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80 7/1 24-27頁
  • 他們需要朋友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他們需要朋友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0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我們為什麼有時猶豫不決?
  • 說什麼?
  • 戰勝恐懼
  • 『沒有被棄』
  • 要想念正在哀傷的朋友
  • 如何幫助患病的朋友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0年
  • 你想有怎樣的朋友?
    盡量善用你的青春
  • 照顧病入膏肓的人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8年
  • 尋得知己,滿心歡喜
    警醒!2004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0年
《守》80 7/1 24-27頁

他們需要朋友

有一位基督徒在日間工作的時候接到電話。對方是另一位基督徒的妻子,她道:「弟兄啊,醫生告訴我,我丈夫只能夠多活三個月。我不知道怎樣對他說。求求你,你願意跟他講嗎?」過了幾秒鐘,那弟兄答道:「好吧。我明早去見他。」

翌日早上,這兩個男子熱情地打招呼。客人喝了一杯咖啡,便問他這患病的朋友覺得怎麼樣。病人道:「還不錯,手術很成功。現在只要恢復精力就行了。」

那弟兄說:「你的話很令我鼓舞,可見你的心境很開朗。身為上帝的僕人,你時時都可以感覺高興;儘管要遲一點才能復元,也許比你現在期望的更久一點,也不必憂愁。不論有什麼事發生,我們都可以靠著天父的力量忍受一切,你說是嗎?」

病人的人生經驗也很豐富,他目不轉睛地注視著朋友說:「哦,我有些什麼事是你知道而我不知道的嗎?」客人冷靜地答道:「的確有。醫生跟你太太談過,他的話相當嚴重。他認為你生命有危險。當然,他只是診斷你的第一個醫生,但我們也應該想想怎麼辦。我們就看另一個醫生吧,也許他可以用別的方法來治療你,這豈不是明智的做法麼?你活得比醫生預測的更久,也不會是史無前例的事。不過,你現在就做好準備吧,萬一病情惡化也可以應付,這樣做豈不更好嗎?你要我怎樣幫你就只管說吧,我很樂意效勞。」

他們繼續談了許久,但我們聽到這裡,已經可以清楚地看出這一番話多麼坦誠,多麼有益。病人有權知道自己的病情如何;如果他們詢問病情,我們就更應該告訴他們。

我們為什麼有時猶豫不決?

我們也許有點不願去探一個就要去世的人。我們看見而且感覺到死亡的毀滅力十分接近,這使我們害怕。(希伯來書2:14,15)可是,每逢朋友遭遇嚴重困難的時候,請不要想到你自己。箴言17章17節說得不錯:「朋友乃時常親愛;弟兄為患難而生。」既然你的弟兄或姊妹是基督徒小組的分子,他在險境裡比任何時候更需要你。不要因為你患病的朋友遇到危難,就感情用事,不關心他的現實需要。反之,要為他的好處著想,做他的好友。這樣,你就不會再緊張;為人服務的深切喜樂會抵消你的憂傷。

說什麼?

探問病重垂危的人時,須知假裝愉快是不能幫助病人的。慈祥地問一聲「你喜歡我在你身旁坐一會兒嗎?」是個好開始。問他:「你覺得怎麼樣?」「你想我為你做些什麼?」這樣便可以知道病人想談什麼事。如果病人害怕未來可能發生的事,他會覺得很難談及這些事。病人腦裡心中的意念,不是我們可以輕易斷定的。可是,如果病人不介意談及自己病況的嚴重,就不要誤解他的意思,插嘴說:「哎呀,這些事你千萬不可想!你一定會復元的。」你要坦白地同意他的話,承認最壞的事可能發生,但儘管如此,他也可以把一切都交託給天父。——腓立比書4:6,7。

你可以說:『你喜歡我給你讀讀聖經的幾句金玉良言嗎?』這些令人安慰的話可以激發信心。病人時常喜歡讀詩篇,因為這些詩章美妙地表露出遭難的人的沉痛感覺和他怎樣向耶和華呼喊求助。

病重垂危的人通常很累,沒氣力長談。因此在這樣的場合不用多說話。單是靜靜的坐在床邊,握著病人的手,這已經能安慰他了。病入膏肓的朋友即使沒有請我們替他禱告,也會很感激基督徒同工與他們一起祈禱。你若能夠用適當的言詞表達你全心相信耶和華願意而且有能力扶持你那在危難中的朋友,你們便會在這一剎那分享心靈相通的境界。

當然,我們不應該催促病人辦妥身後事,但我們要留意他在什麼時候喜歡談及這個問題。如果基督徒朋友答應在病人去世後照料一切——尤其是他的妻兒或者丈夫,病人就會感覺極大安慰。倘若要委任監護人或者處理承繼遺產的問題,那麼以書面作據是必需的。雇請律師可以進一步保證病人臨終的意願得以執行。

當然,我們的探訪不一定總要像上面所說的那麼嚴肅。這要看病人的情況而定。病人往往喜歡人記得他們在過去比較快樂的日子的情形。你還記得以前跟他有過什麼愉快的經歷嗎?說出來吧,你可以肯定,你走後病人會回味這些親切的往事。耶和華這個熱心的僕人雖然現在不能從事宣揚「好消息」的工作,但你也可以使他感覺深切的快樂。要提起他以前在這方面作過的一切努力。要誠摯地稱讚病人堅忍不拔的精神和他懷著信心,喜樂忍受痛苦的好榜樣。——希伯來書6:10。

戰勝恐懼

你會同意,相信自己可能因為疾病或意外而喪生的人更能幫助別人面對死亡。不否認人人都要面對的現實,這才是成熟的表現。

可是,如果懼怕死亡的心理不斷困擾著我們,我們可以怎樣克服這種有害的感覺和消極的念頭呢?首先,不要忽視你這種懼怕的心理。花點時間沉思一下人生多麼無常以及上帝所提出的解決方法。上帝——屬天的生命之源——的朋友可以現實而平衡地想及這個問題。他們知道死亡其實是什麼;失去知覺,沒有痛苦,沒有恐怖的睡眠。(約翰福音11:11-14)耶穌直言死人必定會復活:「你們不要把這事看作希奇。時候要到,凡在墳墓裡的,都要聽見他的聲音,就出來。」(約翰福音5:28,29)雖然耶穌被反對他的人所處死,他的天父卻使他復活。這個奇跡發生以後,使徒保羅寫道:「[耶穌]有一次向五百多個弟兄顯現,他們中間大多數到現今還在。」(哥林多前書15:3-8,《新譯》)的確有很多人作證基督已經復活。

基督徒知道,最重要的並不是他們目前所享有的生命。上帝的嘉許價值大得多,「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提摩太前書4:8)要深信當我們真的需要力量面對死亡的時候,耶和華必定會把這力量賜給我們。——詩篇46:1。

『沒有被棄』

假如你肯定自己的病情不會好轉,你就真的需要在靈性上保持平衡了。也許這樣的問題湧上心頭:『為什麼偏偏是我?』可能被人遺棄的感覺和恐懼之心折磨著你。要克服這樣的感覺。要控制自己的意念,使意念受你操縱。你仍然活著,有耶和華在你身旁。須知魔鬼正想利用你的弱點,削弱你對上帝和他的應許的信心。但你並不是孤軍作戰。耶和華決不會『丟棄你』。——哥林多後書4:9。

要找些朋友幫你,特別是靠著耶和華的力量克服過重重困難的朋友。對上帝的一切應許都要信得堅定不移。要向前瞻望,想想自己會怎樣復活,看見耶和華所賜的一切幸福。那會是個多麼美好的時刻!跟真正的朋友在一起,沒有痛苦,沒有憂傷,直活到永永遠遠。耶和華上帝想讓我們人人都永遠活著。耶穌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約翰福音11:25。

要想念正在哀傷的朋友

如果有一位基督徒弟兄或者姊妹不幸去世,不要忘記他的家人。這是你應該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的時候。你可以想像他們喪失親人的感受嗎?他們要照常生活下去,但心靈卻仍然受到重創。這時他們真正需要朋友——能夠傾聽他們的朋友。有人細聽他們覆述去世的丈夫、妻子或孩子生前所言所行,可以令他們感到舒暢,安慰。一下子就忘記去世的親人是不可能的。在這期間,你可以幫助他們再次照常過活。

你可以為正在哀傷的朋友做許多事。你可以給他們打個電話,也可以在他們想不到的時候請他吃飯。你可以請他們參加你的個人聖經研讀嗎?一切法律,財務的手續都辦妥了沒有?他們夠錢過活嗎?如果不夠,我們願意從耶和華賜給我們的財物撥一部分來幫助他們嗎?

我們的朋友在什麼時候特別需要我們是很明顯的——就是在悲慟、憂慮,甚至恐懼的時候。耶穌說了關於好心的撒瑪利亞人的比喻,也是要使我們在這樣的時刻得益。千萬不要好像比喻中的祭司和利未人那樣:「從旁邊走過去。」(路加福音10:29-37,《新譯》)現在我們更能理解傳道書七章二節的話:「往遭喪的家去,強如往宴樂的家去。」雅各也寫道:「在父上帝看來,純潔無玷污的虔誠,就是照顧患難中的孤兒寡婦,並且保守自己不被世俗所污染。」(雅各書1:27)願耶和華祝福我們這樣的行動!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