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69 10/1 604-607頁
  • 稱義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稱義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9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
  • 基督的教會
  • 在基督時代之前的「義」
  • 現代「大群人」的「公義」
  • 耶和華所行的一切都是公義的
  • 稱義成為上帝的朋友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6年
  • 稱義而「得生命」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6年
  • 稱義
    洞悉聖經(上冊)
  • 上帝挺身拯救人類
    人生的確有目的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9年
《守》69 10/1 604-607頁

稱義

稱義!怎樣稱義呢?既然亞當所有的後裔,其中每一個人,都是不公義、不完美的,都有犯錯的傾向,稱義是一件可能的事嗎?如果我們是忠實的,我們每個人均必須像詩篇的執筆者大衛一樣坦白承認:「我是在罪孽裡生的。在我母親懷胎的時候,就有了罪。」——詩篇51:5。

根據聖經,「罪」與「不義」是同義的。(約翰一書5:17)因此從人類第一對祖先一直遺傳至今日的罪表明我們都是「不義」的。人人都有這種遺傳的罪或不義,證明這點的一個無可否認的證據就是人一直會死亡。(羅馬書5:12;6:23)他們絕不能解救自己脫離這種致命的無能,因為詩篇的執筆者在上帝感示之下再寫道:「一個也無法贖自己的弟兄,也不能替他將贖價給上帝。」——詩篇49:7。

但是聖經表明不義的人的確可以被稱為義!這怎可能呢?根據什麼可以將不完美的人稱為義呢?偉大的法官耶和華上帝可以這樣行而仍然保持他的公義嗎?

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

讓我們看看上帝所採用的「拯救方法」,怎樣將有罪的人從遺傳的罪所帶來的死亡中救出來。(路加福音2:30)上帝差遣他的愛子由一個婦人所生,但他這個兒子其實並沒有受到亞當的不完美所污染,因為「聖靈」和「至高者的能力」將他那完美的生命轉移到馬利亞的腹中。(路加福音1:35)因此她所生下的嬰兒是「無玷污,遠離罪人」的。(希伯來書7:26)到他長大成人之後,他便有資格為不義的人將「上帝預備了的身體」獻作祭物。——希伯來書10:5。

耶穌在約但河受浸時是個完美的義人。他樂意將自己呈交出來,踏上天父為他所選定的犧牲途徑。當他從水裡上來時,上帝的聖靈降在他身上,上帝並藉著一些神奇的現象承認耶穌是他的兒子——不是指他誕生時是上帝屬人的兒子而是指現在他已「重生」,「從聖靈而生」了。(約翰福音3:3-6)在此之後,耶穌遂踏上返回屬天生命的途徑。他在被差到地上來之前即享有這種生命。

耶穌的身體是完美無疵的;由於他在殘酷的試驗之下緊守忠誠,他得以保持這種完美。「他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那便是說,他甚至在撒但和這惡者的臣僕的惡毒逼害之下仍對上帝保持順服。(希伯來書5:7-9)因此上帝使這位救恩的元帥「因受苦難得以完全」。(希伯來書2:10)他是無瑕可擊的。耶穌能夠憑著自己的長處在上帝面前保持公義——他是唯一能夠如此行的人。

耶穌所受的苦難最後使他冤屈死於一條受苦柱上,在此之後上帝將他從死裡復活,使他能夠再度成為靈體而昇返天上。他在那裡將他所犧牲的屬人生命的價值作為祭物為有罪的人獻上。上帝將耶穌復活為靈體的行動使耶穌「在靈裡斷為公正」,(提摩太前書3:16, 《新舊》;彼得前書3:18)天父在實際上宣布,雖然他的愛子遭受毀謗、侮辱和慘死,其實他卻完成了天父的旨意。上帝的愛子所作的犧牲成了他將一切對基督表現信心的人稱義的根據。(加拉太書2:16)他之甘願自我犧牲抵消了因亞當的不順從而臨到人類身上的死亡罪咎。

基督的教會

可是,上帝卻定意從人間揀選一批數目有限的人,將他們收納為他屬靈兒子的家庭成員而構成「有名錄在天上諸長子之會」——以耶穌基督為元首而組成的教會。(希伯來書12:23)他們的希望是成為屬靈的生物而在天上生活。但是他們必須先證明對上帝派他們在地上從事的工作忠於職守,至死而後已。這種工作是屬於祭司性質的——幫助人與上帝和好的工作——哥林多後書5:18,19。

為了裝備自己從事這種工作,並且「由聖靈所生」而成為上帝的兒子,他們活在世上時必須首先在上帝面前有一個公義的位置,正如耶穌將自己呈交出來而受浸時的情形一般。他們怎能達到這個地步呢。唯有藉著上帝讓他們立即從耶穌所獻的贖價價值得益,寬恕他們所有的罪而把他們當作具有屬人的完美。同時將他們稱為公義。當然,上帝的這項行動只與那些被他選召為「長子之會」的成員,並對基督耶穌的贖價表現信心的人有關。正如使徒保羅解釋:「[他們]蒙上帝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的稱義。」——羅馬書3:24。

請記得這些人之所以在肉身上被稱義是為了使他們可以有資格加入上帝天上屬靈兒子的家庭。他們的稱義並沒有使他們在身體上成為完美,但是,上帝卻把他們當作完美的人;他們僅是被算作公義。藉此上帝使他們可以為他犧牲。因此現在上帝使他們成為他屬靈的兒子。他們必須事奉他,甚至達到捨棄屬人的生命和人類將來的生存希望的程度。他們在一種很真實的意義上緊緊跟從他們的領袖耶穌基督的腳蹤。——彼得前書2:21。

我們已見到耶穌基督如何在至死保持忠心之後「被復活為靈體」「在靈裡稱義」而獲得不死性和不朽性。(彼得前書3:18,《新世》;提摩太前書3:16,《新舊》;哥林多前書15:42,45)同樣地,他那些由聖靈所生的門徒在至死保持忠心之後亦被復活為靈體而「在靈裡稱義」;他們亦與「上帝性情有分」。(彼得後書1:4)於是他們就不再是被算為義或藉著別人的功勞而被視為義了;反之他們會實際成為公義。(約翰一書3:2)他們會獲得不朽性和不死性的酬報。

在基督時代之前的「義」

但是在基督時代之前敬拜上帝而愛好公義的人又怎樣呢?上帝怎樣看他們呢?他們染有遺傳的罪。亞當為自己和他的一切後代失去了公義,而當時耶穌基督「藉著福音將不能壞的生命彰顯出來」的時候尚未來到。(提摩太後書1:10)那麼聖潔的上帝怎可能與基督之前他的許多崇拜者交往呢?藉著他們的信心。

藉者相信上帝的應許——這種信心是由行為表明出來的——亞伯拉罕和喇合等忠心的男女被上帝「算為義」。(羅馬書4:3;雅各書2:25)他們不像他們周圍的世人一樣喜愛邪惡。反之他們像挪亞及其他忠心的人一樣「與上帝同行」。(創世記6:9)可是他們卻沒有被收納為上帝未來的屬靈兒子。反之他們期待上帝在他所訂的時候將他們在地上復活。由於他們相信上帝的應許,上帝可以與他們交往和祝福他們。

現代「大群人」的「公義」

除了獲得屬天呼召的144,000人的餘民之外,今日上帝在地上尚有一「大群」崇拜者,「[是]沒有人能數過來」的。使徒約翰在異象中看見和聽見他們被描述為「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白淨了」。(啟示錄7:4,9-17)他們採取積極的行動表明他們對上帝的羔羊耶穌基督流出的血所懷具的信心。耶穌基督預言性地稱他們為「義人」,因為上帝亦因他們的信心而算他們為義。——馬太福音25:37。

但是啟示錄第七章的這「大群」人並不是在現今稱義而被上帝收納為兒子。反之,對他們說來,白衣代表他們在上帝面前享有的一種暫時的地位——這種地位使他們可以安然渡過這個邪惡世界在哈米吉多頓所遭遇的毀滅而將他們帶進基督的千年和平統治中。在新的事物制度之下,他們會受到公義的訓練而在身心方面進至完美的地步。在基督的和平統治之下,有許多人會從墳墓裡復活而在地上生活,包括那些在基督之前忠心敬拜耶和華上帝的人在內。但是這些人有被稱義的希望嗎?

有,但是他們必須等到基督千年統治的末了,耶和華才會收納他們為他屬人的兒子及他的宇宙家庭的一部分。屆時耶穌基督會通過他的屬天政府將順服的人類提高至身心完美的地步,進至上帝考驗亞當的順從時亞當所享有的完美情形。那時基督便會把國交與父上帝,「讓天父決定誰配在地上享永生的幸福。(哥林多前書15:24-26)像在亞當的事例上一樣,這項決定亦是以一場考驗為根據的,那便是啟示錄20:7-10所描述的考驗。

屆時地上一切謹守耶和華潔淨崇拜的人均會被「稱義」。他們會實際「得享上帝[屬地]兒女自由的榮耀」。他們的稱義不是在靈性上而是在身體上。那時他們不是被算為義而是實際成為完美;他們會有希望在上帝慈愛的庇護之下永遠生活在地上。——羅馬書8:18-21;啟示錄21:3,4。

耶和華所行的一切都是公義的

耶和華永不會違反他自己的公義原則。他絕不會縱容罪惡或為罪辯白。他是絕對純淨聖潔的,所以無法寬容任何不義的事。(哈巴谷書1:13)凡是在天上或地上成為他兒女的人都必須像他一樣聖潔。(彼得前書1:15,16)他已作了慈愛的安排,一方面滿足他的公平,同時也將人從忤逆的亞當把他們投入的死亡懲罰中拯救出來。

他的安排主要根據就是他的愛子耶穌基督所獻的贖價祭物。耶穌一次付出這項贖價把亞當的後裔從死亡的懲罰中釋放出來了。當然,被釋放的人必須先對上帝的贖價安排懷具信心。被召在天上永遠與耶穌共處的基督徒在肉身時便從罪的懲罰獲得較早的釋放使他們得以「重生」,成為基督耶穌屬靈的弟兄而與他結合。

其他在基督的王國統治下在地上生活的人則必須等到基督的千年統治末了,看他們在上帝所施的考驗中結果如何。凡是對上帝保持忠心順從而渡過這場考驗的人都會在肉身稱義。屆時他們會成為至高的上帝屬地的兒女。

我們由此可見唯有耶和華才能「稱人為義」。他這樣行證明他所行的一切都是公義的。正如使徒保羅解釋這件事說:「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如今卻蒙上帝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的稱義。上帝設立耶穌作挽回祭,是憑著耶穌的血,藉著人的信,要顯明上帝的義。因為他用忍耐的心寬容人先時所犯的罪,好在今時顯明他的義,使人知道他自己為義,也稱信耶穌的人為義。」——羅馬書3:23-26。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