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
什麼比生命更好?
對許多人來說,生命本身乃是他們最寶貴的擁有物。但是對上帝的真正僕人說來並非如此。他們珍惜與天父所享的親密關係過於其他一切,甚至過於脫離造物主而享有的生命。從詩篇第63篇看來,這便是大衛的感覺。既然他自稱為「王」,這篇詩可能是在押沙龍造反之後,他逃離耶路撒冷經過猶大曠野時寫的。——撒母耳記下15:13,14,23;詩篇63篇,詩首題署。
在這個曠野裡,極目所見的盡是光禿無樹的小山;地面上沒有河水奔流,也沒有溪澗湧出。試想想一個人在這樣的地區可能變成多麼乾渴!大衛以他在這個乾旱的不毛之地的感覺形容他對上帝的渴望。他將他渴望與上帝交往的心情比作在乾旱的曠野中渴望獲得水喝一般。我們讀到:「上帝阿,你是我的上帝,我要切切的尋求你。在乾旱疲乏無水之地我渴想你,我的心切慕你[我的肉體因渴慕你而軟弱無力,《新世》]。」(詩篇63:1)為什麼大衛找尋他的上帝呢?他想獲得耶和華的嘉許、指引和保護。大衛如此切望從耶和華獲得幫助和舒解,以致他說這種渴望使他筋疲力竭,軟弱無力。
由於必須離開耶和華代表性的居所,大衛回想以往他能夠經常到聖所朝見上帝的時候。他說:「我在聖所中曾如此瞻仰你,為要見你的能力和你的榮耀。」(詩篇63:2)在聖所裡大衛特別意識到上帝的臨在。彷彿看見至高者一般。在聖所裡耶和華的榮耀和力量均顯現出來。敬拜者所作的讚美、感恩和歡欣為至高者帶來榮耀。此外,他們在聖所中的所言所行均顯揚耶和華為施行拯救的上帝。通過忠心的敬拜者所作的衷心讚美,全能者的力量顯現出來。
大衛接著論及他如何感激有耶和華作他的上帝。他進一步說:「因你的慈愛比生命更好,我的嘴唇要頌讚你。我還活的時候,要這樣稱頌你;我要奉你的名舉手。……我的心就像飽足了骨髓肥油,我也要以歡樂的嘴唇讚美你。」(詩篇63:3-5)對大衛來說,他一生的目的便是要為了耶和華上帝所表現的慈愛或積極的憐憫和關注而讚美他。在詩篇執筆者看來,耶和華的慈愛比生命本身更好,因為由於耶和華對他所表現的忠貞之愛,他的一生才具有真正的意義。由於這緣故,大衛覺得他必須繼續讚美耶和華。他決心要終其餘生祝謝讚頌至高者。大衛舉手禱告向耶和華致謝。由於體驗耶和華的仁愛和照顧,他感覺完全心滿意足。他獲得了最佳的福分。因此,他的嘴唇會繼續發出對全能者的歡樂讚美。
甚至在晚間醒來時,大衛也想及他的上帝和上帝對他所施的恩惠。我們讀到:「我在床上記念你,在夜更的時候思想你。……因為你會幫助我,我因在你翅膀的蔭下歡呼。」(詩篇63:6,7)在大衛的日子以色列人在晚間有三更。第一更從傍晚六時至晚上十時,第二更從十時至清晨二時,第三更從清晨二時至早上六時。詩篇執筆者用晚上醒來的時候思念耶和華無疑反映出他對至高者給予他的幫助深懷感激。上帝保護他,有如將他放在翅膀的蔭下一般。既受到這樣的庇護,大衛可以為此而歡欣鼓舞。
因為大衛深愛耶和華,他努力效法上帝。詩篇的執筆者繼續說:「我心緊緊的跟隨你。」這導至什麼結果呢?大衛說:「你的右手扶持我。」(詩篇63:8)不錯,耶和華伸出代表他的嘉許的右手,扶持他的僕人。
蔑視造物主的人的遭遇卻多麼不同!我們讀到:「但那些尋索要滅我命的人,必往地底下去;他們必被刀劍所殺,被野狗所吃。」(詩篇63:9,10)大衛表示他深信他的仇敵必定會一敗塗地而落入死亡的深坑中。他們會被劍所殺,他們的屍骸變成野狗的食物。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押沙龍和他的許多黨徒最後均在戰場上遭受屈辱的敗仗。有數以千計的人被殺。——撒母耳記下18:7,8,15-17。
大衛對耶和華所懷的信心是有充分理由的。他在詩篇63篇的最後一節將他對上帝的信任表達得很清楚,說:「王必因上帝歡喜。凡指著他發誓的,必要誇口,因為說謊之人的口必被塞住。」(第11節)大衛可以因耶和華為他所做的事而歡欣鼓舞。其他像大衛一樣能夠衷誠地指著耶和華的名發誓的人,也可以為此而誇口或自豪。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在至高者面前享有一個蒙嘉許的地位。但是妄奉上帝的名說話虛謊的人卻與他並無任何蒙嘉許的關係;他們的口會在死亡中被「塞住」而沉寂下來。
的確,正如大衛所說一般,耶和華的「慈愛比生命更好。」我們能夠成為天父手下蒙嘉許的僕人而與他享有親密的關係使我們的生活充滿意義,並且為我們帶來他的幫助與指引。再者,按照上帝的應許,我們可以期望永遠享有快樂的生活。——啟示錄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