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78 2/1 25-26頁
  • 智者的話是什麼意思?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智者的話是什麼意思?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8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避免走極端是明智之舉
  • 合理使生活更愉快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6年
  • 要不斷先追求上帝的正義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0年
  • 順從好消息乃是一種生活方式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8年
  • 你會「揭人短處」嗎?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0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8年
《守》78 2/1 25-26頁

智者的話是什麼意思?

避免走極端是明智之舉

不完美的人很容易失去平衡而對各事懷有極端的看法。因此所羅門王勸誡人說:「不要行義過分,也不要為人愚昧,何必不到期而死呢?你持守這個為美,那個也不要鬆手,因為敬畏上帝的人必須[帶著]這兩樣出來。」——傳道書7:16-18。

「行義過分」的人常會對無關宏旨的小事過分關心。例如他會十分注重一些純粹屬於人訂的辦事程序或方法,而非在聖經裡有明文規定的事。當他看見別人行一項善舉或以慈悲的方式行事時,他可能因為這樣行不合「規矩」而表示反對。他與古代的法利賽人頗相似;後者並沒有因為耶穌基督在安息日為許多受苦的人帶來奇妙的紓解而歡欣鼓舞,反之他們大感不悅,認為上帝的兒子在安息日為人治病是違反了律法。(馬可福音3:1-6;路加福音14:1-6)「行義過分」的人時常忽視了對人做一些慈悲、仁愛或有所幫助的事。他們一絲不苟地墨守規條。他們若認為別人觸犯了某些條例,便不會考慮到任何其他因素而有所通融。——可參閱馬太福音12:2-7;23:23;羅馬書14:1-4,10。

至於對待自己,「行義過分」的人可能刻己自苦,甚至達到有損健康的地步。他們的所為與歌羅西書2:20-23(《現譯》)的健全忠告大相逕庭:「[你們]為什麼仍然跟世俗一樣去服從『不可動這個,不可嘗那個,不可摸這個』這一類的禁忌呢?這類東西一經使用就完了,因為它們無非是人的規例和救訓的產物。從表面看,崇拜天使、故作謙虛、苦待自己的身體等等,似乎是明智之舉,究其實,對於抑制肉體的情慾是毫無價值的。」

正如所羅門說,「行義過分」的人無疑有「自取敗亡」的危險。他可能由於輕舉妄動的熱心或極度的刻苦使自己在身體、精神或感情上大受傷害。更糟的是,他那不仁的態度可以使他失去上帝的嘉許和祝福。

此外,正如所羅門指出,有些人「過於自逞智慧」。這樣的人試圖向人炫耀自己的智慧,以批評家自居而表示自己見識過人。由於自命不凡,他時常喜歡干預別人的事務,自告奮勇向人提出解決難題的方法。過了相當時間之後,別人都對他生厭而避之則吉。再者,時間亦可能顯示他的勸告並不高明,以致別人會責怪他多管閒事,招惹無謂的麻煩。

由於恐怕人失去平衡而對正當的公義與智慧懷有錯誤的看法,所羅門接著告誡人不要「行惡過分」。當然,我們所有人都應當接受現實,意識到人都是不完美的。使徒約翰寫道:「我們若說自己無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們心裡了。」(約翰一書1:8)因此我們必須承認自己在許多方面都有缺點。可是人必須小心不將過犯視作等閒,以「我畢竟是罪人」為藉口而肆意作惡。人雖然可以享受生活的樂趣,卻應當小心不可放蕩不羈,肆無忌憚。行事愚昧、以為自己可以不受法律制裁的人必然會招致禍患。生活放蕩不羈的人很可能會惹起嚴重的難題或甚至死於非命。

我們怎樣才能避免走極端以致傷害自己呢?敬畏耶和華,對造物主懷有適當的尊重,是個必需的條件。這種敬畏之心可以制止人犯過,同時也推使人在生活上跟從一條平衡的途徑而避免走極端。敬畏上帝的人會努力秉公行義和行事明智,但卻不會過度拘謹及炫耀自己的智慧。由於他以有益的方式享受生活的樂趣,走極端的人甚至可能將他視為犯過者,猶之乎耶穌基督會被人誣衊為貪食醉酒的人一般。——馬太福音11:19。

可是,其實這樣一個良心清白。態度平衡的人對自己的行為小心留意而不致成為慣常的犯過者。人若忽視聖經的勸誡,(1)「不要行義過分,也不要過於自逞智慧」,(2)「不要行惡過分」,便會招惹許多難題和煩惱。但是敬畏上帝的人卻不會受這些難題所困擾。正如所羅門所推薦,這樣的人「持守這個為美,那個也不要鬆手」。他一方面秉公行義,但卻不致要求過高而訂下他自己和別人均無法達到的標準,同時也無需放棄生活上各種正當的樂趣。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