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人在曠野中試探耶和華
「你們不可試探耶和華你們的上帝。」(申命記6:16)摩西在以色列人流浪曠野四十年結束之際對百姓如此說。我們若考慮一下以色列人從西乃山至摩押平原的徒步旅程中多麼時常試探耶和華,便可以清楚明白這個警告的嚴肅性。事情的經過為我們記錄在民數記中。今日的基督徒可以藉著重溫這項記錄而得益;事實上,正是為此理由,這些事才被寫下來。——羅馬書15:4;哥林多前書10:11。
民數記一書是從根據希伯來文聖經的希臘文七十人譯本譯成的拉丁文通俗譯本而得名。它所根據的事實是,民數記第一章至第四章,以及二十六章,載有以色列人的人口調查。但比較貼切的是猶太人所給予的名字之一,即「在曠野」,基於第一章的第四個希伯來字。
民數記是誰寫的呢?這本書的內容及聖經其他部分均有充分證據表明摩西是執筆者。自古以來猶太人一向承認執筆者是摩西,早期基督徒亦然。
在西乃山之際
當摩西數點以色列人的壯丁數目時,以色列人在西乃山腳下已停留了大約一年之久。統計所得的數目是603,550人,這顯示該國的全部人口約為三百萬。摩西指派各族在營中各歸本位,以利未支派及會幕位於中央。他也提供如何列隊前進的訓示。從以色列較後的歷史看來,令人感興趣的一點是,猶大支派人口最多而被派帶頭。
根據上帝的吩咐,摩西作出關於利未支派各宗族家室在職守方面的明確訓示。耶和華上帝以這支派代替原本是屬於他的以色列首生子,因為他在處決埃及的首生子時保全了以色列長子的性命。a
摩西也接獲關於安營、拔營及其他與組織的事務有關的訓示。除此之外,他接獲若干與處理懷疑妻子不貞事件有關的律法以及與拿細耳人的誓願有關的律法,後者涉及讓頭髮長長及不吃和不飲葡萄樹的產品。這本書也包括各族長在會幕完成時奉獻禮品的記錄,所列出的物品可以幫助我們稍為領略到這些族長的富裕程度。
這本書的頭一部分載有耶和華上帝吩咐摩西向他百姓所作的著名祝福「願耶和華賜福給你,保護你。願耶和華使他的臉光照你,賜恩給你。願耶和華向你仰臉,賜你平安。」——民數記6:24-26。
以色列人的曠野旅程
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後的第二年第二個月的二十日,停留在會幕上的雲彩開始移動,指示以色列人要開始前進。晚上有一條火柱停留在會幕之上以引導他們。當以色列人拔營時,摩西會說:「耶和華啊,求你興起,願你的仇敵四散,願恨你的人從你面前逃跑。」當雲彩停住時,摩西會說:「耶和華啊,求你回到以色列的千萬人中」——民數記10:35,36。
在曠野旅途的開始以色列人便已獲悉試探耶和華的嚴重性。怎會如此呢?因為在他們拔營之後不久,百姓隨即開始「發怨言,他們的惡語達到耶和華的耳中。」(民數記11:1)這令他大大不悅,於是降火下來,開始將營邊的一些以色列人處決。摩西為民眾求情,耶和華遂聽允他的懇求而使火熄滅。——民數記11:2。
看來在此之後,那些與以色列人一同離開埃及的外族人隨即試探耶和華。以什麼方式呢?藉著埋怨沒有魚、肉,及黃瓜、韭菜、蔥、蒜等類蔬菜吃;當時他們只靠嗎哪為生,這是一種像穀類的甜味食物,除了安息日之外每天均有神奇的供應。這使摩西大感苦惱,以致他向耶和華發怨言說:「這百姓豈是我懷的胎,……你竟對我說,『把他們抱在懷裡?』」耶和華回答摩西,向他保證他會供應以色列人肉類吃。摩西懷疑此事怎可能辦到,但耶和華回答說:「耶和華的膀臂豈是縮短了麼?」他的膀臂果然並非縮短,因為耶和華使一大群鵪鶉飛入以色列人的營中。可是,由於他們的抱怨及貪婪,耶和華降了一場災殃在他們身上,「擊殺了他們」。他們一再受教訓知道試探耶和華是一件多麼嚴重的事。——民數記11:4-33。
接著,摩西的兄長亞倫及姊姊米利暗竟然對摩西的權力表示不滿而試探耶和華,這使耶和華如此不悅,以致他指出摩西在他面前享有的獨特地位,並以痲瘋懲罰米利暗。摩西為他的姊姊求情,上帝遂將她隔離的期限減至七天。——民數記12:1-15。
百姓顯然對應許之地的情況感覺好奇,於是說服摩西派遣十二個人,十二支派各派一人,前往窺探那地。(申命記1:22,23)四十天後,他們帶著甘美的果子回來,證明應許之地的確是「流奶與蜜」之地。(民數記13:23-27)可是其中十名探子卻大大誇張當地居民的身量及城邑何等堅固,以致他們令以色列人灰心到想返回埃及的程度。兩名忠心的探子,約書亞和迦勒,則勸勉和敦促他們信賴耶和華,但卻徒勞無功。然而,正當百姓議論要用石頭打死摩西、亞倫及兩名探子之際,耶和華上帝插手干預,宣布他有意將整個國家滅絕,然後藉摩西產生另一個國家。但正如他以往所行,摩西為百姓求情;他指出以色列人的命運直接牽涉到耶和華的聖名及聲譽。耶和華動了慈心,但卻宣告百姓會在曠野流浪四十年,一年抵探子在窺探應許之地的一日,直至所有二十歲及以上的人去世為止。約書亞及迦勒和沒有加入反叛行動的利未支派則例外。以色列人始終未能學到不要試探耶和華的教訓,竟不顧摩西的勸阻妄圖侵入應許之地。他們結果遭遇慘敗。——民數記14:39-45。
在記錄了若干與以色列人的崇拜禮儀有關的細節後,摩西論述某些以色列人——可拉,大坍和亞比蘭——背叛摩西而試探耶和華。耶和華用火消滅了可拉,又使地裂開,把這些叛徒和他們的家人及其全部財物都吞下去。
以色列人非但沒有從耶和華執行判決時所顯示的令人凜然生畏的景象學得教訓,反而對他的判決表示不滿,他們因此更進一步試探耶和華,以致他降災殺了14,700名以色列人。然後,為了永遠證實耶和華的確揀選了以摩西和亞倫為代表的利未支派,耶和華吩咐每個族長將一根杖帶到會幕呈交給耶和華。次日耶和華使亞倫的杖發芽、開花,甚至結出熟了的杏子以藉此表明他揀選了那一支派。——民數記16:1-17:11。
在記錄了耶和華對祭司的職責,他們維持生活的方法及為百姓潔淨污穢等事所作的安排之後,摩西論述以色列又再一次試探耶和華。這次他們因為缺乏水而大發怨言。耶和華神奇地供給了水。但由於摩西發脾氣而忘了將供水的功勞歸於耶和華,上帝宣告摩西和亞倫不會活著進入應許之地。這是一件多麼可悲的事!——民數記21:4-9。
以色列人離開迦低斯之後來到何珥山,亞倫在此去世,然後他的兒子以利亞撒被立為大祭司。當以色列人繼續流浪之際,他們又再埋怨旅程的辛苦及他們賴之為生的嗎哪。這回耶和華以一場可怕的蛇災懲罰他們。百姓們表示悔改,摩西遂代之求情;於是耶和華吩咐摩西製一隻銅蛇掛在杆子上。所有被蛇咬的人望一望那杆便可獲得醫治。——民數記21:4-9。
在摩押平原上
以色列人繼續前進,並戰勝了前來攻擊他們的兩個王,西宏和噩;最後他們抵達摩押平原。由於深深恐懼以色列人,摩押王巴勒多次試圖使先知巴蘭咒詛以色列人.但均徒勞無功。(民數記22:1-24:25)然而,從民數記31:15,16我們獲悉巴蘭採用奸狡手段,使以色列人被崇拜巴力的女子所誘而參與淫亂及拜偶像的惡事。由於以色列人以此種方式試探他,至高的上帝消滅了他們當中的二萬四千人,直至大祭司以利亞撒之子非尼哈將一名以色列男子連同與之行淫的米甸女子一同處決,災殃才終止。——民數記25:1-18。
摩西再一次數點以色列的男丁,並立下女兒承受產業的先例之後,他獲得權利從亞巴琳山觀望應許之地。然後,在上帝吩咐之下,摩西任命約書亞為他的繼承者。(民數記27:1-23)在提出很多細節論及耶和華所規定的每日、每週、每月及每年的各種祭物和關於許願的訓示之後,摩西報導以色列人向米甸人復仇,由於後者蓄意使以色列人得罪耶和華。——民數記28:1-31:54。
以色列人渡過約但河到應許之地定居的時間近了。可是,流便、迦得及半個瑪拿西支派卻要求摩西准許他們在約但河的東邊定居下來。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擁有大群牲口,而這個地區是個理想的牧放之地。他們獲准如此行,條件是他們協助另外九個半支派征服約但河西邊的土地。
在這四十年間以色列人究竟從一地遷移到另一地多少次呢?約四十次之多。(民數記33:1-49)在這本書行將結束之際,它記述耶和華吩咐以色列人從迦南地鏟除一切偽宗教的命令;此外,他規劃應許之地的疆界,並從每一支派任命一位族長協助約書亞和大祭司以利亞撒劃分土地給各支派。此外他也作出關於賜給利未人四十二個城市的訓示,(由於他們並沒有承受到土地),並指定六個利未人的城作為庇護誤殺人者的逃城。耶和華詳細訂出關於故意殺人者及誤殺人者的律法。這本書以關於女繼承者婚姻的規例作為結束。
民數記一書的確強調試探耶和華的嚴重性。雖然以色列人終於進入應許之地而實現了耶和華的應許,離開埃及而在後來忤逆耶和華的人卻沒有一個得以進入。使徒保羅的確有理由要警告基督徒提防步以色列人的後塵。(哥林多前書10:8-11)正如有一群「閒雜人」加入以色列人離開埃及,並在最後進入應許之地,今日亦然。懷著屬地希望的一「大群人」已離開現代的埃及,現今的世界並已加入屬靈的以色列人,耶穌基督受膏門徒,的陣營而一同向新事物制度進發。(啟示錄7:9-14;11:8;約翰福音15:19)倘若我們渴望渡過目前的事物制度在將臨的大災難中的毀滅,我們便必須小心謹慎,永不要缺乏信心地試探耶和華上帝。——西番雅書2:3。
[腳注]
a 為了使以色列仍保持十二支派,約瑟的支派分為以他的兩個兒子以法蓮和瑪拿西,為首的兩個支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