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顧全面子懷有平衡的看法
聖經表示,顧全面子的慾望差不多像人類本身一樣古老。事實上,第一對人類犯罪之後隨即試圖挽回自己的面子。
你也許熟悉我們的始祖亞當夏娃由於吃了禁果,而得罪上帝一事。最後他們不得不將自己的罪行招供出來。他們的反應饒有趣味。當亞當被迫認罪時,他試圖將罪咎推在夏娃身上和甚至耶和華上帝身上。他說:「你所賜給我與我同居的女人,她把那樹上的果子給我,我就吃了。」夏娃也試圖逃避罪責。她說:「那蛇引誘我,我就吃了。」——創世記3:8-13。
你試過受到引誘要同樣行嗎?當你們被迫面對自己所做的錯事時,你試圖將罪咎推在別人身上嗎?有些人寧願千方百計推卸罪責亦不願公開說:「我很抱歉。我錯了。」可是,試圖挽回面子並不會改變事實。亞當夏娃雖然提出藉口,卻仍然為所犯的罪受到處分。——創世記3:16-19。
亞拿尼亞和撒非喇是過度關心「面子」的另一對夫婦。他們試圖說謊欺騙早期的基督教會,看來他們想在信徒同工當中增加他們的聲譽或「面子」。上帝對此大感不悅而將他們處死。(使徒行傳5:1-11)假如今日一個基督徒偽稱自己在事奉上帝方面所做的工作過於他實際所做的,耶和華豈不會對事情懷有同樣的看法嗎?或者,我們若在其他任何方面隱瞞自己的真正面目而裝出一副假面孔,耶和華豈不會不悅嗎?——雅各書3:17。
基督徒需要顧全面子嗎?
關心「面子」看來大部分導致不良的後果。這乃是因為事情基於一個錯誤前提的緣故。愛面子的人認為個人的聲譽是最重要的事。這樣的看法並不對。此外,愛面子的心理可能基於自驕心或自命不凡,這絕不是耶和華所喜悅的事。——箴言16:18。
誠然,聖經的確說:「名譽強如美好的膏油。」(傳道書7:1)可是,這裡所指的是人藉著一生的善行而贏得的聲譽,特別是指在耶和華眼中的名譽而言。這裡所指的絕不是人無論自己是否配得而要求別人對他表示的尊敬。
不錯,人若想作基督徒的監督,就必須「在教外有好名聲」。(提摩太前書3:7)可是,這種「好名聲」是由於當事人表現基督徒的優良品行及將家庭管理得好而贏得的。這並非由於他持有大學學位、高尚工作或花很多錢結交朋友的緣故。
顯然耶穌基督並沒有過度重視他在別人面前的「面子」。他曾向窮人、稅吏和罪人傳道而非與當時的宗教領袖來往,這看來使他在那些心高氣傲的人眼中失去不少「面子」。(約翰福音7:45-48)但耶穌卻始終如一地努力遵行他天父的旨意,因為他絕沒有求自己的榮耀。事實上,他有一次說:「我若榮耀自己,我的榮耀就算不得什麼。」(約翰福音8:49-54)他甘願等待天父去榮耀他。可是,耶穌的行動卻為他在上帝和一切思想正確的人面前贏得一個美好的名聲。
我們的情形也一樣。我們若試圖榮耀自己,特別是藉著隱瞞事實或裝出一副假面孔的話,這顯然是不對的。從長遠看來,這樣行亦沒有任何價值。好得多的途徑是關心上帝對我們的看法。耶穌自己說:「人若因我辱罵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樣壞話毀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應當歡喜快樂,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馬太福音5:11,12。
耶穌自己便有過這樣經歷,特別是在他被人逮捕之後。宗教領袖們審問他和試圖以假見證破壞他的名譽。事後他被人恥笑和譏嘲。有人將一個荊冠帶在他頭上,並且給他披上一件紫袍以譏諷他是個王這件事實。(馬可福音14:55-65;15:17-20)後來當耶穌垂死時,沾沾自喜的統治者們站在受苦柱四周對他冷嘲熱諷。甚至他受死的方式也被猶太人視為十分可恥。(路加福音23:32-38;加拉太書3:13)在這一切事上,耶穌有試圖保衛自己的名譽或挽回面子嗎?絕沒有。反之,聖經告訴我們他「輕看羞辱」。(希伯來書12:2)在他眼中看來,遠較重要的是榮耀天父的聖名。(約翰福音17:4,11)由於採取這條良好的行徑,基督的確在天上獲得極大的獎賞。他為我們今日的人立下一個多麼傑出的榜樣!——彼得前書2:21,22。
怎樣處理「面子」的難題
那末,基督徒應當怎樣處理保全面子的難題呢?其實我們需要考慮到事情的兩方面:我們對待別人的方式和我們對自己的看法。
在對待別人方面,基督徒應當設法避免使人感覺不得不試圖挽回面子。(馬太福音7:12)因此,愛心和體恤之心會使監督在向人提出勸告或糾正時以一種仁慈、體貼的方式——懷著「溫柔的心」——如此行。(加拉太書6:1)基督徒在向非信徒宣揚「好消息」時會以「謙恭溫和的態度」機巧地如此行。(彼得前書3:15,《現譯》)這樣,即使對方所說的話並不正確,或發覺自己一向所信的事是虛假的,他亦不致感覺難過或尷尬。除此之外,基督徒不應當散布有害的閒話以破壞別人的名譽。——箴言16:28。
至於我們對自己的看法,我們應當意識到,我們必須具有基督徒的成熟才能避免顧全面子的陷阱。甚至約伯也曾落入這個陷阱中。誠然,他處於巨大的壓力之下。他所遭受的苦難包括身染惡疾、失去兒女和受到妻子的非難。後來有三位所謂的朋友前來探視他而指責他在暗中犯了罪。這使約伯禁不住大聲疾呼為自己辯護。他「自以為義,不以上帝為義。」(約伯記32:2)但是後來約伯聽見以利戶明智的推論,特別是受到耶和華本身的勸諭,他的思想遂得以恢復適當的平衡。於是約伯將榮耀歸給上帝而非試圖挽回自己的面子及為自己辯護。結果他獲得豐盛的獎賞。——約伯記42:1-6,12,13。
因此,基督徒需要小心檢討自己。時常我們很難察覺真正的難題其實是顧全面子的心理作祟。可能我們試圖騙倒別人,同時也騙倒了自己。人心十分詭詐,因此能夠騙倒我們。(耶利米書17:9)這尤其以我們受到感情壓力或突然面對難題時為然。可是,虔敬地分析一下自己的思想卻可以幫助我們看出真正的情況如何。(詩篇139:23,24)一旦我們看清楚事實的真相,我們便能夠像約伯一樣憑著上帝的道及基督徒弟兄的幫助而恢復平衡。
時常,使我們憂慮的並非反對者的意見而是親者對我們的看法。一個成熟的基督徒可能為了「好消息」的緣故甘願忍受社區中其他的人對他的恥笑。但是他卻發覺很難在小組裡承認自己犯了錯誤或犯了罪,因為他認為這樣行便可能失去基督徒同工對他所懷的尊重。他的兒女若做了錯事,他可能感覺十分難堪而試圖將事情隱瞞起來。
這甚至可能發生在基督徒監督身上。可是,處於這種情況中的長老若公開承認自己的難題,他反而會造益小組而為別人立下正確的榜樣。思想正確的人會因為他的忠實而尊敬他。在另一方面,企圖避免罪咎或掩飾自己或家人所做的事則是懦夫所為。這也可能導致說謊的惡果。兩者均是上帝所深惡痛絕的事。——啟示錄21:8。
三種可貴的基督徒品質
因此,我們需要培養一些可以幫助我們克服顧全面子的慾望的基督徒品質。這些品質是什麼呢?其中之一是誠實。(希伯來書13:18)我們若珍視誠實的美德,就不會希望裝出一副假面孔;但顧全面子則差不多總是要我們如此行。這也許相當困難。由於這緣故,我們也需要謙卑和勇氣的品質幫助我們保持誠實,對自己及對別人皆然。(箴言15:33;哥林多前書16:13)除此之外,謙卑可以克服使我們渴望顧全面子的虛偽自驕心。
不錯,勇氣、誠實和謙卑可以幫助我們避免顧全面子的陷阱。保羅說有些人將他視為愚人。(哥林多前書4:10)你若深知你所行的是上帝的旨意,你介意別人將你視作愚人嗎?抑或你由於害怕別人的意見而不敢做對的事?青少年特別需要有勇氣、誠實和謙卑才能緊守立場擁護公義的原則而非試圖顧全面子及附和大眾。——彼得前書4:4。
耶穌將事奉上帝的人比作「無用的僕人」。(路加福音17:10)你對自己懷有這樣的看法嗎?抑或你認為自己相當重要?保羅鼓勵我們不要「自視太高,過於所當看的。」(羅馬書12:3,《新譯》)他也勸勉我們「不要自私自利,也不要貪圖虛榮,只要謙卑,看別人比自己強。」——腓立比書2:3,《新譯》。
聖經清楚表明,在基督徒的組織裡,顧全面子或沽名釣譽是沒有立足之地的。謙卑、勇氣和誠實這幾種重要的基督徒品質是與顧全面子完全背道而馳的。懷有這樣的想法可能並非易事,特別是我們若在一種將面子看得重要過一切的文化中長大的話。但是,憑著上帝的聖靈之助,基督徒是可以在行事方式方面作出改變的。只要他們真正想如此行,甚至『激勵他們頭腦的力量』也可以改變。(以弗所書4:23,《新世》)因此要留意避免顧全面子的種種危險。要看清楚這是墮落的肉體的一個陷阱而竭力加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