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78 7/15 24-26頁
  • 《登山寶訓》——背景與場合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登山寶訓》——背景與場合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8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兩項和諧一致的記錄
  • 何時及何處?
  • 耶穌的教導方法
  • 有史以來最著名的傳道演講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7年
  • 有史以來最著名的傳道演講
    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物
  • 路加福音第6章注釋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 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0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8年
《守》78 7/15 24-26頁

《登山寶訓》——背景與場合

《登山寶訓》是有史以來最著名的傳道演講。其中金句受世界各地數以有萬計的人所銘記和誦讀。耶穌基督在距今差不多2,000年前所作的這個演講對現代的人仍有所啟示嗎?

試想想,人們豈不還是一樣追求幸福快樂嗎?世人豈不是仍然需要一些正確的行為原則去指導他們待人接物嗎?今日仍然有些人想知道在正確的崇拜方面上帝有什麼要求嗎?

渴望知道這類問題真相的人其實在今日比以前任何時期更多。既然這正是登山寶訓所討論的事,它在二十世紀之合時一如耶穌講出這個演講那天無異。因此研究一下耶穌在這個著名的傳道演講中所說的話會對我們有很大好處。

但在我們這樣行之前,讓我們先看看這個偉大演講的背景與場合。

兩項和諧一致的記錄

看來《登山寶訓》載於兩部福音之中(馬太福音5至7章;路加福音6:20-49)馬太所錄下的演講內容比路加所錄的長三倍之多。路加所提供的資料僅有五節半是馬太所無的。在兩份記錄中,敘述相同資料的部份往往彼此措詞頗為不同。這點應否使人懷疑聖經中這個演講的真確性呢?

論到由於路加略去馬太福音所載講詞中資料較長的部份而引起的異議,A.T.羅拔遜在《給研究基督生平者提供的四福音和諧之處》一書寫道:「這異議未顧及到路加已將幾處資料較長,內容相同的部份安排在別的地方,或耶穌在其他場合將其加以覆述,(參閱馬太福音6:9-13與路加福音11:2-4;馬太福音6:25-34與路加福音12:22-31)。耶穌時常在其他場合覆述他說過的話,正如所有作教師的人所為及所當為一般。……既然路加的記載大致上是為所有基督徒而寫的,我們無需奇怪他略去了演講起頭特別對猶太人而說的很大部份資料!請閱馬太福音5:17-27;6:1-18)。」然後羅拔遜補充說:

「此外,為了彌補這些有解釋餘地的差異,我們應該記得,這兩個演講的開首與結束相同,而它們在各部份的排列次序上大致一樣,它們也顯出一般的相似以及常有完全相同的字眼。」

何時及何處?

上帝的兒子在他於地上傳道期間的那個時候講出這個演講呢?聖經報導耶穌在首次週遊加利利各地時曾離開到耶路撒冷守「猶太人的一個節期」(可能是公元初年的逾越節)。(約翰福音4:46-5:1)路加敘述耶穌回到加利利後,由於在安息日將一名有一隻手枯乾的人治好而引起法利賽人的非難。(路加福音6:6-11)不久之後,他「出去上山禱告。整夜禱告上帝。到了天亮,叫他的門徒來。就在他們中間挑選十二個人,稱他們為使徒。」——路加福音6:12,13。

然後,耶穌「和他們下了山.站在一塊平地上。同站的有許多門徒,又有許多百姓;從猶太全地和耶路撒冷,並推羅西頓的海邊來。都要聽他講道,又指望醫治他們的病。還有被污鬼纏磨的,也得了醫治。眾人都想要摸他。因為有能力從他身上發出來。醫好了他們。耶穌舉目看著門徒」,然後講出《登山寶訓》。——路加福音6:17-20。

因此,登山寶訓是在耶穌揀選了他的十二使徒後不久講出的。顯然這是在公元31年,約在他為期三年半的地上傳道工作的中途。雖然,來自巴勒斯坦各地的「許多百姓」都聽到這個演講,聖經的記錄卻顯示耶穌主要是為了他門徒的益處而說的。——馬太福音5:1,2;路加福音6:17,20。

耶穌在什麼地方作這個演講呢?對於這個問題有許多不同的臆測。有人認為是在加利利的一座高山上,例如他泊山。其他人則主張在一個位於他泊山與迦百農之間,稱為「哈田之角」的地方。然而,聖經並沒有明確指出耶穌作登山寶訓的地點。論到這件事,詹姆士·哈斯定所編的《聖經詞典》指出:

「這演講是在耶穌傳道的主要地區加利利說出的(參閱馬太福音4:23-25;路加福音6:17)。馬太福音8:5和路加福音7:1若顯示該事發生的地點是在迦百農附近,確實的地點則無法加以肯定。……馬太福音5:1;8:1;路加福音6:12所說的山並沒有提及名字,因此不能知道是那一個山。不過,我們可以假設,演講地點是在湖的西面,離人口稠密的湖岸不遠。」

耶穌的教導方法

你曾留意到耶穌在《登山寶訓》所用的教導方法與俗世飽學之士,訓誨人的方式大為不同嗎?哈斯定所著的同一參考書論及耶穌的教導方法說:

「當他在會堂裡、大路上、海邊及加利利各山邊教導群眾時,他以具體通俗的話說明他的宗教真理和道德原則。他以很多簡單的方式將他的生活理想與傳統的觀念和習俗作一對比,並以普通的行業經驗和聽者的環境闡明他的教訓。他絕沒有詳徵博引或炫耀自己的學問。他並沒有以古代或現代學校所用的方式去解釋這些問題。反之他以顯淺易明的方式說明他的主張以求普及大眾。他說話簡明,深具洞察力,並帶有打動一切誠懇聽眾的熱誠。」

你對於登山寶訓所含的真理認識有多深呢?可能你熟識其中一些格言,例如模範禱告或「主禱文」,和人所共知的「金規」:「所以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馬太福音6:9-13;7:12)但是耶穌講詞的其餘部份又如何呢?你會喜歡對其作更詳盡的查考嗎?

以後幾期的《守望台》雜誌將會有一系列的文章討論《登山寶訓》的全部。何不現在或儘早將整個講詞仔細閱讀一次以準備從這資料得到最大益處呢?要細心閱讀它,並且沉思一下耶穌的話。你會發現如此行是一項愉快的經驗。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