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輔助讀物:不合乎聖經嗎?
一個星期日早上,美國康乃狄克州的一個男子在有人敲門時出來應門,他發現有一位耶和華見證人站在門外。見證人向他談及聖經,並且介紹一些解釋聖經重要問題的書刊給他閱讀。可是男子卻拒絕接受。他指著放在他的貨車儀器板上的一本聖經說:「我只要有聖經便夠了。」
你同意這個男子的見解嗎?如果他的意思是沒有什麼書本可以取代聖經作為真理的來源,所有基督徒都必須同意他的說法。但是見證人所分發的書刊卻絕不想取代聖經。反之這些書刊的目的是要解釋聖經,強調聖經中一些對人們的生活有所幫助的資料,藉此增加人對這本重要的書的尊重和認識。閱讀這樣的書刊是不必要或甚至不對的嗎?
聖經——本身便夠了嗎?
聖經是否表示人只須閱讀聖經本身——雖然這件事十分重要——便足以對真理獲得正確的認識呢?並不然。例如,門徒雅各論及猶太人說:「從古以來,摩西的書在各城有人傳講,每逢安息日在會堂裡誦讀。」(使徒行傳15:21)可是,雖然猶太人有機會聽見人誦讀聖經,他們當中大部分人卻未能看出耶穌是彌賽亞。
使徒行傳第8章所提及的古實太監也閱讀聖經。門徒腓利聽見他在駕車返國途中朗誦以賽亞書。僅是這樣行使足以使他認識真理嗎?腓利問他說:「你所念的,你明白麼?」他回答說:「沒有人指教我,怎能明白呢?」(使徒行傳8:30,31)他謙卑地承認自己需要有人幫助才能明白聖經。
請也記得耶穌在升天之前對門徒所下的命令:「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馬太福音28:19,20)顯然我們並非只是邀請新近歸信的人聆聽別人公開誦讀聖經或交一本聖經給他們自己閱讀便夠了。基督徒也必須教導這樣的人。
此外,使徒保羅看出基督徒並非僅是鼓勵人閱讀聖經便夠了,他對提摩太說:「你要以宣讀、勸勉、教導為念,直等到我來。」(提摩太前書4:13)讀聖經的確至為重要——保羅將宣讀聖經列於首位。但是幫助聽者明白研讀的資料的意思(教導)及鼓勵人將其應用在生活上(勸勉)也是必需的。
最後,在使徒行傳一書中我們清楚看出門徒和使徒並非僅是對人誦讀聖經而已。他們使聖經能為人所了解。「猶大和西拉也是先知,就用許多話勸勉弟兄,堅固他們。但保羅和巴拿巴仍住在安提阿,和許多別人一同教訓人,傳主[耶和華]的道。」——使徒行傳15:32,35。
書寫的幫助
『但這並非寫下來的書刊,』你也許說。不錯。可是,一個演講寫下來和說出來有很大分別嗎?事實上,即使使徒和早期的基督徒沒有印刷的設備,他們卻善用書寫去散佈好消息。他們為了許多書信給不同的小組以便與其保持聯絡。有些書信實際成為聖經正典的一部分,但許多卻沒有。
在保羅寫給哥林多人的第一封信中(這封信在聖經裡保存下來)我們讀到以下一段話:「我先前寫信給你們說,不可與淫亂的人相交。……但如今我寫信給你們說,若有稱為弟兄,是行淫亂的,……這樣的人不可與他相交。」(哥林多前書5:9-11)保羅在這裡清楚提及他在較早時候寫了一封信給哥林多人,而這封信是我們今日所沒有的。哥林多的基督徒覺得他們不需要這封沒有成為聖經一部分的信嗎?顯然不是。他們體會到這是幫助他們明白聖經真理及將聖經原則在生活上應用出來的書寫幫助。
使徒保羅在寫給歌羅西小組的信中提及另一封不再存在的信,這封信是寫給老底嘉的基督徒的。他說:「你們念了這書信,便交給老底嘉的[小組],叫他們也念;你們也要念從老底嘉來的書信。」(歌羅西書4:16)因此,當時不但有書信寫給各小組,而且這些書信在各小組之間流通。當時若有現代的印刷設備,你能夠想像使徒會怎樣利用這種設備使關於耶穌的資料傳遍當時的世界各地嗎?
今日我們擁有現代的印刷術,而耶和華見證人運用這種工具使聖經和印成的聖經輔助讀物在普世散佈出去。聖經無疑並不反對這件事。像提摩太所幫助的基督徒一樣,今日我們須要閱讀聖經。但是我們也須要受到教導以便了解聖經及受到勸勉以便知道怎樣將其應用在自己的生活上。
聖經研究的輔助讀物惟獨不歪曲上帝的道才能對人有益。除此之外,它們也應當榮耀上帝,帶領讀者歸附純真的崇拜,幫助人與俗世保持分離及跟從耶穌基督的腳蹤與上帝養成更親密的關係。我們深信你會發覺耶和華見證人所分發的聖經書刊符合這一切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