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78 8/1 17-22頁
  • 你的造物主深深關懷你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你的造物主深深關懷你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8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上帝的體會——一個榜樣
  • 聽人禱告的上帝
  • 賜人獎賞的上帝
  • 上帝重視你個人嗎?
    人生的確有目的
  • 你能夠確信你可以獲得獎賞
    人生的確有目的
  • 投靠垂聽禱告的上帝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6年
  • 你能夠認識上帝的旨意
    人生的確有目的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8年
《守》78 8/1 17-22頁

你的造物主深深關懷你

「上帝是不偏待人。原來各國中那敬畏主行義的人都為主所悅納。」——使徒行傳10:34,35。

1.上帝對人類表現多大的愛心?因此什麼事是難以想像的?

至高的上帝已向人類表現極大的愛心。耶和華上帝雖然深愛他的獨生子,但卻安排這位兒子為我們死,使我們得以與他和好,最終則在完美的情況下享受永生。(約翰福音3:16;羅馬書5:6-8)有鑑於此,我們能想像上帝會把人類僅視作整群「千篇一律」的人,或他會揀選某群人予以嘉許,其餘的則置諸不理嗎?

2.耶和華怎樣看每一個人?

2 這種事絕不會發生!上帝認識個別的每一個人。他的「旨意是要所有種類的人得救,認識真理的正確知識。」(提摩太前書2:4;《新世》)由於目睹上帝接納外邦人進入基督徒的教會,使徒彼得讚嘆說:「我真看出上帝是不偏待人。原來各國中那敬畏主行義的人[個別的人]都為主所悅納。」!——使徒行傳10:34,35。

3.我們何以有信心在基督的王國治下,每個人均會受到留意?

3 耶穌基督為上帝差遣獻出自己「作萬人[相稱]的贖價。」(提摩太前書2:6,《新世》)他『為人人嘗了死味』,把整族人類購贖。(希伯來書2:9)那末,以為上帝的兒子懷有漠不關心的態度而實際說:『我曾為人人捨命,但這個人有何重要?他是否喪失生命與我何干』會是合理嗎?絕不!在他的王國治下,每個從他贖價得益的人均會受到留意並授予生命的機會。

4.關於上帝堅定的愛心,我們從聖經中學到什麼?

4 因此耶和華隨時均願意和準備向任何對他有信心的人給予幫助和表現慈愛,他愛心的強烈與堅定遠比我們能向別人表達的更大。試留意上帝對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所表現的愛,他們都是不完美的人,但卻全心事奉他。幾個世紀之後,耶和華的愛始終是這麼強烈。摩西告訴以色列族:「耶和華但喜悅你的列祖,愛他們」(申命記10:15)由於這份愛,他容忍這民族頑梗的罪達數世紀之久。——瑪拉基書3:6。

5.耶和華僅想向一小群他揀選的人表現慈愛嗎?

5 耶和華的愛對那些今日事奉他的人來說亦同樣偉大和持久。他可說是找機會「喜悅」任何以誠懇和真理尋求他的人。聖經說:「耶和華的眼目遍察全地,要顯大能幫助向他心存誠實的人。」(歷代志下16:9)「主的耳聽他們的祈禱。」——彼得前書3:12。

6.什麼表明上帝並非吹毛求疵?

6 當耶和華觀察地球,看到人所經歷的許多苦難時,他對人類深表同情。他想幫助他們每一個人。雖然他不會對過犯『視而不見』,他卻尋求人的優點而非他們的錯處。詩篇的執筆者說:「主耶和華阿,你若究察罪孽,誰能站得住呢?」不,相反來說,在察究我們的時候,耶和華記得我們各人「不過是塵土。」——詩篇130:3;103:14。

7,8.(甲)耶穌怎樣表明他的確想幫助人?(乙)上帝和基督對人類的親切感情應該感動我們做什麼?

7 上帝的兒子在地上時渴望用他的力量去幫助人。當一個痲瘋病人對他說:「你若肯,必能叫我潔淨了。耶穌動了慈心,就伸手摸他說:『我肯,你潔淨了罷,』」藉著這樣行他治好了他。——馬可福音1:40,41。

8 耶穌懷著深厚的感情醫好那些來到他跟前求助的人。同樣地耶和華上帝和他的兒子現正對任何留意上帝旨意「好消息」的人表現關懷和慈愛。這些人在日常生活的事務中停下來考慮這件事。你現正誠心誠意地查考上帝的道,從而獲得關於他的某些知識嗎?若然,這件事本身便證明他關懷你。我們怎麼可以確信這話是真的?

9.耶和華為誠心查究他道的人作了些什麼事?

9 這話之所以真確是因為上帝看出任何誠心查究他道的人的內心均有一些善良的地方。結果他開啟這人的思想去瞭解。耶穌說:「若不是差我來的父吸引人,就沒有能到我這裡來的。」(約翰福音6:44)除非有上帝的靈幫助,否則你不能明白上帝的旨意。你若正在學習有關上帝的旨意,你可以確信他正在幫助你。

上帝的體會——一個榜樣

10.什麼表明耶和華體會他的百姓?

10 藉著這樣響應你尋求瞭解所作的努力,上帝向你表現另一種優良品質。這品質便是體會。對於別人為你做的許多事,無疑你懷有體會並且把它表達出來,你也許會說聲多謝或作其他的表示。但人類感覺的體會遠遠不及上帝對那些向他表現信心和尊重他道的人深厚和至誠。他為他們歡欣快樂。耶穌甚至談及一個罪人為了取悅上帝而悔改或棄絕錯事,上天也為此而歡欣。(路加福音15:10)耶穌說一個人僅將一杯清涼的水給他視之為上帝僕人的人喝也不能不得獎賞。(馬太福音10:42)耶和華賜予的獎賞一向均遠超過這人對他所作的崇拜或服務的價值。耶和華細察及體會每個尊敬他各和善待他百姓的人。因此他同情和幫助這人。

11.馬可福音14:3-9怎樣表明耶穌也同樣富於體會?

11 有一次當耶穌坐席的時候,一個婦人走進他所在的屋裡,把一瓶香膏倒在他的頭上,耶穌大為體會,以致他說:「我實在告訴你們,普天之下,無論在什麼地方傳這福音,也要述說這女人所作的,以為記念。」他這話的確是真的,因為這婦人的善行雖小,卻被記在聖經裡為千萬人所傳誦。——馬可福音14:3-9。

12.天父和愛子富於體會的精神應對我們具有什麼影響?

12 我們也理應對上帝仁慈地幫助我們認識他的旨意並賜予我們得永生的機會表現體會。一個人應該因為上帝決定讓他像保羅在小亞細亞的安提阿,向之傳道的人一般而感激他。在那裡有些自稱事奉上帝的人反對真理。但記載卻陳述:「外邦人聽見這話[為上帝悅納的機會],就歡喜了,讚美上帝的道,凡[願意]得永生的人都信了。」(使徒行傳13:48,《新世》)這些人體會上帝的仁慈。這體會幫助他們成為上帝悅納的那種人。

聽人禱告的上帝

13.對上帝禱告必須通過什麼人?為什麼我們不應害怕他不會垂聽?

13 現在我們既知道上帝已向我們曉諭他的旨意。我們也可以反過來對上帝傾心吐意嗎?不錯。藉著禱告而這樣行。你不必害怕上帝不會垂聽你。他唯一的條件僅是一個誠懇的心並且承認自己是個罪人而需要幫助。向他呼求的人會得到指示做些什麼。這樣的人會曉得對上帝所作的禱告必須通過上帝任命的大祭司耶穌基督。使徒寫道:「因為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他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他沒有犯罪。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希伯來書4:15,16。

14-16.我們可以適當地祈求什麼?為什麼?

14 什麼是禱告的正當話題?任何會影響一個人與上帝關係的事;任何會影響一個人靈性的事。使徒約翰說:「我們若照他的旨意求什麼,他就聽我們。」——約翰一書5:14。

15 「照他的旨意求」意味到我們不會祈求那些純然鼓吹自私利益的事物,例如財富,出人頭地,報復,自私的歡娛和類似的事物。可是舉例來說,一個想結婚的獨身者可以懇求上帝幫助他(她)找到一個合適的伴侶或過一種平衡和有用的獨身生活,倘若不能立刻尋得一個伴侶的話。結了婚的夫婦可以求上帝給他們兒女或教養兒女的智慧。我們有哈拿和參孫父母的榜樣;前者祈禱上帝給他一個孩子,後者則求上帝給他們忠告養育他們的兒子。(撒母耳記上1:10-17;士師記13:8-14)同時我們可以為琴瑟和諧而禱告,求他祝福我們為婚姻成功所作的努力。甚至遷居或轉業也可以是禱告的話題,因為這可能在經濟上,連同靈性上影響一個人的家庭。

16 雖然這些都是純粹私人性質的事情,可是卻必定會影響我們的生活,而且要有上帝智慧才能作所需的調整。上帝喜歡聽到我們向他提出這樣的祈求並且對之感興趣。無論什麼事情,首要的因素在於我們渴望尋求和遵行上帝的旨意。當然,每個人均有其與別不同的環境,這會影響他禱告的話題。

17.關於上帝應允我們的禱告,詩篇32:8給予我們什麼信念?

17 我們可以滿懷信心地期望上帝會提供適合個別情況的明智指引作為他的應允。上帝應許說:「我要教導你,指示你當行的路。我要定晴在你身上勸戒你。」——詩篇32:8。

18.行事與我們的禱告一致包括些什麼?

18 當然,在禱告之後,一個人必須前後一貫,行事也必須與他的禱告一致。他應該首先從聖經裡尋求難題的勸告。正如詩篇的執筆者說:「耶和華阿,我一心呼籲你,求你應允我。我必謹守你的律例。」(詩篇119:145)由於上帝預先知道我們的難題,他遂命人在他感示的道裡寫下所有人類難題的勸告。這人也可以向其他可以幫助他看出聖經對這問題的意見的人請教,甚至請他們為他代禱。他應該恆切禱告直至他清楚明白要採取什麼明智的途徑為止。他若不這樣行,他便沒有向上帝表明他具有信心,或他是否真正想獲得上帝的應允。這便是耶穌那關於寡婦比喻的寓意。這寡婦不停呼求那法官為她伸冤,直到他最後答允為止。——路加福音18:1-8;雅各書1:5-8。

19.我們可以怎樣更熟悉上帝?

19 對上帝懷具信心而禱告和行事的人可以確信他會得到指引採取最有益的途徑。他會真正認識上帝。他應許說:「耶和華與敬畏他的人親密。」(詩篇25:14)上帝與他交往會是一件實在的事,他會認識自己『與上帝同行,』得到上帝的支持,指引和愛護。詩篇所提及對上帝的敬畏並非一種病態的恐懼,而是對上帝一種健全的尊重。你若愛上帝,你會想向他傾訴你的難題而不會害怕受挫折或被拒絕。對於這種有抑制作用的恐懼,使徒約翰寫道:「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因為懼怕產生抑制作用。」——約翰一書4:18。

20.為什麼我們不應害怕向耶和華訴說我們任何的難題?

20 你永不應害怕或遲疑不敢對耶和華訴說你最私人的問題,不論它們是什麼,甚至包括你的罪。他不會把你的難題視作愚昧或像人一樣取笑你。他是「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上帝。」「我們若認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雅各書1:5;約翰一書1:9。

賜人獎賞的上帝

21.身為賜人獎賞的上帝,耶和華想我們對這事有什麼感想?這應對我們有何影響?

21 除此之外,期望上帝不但垂聽我們的禱告,而且獎賞我們對他的忠心是全然正當而非自私的。耶和華想我們把生命的獎賞視作一些他樂於賜給我們的東西並以之為目標,深知我們會體會它並以適當的方式運用它。耶和華想我們知道他是一位賞賜愛他之人的上帝。他並不像許多俗世的人一般,雖然別人出自愛心或忠貞地為他們做事,他們卻沒有體會或顧念。他也不像對忠貞毫不體會的神一般從不獎賞他的僕人。這些神不配得到人的崇拜。但耶和華上帝卻是忠貞的;他個性親切並且樂於與他的朋友親近。對於那些向他懷具信心的人,他應許說:「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希伯來書13:5。

22.(甲)事奉上帝甚至現今也為我們帶來什麼獎賞?(乙)將來還有什麼祝福?

22 因此,成為上帝親密的朋友,和他溝通並與之同行,現今便有大賞。同時可以期望一個更大的獎賞,甚至遠超過我們的想像之外。我們對上帝保持忠心,首先現在便為我們帶來一種更好和滿有意義的生活,並且可以擺脫這世界所經歷的難題和憂慮。(以弗所書3:20)還有便是有希望成為「新地」「根基」的一部份。能夠成為使地球轉為樂園的「基礎」是多麼喜樂的事!準備迎接死裡復活的人並且教導,幫助和訓練他們是多麼美好的事!在我們的前頭有一個令人振奮的前途——一個富有意義的生活目的!

23.為什麼人們採取立場支持上帝是當務之急?這牽涉到什麼事?

23 可是不要輕視你現在事奉上帝的奇妙機會。因為這是人們在一個不認識上帝安排的人類世界中有機會採取立場在宇宙統治權的爭論上支持上帝一方的最後時刻。除此之外,這是在反對的情況下向這些人宣揚「好消息」的最後時機。這是你向上帝證明忠貞的好方法!這樣行帶來最大的獎賞。現在便是以「[上帝的]家,就是永生上帝的教會,真理的柱石和根基」,的成員身份工作,參加向人宣揚這王國好消息的時機了。——提摩太前書3:15。

[第20頁的圖片]

一起禱告求耶和華的指引可以幫助夫婦保持婚姻的和諧。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