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和是有力的
一架貨車司機迫使一架迎面駛來的汽車停下來。由於對方沒有將車頭的燈光減弱,以致使貨車司機為之目眩。於是貨車司機手拿鐵枝,下車將那不幸的駕車人的兩個車前燈完全擊碎。他繼續開車上路,留下可憐的駕駛者有車卻不能開。這樣的事件在你聽來覺得耳熟能詳嗎?
對千百萬人來說,任何不合他們心意的事都會使他們發生暴烈的反應。他們若非破口大罵便是使用暴力。缺乏溫和的現象正如傳染病一般蔓延各處。有越來越多的人認為表現溫和是沒有用的,因為好勇鬥狠看來有效得多。但這是真的嗎?
來自歷史的榜樣
一個男子受到重大的壓力。一群暴民帶著刀和棒前來逮捕他。當時他的一個密友拔劍將群眾裡一個男子的耳朵削下。當時的氣氛十分緊張。行將被捕的男子在這個緊急關頭怎樣行呢?
這個男子便是耶穌基督。請留意他的反應。耶穌對那試圖保護他的人說:「收刀入鞘吧,凡動刀的,必死在刀下。你想我不能求我父現在為我差遣十二營多天使來麼?」(馬太福音26:47-53)耶穌絕沒有表現缺乏溫和的態度,反之他「摸那人的耳朵,把他治好了。」——路加福音22:51。
溫和是軟弱的徵象嗎?
無疑我們無法認為耶穌所表現的溫和是由於他性格軟弱的緣故。反之耶穌是個剛強堅毅的人,並且有他天父的力量支持他。他緊守立場維護公義。你記得他在開始傳道工作之後不久怎樣行嗎?他進入耶路撒冷的聖殿,「看見殿裡有賣牛羊鴿子的,並有兌換銀錢的人坐在那裡,」於是他拿繩子作成鞭子「把牛羊都趕出殿去。」(約翰福音2:14,15;也可參看馬太福音23:13-36。)這絕不是軟弱的徵象。
耶穌以身作則表明溫和並非僅是在外表表現鎮靜安詳,而是反映出上帝那堅強但卻溫和的品格。耶和華堅強的一面從他無法容忍罪惡一事表現出來。他對罪惡深惡痛絕,並且嚴加斥責。(箴言6:16-19)可是,由於上帝的溫和,他為失足墮落的人類打開一條出路,使他們能夠藉著耶穌基督的贖價祭物和祭司服務與他恢復和好。(羅馬書5:10;提摩太前書2:5,6;希伯來書4:14-16)因此,耶和華的溫和使人從罪完全獲得潔淨。(約翰一書1:9)由此可見溫和是有力的,甚至具有拯救的力量。
怎樣養成溫和的品質
不完美的基督徒知道,在他們自己心裡,溫和並不是一股強大的力量。由於我們是亞當的後代,是在罪孽裡生的,我們都具有墮落肉體的傾向而與屬於上帝的生命隔絕了。(以弗所書2:3;4:17,18)我們缺乏信心和希望,很可能也感覺挫折和不安全。我們很易看出,這種心態可以成為缺乏溫和一事的溫床。(可參閱箴言25:28。)但是獲悉上帝的行事方式和蒙他赦罪之後,便有什麼事發生呢?我們在信心上堅強起來,並且在培養上帝聖靈的果子(包括溫和在內)方面有進步。——加拉太書5:22,23。
因此,我們當中若有人能夠養成溫和的美德,這並不是由於運用自己的意志力的緣故。反之,溫和來自親近上帝而以他為我們的力量來源。我們衷誠渴望效法耶穌的榜樣也進一步幫助我們在行事方面表現溫和。
正如彼得前書3:3,4指出,溫和與「內心隱藏著的人」(《新修》)有關,因此這是一項內在的特徵。主要說來這種品質不是我們生來便有的,反之是我們憑著上帝的聖靈之助以及藉著對他的道獲得正確認識和切實遵行而養成的。溫和是按照耶和華上帝而形成的「新品格」的一部分。(歌羅西書3:10,《新世》)但是我們可以很容易養成敬虔的溫和嗎?
別人曾獲致成功
「不,絕不容易,」一個魁偉壯健的男子回答說。「我以前是個職業拳手。但是在拳擊賽場之外,我在自己的鎮上被人稱為『恐怖人物』。我的臂力使我感覺高人一等,我很喜歡在街上與人打架。此外,我在家裡也完全缺乏自制。我記得有一次我的妻子使我不悅,我在盛怒之下踢破了地牢和冰箱的門。有時我感覺慚愧,特別是當我醉倒在屋前的花園裡躺在自己吐出的污物中時。在這樣的時刻我禱告向上帝求助。後來我加緊與耶和華見證人聯絡。八年前我喝下了最後一杯啤酒。
「我在控制自己的脾氣方面經歷很多艱難。但是現在當我逐戶向人傳道時,我能夠與人推理而不致向他們發怒。見到瀰漫在我的屬靈弟兄當中的愛心幫助我養成溫和的精神,雖然我必須繼續抗拒以前的舊傾向才行。現在我是個基督徒長老,我很了解其他需要作出同樣奮鬥的人,但是我知道在這場奮鬥中是可以成功的。」
請也考慮一下一個安布女子的事例。她以前脾氣很壞,並且常在襯衣之下帶著一把刀。她曾經在暴怒之下傷害過幾個人。後來有人將聖經真理帶進她的生活裡。她成為耶和華手下的基督徒見證人已有二十年之久。她現在怎樣說呢?「我意識到我若脾氣這麼壞,就無法敬拜耶和華了。因此我憑著他的幫助改弦易轍,雖然我仍然必須繼續奮鬥才能保持鎮靜。」
這些例證表明希望養成溫和品質的人必須避免我們在周遭十分常見的錯誤思想和行為。正如使徒保羅在寫給羅馬基督徒的信中所說一般:「不要向這世界看齊,要讓上帝完全改變你們的心思意念,你們就會明白上帝的旨意,知道什麼是良善、完全,是他所喜歡的。憑著上帝給我的恩賜,我要對你們各位說: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羅馬書12:2,3,《現譯》)我們若不自視過高,反而將別人視為優於我們自己,這便可以幫助我們在對待別人方面保持溫和。——腓立比書2:3。
力量何在?
在人際關係上,溫和比苛刻粗暴有力得多。當你必須應付一種困難的情勢或一個惱怒、氣憤或深感憂傷的人時,溫和可以獲致良好結果,因為這很可能引起對方的共鳴而為克服難題開路。聖經說:「回答柔和,使怒消退。」不錯「柔和的舌頭能折斷骨頭。」——箴言15:1;25:15。
溫和具有多大的力量!這的確可以造成很大差別,使人恢復和睦關係而非造成傷心、不和及無可彌補的創傷。現在讓我們看看在人際關係的各方面溫和怎樣發揮功效以及溫和可以帶來多大的獎賞。
在家庭裡
上帝的旨意是要家庭成為一項充滿溫暖、愛心和彼此了解的安排。但是很不幸地,現在我們見到緊張和缺乏自制使許多家庭充滿苦惱!無疑,造成這件事的部分原因是家人彼此十分熟悉,同時由於人的不完美的緣故,家裡每一分子都必然會犯錯誤。這些錯誤可以受到誇張,但也可以憑著愛心加以遮掩。
試想想約翰辛苦工作了一天之後回到家裡的情形。他希望見到妻子笑容可掬地歡迎他回家。反之妻子說:「我特別打電話給你,叫你在回家途上替我買些雜貨。為什麼你沒有這樣行呢?」約翰會怎樣反應?他知道作出溫和的反應是上帝所嘉許的方式,但是在這樣的場合提出溫和的回答卻可能相當困難。值得慶幸地,在這個事例上,約翰摟著妻子的肩膀說:「親愛的,我忘記了。真對不住。我現在就上雜貨店去,幾分鐘之後便可以回來了。」他所得的酬報是晚上有一段愉快的時光。
父母與兒女的關係也一樣。溫和會使父母和藹可親。要記得耶穌。兒童很喜歡親近他。(馬太福音19:14,15)為什麼呢?因為正如他自己說,他「心裡柔和謙卑。」(馬太福音11:29)身為父母,你是否像耶穌一樣性情溫和呢?
如果丈夫不是基督徒,妻子卻是耶穌基督的門徒,在這種情形之下的家庭關係又如何呢?相信的妻子最好保持積極的態度,因為過了相當時間之後,丈夫可能受到感化而接受真理。可是,在這方面請留意妻子表現溫和是多麼重要。使徒彼得寫道:「你們作妻子的,也應該順服自己的丈夫,好使那些沒有接受真道的丈夫,能因你們的好品行受感化。你們用不著多說話,因為他們會看見你們的純潔和敬虔的品行。……你們應該有內在的美,以那不會衰退的溫柔嫻靜為妝飾,這在上帝眼中是最有價值的。」——彼得前書3:1-4,《現譯》。
在小組裡
基督徒的小組好像一個大家庭一般。(可參閱提摩太前書3:15。)小組裡若瀰漫著真正的家庭精神,大家便會以溫和相待。他們不會將彼此間的過錯加以誇大,反之會憑著愛心加以遮掩,這樣小組裡的所有分子便會盡力以仁慈相待。這會促成和睦和團結。特別是負有屬靈督導責任的人,在對待小組的信徒同工方面應當表現溫和、仁愛的家庭精神,因為使徒保羅寫道:「不要嚴厲責備老年人,卻要勸他好像勸父親;勸青年人好像勸弟兄;勸年老的婦人好像勸母親;存著純潔的心,勸青年女子好像勸姊妹。」——提摩太前書5:1,2,《新譯》。
這項極好的勸告強調監督們需要表現與基督相若的溫和。小組的一分子若偶爾不慎犯了過錯,對犯過者加以嚴詞苛責是不適當的。為什麼呢?因為苛酷很可能會使人傷心或甚至憤怒。再者,這會引起別人的反感。因此,監督們應當留意上帝所感示的勸告:「弟兄們,若有人偶然被過犯所勝,你們屬靈的人就當用溫柔的心把他挽回過來;又當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誘。」——加拉太書6:1。
我們若憑著溫和的精神行事,我們就是效法上帝對待我們的方式了。保羅勸勉基督徒監督提多要「向眾人表現充分溫柔的心。」
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從前也是無知、不順服、受了迷惑、被各種私慾和逸樂所奴役,生活在惡毒和嫉妒之中,是可憎可惡的,並且互相仇視。」可是,耶和華卻予以援手,「照著他的憐憫」救了我們。——提多書3:2-7,《新譯》。
耶穌吩咐門徒要『使光照在人前』。(馬太福音5:16)一般人最易受什麼所吸引呢?苛酷不仁抑或仁慈溫和?你自己的經驗如何?很可能我們都會同意耶穌所說的這句話:「無論何時,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馬太福音7:12)這豈不需要我們對人表現溫和嗎?
與鄰人的接觸
我們可能遭遇鄰人的反對,也許當我們上門探訪與他們分享好消息時,無疑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們必須表現溫和的品質,正如基督徒監督需要在小組裡如此行一般。(可參閱提摩太後書2:23-26。)由於我們的溫和,以前反對的人可能最後對王國信息發生良好反應。
世界各地有盈千累萬的人接受了好消息。他們與受膏的基督徒一同構成現今普世一個充滿愛心的弟兄團體。今日「有一大群人,……是從各邦國、各支派、各民族、各方言來的,」正將救恩歸於耶和華上帝及歸於羔羊耶穌基督。(啟示錄7:9,10,《新譯》;14:1)這些獻了身的基督徒是活的證據,表明耶和華的溫和具有拯救的力量。由於感激上帝,他們努力表現與上帝相若的溫和。他們發覺這為他們帶來很豐富的酬報。願你也廁身於這些性情溫和而受上帝祝福的人之列。——可參閱馬太福音5:5。
[第10頁的圖片]
「親愛的,我忘記了。真對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