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70 5/1 260-263頁
  • 究竟上帝是誰?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究竟上帝是誰?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0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一種幼稚的信仰嗎?
  • 模糊的觀念
  • 一位有個性的上帝
  • 一位仁愛的供應者
  • 真正關懷人類
  • 上帝——他是誰?
    你能夠永遠生活在地上的樂園裡
  • 認識真實的上帝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0年
  • 上帝是誰?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2年
  • 「這是我們的上帝」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5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0年
《守》70 5/1 260-263頁

究竟上帝是誰?

對很多孩子來說,上帝是一個真實、相當威嚴但卻並不可怕的人物。有一次學校的教師吩咐一批十歲以下的兒童寫信給上帝,他們的信流露出一片坦誠、可愛和欽敬。例如有一個孩子寫道:

「親愛的上帝,當你造了地球,將人和所有禽獸、青草和星星安置於其上之後,你感覺很疲倦嗎?我還有很多其他的問題。」對這孩子來說,顯然上帝是真實的。這孩子對上帝認識不多,但是他願意學習,因為他有「許多其他的問題。」

另一個孩子表現出同樣的態度,他寫道:「親愛的上帝,一個人死時的情形怎樣呢?沒有人告訴我。我很想知道,但是我不想死。」

孩子對上帝通常懷有一種不完整但卻親切的觀念。可是他們在長大之後卻往往失去了對上帝的這種信心和信賴。他們後來所受的教育時常將他們的信心破壞了。

一種幼稚的信仰嗎?

這是否意味到相信上帝是一個關心世事的真實人物是一種幼稚的想法呢?上帝只是兒童在幻想中所虛構的人物嗎?他好像聖誕老人一樣僅是神話中的人嗎?

請想想:宇宙每一部分的神奇設計和有條不紊。已故的科學家愛恩斯坦說:「我只求能夠對我們可以模糊地看見的宇宙中神奇的結構思索研究,並且謙虛地試圖對自然界所表現的智慧了解甚至最細微的一部分,我便感覺滿足了。」這種井然的秩序和偉大的智慧證明什麼呢?

從經驗所得,我們知道智慧是與思想有關的,我們也知道思想與身體中的頭腦有關。所以能夠作出這種設計和保持宇宙秩序的偉大思想必定是屬於至尊主宰的;這位主宰便是具有確定的身體,個性和能力的上帝。

模糊的觀念

雖然大多數的人都說他們相信上帝,他們究竟相信上帝是誰呢?他們相信他是一個真實的人物嗎?他們有努力去認識他和事奉他嗎?你相信上帝是誰呢?

有些宗教領袖說上帝是「生命的根據」「生命力」「最終的實體」等。但是這些名詞具有什麼意思呢?對上帝作這種描述其實僅使人感覺困惑及將他實際是誰的真理隱藏起來而已。它們只是使人惑亂而無疑促成了這麼多人對上帝僅懷有一種模糊的觀念。

同時大部分的人均沒有設法認識上帝。他們沒有查考他的道聖經,看看他怎樣論及自己,結果他們不慣向上帝禱告。造成這種情形的部分原因無疑是由於他們不敢肯定怎樣去稱呼上帝;例如在和他談話時用什麼名字去稱呼他。

不知道對上帝說什麼也是他們的難題。這些人對上帝為人類所作的許多奇妙安排均矇然不覺。

其實有很多人一生想及他們的職業和生活上的其他事情比想及上帝還多。唯有當他們遭遇重大困難時他們才臨急想起上帝。例如當他們病重而醫生無能為力時,他們才轉而懇求上帝的幫助。這種態度看來認為唯有到窮途末路時才是禱告的時候。但這種態度真正對上帝表示感激嗎?

事實上,顯然大部分的人均以為上帝是一個對人類漠不關心的個體而非一位真正關懷兒女的慈愛天父。不錯,大部分的人無疑會說他們相信上帝創造宇宙和地上各種複雜而有智力的生物。可是顯然他們同時感到現在人類是獨立自主的,上帝對地上的難題僅是袖手旁觀而不會採取任何行動矯正世上的弊病。

這是真的嗎?上帝僅是一個置身事外的旁觀者而不是一個樂於助人的慈愛天父嗎?關於上帝,事實的真相如何呢?他其實是誰呢?我們應當對他懷有什麼觀念呢?我們對他負有什麼責任呢?

一位有個性的上帝

上帝絕不僅是一種抽象的力量或能力,反之他是一個真實的個體。這並不意味到他具有人所具有的血肉之軀。反之他是一個隱形的靈體。「上帝是個靈,」聖經解釋說。(約翰福音4:24)聖經同時說,上帝以像他一樣的『靈為使者』。——詩篇104:4。

正如天使有名字(其中一個聖經稱之為「加百列」),同樣地上帝亦有一個名字。將它與其他生物區別出來。(路加福音1:26)他的名字是耶穌嗎?許多宗教人士誤以為這樣,可是聖經清楚地表明耶穌只是上帝兒子的名字。(路加福音1:31,32)所以耶穌並不是上帝而是上帝的兒子。耶穌總是指導門徒去崇拜和事奉他的天父上帝。

事實上當耶穌在地上傳道時,他教門徒為上帝的名禱告:「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馬太福音6:9)後來耶穌又在禱告中論及上帝的名字說:「你從世上賜給我的人,我已將你的名顯明與他們。」——約翰福音17:6。

所以我們認識上帝的名字和運用它的確是十分重要的。耶穌在地上時使用上帝的名字,上帝所有忠心的僕人也同樣行。事實上上帝的專有名字在聖經裡出現了大約七千次之多!例如在《英皇雅各聖經譯本》的詩篇83:18說:「使他們知道唯獨你名為耶和華的。是全地以上的至高者。」

不錯,耶和華是上帝自己揀選的名字。(以賽亞書42:8)「我是耶和華,」上帝宣告說,「這是我的名;我必不將我的榮耀歸給假神。」(以賽亞書42:8)在聖經的希伯來原文中,上帝的名字以四字神名(הוהי)的形式出現;四字神名的定義就是:「JHVH(或JHWH,YHVH,YHWH)這個沒有母音的希伯來字。它代表上帝那『不應說出的名字』……在英文,它通常被音譯成『Jehovah』(耶和華)。」——《美國大字辭典》,第1252頁。

今日真正的基督徒效法上帝以往的忠心僕人使用上帝的名字。你所隸屬的宗教組織有這樣行嗎?若沒有,它便不可能是純真的宗教了,因為上帝說:「我的百姓必知道我的名。」他們不但知道這這名字是什麼,還知道上帝會親自採取行動榮耀這名字。聖經同時說:「凡求告[耶和華]名的就必得救。」(以賽亞書52:6;羅馬書10:13;約珥書2:32)所以你與那些尊崇上帝的名字和尊敬他的人交往是多麼重要!

一位仁愛的供應者

當一個人認識上帝是誰時,他自然會有許多事可以向他談及。請環顧四周看看他那奇妙的創造。聖經告訴我們他「是那創造天地的,」「耶和華……創造大地,……他造電隨雨而閃,從他府庫中帶出風來。」(耶利米書10:10-13)感恩的人會禁不住像聖經的詩篇執筆者一樣說:「耶和華阿,你所造的何其多!都是你用智慧造成的,遍地滿了你的豐富。」——詩篇104:24。

誠然,人可能須要辛苦工作以維持家人的衣食所需,或在烈日當空之下從事撒種、耕耘和收割。但是誰使種子長成營養豐富的食物,使人可以維持體力及使其兒女發育長大呢?為什麼種子加上一點水分和土壤竟可以產生如此奇妙的結果呢?我們可以歸功於任何人嗎?絕不能,這乃是上帝的作為!「叫它生長的」是上帝。——哥林多前書3:7

聖經說得不錯,上帝「從天降雨,賞賜豐年,叫你們飲食飽足,滿心喜樂。」(使徒行傳14:15-17)所以,正如一個嬰兒須要倚賴父母供給維持生命的所需,同樣地所有的人都須要藉賴。耶和華上帝去維持他們的生命。的確是一位仁愛的供應者。正如聖經說:「[他]將生命、氣息、萬物,賜給萬人,」「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他。」——使徒行傳17:25,28。

故此我們應該對上帝懷有體會和感激之心。我們應該讓上帝知道我們所吃的食物,所呼吸的空氣,為許多悅目的美景、悅耳的音響和他的其他許多祝福而感激他。你有這樣行嗎?例如你有為你所吃的食物充心感謝耶和華上帝嗎?使食物生長的就是他。

真正關懷人類

人不是只需要上帝的物質供應便夠了。雖然物質的供應可以維持人的生命一段時期,罪的墮落影響卻無可避免地終於趕上他而使他死亡。雖然現今的醫學如此進步,人對這件事卻無能為力。所以人同時十分需要耶和華的屬靈供應!上帝有作這種供應嗎?

有!雖然第一對人類反叛他,他們的後裔大部分都不理會他,上帝卻沒有讓人類自生自滅而沒有任何希望或指引,試想想這這件事!「上帝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16)我們應該多麼感激他!耶和華差遣他那屬天的愛子來到地上作贖價,藉此向全人類打開在新事物制度裡享永生幸福的機會。——馬太福音20:28。

不錯,耶和華上帝是一位多麼偉大的上帝!他的確是一位關注人類的天父而不是一個漠不關心的旁觀者。他並沒有捨棄人類,也沒有忽略他們現今那種可悲的情形。反之上帝清楚地說明為什麼人會死,他會怎樣消除死亡,以及為什麼他容許罪惡和苦難折磨人類這麼久。他將所有這些事都記載在他的道聖經裡。

這意味到我們對真正的上帝耶和華負有責任。如果我們希望得到他的祝福和永生,我們就必須運用他所作的安排去認識他。這是一件生死攸關的事。耶穌基督解釋說:「這就是永生——吸收關於你這唯一真實的上帝和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的知識。」(約翰福音17:3,《新世》)所以抽出時間作經常的聖經研究是很重要的!請不要再耽延了。耶和華見證人很樂於幫助你獲得這種關於上帝和他的旨意的寶貴知識。請記得,唯有這樣行你才能夠保存你的生命。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