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帝面前建立好名聲
「名譽強如美好的膏油;人死的日子勝過人生的日子。」——傳道書7:1。
1.人人都為自己建立什麼?有時也給予別人什麼?
人人做事,或完全不做事,均會產生附帶的影響。一個男子製造精緻的傢具,他會連帶建立一個名聲而以精良的工匠為人所知。一個女子煮得一手好菜,結果同時贏得烹飪能手的名聲。第三個人無所事事,於是為自己招來懶惰的名聲。人人都為自己建立某種名聲。有時我們則將某個名聲給予別人。掃羅和他的同黨對大衛肆意詆毀而給他一個壞名聲。大衛則憑所寫的詩篇給予上帝一個好名聲。耶和華使大衛能夠為自己建立好名聲。有些自稱代表上帝的人由於倡導宗教的謊言和行為不檢而給上帝一個壞名聲。真正的敬拜者則憑著自己的言行給上帝一個好名聲;藉著這樣行,他們同時也為自己在耶和華上帝面前建立一個好名聲。——詩篇64:1-6;歷代志上17:8;以西結書36:20-23。
2.傳道書說了一句什麼看來頗奇怪的話?接著提出什麼勸告?
2 聖經的傳道書裡有一節經文在有些讀者看來似乎十分奇怪:「名譽強如美好的膏油;人死的日子勝過人生的日子。」這怎麼可能呢?死亡怎可能勝過生命呢?你若能夠選擇,你豈不寧願開始你的生命而非來到生命的盡頭嗎?讓我們再次讀讀這節經文以及接著的幾節經文:
「名譽強如美好的膏油;人死的日子勝過人生的日子。往遭喪的家去強如往宴樂的家去,因為死是眾人的結局;活人也必將這事放在心上。憂愁強如喜笑,因為面帶愁容終必使心喜樂。智慧人的心在遭喪之家,愚昧人的心在[作]樂之家。聽智慧人的責備強如聽愚昧人的歌唱。愚昧人的笑聲,好像鍋下燒荊棘的爆聲,這也是虛空。」——傳道書7:1-6。
3.(甲)這裡所論及的是古代以色列人的什麼習俗?在這樣的時刻,什麼思想會為人帶來最大安慰?(乙)我們怎麼知道這裡所說的名是指美名而言?
3 這段經文澄清了『你死亡的日子勝過你出生的日子』這句奇怪的話嗎?你若知道這段話的場合和背景,便會明白話裡的意思。它們論及古代以色列的一個習俗。當一家人有親者去世時,他們的住宅便會成為一個「遭喪的家」。按照習俗,朋友和鄰里會前來弔唁。能夠為人帶來最大安慰的思想便是,親者死亡的日子勝過他出生的日子——他若已在上帝面前建立了一個好名聲的話。誠然,在希伯來原文中,這段經文的第一節僅是說「名字」而非「美名」。a可是,這裡所指的乃是美名而言。箴言22:1的情形與此類似:「[名字]勝過大財。」有些譯本在此加上「美」這個形容詞以表明所指的是怎樣的名字。b箴言和傳道書7:1所指的必然是美名而言,不然這兩句話便會變成沒有什麼意思了。
4.我們死時可能具有什麼我們在出生時沒有的東西?為什麼?
4 我們在一生中為自己建立名聲——好名聲或壞名聲。我們若在上帝眼中行事明智,便可以在上帝面前為自己贏得一個好名聲。但這是需要時間的。在我們出生的日子,我們還未有時間建立任何名聲。再者,我們都生在亞當所遺傳的罪性之下而不免一死。(羅馬書5:12)因此,若干年後我們若在死亡的日子臨到時已在上帝面前建立了一個好名聲,我們便擁有一些我們在出生的日子所沒有的東西了。我們擁有一個當上帝在基督王國治下復活死者時會蒙他記念的名字。「義人的記念被稱讚,惡人的名字必朽爛。」——箴言10:7。
舉哀者得益
5.舉哀者坐在遭喪之家時可以想念什麼事?
5 但是,當古代一個以色列人前往遭喪之家安慰死者的親屬時,他自己也能夠得益。當我們將以上所引經節的一部份再讀一次之際,請考慮一下這點。「往遭喪的家去強如往宴樂的家去,因為死是眾人的結局;活人也必將這事放在心上。」(傳道書7:2)這樣行的人不但對死者的遺屬表現仁慈的同情而非無動於衷地追求自己的享樂,同時也沉思在這個家裡有一個人剛死去;他意識到這並非一件異乎尋常的事,反之,人人都是不免一死的,因此死亡也會有一天臨到他身上。當這件事發生時,他死亡的日子會勝過他出生的日子嗎?他在一生中行事明智,因此當死亡臨到時已在上帝面前建立了一個好名聲嗎?活人必須在還有時間作出改變之際將這件事緊記在心,因為好名聲不是可以在臨死之前急忙悔改而建立起來的。
6.為什麼在這種情形之下哀傷勝過歡笑?
6 經文繼續說,「憂愁強如喜笑,因為面帶愁容,終必使心[得以改善]。」(傳道書7:3)與其將時間花在輕浮的作樂之上,檢討一下自己的一生,正視以往所犯的錯誤及為過犯而憂傷無疑好得多。這樣行可以改善你的內心,促使你改弦易轍,開始明智地行事而非好像一個不負責任的愚人一般嬉笑作樂,渾渾噩噩地過了一生。「智慧人的心在遭喪之家,愚昧人的心在[作]樂之家。」——傳道書7:4。
7.(甲)這可能使舉哀者具有怎樣的心境?(乙)為什麼聖經將愚人的笑聲比作鍋下荊棘焚燒的噼啪聲?
7 再者,「聽智慧人的責備,強如聽愚昧人的歌唱。」(傳道書7:5)死亡接觸,例如在參加葬禮時所為一般,是一項發人深省的經驗,這應當促使人檢討一下自己的一生。這可能使他樂於聽從明智的勸告。甚至出於仁慈的批評也頗難接受,但是聽別人的責備卻勝過聽愚人的歌唱或「讚揚」。(《現譯》)聽見和留意聖經中明智的責備使我們能夠在上帝面前贏得一個好名聲。浪費時間聽無聊的恭維卻是虛空:「愚昧人的笑聲好像鍋下荊棘的爆聲,這也是虛空。」(傳道書7:6)在鍋下以荊棘作柴不會有什麼用處。荊棘雖然火勢盛旺,燒得噼啪作響,但不久便會化為灰燼。荊棘沒有足夠的實質使火延續到將肉燒熟為止。火燒荊棘所發出的響聲是無用的,正如愚人的笑聲一般。兩者均不能成就任何具有恆久價值的事。
一句甚至更奇怪的話
8.既對事情懷有更深的了解,現在我們可以看出什麼教訓?
8 現在我們既對這件事獲得更清楚的了解,讓我們再看看「人死的日子勝過人生的日子」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這不再是一句奇怪的話了,反之我們由此可以學得一個有力的教訓,指示我們應當過怎樣的生活以求上帝面前建立一個好名聲。這樣,我們死去的日子便會勝過我們出生的日子。當然,這意思是如果我們死亡的日子會來臨的話。『什麼?』有些人也許會感覺驚奇。『如果我們死亡的日子會來臨的話?你意思是說這日子可能不會來臨嗎?這句話甚至比認為死亡勝過出生的話更奇怪!』
9.你的眼看見什麼情形?它們應當真正看出什麼?
9 再次地,關鍵是在於了解我們生活在什麼時代。你的眼能夠看見,真正看見嗎?無疑你見到我們的時代十分危險和難於應付。你看見許多人以自我為中心和自高自大,見到許多婚姻失敗和家庭破裂,見到欺騙、說謊和強暴的罪行大行其道,甚至有許多自稱為基督徒的人也證明自己是偽君子。但是你的眼看出這一切事含有什麼意義嗎?提摩太後書3:1-5,13告訴我們這些事含有什麼意義:
「你該知道,末世必有危險的日子來到,因為那時人要專顧自己、貪愛錢財、自誇、狂傲、謗讟、違背父母、忘恩負義、心不聖潔、無親情、不解怨、好說讒言、不能自約、性情兇暴、不愛良善、賣主賣友、任意妄為、自高自大、愛宴樂不愛上帝,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這等人你要躲開。只是作惡的和迷惑人的必越久越惡,他欺哄人,也被人欺哄。」
10.你的耳聽見什麼?它們應當進一步意識到什麼?
10 你的耳能夠聽見,真正聽見嗎?無疑你聽見自從1914年以來世上有許多戰爭、饑荒、地震和流行的疾病發生。你知道全世界均經歷道德的崩潰。你也聽見耶和華見證人在普世宣揚關於基督王國的好消息,以及他們由於宣告這個千年王國將臨而飽受逼迫。但是你的耳聽出這些事所含的意義嗎?你知道這些事乃是耶穌所預言的末世徵象的一部份嗎?有一次他的門徒問他說,「請告訴我們,什麼時候會有這些事?你的臨在和事物制度的終結會有什麼象徵呢?」耶穌回答時便舉出這上述的各事來。——馬太福音24:3,《新世》。
11.譏嘲的人怎樣說?這提出什麼證據?
11 你的心敏於領會這一切事所含的意義嗎?抑或你的心已剛硬麻木,以致你說,「這一切事在以前都發生過」?譏誚的人其實提出了證明我們正生活在「末世」的另一項證據。彼得後書3:3,4預言到他們的出現說:「末世必有好譏誚的人,隨從自己的私慾出來譏誚說:『主要降臨的應許在那裡呢?因為從列祖睡了以來,萬物與起初創造的時候仍是一樣。』」
一件新事
12.現今有什麼在世界歷史上的新情勢出現?
12 可是,當你想到今日普世所遭受的染污時,無疑你的心意識到『萬物並非與起初創造的時候仍是一樣。』人以前從未試過有力量毀壞地球而使其成為一個不宜於人類居住的行星。他們現在已擁有這樣的力量了,並且正在運用這種力量試圖如此行!科學家提供給工業家本來可以造福全人類的科技。但是這項祝福卻變成了咒詛,因為科技染污了環境,以致各種致命的疾病在地上橫行。我們所呼吸的空氣飽受染污、用來種植糧食的土地變成有毒,供給我們食水的許多河流和湖泊正在垂死中,而海洋則變成了國際的污水池!
13.關於徵象的什麼特色,譏誚者無法說『這在以前已發生過』?
13 你的心意識到地球維持生命的能力正受到危害,也意識到這是以前從未發生過的事,因此譏誚者無法聲稱這僅是歷史重演而已嗎?他們也許想如此行,因為人類毀壞地球已是聖經所預言的「末世」徵象的一部分。聖經的啟示錄一書(11:18)在差不多19個世紀之前即已透露這件事:「[列國]發怒,你的忿怒也臨到了,審判死人的時候也到了,……得賞賜的時候也到了,你敗壞那些敗壞[地球]之人的時候也就到了。」
14.為什麼耶穌日子的大部份人和我們日子的大部份人均沒有留意警告?
14 你的眼若真正看見,你的耳若真正聽見,你的心若並非剛硬麻木,你便會意識到我們正生活在「末世」,這個邪惡事物制度的末日已迫近眉睫了。但是大部份人類並不明白這件事實,正如在耶穌的日子大部份人並不領會他所發出的警告信息一般。當時他引用以賽亞的預言對這些人所說的話對今日的人類亦適用:
「他們看卻看不見,聽也聽不見,也不明白。以賽亞的預言,正應驗在他們身上,他說:『你們聽是聽見了,總是不明白;看是看見了,總是不領悟。因為這人民的心思遲鈍,用不靈的耳朵去聽,又閉上了眼睛;免得自己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裡明白,同轉過來,我就醫好他們。』」——馬太福音13:13-15,《新譯》。
15.現在誰可以歡欣鼓舞?他們懷著什麼希望?
15 在接著的一節耶穌加插了一段對他門徒所說的話:「你們的眼睛是有福的,因為可以看見;你們的耳朵是有福的,因為可以聽見。」今日有眼有耳有心能夠看見、聽見和明白我們正生活在「末世」的人的確有福了。耶穌告訴他們說:「一有這些事,你們就當挺身昂首,因為你們得贖的日子近了。」(路加福音21:28)有些生活在「末世」的人可能永不用面對死亡的日子。耶穌將這個時代比作挪亞的日子。正如挪亞和他的家人得蒙保全渡過將邪惡世界毀滅的洪水,同樣地,今日行事明智,在上帝面前建立好名聲的人在耶和華上帝於哈米吉多頓大戰中毀滅這個邪惡的制度時並不會喪生。因此,聲稱有些人永不會看見死亡的日子絕非無稽之談。反之,我們所表達的乃是一個來自上帝的希望。
16,17.人們不願面對什麼?現今我們亟需怎樣行?
16 在古代的以色列國中,一個人可能認為自己還有剩下的一生可以在上帝面前建立一個好名聲。雖然他可能明天便死去,他卻掩眼不看這件事實。他知道別人也許會有不測,但是他卻不會。其他年輕過他的人可能會死去,但是他卻不會。他以為自己必定還有幾年可活。這樣的想法是個危險的錯誤。甚至對一個在古代以色列國中的人來說,這樣的想法也是危險的,但是對我們今日的人來說,懷有這樣的想法更是個危險得多的錯誤。我們並非生活在正常的時代而能夠期望活到通常的70歲或甚至80歲。反之我們正生活在「末世」。一個事物制度的死亡已經迫近眉睫了。因此我們亟需聽從以弗所書5:15-17的勸告:「你們行事為人要謹慎,不要像愚昧人,卻要像聰明人。要把握時機,因為這時代邪惡。因此不要作胡塗人,要明白什麼是主[耶和華]的旨意。」(《新譯》)
17 現在,趁你還活著之際,在你死亡的日子尚未來到之前,便是在上帝面前建立好名聲的大好時機了。
[腳注]
a 可參看聖經《新世界譯本》(英文)
b 英文的《欽訂本》,《美國標準譯本》,《新英文聖經》,《新世界譯本》註腳以及中文的《當代聖經》,《現代中文譯本》。
[第21頁的圖片]
死亡的日子勝過出生的日子——怎麼可能呢?
[第24頁的圖片]
死亡的日子怎可能勝過這個時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