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要傳道」——在那裡及為什麼?
大約在公元64或65年,使徒保羅帶著鎖鍊在羅馬作囚犯。在這樣的情形下,他寫了最後一封信給提摩太。保羅的目的是要裝備提摩太作基督徒的監督以抵抗教會中的變節分子,並將教會造就成偉大的「真理柱石和根基。」——一提摩太前書3:15;提摩太後書1:8,16。
保羅知道他在世的日子已不久,他不會有很多時間觀看提摩太怎樣以監督或「長老」的身分照料傳道工作的進行。但是上帝和基督卻會看見。因此他寫道:「我在上帝面前,並在將來審判活人與死人的基督耶穌面前,憑著他的顯現和他的國度囑咐你。務要傳道,無論[在順利的時候抑或困難的時候],總要專心,並用百般的忍耐、各樣的教訓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提摩太後書4:1,2)但是提摩太在那裡『傳道』及為什麼要這樣行呢?他無論『在順利的時候抑或困難的時候』均要傳道,意味到什麼呢?
考慮一下上下文可以幫助我們看出保羅所指的是什麼。在較早的時候,他警告提摩太變節背教的分子在當時已開始顯露,後來更會豺狼當道。(提摩太後書2:14-18;3:8-13)在訓勉提摩太「務要傳道」之後,保羅提及那些會背棄真理,成為變節者的人。他說:「因為時候要到,人必厭煩純正的道理。耳朵發癢,就隨從自己的情慾增添好些師傅;並且掩耳不聽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語。」——提摩太後書4:3,4。
所以從上下文我們可以清楚看出保羅不是論及向外人傳道而是論及一位作監督或「長老」的人向教裡的人傳道。所以『順利的時候』及『困難的時候』這兩個詞必然不是描述世界的情勢而是描述教會裡的情形。
順利的時候與困難的時候
保羅的信指出提摩太必須敵擋「為言語爭辯,」喜歡作「愚拙無學問的辯論」及「抵擋」真理的人。(提摩太後書2:14,23-25)教會裡有這種人存在無疑會造成一段『困難的時候』。教會裡心懷不軌的人所帶來的困難和反對可能令致這「道」失去力量或使基督徒模仿反對者的行事方式而以惡報惡。可是提摩太所要傳的不應是人為的哲學或虛妄之談而必須是上帝純全的「道」。
不論教會內部經歷到順利的時候抑或困難的時候,提摩太有很好的理由「務要傳道」。這種傳道工作會強化教會的靈性健康而成為變節背教的障礙。這樣提摩太便能夠像保羅以前對以弗所小組的長老所說一般:「我於眾人的血是潔淨的,因為上帝的旨意,我並沒有一樣避諱不傳給你們的。」——使徒行傳20:26,27。
避免屬人的智慧
今日耶和華基督徒見證人各小組的監督或「長老」體會到他們亦必須在「務要傳道」方面作榜樣。所以他們努力仿效使徒保羅的榜樣。保羅雖然受過良好的教育,卻避免使用浮誇之詞,並避免炫耀屬人的智慧及試圖以這種智慧說服人。雖然屬人的智慧或聰明很吸引古代的希臘人,保羅卻避免使用它,因為他想他的聽者將信心建於基督之上而非屬人的智慧之上,並且藉上帝的聖靈和力量去建造這種信心。——哥林多前書2:1-5。
雖然巧妙的說話和技能,笑話及諸如此類的事在今日相當吸引人,這些事卻通常有損於『傳道』工作。它們與「上帝在信[仰]上所立的章程」並無關係。(提摩太前書1:4)它們乃是俗世智慧的產品。
在「務要傳道」這條命令之下,監督或「長老」看出他們必須避免一切可能減損上帝的信息或道的全面力量的事。如果他們發覺聽他們演講的人談論他們所用的比喻多於他們從這些比喻所學得的上帝的道的原則,他們便會作調整。他們知道他們若在從聖經的訓示獲得全面的影響方面對他們的聽者有妨礙,他們便沒有成功地履行「務要傳道」的職責。
在感動人採取行動方面,沒有任何東西比聖經的信息更有效和有力。「上帝的道[或信息]是活的,是有力量的,比任何兩刃的刀更鋒利,甚至血氣與靈,骨節與骨髓的分際,都能刺透,並且能辨明人心裡的思想和意念。」(希伯來書4:12,《新世》)「上帝的道」可以洞察一個人的動機。它透進人的心裡,並揭露一個人是否實際按照正當的原則而生活或渴望這樣行。
對小組以外的人的影響
所以在小組裡進行的傳道及教導工作不應該讓任何事分散人對上帝的道的注意。不應有任何事主要為了效果而做,反之聖經的訓示是要強化及造就小組的靈性,鼓勵各人對耶和華上帝保持忠心。教外的人亦由此受到有益的影響。當教外的人參加聚會時,講者若將注意力集中於傳授聖經的訓示之上,他們可以立即看出所傳授的知識比屬人的智慧更有價值,結果促使忠實的人說:「上帝真是在你們中間了。」——哥林多前書14:25。
既然在小組裡必須有這種『傳道工作』,將同一的「道」向教外的人宣揚自然是合理之舉。他們沒有理由越出聖經的指示而妄自臆測,例如在上帝所造的『新地』上人可以期望有怎樣的房屋及其他財物、工作和娛樂等。想獲得上帝嘉許的人所必須知道的一切資料均包含在聖經裡。所以他們需要聽從上帝的道怎樣說。
所以,不論在小組內外,我們真正基督徒所傳的均應是上帝的「道」。唯有這種傳道工作才會強化忠實的聽者決心作耶和華上帝的忠心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