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拿——一個從禱告尋得安慰的女子
在哈拿的日子,婦女們將不育視為奇恥大辱。她們的感覺與拉結的頗類似,後者曾在絕望中對丈夫雅各說:「你給我孩子,不然我就死了。」(創世記30:1)哈拿也因為自己沒有兒女而感覺未盡婦道。她的丈夫以利加拿有兩個妻子,這使她的處境更為艱難,特別是因為以利加拿的另一個妻子毗尼拿有兒女。
每逢以利加拿攜同家人前往設於示羅的聖所崇拜上帝時,毗尼拿便利用機會激怒哈拿,嗤笑她沒有兒女。這使哈拿十分傷心,以致哭泣不肯吃飯。她的丈夫試圖安慰她說:「哈拿啊,你為何哭泣不吃飯,心裡愁煩呢?有我不比十個兒子還好麼?」——撒母耳記上1:2-8。
最後,哈拿將她的一切煩惱向耶和華上帝傾訴。有一次當她在示羅時,她離開飯桌,「痛痛哭泣,祈禱耶和華。」(撒母耳記上1:9,10)哈拿熱切地向上帝懇求說:「耶和華啊,你若垂顧婢女的苦情,眷念不忘婢女,賜我一個兒子,我必使他終身歸與耶和華,不用剃頭刀剃他的頭。」——撒母耳記上1:11。
由於哈拿在耶和華上帝面前傾訴內心的痛苦時只動嘴唇而沒有發出聲音,大祭司以利遂以為她喝醉了酒而責備她。但是哈拿迅速解釋說:「主啊,不是這樣!我是心裡愁苦的婦人,清酒濃酒都沒有喝,但在耶和華面前傾心吐意。不要將婢女看作不正經的女子,我因被人激動,愁苦太多,所以祈求到如今。」——撒母耳記上1:15,16。
以利發覺自己弄錯了,遂溫言安慰哈拿,願她蒙上帝祝福,說:「你可以平平安安的回去,願以色列的上帝允准你向他所求的。」——撒母耳記上1:17。
哈拿的禱告和以利的話對她有什麼影響呢?她尋得真正的安慰。哈拿恢復進食,「面上再不帶愁容了。」(撒母耳記上1:18)將事情交託給耶和華上帝之後,她得以擺脫內心深沉的憂傷。哈拿意識到至高者關懷她本人,而她充滿信心地仰望上帝予以幫助。雖然哈拿不知道事情的結果會如何,她卻享有內心的安寧。她必然意識到耶和華上帝若不是使她的不育終止,便是會以其他某種方式彌補她的不育使她感覺的空虛。
哈拿全心信賴全能的上帝,她的信任絕沒有導致失望。她生了一個男孩,起名為撒母耳。孩子斷乳之後,哈拿將他交給聖所以便為上帝服務。(撒母耳記上1:19-28)既然聖經提及利未人從「三歲以外」的家譜,很可能當時撒母耳至少已有三歲大。——歷代志下31:16。
哈拿深深體會到耶和華對她表現的仁慈,遂禱告向上帝致謝。她的禱告頌讚耶和華,指出他是無與倫比的上帝。哈拿說:「只有耶和華為聖,除他以外沒有可比的,也沒有磐石像我們的上帝。」(撒母耳記上2:2)憑著本身的經驗,哈拿體會到至高者像磐石一樣穩定可靠。人的確可以信賴他。
還有其他的祝福等待著哈拿。有一次當她與丈夫前往示羅敬拜上帝時,以利祝福他們兩人,說:「願耶和華從這個妻子給你一個後代以代替借給耶和華的東西[撒母耳]。」(撒母耳記上2:20,《新世》)哈拿喜樂地見到這項祝福實現。最後她又生了三個兒子和兩個女兒。——撒母耳記上2:21。
正如哈拿從禱告尋得安慰,我們也可以藉著將一切憂慮卸給耶和華上帝而尋得鼓勵。他會聽允一切與他的旨意一致的祈求。因此,當我們向天父傾訴我們的心事時,我們就應當像哈拿一樣「不帶愁容了」。我們可以深信,不論我們的重擔是什麼,上帝均能夠將其除去或使我們有能力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