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82 12/15 3-4頁
  • 你一生有什麼目標?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你一生有什麼目標?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2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什麼是有價值的目標?
  • 目標所造成的差異
  • 達成目標,你做得到!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23年(研讀版)
  • 你們整家人一同追求屬靈的目標嗎?
    王國傳道月報-1985年
  • 努力追求屬靈的目標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2年
  • 怎樣達到你的屬靈目標
    王國傳道月報-2006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2年
《守》82 12/15 3-4頁

你一生有什麼目標?

日復一日地,健市心裡只有一個念頭:『找著必然隱藏在這些山上的黃金。』有35年的時間,這個日本人在他家鄉城外的山上搜索。他說,「我沒有時間結婚或交朋友。」他成為一個孤寂的人,不斷驅策自己搜索難尋的黃金。

後來在65歲的時候,健市終於找著了他所搜尋的東西。寶貴的黃金終於落入他的手中!他在達到了一生的目標之後有什麼反應呢?他深思地說:「起初我只是想發財。但現在黃金其實對我並沒有很大的意義。」

也許你能夠了解為什麼健市有這樣的感覺。誠然,他有錢了。但是他用了一生35年最好的時光去追求目標——所花的時間是他永遠無法復得的。這個沒有朋友的男子發覺他的目標其實並不值得他追求。你一生中有些你曾努力追求的目標,但達到之後,卻發覺它們其實並未能令你滿意嗎?心理學家但以理·利文生(Daniel Levinson)在研究過一些「實現了自己夢想」的人的生活之後報導說,時常這些人「開始問道,『這就是我所得的一切嗎?我為了達到這個目標而放棄一切是值得的嗎?』」

在另一方面,你也許看出追求物質的目標是空虛的,因此你對於自己應當有什麼目標感覺猶豫不決。在生活上缺乏明確目標可以和追求徒勞的目標一樣有害。兒童精神病學家班納·利文圖(Bennett Leventhal)醫生相信,許多家境富裕的年輕人在行為上的難題是由於他們的父母「除了物質的成功之外無法向他們提供其他任何目標」所致。利文圖醫生在芝加哥的市郊執業,該區的自殺率是美國最高的之一——特別是在年輕人當中。據受人尊重的德國報章『法蘭克福匯報』的一篇社論(1981年9月12日)指出,在青年人當中吸毒、犯罪、抑鬱和無意義的罪行之所以劇增,基本原因是「人們越來越感覺一生毫無目的。」不錯,他們的一生沒有任何正當的目標。

什麼是有價值的目標?

許多人的目標只是謀生而已。最近對一千個來自各種族和經濟背景的美國青少年所作的調查發覺,「獲得一份我所喜歡的差事」被列為他們的主要目標。可是,正如你可以看出,這樣的目標時常可以令人受挫,而且也不能令人滿意。仍然,許多人的惟一真正目標只是謀得溫飽而已。

可是,地上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導師卻向人指出一個截然不同的目標。他說:「不要為那會腐壞的食物操勞,要為那永遠不朽壞的食物努力。」他鼓勵人將目光放得遠大一點而追求那能夠為人帶來永生的糧食。怎樣的人才會獲得如此的獎賞呢?據耶穌說,贏得獎賞的乃是『蒙上帝印上認可的記號』的人。(約翰福音6:27,《現譯》)因此耶穌放在門徒面前的目標乃是努力贏得上帝的嘉許而藉此獲得永生的幸福。——彼得後書3:13。

目標所造成的差異

由於將心思集中在這個至為重要的目標上,耶穌的門徒在生活方式上作出戲劇性的改變。耶穌的門徒之一,使徒保羅,看來出身於中東一個有名望的城市的富貴之家。他從一位大受尊重的猶太教師和法官受到高等教育,並且在建立顯赫的事業方面比許多同年的人有更大進步。可是。由於他『向著目標竭力追求,要得著上帝召他去得的獎賞,』他將功名視為「廢物」而一生致力於做上帝所嘉許的事。像其他基督徒一樣,保羅的專心致志是旁觀者可以很清楚看出的。——使徒行傳22:1-3;加拉太書1:14;腓立比書3:5-8,14,《新譯》。

今日人們也留意到真正的基督徒表現同樣的熱心和專心致志的精神。加拿大一份報章的記者觀察過耶和華見證人舉行的大會之後報導說,使見證人迅速增長的主要原因是「見證人表現一種難以令人置信的承諾感和專心致志。」這些人當中有許多由於追求一生的目標而非追求其他事物,結果能夠尋得真正的快樂。

例如,十九歲的馬克達到了他的目標成為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最佳的摩托車賽車員之一。「我在許多場競賽中得勝,不但名利雙收,並且能夠贏得城裡任何女孩的歡心,」馬克說。「但是,在贏得了一場重要競賽之後,我問問自己,『人生的意義只是至此為止嗎?我達到了一生的巔峰,但是偉大的成就感在那裡呢?』」別人密切注視他在賽車方面的成功而將他的一生訂為他們的目標。「他們試圖獲得我所獲得的東西,可是,整件事都是荒謬的。我其實一無所有,但他們卻想得到我所得到的東西!」後來馬克與耶和華見證人認真地研讀聖經,看出追求一個真正有意義的目標的價值。他成為耶和華見證人之後轉而將一生用來追求上帝的嘉獎及在靈性上幫助別人。現在馬克已27歲了,他回顧自那時以來的生活說:「現在我尋得了真正的朋友及在靈性上給予別人真正幫助的快樂。我終於覺得自己的一生能夠成就一些對別人具有恆久價值的事。」

但是,追求目標對基督徒的生活有多大影響呢?基督徒需要作出多大的努力才能達到這樣的目標?追求正當的目標可以怎樣為人帶來滿足?當人努力追求永生的最終目標之際,他必須先達到一些什麼目標?我們會在下一篇文章考慮這些問題。

[第4頁的附欄]

「現在我尋得了真正的朋友和在靈性上給予別人真正幫助的快樂。我終於覺得自己的一生能夠成就一些對別人具有恆久價值的事。」——以前是摩托車賽車冠軍的一個27歲男子

「一個人就是贏得了全世界,卻失去自己,賠上了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當然沒有!」——路加福音9:25,《現譯》。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