和華旨意的新詩歌和新書籍大感興奮。我的心堅強而又喜樂。
我已看見以下的偉大應許在普世耶和華的子民當中實現:「看哪!我的僕人必歡喜,……我的僕人因心中高興歡呼。」(以賽亞書65:13,14)既然全心信賴耶和華,我將繼續完成我在地上的傳道工作,並且信靠他幫助我保留、培養和增加敬虔的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