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函
● 據哥林多前書6:3說,基督徒要「審判天使」。他們會怎樣如此行?
這看來是指受膏的基督徒會與基督一同在未來審判邪惡的天使——鬼靈。使徒保羅勸勉基督徒憑著小組中成熟的弟兄之助解決彼此之間的個人爭論而不要訴諸俗世的法庭,他寫道:「豈不知聖徒要審判世界麼?若世界為你們所審,難道你們不配審判這最小的事麼?豈不知我們要審判天使麼?何況今生的事呢?」——哥林多前書6:2,3。
有些人認為保羅所說的「審判」是指基督徒能夠趕鬼一事而言。當時基督的跟從者已經有能力這樣行了。但保羅所說的審判卻是指未來的事(『我們要審判世界和我們要審判天使』)。(馬太福音10:8;路加福音10:17;使徒行傳16:16-18;19:11,12)其他的人則認為保羅的話的意思是,基督徒憑著堪作模範的行為譴責跟從撒但的墮落天使。可是,這也並非僅限於未來的事;基督徒多年來已一直表現良好的品行。(馬太福音5:14-16;提多書2:6-8;彼得前書3:16)除此之外,保羅所說的話的上下文也表示「審判天使」並非僅是藉著行為上的差異而加以譴責而已。
可是,聖經表明魔鬼將要受到審判——他的頭會被擊傷。(創世記3:15)啟示錄20:1-3描述這項行動的最初階段說,一位有大能的天使會攫住魔鬼,將他囚禁一千年。7-10節透露在這段時期的末了,撒但會暫時被釋放。然後,在『擊傷』魔鬼的第二階段,他會被投入代表永遠毀滅的火湖裡。
啟示錄並沒有明確地說天上受膏的祭司君王會參與這項執行判決的工作。但是聖經也沒有提及邪惡的鬼靈會與魔鬼一同被扔入無底坑中,雖然聖經在其他地方表示他們會如此行。(路加福音8:31)因此,雖然啟示錄20:1-10並沒有描述144,000個門徒與基督一同執行審判,這並不意味到他們在這件事上無份。羅馬書16:20論及他們說:「上帝快要將撒但踐踏在你們腳下。」
因此,看來當保羅說受膏的基督徒「要審判天使」時,他所指的是他們在未來對邪惡的鬼靈執行判決而言。即使聖經並沒有詳細地透露與基督同作後嗣的人在這方面所擔任的角色,我們卻可以肯定他們至少會擔任一個支持的角色;他們無疑會全力支持耶穌而贊同他所作的判決。
● 羅得提議將他的兩個女兒交給所多瑪城的人,這樣行豈不是不對的嗎?
雖然有些人指責羅得行事不當,今日我們其實無權譴責他。聖經表明鑑察人心的上帝並沒有譴責羅得。
當上帝派兩位化作人形的天使前往所多瑪和蛾摩拉時,羅得慷慨地堅要他們在家裡留宿。當天晚上,一群所多瑪人圍住羅得的房子,喊叫說:「今日晚上到你這裡來的人在那裡呢?把他們帶出來,任我們所為。」——創世記18:20,21;19:1-5。
羅得步出門外試圖勸阻這些男子。然後他懇求說:「我有兩個女兒,還是處女,容我領出來任憑你們的心願而行。只是這兩個人既然到我舍下,不要向他們作什麼。」忿怒的暴民向前擠擁羅得,幾乎將門打破。但是天使插手干預其事,使暴民的眼目昏迷。——創世記19:6-11。
這項記載使許多人感覺困惑或不安,特別以女子為然。有些人甚至指責羅得懦弱,認為他不應當提議以女兒的貞操換取客人的安全;有些人則認為他應當將自己交在暴民手中。
但是我們應當記得,按照東方的習俗,主人有責任要保護家中的客人,若有必要甚至不惜犧牲生命以保衛客人。羅得的話,(「這兩個人既然到我舍下」)表明他覺得有義務要保護家裡的客人。此外,人怎能指責羅得懦弱呢?他勇敢地出去與暴民論理,甚至把門關上而獨自面對暴民。
但是羅得對暴民提出的建議,又如何呢?雖然有些人說羅得本應提議將自己交在暴民手中,但是患性變態的暴民很少可能會對一個已婚的老人感覺滿足。可是提議將兩個處女交在他們手中卻可能使暴民不知如何應付:他們有機會沾污兩個年輕的處女,他們可能受到這件事所吸引。但在另一方面,這兩個少女已與城中的兩個男子訂了婚。因此羅得的建議可能分散暴民的注意或使他們當中發生分裂。
除此之外,雖然羅得起初不自覺地接待了天使,這時他很可能已意識到這兩人是來自上帝的使者。(希伯來書13:2)因此,羅得可能覺得,雖然他深愛他的兩個女兒,若有必要,他卻甘願犧牲她們。(可參閱創世記22:1-14;撒母耳記下12:3。)羅得提議將兩個女兒交給暴民時可能相信,若是耶和華的旨意,上帝會保護他的女兒,正如上帝在埃及保護撒拉一般。(創世記12:17-19)而耶和華的確指揮事情的演變,使羅得和他的兩個女兒均安然無恙;他們不但得以逃過同性戀的暴民的毒手,同時也得以逃過臨到諸城之上的毀滅。——創世記19:15-29。
天使並沒有說羅得所作的建議使他失去了公義的地位。反之,當上帝毀滅其中連十個義人也沒有的諸城時,他們幫助羅得和他的家人逃出生天。(創世記18:26-32)更重要地,上帝並沒有批評對所見到的不法大感痛心的羅得。剛相反,鑑察人心的耶和華宣布羅得是個「義人」。——箴言15:11;彼得後書2:8,9。
這項記載是聖經中一個有價值的部份。它有力地表明所多瑪和蛾摩拉的邪惡,使閱讀這項記載的義人大感忿怒,同時也表明上帝絕不贊成同性戀。此外,這項記載也幫助我們體會到聖經的聲明,上帝是公義正直的——他絕不能容忍罪惡。(申命記32:4)我們可以深信,上帝在判定羅得是個「義人」這件事上也是完美和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