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安全
B先生和太太與他們三個十餘歲的兒女住在非洲。在過去二十年間他們花了很多心血發展他們那美麗的農場,並且將所賺得的利潤用來建造一間舒適的住宅,種植各種農作物,飼養牲畜和設置農場所用的機器。這個農場成為他們的小堡壘,他們在艱難和憂傷的日子的避難所,在每日辛苦工作之後為他們帶來安舒的安樂窩。他們感覺很安全。
可是在一夕之間,情勢卻改變了。在過去一段時間,國內的某些政治勢力力量日增。一些決心以暴力帶來改變的人從事各項恐怖行為,並且在農村地區未經鋪砌的泥路上敷設地雷。有一天當B先生從市內駕駛他的蘭羅弗車返回農場時,他的汽車觸雷爆炸,他立時身亡。
B太太和她的兒女不再感覺安全了。由於附近一帶暴亂日增,以及照顧農場方面的種種憂慮和家裡沒有可以作主的男子,她覺得不得不將他們一度視之為安樂窩的農場放棄。這家人遷往另一個國家,希望在當地尋得一種較安全的生活。
在這同一個非洲國家中,在數年之間情形發生了極大的改變。以前許多有熱帶植物環繞和懸出「歡迎」招牌的農場現在四周有高大的鐵絲網環繞,網上更設有有刺的鐵絲網。房屋的牆四周堆疊著沙袋,窗門要裝置鋼紗以資保護。
城市中的生活也大為改變,有越來越多人裝置防盜警鐘。他們的物業變成重門深鎖,並且養有惡犬以防止外人闖入。商店的櫥窗貼上特別的膠帶以防止玻璃碎裂。在超級市場門口警衛會向購物者搜身。往外地度假的人需要雇請警員在他們離家期間保護他們的住宅。
在許多地區,以前人們可以平靜地駕車駛過非洲的鄉村原野,但現在從一個市鎮到另一個市鎮卻變成一段充滿緊張的旅程。當局勸諭前往外地的人在未起程之前先通知警方,許多人在裝甲車保護之下結伴同行。戒嚴令和宵禁變成了日常生活上的慣事。
除了這些安全措施之外,許多有能力的人也設法進一步保障自己的安全;他們收購金銀珠寶和藝術品,或將錢存放在外國銀行裡。他們認為藉著這樣行,假若情勢沒有改善的話,他們仍然有些資產以備不時之需。
這樣的發展並非僅限於在上述國家中發生。你很可能在自己的地區中也見到人們作出同樣的保安措施和許多人對自己住宅及家人的安全比以前更留意。問題是,這些努力真正能夠帶來我們人人都渴望享有的內心安寧和安全嗎?
軍事力量是解答嗎?
各國政府所採取的行動也反映出對安全的同一關注。許多國家正採取前所未見的步驟以保衛疆界及保護他們的外交人員。英國女皇訪問非洲南部及教皇訪問北愛爾蘭時需要動員數以百計的保安人員。當有些國家將船隻、飛機或部隊派駐在被視為具有戰略重要性的地點時,其他國家則視之為對他們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而時常採取相應的軍事措施。
大部分政府均相信國家的安全有賴於軍備。足以證明這點的一件事實是,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最近報導說,世界各國花在軍備上的金錢「距離一分鐘一百萬美元不遠」,而這筆巨款有百分之七十五是第三世界所花的。(《信使》月刊,一九四九年四月,19頁)生活在這些國家裡的人見到每日有數千計的人死於饑荒和各種藉水傳播的疾病,政府將巨額金錢花在軍備之上有使他們感覺真正安全嗎?
我們再次問道,軍事力量真的意味到安全嗎?誠然,人可以將這樣的念頭置諸腦後。但他若認真考慮一下,世界各國的政府已擁有足夠的炸彈將全人類殺死幾次有餘,他能夠真正感覺安全嗎?試舉個例說明:你在晚上若在床下放一枝機關槍,同時你知道鄰人也有一枝機關槍瞄準你的住宅,而且他渴望一有機會,當他感覺不會危及自己時,便對你開火,你能夠在晚間放心安眠嗎?
人人都渴望安全
我們人人都渴望感覺安全,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甚至動物也自然渴望安全。雀鳥將窠築在最隱蔽或最難達到的地方。松鼠儲藏堅果供年中較寒冷時之用。貓在行將生產之前會巡查家中各處以找出一個隱蔽的角落供養育貓兒之用。
今日我們所有人所面對的問題是,我們可以從何處尋得安全?動物按照本能將他們的安全感基於物質東西之上。但是人又如何呢?我們的安全有賴於物質的東西,以致我們其實比禽獸好不了多少嗎?我們的安全有賴於職業,或有賴於所積聚的財富、金銀或銀行存款嗎?軍備可以使我們的生活安全嗎?抑或我們要在一種看來比較穩定的政府之下才可以尋得安全?
睿智的所羅門說:
「你要小心保全智慧和謹慎的思維,切不可失卻!它們是你心靈的命脈,是你頸項上的華飾。倘若你謹守這一切,你步履就必定穩健,不致失足。你必定安坐無懼,熟睡無憂;你不用害怕橫禍飛來,也不用害怕惡人突襲,因為主[耶和華]與你在一起,他必定護佑你,不讓你踏進羅網。」——箴言3:21-26,《當代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