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74 8/1 461-464頁
  • 熟悉聖經的地方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熟悉聖經的地方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4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饒有意義的地方
  • 耶穌傳道的情景如在目前
  • 難忘的記憶
  • 使徒保羅傳道的地方
  • 訪遊往事發生之處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9年
  • 持定真正的生命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3年
  • 耶路撒冷
    洞悉聖經(下冊)
  • 橄欖山
    洞悉聖經(上冊)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4年
《守》74 8/1 461-464頁

熟悉聖經的地方

昨年七月十八日至九月廿六日之間,約有3,500名耶和華見證人在一項特別安排下旅遊聖經地方。其中來自法國的遊客有800名以上,來自英國的遊客數目也不相上下,來自北美洲的有750多名,北歐及其他地方的遊客則達百名以上。

其中不少人曾在多年來嚮往親歷其境,參觀當日上帝的希伯來先知及上帝自己的兒子和他的使徒們傳道的地方。當他們在以色列逗留時,他們從最北的黑門山南下至南地的別是巴,以及從地中海至死海。

饒有意義的地方

在他們眼前的許多地方都是崇山峻嶺或古代城市廢墟。從走馬看花的觀察者看來,也許沒有什麼印象。但在聖經研究者眼中,古撒瑪利亞和伯特利所在地的他泊山卻極饒意義。耶和華曾在這些地方對違反他旨意的百姓執行審判。正如有目共睹地,這些地方依然存在。證明聖經記載這些事並非虛構的。

在如火的驕陽下,一隊隊的遊客緩緩地登上米吉多山峰憑吊古代戰場。山下的厄斯垂伊倫平原一望無際!從這裡直至迦密山脈的形勢看來,顯然這個城池很容易控制自南方、北方和東方而來的商旅路線。正如一位埃及的法老王曾報導說:「攻下了米吉多便是攻下了一千個市鎮!」在聖經時代,控制這個城等於掌握了國際政治和軍事。參觀者不難看出,何以哈米吉多頓(意即米吉多山)之名與行將戰勝世界政治霸權的上帝勝利有極大關係。——啟示錄16:14,16。

耶穌傳道的情景如在目前

往昔在加利利海所發生的事,使他們想起耶穌基督如何無誤地被人認出是上帝的兒子。一天早晨他們乘船橫過加利利海。來自法國的一位遊客報導說:「此刻使我特別留下印象的是我們所乘的小船在離岸處停下來,導遊人員朗誦馬太福音14:23-33。」他們想像到當時耶穌在水上行走和喝止風浪的情景。有任何人可以僅憑人的力量作出這些事嗎?

遊客們在北岸的迦百農登陸,他們發現這裡僅是一片廢墟。碩果僅存的一所會堂是耶穌在地上傳道之後所建的。耶穌曾在城中趕除鬼魔和醫治各種病症;城中居民獲悉他甚至會使死人復活。可是他們並不相信。在屬靈的意義上說來,迦百農人應該因耶穌的到臨、教導和所行奇跡而已經升到天上,但耶穌說:「你們必推下[海地司]!」(路加福音10:15)在這次旅程所見的廢墟證明他的話已經應驗。

遊客們繼續向北進發,探訪腓立比的該撒利亞,使徒彼得曾在那裡因所見的事物而心悅誠服地向耶穌承認說:「你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兒子。」他們看見黑門山就在不遠,顯然這個「高山」便是耶穌在其上改變形貌的地方,當時有聲音來自天上,說:「這是我的愛子……你們要聽他。」(馬太福音16:16;17:1,5)遊客們並非因為看到這些地方才信服各事的真實性。反之,正如其中一人所說,親歷其境的結果使「我們在靈性上更加豐富」。

當他們周遊各地時,遊客們的腦海中往往浮現耶穌在當地的事跡。在建於山上的古拿撒勒城,他們感到耶穌就在周遭的卑微環境中長大,並回憶他在會堂裡公開誦讀以賽亞書,指出他的任務是「傳好消息給謙卑的人。」(以賽亞書61:1;路加福音4:16-21)雖然他們坐的是冷氣旅遊車,他們卻想起事實上耶穌走遍所有山區地方都是步行的。

在現時炎熱、乾旱的天氣下,他們更加了解到耶穌稱贊人「把一杯涼水」給他門徒喝的這句話的意義。(馬太福音10:42)周遭的環境使人不禁回憶古人為賓客洗腳的慷慨——這會使人感覺多麼舒服!耶穌曾為門徒作過這種仁愛的服務。——約翰福音13:3-5。

與此相反地,遊客們看見在迦百農的大磨石時,由於它的沉重,他們感到耶穌警告無論何人因缺乏愛心而使基督徒弟兄跌倒的話的有力,因為他說:「就是把磨石栓在這人的頸項上,丟在海裡還好。」——路加福音17:2。

耶路撒冷之行是全程的高潮。旅遊車從北面登上橄欖山時,城牆突然出現眼前,各人感覺多麼興奮!誠然,耶和華的古代聖殿已不復存在。該城在公元70年已被羅馬軍隊完全毀滅。可是,人若站在橄欖山上,他仍然可以領悟到古城的地勢特徵。

從西面的汲淪谷展望,摩利亞山就在城的北部。那裡可能就是亞伯拉罕獻上他兒子以撒的地方。耶和華的天使在此曉諭大衛去建一座壇崇拜耶和華,大衛的兒子所羅門就在這裡為耶和華建造一所華美的聖殿。在左邊的聖殿故址之南,可以看到大衛城曾一度屹立在錫安山上,再過去便是欣嫩子谷。

耶穌就在這裡橄欖山上坐下來,向門徒預先縷述我們自公元1914年以來所見的世事,這些事件證明了耶穌正隱形臨在,執掌王權。(馬太福音24:3-14)僅在談論過這些事情的幾日之後,耶穌顯然就在同一山岡另一面的客西馬尼園被人捉拿。翌日早晨被誣定罪,他在一處名為各各他,意即「髑髏地」的地方被釘在一條柱上。在耶路撒冷時,遊客們看到大馬士革門之北以外有一處峭壁的岩石形狀極像人的骷髏頭骨,相信就是事情發生的地方。他們也在不遠之處察看過一個空洞的墓穴,相傳是耶穌的葬身之地。

獲悉這些事件發生的正確地點並不是重要的事。真正重要的是當時的事對我們所含的意義。參與這次行程的人發現親歷其境可以幫助他們想像這些事件。

難忘的記憶

遊客們在此次探訪以色列所留下的記憶是多姿多彩的。一位來自倫敦的母親也許不會忘記那天有個阿拉伯人打趣地提議願以五隻駱駝換取她那十七歲的美麗女兒。

有人回家向親友們歷述在耶路撒冷內外的博物館所見。上帝名字曾清楚地出現在「拉古書函」上。有一個墓塚上面刻著:「耶和華是全地的上帝。」另一處提及猶太人在巴比倫的流亡。一個值得留意的碑銘刻著羅馬總督本丟彼拉多的名字,他曾對喧囂的猶太祭司讓步,將耶穌置於死地。還有聖經古卷的斷簡殘篇,證明了留傳下來給我們的聖經的正確性。

與以色列見證人同工的聚首也是難忘的記憶。有一次相聚是在迦密山斜坡的一間餐館裡。這個地方在先知以利亞的日子,純真和虛假的崇拜曾在一場迫真的表演中區別出來。與巴力有關的物質主義式崇拜被揭露為虛謊,可是從天降下的火使在場的眾民承認說:「耶和華是真實的上帝!」(列王紀上18:19-40)在迦密山的午餐席上,遊客們聽到動人的經驗,關於現代耶和華見證人如何致力於使人離開物質主義和歸入真正上帝的崇拜。

此外遊客們還有多次機會與當地見證人聚首。特別令人歡欣鼓舞的是北歐遊客與當地兩個小組的見證人在該撒利亞一間舊羅馬劇院舉行聚會。那特別重建的最佳傳音設備使人聽得很清楚,古老牆壁對讚美耶和華的歌聲有極好的反響。

使徒保羅傳道的地方

使徒保羅在傳道旅行時經過該撒利亞不止一次。在他宣揚「好消息」所經過的許多地方中包括塞浦魯斯、希臘和羅馬。這些地方在昨年也佈滿探訪聖經地區者的遊蹤。

在塞浦魯斯,他們有機會往遊帕弗,保羅和巴拿巴曾在那裡向羅馬地方官傳道。正如早期基督徒受企圖歪曲耶和華公義途徑的術士以呂馬所反對,今日也一樣,遊客們留意到,基督教國的教士繼續企圖以訛傳耶和華百姓的工作來煽動民眾對他們憎恨。(使徒行傳13:6-12)教士們本身除了深深牽涉到島上不斷發生的暴力事件之外,還在耶和華見證人和平的大會附近一條路上掛起招牌寫著:「千禧年派[他們對見證人的稱呼]是國家的敵人。」但參觀過大會的人都親自看到,這些愛好和平的人並無危害他人之處。

當遊客們去到希臘時,聖經中使徒行傳的事跡又如在目前。在雅典,他們前往亞略巴古,保羅當時曾站在建有異教神廟的高聳衛城上向人傳道。(使徒行傳17:19,22)在古哥林多城的廢墟中他們參觀別瑪,那裡的「審判座」是反對的猶太人將保羅帶到方伯迦流面前受審的地方。(使徒行傳18:12)他們又參觀底非,古代崇拜太陽神亞坡羅的中心,那裡有一碑銘刻著迦流曾作方伯,可以用來進一步證明保羅被帶到他面前的確定日子。

在羅馬,他們看到提多拱門,證實耶路撒冷在公元70年陷落的一項經歷。可是,基督徒那次倖免於難,因為基督徒聽從耶穌的勸告,在公元66年羅馬軍隊解除圍困時逃出耶路撒冷。離歷史性拱門不遠的是羅馬的圓形大劇場,那是猶太苦工們所建的,猶太人拒絕對耶穌實踐信心,因而在耶路撒冷摧毀時被擄往羅馬為奴。

當時保羅在羅馬發出六封受感示的聖經書信。城內曾有一個基督徒小組。昨年在旅程上經過羅馬的人看到今日人們對真正基督教的興趣也十分熱烈,在八月有55,000人以上參加「上帝勝利」國際大會。

這次聖經地方旅遊從起至止都充滿了知識豐當的經驗。正如一位英國遊客所說:「在親歷其境的方式中,我們的目光變得遠大,對聖經所提及的地方名字有鮮明印象,我敢信在閱讀聖經時,各地的形勢會在腦海中歷歷如繪。這幅圖畫不再是簡單的黑與白,而是彩色和立體的了。」

[第462頁的圖片]

橫渡加利利海,耶穌行奇跡的地方。

[第463頁的圖片]

從橄欖山俯瞰現代耶路撒冷城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