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72 8/15 506-508頁
  • 那種悔改帶來「安舒的日子」?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那種悔改帶來「安舒的日子」?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2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悔改是什麼意思
  • 必須對生命的賜予者負責
  • 今日又如何?
  • 上帝所嘉許的悔改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1年
  • 悔改,遺憾
    洞悉聖經(上冊)
  • 耶和華希望所有人都悔改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24年(研讀版)
  • 真正的悔改——怎樣可以認明?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3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2年
《守》72 8/15 506-508頁

那種悔改帶來「安舒的日子」?

使徒彼得向一群聚集在耶路撒冷的所羅門廊裡的民眾發出這個呼籲:「所以,你們當悔改歸正,使你們的罪得以塗抹,這樣,那安舒的日子就必從[耶和華]面前來到。」——使徒行傳3:11-19。

「悔改歸正」對他們具有什麼意義呢?這會怎樣引致「安舒的日子」呢?這適用於我們今日嗎?

悔改是什麼意思

在彼得的日子,猶太人說希伯來語和希臘語。兩種語言中含有「悔改」意思的字均指一種改變,一個人在思想,態度宗旨上的改變。

例如me·ta·no·eʹo這個希臘字是由兩個字合成的me·taʹ,意思是「之後」,以及no·eʹo,與nous有關,意思是思想、性情及道德感。所以me·ta·no·eʹo的字面意思是事後回想(與事先考慮相反)。它與我們對一件事『重加考慮』這詞很相似,這種後來的考慮會為我們的態度帶來一種改變。這種改變往往是由一種後悔,懊悔,不滿或甚至厭惡我們所『重加考慮』過的事而帶來或促成的。

但是彼得所說的並非普通的態度改變。他在以前已向聽眾指出他們負有將上帝立之為「生命的主」的耶穌基督害死的罪責。雖然他們像他們的統治者一樣是無知犯過的,他們卻仍然有罪,因為他們支持及附和那些反對真理的人,不相信論及彌賽亞來臨的希伯來文聖經預言。

那末彼得促請他們作的是那種「悔改」呢?僅是後悔害死一個無辜的人,並決心永遠不再重犯這種罪嗎?絕不然!他們所須作的是一種徹底的改變,不但不重犯某一件錯事而是捨棄一種與上帝的旨意背道而馳的整個生活方式;他們必須改邪歸正。悔改應該使他們撇下舊的生活方式而採納另一種生活方式。他們以往的生活方式引使他們離開上帝。但是現在他們卻必須藉著「生命的主」而歸向上帝。彼得進一步清楚指出,不肯聽上帝差來的那位會為人帶來毀滅,聽從他的信息則帶來祝福。不錯,藉著相信他是上帝所立的生命的主,他們可以開始享有「安舒的日子,」因為現在上帝會寬恕他們的錯誤行徑,「塗抹」他們的罪,他們不用再負著良心自咎的擔子。他們會獲得上帝的嘉許,他會眷顧他們,祝福他們及將他們引到永生的目標。——使徒行傳3:19-26。

那末,這表示悔改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呢?就是與上帝建立正當的關係——不是暫時而是永遠的。

另一位使徒保羅,對雅典一群聽眾所說的話清楚表明這點,這群聽眾不是猶太人而是崇拜許多男女神祇的希臘人。

必須對生命的賜予者負責

保羅在亞略巴古(或戰神山)作了一個有力的演說,他將他那相信多神論的聽眾引向一位真正的上帝,天地的造物主。希臘人素以他們的邏輯自豪,因此保羅指出「以為上帝的神性像人用手藝、心思,所雕刻的金、銀、石」是多麼不合邏輯。然後他聲稱,雖然上帝對這種錯誤行為容忍了一個時候。「如今卻吩咐各處的人都要悔改。」——使徒行傳17:29,30。

希臘人是否後悔拜偶像及崇拜許多神祇便夠了呢?然後他們可以在其他方面按照素常所行的去生活嗎?不,保羅的話不是這個意思。

他首先確立了一項真理;所有人的生命和維持生命所需的東西均來自生命之源上帝。所以所有人都受到上帝的恩惠——他們都必須要向他交帳,對他負責。身為造物主兼生命的賜予者,上帝有權要求他的一切受造物合乎他的旨意,按照他的至高旨意而生活。保羅接著的說話強調這些希臘人必須鄭重地考慮這項責任:「因為他[上帝]已經定了日子,要藉著他所設立的人[耶穌基督],按公義審判天下,並且叫他從死裡復活,給萬人作可信的憑據。」——使徒行傳17:22-31。

這項關於所有人必須為自己的生活方式對真正的上帝負責的重大真理——對希臘人來說,這是一項新的道理。它使悔改具有一種新的意義。《神學新約辭典》(第四卷,979頁)指出這點,解釋在古代的希臘人當中,悔改(me·taʹnoi·a)一詞「從不暗示整個道德態度的一種改變,生活方向的一種徹底改變,影響到全部行為的一種改變。」

那些希臘人可能「後悔」(me·ta·no·eʹo)某種行為、說話、打算或計劃而將這些事視為令人不滿或令人遺憾。他們甚至可能到他們的一個神像跟前為事情懺悔。但是現在使徒保羅向他們指出他們整個生命都是屬於上帝的。他們必須為自己的整個生活方式向上帝負責。根據這種道理,「悔改」意味到一項多麼徹底的改變!如果現在他們開始做保羅指出他們應該做的事,「尋求上帝」,他們便會獲得知識;憑著這種知識,他們可以看出他們曾做出許多許多的事是與生命的賜予者及其正的上帝的旨意背道而馳的!

今日又如何?

不但是聽保羅演講的希臘人,其實「所有」「各地」的人都必須作這種悔改。今日的大部分人,尤其是在基督教國裡,都以為他們生來便屬於上帝的家庭而與他享有家庭關係。聖經指出這種看法是完全沒有根據的。

誠然,所有人均從上帝獲得生命而受到他的恩德,但卻不是他的宇宙家庭中蒙嘉許的分子。正如使徒保羅清楚指出,亞當犯罪使他的所有後代均被賣作奴隸,受到罪『王』和死『王』所轄制。(羅馬書5:12-14,21;7:14)全人類均與上帝疏遠了,他們須要與他和好。為了這個緣故,使徒保羅可以指出,外邦人既是上帝與以色列人所立的約的局外人,他們「沒有指望,沒有上帝。」(以弗所書2:11,12)上帝以他兒子耶穌基督所獻的挽回祭為所有對這項祭物表現信心的人安排了與他和好的方法。(歌羅西書1:19-23)所以身為基督的大使,使徒們的請求是:「與上帝和好。」——哥林多後書5:20。

因此,所有人均須要悔改的一個主要原因是:我們都生來便有罪。第二個原因是,如果我們隨從世人所行的途徑,我們便跟從一條反對上帝的途徑了——因為以整體而論,人類不理會,甚至悍然抗拒,上帝的旨意。因此人類的歷史充滿了殺人流血、欺壓、不公平和不道德的可悲記載。一個人若拒絕看出和承認自己身為人類社會的一分子在這件事上所負的責任,他只是試圖勉強掩飾自己的過錯而已。正如使徒約翰寫道:「我們若說自己沒有犯過罪,便是以上帝為說謊的,他的道也不在我們心裡了。」——約翰一書1:10。

忠實的人看出自己的真實情況之後絕不會試圖逃避責任或為自己辯護,反之他會真正感到悲哀而力求與上帝和好。他會堅決捨棄他以往甘願附和與上帝為敵的世人的行徑;他會真心恨惡錯誤的行徑及一切違反上帝的公義標準的事。(雅各書4:4;詩篇119:104;羅馬書12:9)真正的悔改會使他改邪「歸正」,並且藉著「行事與悔改的心相稱」而表示這種改變。(使徒行傳26:20;馬太福音3:8)他會披上新的品格,這種新品格「是照著上帝的[旨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以弗所書4:17-24。

今日,像使徒時代一樣,悔改和歸信會導致另一個步驟:受浸。據使徒彼得在上帝感示之下指出,浸禮象徵一個人請求「在上帝面前有無虧的良心。」(彼得前書3:21)是的,一個人藉此正式請求上帝讓他與上帝建立良好的關係及享有對他具有一個無虧的良心所帶來的許多裨益。這人在以往受到引致死亡的罪『王』的不良影響,現在他懇求上帝以他愛子仁愛地付出的贖價將他買回成為上帝的奴僕。——羅馬書6:16-18;哥林多前書7:22,23。

你有作這種重大的改變嗎?你承認你有責任按照生命賜予者的旨意而生活嗎?你對上帝和公義的摯愛是否推使你如此行呢?

這需要你研究上帝的道。你必須『打開你的眼和耳』接受聖經真理,使『你的心可明白。』論到肯這樣行的人,耶和華說;『我要醫治他們。』(以賽亞書6:9,10;馬太福音13:13-15)這樣你便會在上帝面前有一個無虧的良心,可以享有「安舒的日子」而踏上『安樂的道,平安的路』。——箴言3:17;彼得前書3:21。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