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志——寫作目的何在?
你曾將聖經由頭至尾讀過一遍嗎?當你讀到歷代志上的時候,你也許感覺沒有很大興趣讀下去。在你面前展露的看來是一長串連綿不斷的陌生名字。到歷代志上第十章才開始論及大衛王統治以後的歷史。在歷代志下,你發覺記載主要論及大衛的兒子所羅門的統治,直至猶大和耶路撒冷淪為荒涼這段時期的事跡,這些事在列王紀上下已有論述了。
不錯,你可能問道,『為什麼要將這些資料寫下來及保存在聖經裡呢?其真正目的何在呢?』為了獲得這個問題答案,請考慮一下寫歷代志上下的祭司兼文士以斯拉在世之時的猶太人背境。
自從忠心的猶太餘民結束在巴比倫的放逐生活而返回故土以來,差不多八十年已過去了。這次放逐打斷了他們與過去歷史的聯繫。所以猶太人急需知道他們的歷史以免重犯他們祖先所犯的悲慘錯誤。對他們特別重要的是體會純真崇拜所擔任的重要角色。他們須要強化對耶和華的信心及實踐約法的義務。歷代志上下在這幾方面恰好滿足返國的猶太人的需要。讓我們討論一下它怎樣適合這種需要。
這本書所載的族譜將猶太人與他們過去的歷史連接起來。這些族譜可以作為證實王裔和家業的根據。它們同時透露誰有權在聖殿服務,擔任祭司或其他聖職。包含王系的族譜特別重要,因為這是證實彌賽亞身分的一個方法。
雖然基本上說來這本書與百多年前由耶利米先知寫成的列王紀上下論及同一段時期。歷代志上下所含的歷史記載卻較著重聖殿的崇拜。為什麼呢?因為以斯拉是祭司,所以比耶利米先知較關心聖殿的崇拜嗎?不是,因為耶利米也是祭司。反之,以斯拉像耶利米一樣在上帝感示之下根據當時的需要而執筆。當時的猶太人需要得到鼓勵繼續支持在聖殿所作的純真崇拜,而歷代志上下正好適合這項需要。
記載的寫作方式表明以色列的歷史大事深受統治者與百姓對耶和華和他的公義律法的態度所左右。歷史本身成為教訓。它證實忠心擁護純真的崇拜帶來祝福,捨棄純真的崇拜則招致災禍。這項記載多麼有力地鼓勵猶太人避免重蹈他們祖先招惹災禍的覆轍!
今日我們亦可以從這些鼓勵人忠於耶和華的歷史先例得益。藉著忠貞地擁護純真的崇拜,我們可以表明自己沒有辜負上帝命人寫歷代志的美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