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可以怎樣對你的婚姻有所幫助
美國佛羅里達州羅特地港的一個年輕妻子發覺她的婚姻生活受到挫折。她需要照顧家庭和四個子女,但卻得不到她丈夫任何仁愛的合作,這看來使她頹喪不堪。
由於她曾在婦女空軍團工作,她養成了若干程度的獨立性,現在身為一個妻子,她從「婦女解放」運動所讀到的宣傳更加強了這種態度。最後她告訴丈夫,她打算「放棄作為一個妻子,母親與及主婦的責任,把一切東西交還給他」。你可以想像這件事的結果。正如她所說一般,「由於我極端的觀點,我丈夫和我愈來愈疏遠,而我們的兒女變得更加難於管教」。
倘若你結了婚,你很可能同情這對夫婦。無論是誰的錯,他們的境況並不令人愉快。假使這等難題不存在會是多麼美好!可是它們卻存在。關於這宗婚姻的未來展望,你的意見如何?難題可以解決嗎?若然,以什麼方法?他們可以從那裡獲得真正的幫助?
你也許並沒有遭遇這麼嚴重的一個難題。但無疑你留意到許多婚姻均充滿難題。或者在你自己的婚姻中,有些地方是你希望有所改善的。人們由於互相愛慕和希望分享快樂才結婚,可是後來,許多人卻被誤解、衝突和壓力奪去他們的喜樂。即使夫婦沒有分居或離婚,他們的婚姻許多時卻以容忍多於樂趣為特色。
試考慮一下難題的程度。在「家庭生活陷入危機」的標題之下,倫敦的《每日郵報》說:「至低限度有250,000人的生活——父母及他們的子女——每年均由於離婚而受到不利影響。」今年年初在美國的一項頭條新聞說:「有更多婚姻以離婚收場」離婚率的增加充分證明了這件事實。由於有這麼多夫婦經歷嚴重的難題,以致不少人相信婚姻甚至不應視為一項永久性的安排。德國法蘭克福的《匯報》說:「在[德國]聯邦共和國裡有頗大數目的人……認為使婚姻成為一項暫時的合約是個好主意」。
成功的婚姻:從那裡獲得幫助?
不錯,婚姻的難題十分普遍。然而卻有一個真正幫助的來源。你自己的婚姻若有改善的餘地,你也可以獲得這項幫助。請留意上述佛羅里達州的家庭有什麼事發生。
丈夫的俗世工作的上司是個耶和華見證人,後者邀請他們參加一個在王國聚會所舉行的聚會,後來並在他們家裡安排了一個每星期的聖經研究。妻子說:「當我們研究聖經所談及關於首領權的問題時,難題便迎刃而解了。我們開始將我們所學到的知識付諸實行。在我們的婚姻生活中,我們開始首次像個家庭。我丈夫嚴肅地負起他作為一個仁愛的一家之主的責任,而我也不再對自己的本份感覺憤懣不平,孩子們開始響應這項仁愛的安排。我們的生活發生了極大的改變!我留意到我整個家庭都蓬勃起來。」
這是否令人難以置信呢?倘若你有類似的難題,你也許覺得,「它對我們沒有用處。」但這是真的嗎?何不向聖經求助呢?你若有婚姻的難題,你的朋友可能敦促你向心理學家或婚姻顧問尋求勸告。為什麼?這豈不是因為他們可能覺得這等人有足夠的知識和經驗可以幫助你嗎?
然而,談到對人類的認識,沒有人能勝過聖經的作者耶和華,他乃是首先創造男女的,因此他對我們身體和感情的結構具有完備的認識。(詩篇139:13-16;約伯記10:9-13)他深知我們最深的感情需要。他甚至能夠鑑察人心,正如撒母耳記上16:7說:「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
此外還有經驗的問題。任何婚姻顧問最多只不過根據他或她在大概二三十年的經驗中所觀察或閱讀到的事而提供勸告。可是,耶和華卻是婚姻的創始者。他曾觀察世上的一切婚姻。他曾見過億萬的例證,關於丈夫或妻子倘若這樣行或那樣行會帶來什麼結果,假如他或她表現某些品質結果又會如何。無論一對夫婦的難題是什麼,耶和華豈不比任何人類顧問觀察過更多類似的事例嗎?他才是我們應該向之求助的那一位。
認識到我們可以從耶和華的知識和經驗得益令人多麼欣慰!他在聖經裡向我們提供完美的忠告,一些能夠在婚姻中導致成功和快樂的忠告。正如詩篇19:7,8向我們提出保證:「耶和華的法度確定,能使愚人有智慧。耶和華的訓詞正直,能快活人的心。」有許多不同的難題成為婚姻的障礙。但是讓我們僅考慮兩個例子,看看聖經可以怎樣幫助人解決這些難題。
丈夫和妻子的角色
許多婚姻的一個常見難題是配偶的一方或雙方未能接納或履行自己的責任。一個配偶若覺得對方疏忽了職責,衝突便會發生了。對於這事有什麼補救方法呢?
請想想佛羅里達州的那對夫婦,他們便有這類的難題。他們的行徑強調聖經勸告的一個重要之點。
在建立婚姻的安排時,耶和華規劃出夫婦雙方的正當角色。談到夫婦的「角色」,我們絕不想在地位或責任上抬高一個性別而貶低另一個。聖經規定的角色為雙方均帶來榮耀,並且是為了使婚姻成功美滿而設的。丈夫被委以作為仁愛的一家之主的責任,而妻子則作為助手以補其不足。請留意這項平衡的勸告:「你們作妻子的,當順服[或適應]自己的丈夫,如同順服主。因為丈夫是妻子的頭,如同基督是教會的頭……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愛妻子,便是愛自己了。從來沒有人恨惡自己的身子,總是保養顧惜。」——以弗所書5:22-29。
這項首領權意味到作體貼的領導而非苛刻的轄制。你豈不見到在有些婚姻中,丈夫不是苛刻專橫便是不願接受領導的責任嗎?倘若丈夫聽從上帝的忠告,他若竭力為妻子提供仁愛、體貼的領導,這些婚姻豈不會得到幫助嗎?你若是個丈夫,你認為這些忠告也能幫助你履行你的職責嗎?
你若是個妻子,假使你的丈夫是個仁愛的首領,並且應用這勸告:「你們作丈夫的,也要按情理和妻子同住,因她比你軟弱,與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所以要敬重她,」你豈不會有良好的反應嗎?(彼得前書3:7)這便是上述佛羅里達州的妻子在丈夫認真負起作為一個仁愛家主的責任時所生的反應。她說:「照樣,我不再怨恨我的本分了。」請留意:「我的本分。」她的意思是她承認自己有責任跟從聖經的忠告:「順服自己的丈夫。」仰賴丈夫的領導和指引。這也許並不容易,特別是難題若已發生的話。但你作為妻子若有這樣的難題,並且渴望使你的婚姻有所改善,為了聽從這忠告而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不要以為作丈夫的助手是自貶身價。耶和華說妻子要成為丈夫的「助手」,但他也將自己描述為「幫助者」,只不過不是作為我們人類一個「相似的人物」。無疑這沒有低貶上帝的身份,對嗎?同樣地,作為一個助手也沒有低貶你的身份。——創世記2:18;何西阿書13:9;希伯來書13:6。
「我自己願意嘗試,但我的配偶卻不願。」有些人可能有這樣的感覺。誠然,配偶雙方跟從上帝的忠告才能獲致最大的成功。但縱然只有一個配偶謹守聖經的原則也能有所改善。
例如,一位在喬治亞州的婦人承認:「我對自己的婚姻並不感到快樂。」可能她和她的丈夫都有錯,但她說,至於她自己,她疏忽了家庭的責任。「我的家總是十分骯髒,我的兒女也不像他們應有的一般清潔。」1974年八月,一位耶和華見證人遇見她。不久之後,他們在她的家裡開始一個聖經研究。他們討論「培養快樂的家庭生活」的忠告。a不久結果便顯明出來了,即使她的丈夫並沒有參加這研究。僅在六個月之後,她寫道:「我開始研究聖經之後,情形便開始改變了。我將家庭料理得更好,我的兒女比以前更清潔。逐漸地,我的婚姻開始納入正軌。自從我研究聖經以來,耶和華一直祝福我。」她一旦開始履行聖經為妻子所規劃的角色,她的婚姻便有所改善了。
婚姻的溝通
研究家庭難題的洛賓博士,最近評論說;「以我所收到的信件作為評斷的標準,最常見的難題看來是家庭裡缺乏溝通……這特別以夫婦為然。」事實上,一項加拿大的調查顯示配偶間缺乏溝通在婚姻難題中居於首位.在各項事例中佔百分之九十二。
顯然你可以看出,甚至我們在這裡考慮過的少量聖經勸告,如果加以跟從的話,也會大大減輕夫婦間缺乏溝通的難題。一個丈夫若「愛自己的妻子,正如基督愛教會,總是保養顧惜,」他豈不會與妻子交談,信賴她和樂於聽她說話嗎?社會學家巴士域說:『婦女期望配偶有能力與她們分享感情,分享感覺,說「我愛你。」然而感情和愛情是大部分男子最難表達的感覺。』但是丈夫若知道耶和華上帝要他如此行,並且看見妻子努力「順服」適應他時,他無疑會得到幫助這樣行。這是毫無疑問的!
關於妻子與丈夫的溝通,一個可能造成緊張或令丈夫缺乏反應的因素便是絮絮不休。聖經並沒有忽視這個因素。反之它提出坦率的忠告,例如:「寧可住在曠野,不與爭吵使氣的婦人同住。」(箴言21:19)此外,聖經也明智地說:「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裡。」(箴言25:11)丈夫剛放工回家,或他正處於某種壓力之下,或正沉思另一個問題時,這也許不是「合宜」的時間。應用聖經忠告的妻子會考慮到這等事情,並且會「使自己適應丈夫。」這會使談話更受歡迎。
誠然,今日有時配偶的一方若受到另一方所觸怒或傷害時,便會導致溝通的缺乏。除了抑制溝通之外,憤恨亦可能影響到夫婦的性關係,或處理家庭預算時彼此所作的努力或對待彼此的親戚。
這等情況耳熟能詳嗎?你很可能想起一些曾經歷這些事的夫婦。這種情形也許甚至發生過在你身上。聖經有提供忠告助人解決這個難題嗎?的確有。有一次耶穌談及一個人正準備做些事去取悅上帝,但卻發覺他弟兄向他懷恨。耶穌說:「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後來獻禮物[給上帝]。……趕緊與[怨恨你的]和息。」(馬太福音5:23-25)結了婚的人,假使一方怨恨對方,他們「趕緊和息」會多麼有益!因此,接受上帝勸告的夫婦最好在任何有關傷害感情或冒犯的事上力圖彼此仁慈地溝通,結果這會在別的問題上也導致更好的溝通。這會增進快樂。
你的婚姻
我們剛考慮過的僅是婚姻中兩個主要的難題,即與首領權和溝通有關的問題。還有其他因素也可能奪去某些婚姻的喜樂:嫉妒、性的不滿足、姻親的麻煩、有關兒女的磨擦、酗酒、暴烈的脾氣和其他。也許你覺得其中一樣正危害你的婚姻,無論什麼難題,最明智的忠告均可從上帝的道裡找到。他知道什麼是最好的處理方法。
我們敦促你向聖經求助。要從這本書學習耶和華的勸告。在你地區中的耶和華見證人會很樂於幫助你。要把握機會與他們研究聖經,因為他們很歡喜幫助人學習聖經的忠告。藉著在婚姻中跟從箴言3:5,6所透露的途徑,你可以獲得豐盛的祝福:「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
[腳注]
a 《導至永生的真理》一書的第二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