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帝所指定的方式敬拜他
你在宗教方面留意到以下的矛盾現象嗎:
「1980年代會見到『比歷史上任何時期有更多人接納基督教的信仰,同時比以前任何時期有更多基督徒脫離有組織的基督教。』」——雪梨《先驅晨報》,1979年7月21日。
澳洲這項根據調查過50個主要教派和9,000個「基督教」群體而作的報告表明人們正紛紛脫離教會,達到前所未見的地步。你也許知道有許多人以前虔信宗教和經常上教堂,但現在卻已不再如此行。
可是有許多人卻意識到內心有敬拜上帝的需要而受到宗教所吸引;吸引他們的宗教時常是一些打動他們的感情,也許促請他們從速「得救」的宗教。
你也具有上帝所賦予的需要,想敬拜你的造物主。但是你應當怎樣從事這種敬拜呢?他指定人以什麼方式敬拜他呢?
你怎樣才能知道?
很自然地,有權決定什麼是真理和純真崇拜的乃是上帝而非任何人或教會。耶穌有一次告訴第一世紀一個屬於某個宗教群體的女子說:「上帝是靈,敬拜他的必須用心靈按真理敬拜他。」(約翰福音4:24,《新譯》)這項律則對我們今日的人也適用。
不錯,我們若要取悅上帝就必須衷心和誠懇地表明我們愛好純真的崇拜。我們也必須尋求真理和竭力與之一致。這意味到行事與上帝的道所顯示的真理一致而非僅是跟從教會的傳統或一些與聖經真理有所抵觸的宗教主張。
為了分析一種宗教——甚至你自己的教會或你當地流行的信仰——是否符合真理,我們可以查考許多不同的方面。但是即使我們的查考僅限於三方面,亦可以幫助你以上帝所指定的方式敬拜他。請留意:
流行的信仰——是真理嗎?
世界各地大部分宗教均提倡的一個主張是人具有一個不可見的「靈魂」,在身體死後繼續以靈體的情況永遠活下去。你聽過這種道理嗎?人們時常連帶認為好人的靈魂在人死時會升上天堂。這種信仰促成了人們對死去親屬的「鬼靈」的關注。《大英百科全書》指出:「人類靈魂不死的信仰差不多是普遍的。」很可能你已體會到這點。
但這本百科全書說靈魂不死的信仰「差不多是普遍的」,這的確是很適當的說法。為什麼呢?因為古代的希伯來人和早期的基督徒並不相信人有個不死的靈魂。
這也許使你感覺驚奇,因為許多人以為教會的這個道理是來自聖經的。可是,請留意這點:
據聖經透露,魔鬼撒但所說的第一個謊言是人犯罪並不會招致死亡。(創世記3:1-4)既然我們的始祖終於死去,而且在此之後人人均不免一死,有什麼主張比以下的見解更能夠騙倒人呢:他們其實並不是真正死去——他們只是身體死去,靈魂其實永遠活下去——不錯,人類靈魂不死的信仰其實助長撒但的謊言,並且使億萬人害怕死者。
可是,聖經很簡明地主張你的「魂」便是你本人。我們從聖經中關於亞當受造的記載可以看出這點。造物主從塵土造成一個軀體,然後賜給他生命和維持生命所需的氣息。結果如何呢?亞當「便成為一個活著的生物(或,活的魂)。」(創世記2:7,《新世》)上帝並沒有賜給亞當一個靈魂。反之亞當本身便是一個「魂」。——可參閱哥林多前書15:45。
與此一致地,聖經主張「魂」(人)是可以死的。你可以看看以西結書18:4(《廣東話譯本》)。這意味到人死時不會有思想或感覺嗎?不錯。事實上,傳道書9:5告訴我們:「活著的人知道必死,死了的人毫無所知。」
這意思是說我們死去的親友不再有任何希望嗎?不然,因為聖經提出若干例證表明上帝曾將死者復生。例如你可能已經知道上帝在耶穌基督死後第三日將他復活成為靈體。(使徒行傳10:39,40;彼得前書3:18)根據這件事實和有關的聖經應許,我們可以期望有一天上帝會將一切存在他記憶中的人復活過來。——使徒行傳17:31;24:15。
因此,你若想想這件事,便可以看出大部分宗教所提倡的靈魂不死的道理是與聖經的教訓背道而馳的。因此,你們可以問問自己:『這對我有什麼意義呢?我需要作出若干調整以求以上帝所指定的方式,按照真理去敬拜他嗎?』
事情也牽涉到行為
耶穌基督進一步幫助我們辨明上帝要人崇拜他的方式。耶穌告訴門徒說:「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翰福音13:35)今日大部分教會真的鼓勵所有的信徒表現耶穌向人表現的那種愛心嗎?
例如,羅馬政府要求早期的基督徒加入或支持羅馬的軍隊,這使基督徒的愛心受到考驗。基督徒樂於服從政府的律法,但是他們卻無法為了服從政府的法律而違反上帝的律法,例如違反禁止殺人的律法。(馬太福音22:21;使徒行傳5:29)再者,上帝論及他的百姓說:「他們要將刀打成犁頭,把槍打成鐮刀。這國不舉刀攻擊那國,他們也不再學習戰事。」——以賽亞書2:4。
與此一致地,早期基督徒不願為羅馬帝國或其他任何國家爭戰。
可是,請想想我們這時代的各教會和它們屬下的牧師教士所採取的立場。他們提出若干藉口之後便認可和祝福戰爭——在這些戰爭中天主教徒殘殺天主教徒,基督新教徒殘殺基督新教徒。這絕不是上帝要人敬拜他的方式!
上帝的道德標準
為了決定上帝所指定的崇拜方式,我們可以查考的第三方面是看看一個宗教團體是否擁護上帝的道德標準而非僅是對過犯視若無睹。
耶穌曾努力幫助罪孽深重的人,包括醉酒者和犯性不道德的人。他的門徒也要同樣行。(馬太福音9:10-13;21:31;路加福音7:36-48;哥林多前書6:9,11)聖經表明,甚至在人悔改成為基督徒之後,有些仍會重蹈覆轍而犯嚴重的罪。(加拉太書6:1)例如在古代哥林多的基督徒小組裡有一個男子犯了姦淫罪。——哥林多前書5:1。
一個基督徒若習以為常地犯罪,其他基督徒會努力設法幫助他恢復屬靈的力量以求復得上帝的嘉許。(雅各書5:13-16)但是這人若不肯悔改而繼續犯罪,那又如何呢?上帝的道論及哥林多犯罪的男子和其他與他相若的人說:
「若有稱為弟兄,是行淫亂的、或貪婪的、或拜偶像的、或辱罵的、或醉酒的、或勒索的,這樣的人不可與他相交,就是與他吃飯都不可。……『你們應當把那惡人從你們中間趕出去。』」——哥林多前書5:11-13。
因此,一個蓄意犯罪的人若拒絕接受幫助,也不肯悔改,真正的基督徒組織就必須將他逐出或開除。也許這會使犯過者恢復理智。可是,不論他是否這樣行,遵從上帝的訓示將犯過者從小組開除可以保護小組中誠懇的基督徒。——哥林多前書5:2-8。
但是你們所知道的大部分教會有採取這樣的懲戒行動嗎?大部分公開犯罪的教友豈不是繼續受教會接納而視之為教會的成員嗎?
最近奈及利亞一份報紙的首頁刊出了以下的報導:
「在盧撒加的天主教教區中,差不多有三分之一已婚的羅馬天主教男子在家中蓄妾……這項以大主教米令高所作的調查為根據的報告聲稱,在10,903個天主教家庭中有3,225家人蓄妾。」——1980年9月14日。
由於各教會沒有聽從上帝的命令將不肯悔改的罪人開除,以致別人以為他們也可以犯罪而不用受罰。或者人們只是乾脆捨棄宗教。——傳道書8:11。
一個少年寫了以下的信給一份報紙:
「我很討厭上教堂,因為我見到一些我知道時常醉酒、說閒話、說謊和欺騙的人,他們每個星期在教堂裡禱告唱詩。我對偽君子毫無好感,但我們的教堂卻充滿了偽君子。」——棕樹灘《時代郵報》1979年5月27日。
顯然上帝無法嘉許一些產生這種果子而沒有「用心靈按真理敬拜他」的人或教會。——約翰福音4:24,《新譯》;馬太福音7:15-20。
你會怎樣行?
我們只查考過事情的三方面。但這已清楚表明,我們若想以上帝所指定的方式敬拜他,就可能必須在自己的信仰和行事方式方面作出若干基本的改變,正如使徒保羅和其他許多成為真正基督徒的人所為一般。毅然脫離一些並不倡導上帝所指定的崇拜方式的宗教是必需的。事實上,上帝吩咐我們『要脫離這樣的宗教,以免分擔他們的罪責而受到來自上帝的災殃所打擊。』——啟示錄18:4,5;哥林多後書6:14-18。
耶和華見證人衷誠渴望使自己的生活與上帝的道一致,「用心靈按真理」敬拜造物主。他們很樂意協助你以上帝所指定的方式敬拜他。
[第6頁的附欄]
「仔細查考過一切現有的資料之後,我們看出直至馬卡斯·奧里歐斯(Marcus Aurelius)[公元161年至180年的羅馬皇帝]的日子,沒有任何基督徒成為兵士;也沒有兵士在成為基督徒之後繼續留在軍隊裡。」——《基督教的興起》
[第6頁的附欄]
《奧治維茲營中的道德標準與暴力》
波蘭社會學家安娜·巴威辛斯卡(Anna Pawelczynska)在以上述為名的書中評論說,在納粹德國,「耶和華見證人為了自己的信仰作消極的抵抗,因為他們的信仰反對一切戰爭和暴力。」結果如何呢?她解釋說:
「這一小群囚犯是一股堅不可克的理念力量;他們在抵抗納粹主義的鬥爭中贏得了勝利。這個教派的德國教友在一個戰戰兢兢的國家中有如一個誓死不屈,抵抗到底的小島;他們懷著同一視死如歸的精神在奧治維茲營中發揮作用。他們贏得了其他囚犯……囚犯職員和甚至祕密警察官員的尊敬,人人都知道,沒有任何耶和華見證人會執行一項違反他們的宗教信仰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