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防火的材料從事建造
「在這根基上,有人要用金銀,或寶石建造;也有人要用木料、草、禾稭建造。」——哥林多前書3:12,《現譯》。
1,2.(甲)什麼事會比見到自己的住宅被焚毀更令人痛苦?(乙)基督徒傳道員有時經歷什麼類似的失望?
見到一間美麗的房屋被火焚毀無疑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如果這間屋是你親手造的,就特別令你痛心了!見到你所花的時間和精神化為烏有無疑令你十分痛苦。可是,與基督徒父母見到兒女捨棄真理,轉而追求俗世事物時所感到的痛苦比較,上述的痛苦就微不足道了。沒有什麼事比見到自己的兒女在靈性上墮落更令人痛心。
2 這些父母的內心感覺與你身為基督徒傳道員可能經歷的失望有點類似。也許你與一個人開始了一個聖經研究,然後花了數月或甚至數年的時間幫助他認識真理。你目擊他參加聚會,甚至開始參加組外傳道。但後來他突然在靈性上軟弱下來而變成不活躍,也許甚至恢復以前的不良習慣。這多麼令人失望!
3.面對這種情勢時,自然有些什麼問題發生?問題的答案有賴於什麼?
3 很不幸地,這種情形不時會發生。因此我們自然會問: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事發生?我們有任何辦法補救嗎?雖然對方的內心情況可能是個因素,至若干程度這些問題的答案視乎你對另一個問題的回答而定:你教導別人時有以防火的材料在正當的根基上從事建造嗎?我們對這件事的清楚了解以及知道怎樣著手如此行乃是幫助我們所教導的人——聖經學生和兒女——在真理上站立穩固的要訣。
誰從事建造?
4.保羅在哥林多前書3:10,11將基督徒傳道員比作什麼?他怎樣如此行?
4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讓我們看看哥林多前書第3章;保羅在這裡將基督徒傳道員比作建築者。我們讀到:「我照著上帝賜給我的恩典,就像一個聰明的工程師,立好了根基,別人在上面建造。各人要注意怎樣在上面建造,因為除了那已經立好的根基以外,沒有人能立別的根基。那根基就是耶穌基督。」——10、11節,《新譯》。
5.(甲)根據上下文,保羅所討論的是怎樣的建築工程?(乙)在什麼意義上說來,基督徒傳道員『建造人』?
5 保羅所談及的是怎樣的建造工作呢?請留意上下文:「你們是上帝……所建造的房屋。」「你們是上帝的殿。」(哥林多前書3:9,16)因此這是一件比喻性的建築工作,一項牽涉到「人」的建築工程。那便是說,基督徒傳道員『建造人』,意即他試圖幫助感興趣的人士養成基督徒的品格而成為基督的門徒。——馬太福音28:19,20。
6,7.(甲)保羅在哥林多前書3:9-15所說的話將注意集中在誰的責任之上?(乙)可是,這怎樣牽涉到一項聯合的建築工程?(丙)對保羅的話作進一步的考慮會幫助我們看出什麼?
6 這意味到學生的未來發展完全有賴於基督徒教師嗎?絕不然。首先,我們是『上帝的同工』。雖然保羅在哥林多前書3:9-15所說的話將注意集中在從事建造或教導的人所負的責任之上,其實這是一件同時牽涉到學生的合力建築工程。我們可以將事情比作裝備一個兵士作戰。別人可以訓練和裝備他,可是一旦上了前線,兵士就必須運用所學得的知識去努力作戰了。他的生死有賴於此!類似地,從事教導的人設法培養出一個能夠抵抗這個事物制度的種種壓力和引誘的真正基督徒。可是,學生同時也負有責任;他必須將所學得的知識應用在自己的生活之上。——馬太福音7:24-27;腓立比書2:12,13。
7 但事實仍然是,從事教導的人負有重大的責任。我們進一步查考保羅的話便會看出以有效的方式教導人認識上帝的道是多麼重要。這樣我們才能幫助別人對天父養成深刻的體會。
奠下正當的根基
8.在這件比喻性的建築工程上,根基是什麼?
8 在你能夠建造一間房屋之前,你必須首先奠下根基。既然如此,在產生門徒的建築工程上,根基是什麼呢?保羅回答說:「那已經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穌基督,此外沒有人能立別的根基。」(哥林多前書3:11)不錯,我們必須在其上建造的正當根基乃是耶穌基督。——可參閱以弗所書2:20-22及彼得前書2:4-6。
9.(甲)當教導別人時,將基督立為根基牽涉到什麼事?(乙)為什麼聖經學生了解關於耶穌的全部真理是十分重要的事?
9 我們怎樣能夠在教導別人時將基督立為根基呢?首先,我們必須教導人認識關於耶穌的真理,幫助別人將生活集中於真理之上。這包括幫助他們對耶穌養成信心,以他為協助者及承認他是耶和華用來救贖人類的工具。(馬太福音20:28;約翰一書2:1,2)但事情並非至此為止。耶穌基督乃是基督教會中受任命的元首。(歌羅西書1:18)他也是地球合法的君王;憑著這個身分,他不久便會在哈米吉多頓「完成他的征服」。(啟示錄6:1,2,《新世》)因此,將基督立為根基顯然牽涉到教導人認識關於基督的全部真理,幫助別人了解基督在實現上帝的旨意方面所擔任的重大角色。為什麼這樣行如此重要呢?學生若要相信耶穌是上帝所任命而正在統治的君王,他們就不會輕易由於世界的惡劣情況及日常生活的種種難題而灰心。——以賽亞書28:16;彼得前書2:6-8。
10.(甲)據以弗所書3:17-19說,將基督立為根基也牽涉到其他什麼事?(乙)我們怎樣讓基督『住在我們心裡』?
10 可是,將基督立為根基還牽涉到更多的事。我們應當與使徒保羅懷有同一的目標。他為以弗所人所作的祈求是「使基督藉著你們的信,住在你們心裡,使你們既然在愛中扎根建基,就能和眾聖徒一同領悟基督的愛是多麼的長闊高深,並且知道[他]的愛是超過人所能理解的,使你們被充滿,得著上帝一切的豐盛。」(以弗所書3:17-19,《新譯》)請留意「扎根建基」牽涉到讓基督『住在我們的心裡』。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我們若讓基督的榜樣和教訓影響到我們的感情和行動,基督便『住在我們心裡』了。
11,12.(甲)我們可以怎樣幫助別人讓基督『住在他們心裡』?(乙)除了認識耶穌之外,這還牽涉到其他什麼事?
11 我們可以怎樣幫助我們所教導的人讓基督『住在他們心裡』呢?灌輸知識十分重要,因為學生必須「領悟」上帝的道的真理,特別是與耶穌基督的一生和教訓有關的真理,的「長闊高深」。我們希望學生具有「基督的心」,對他有充分的認識而體會到他是個活著、有感情的個體。(哥林多前書2:16)這會打動他們的心。
12 但是請留意保羅也說:「認識[希臘文gnonai’,格努乃,「切合實際地,通過經驗」去認識]基督那超越知識的愛。」(《新世》)我們可以由於獲悉聖經所載的基督生平和他待人的方式而認識基督的「愛」。可是,藉著效法耶穌的為人,我們才能真正體會到他的感覺。這樣,憑著經驗,我們得以認識「基督那超越知識的愛」。
13,14.(甲)我們可以怎樣幫助學生效法耶穌的各樣美德?(乙)為什麼努力效法基督可以幫助學生與耶和華養成良好的關係?(丙)除了正當的根基之外,我們還需留意其他什麼事?
13 因此,在奠定根基方面,要向人指出耶穌的各種美德,他的愛心(約翰福音15:13,14),親切和感情(馬太福音11:28-30),謙卑(約翰福音13:1-15)和憐憫(馬可福音6:30-34),這只是其中幾項而已。要鼓勵學生在自己的生活方式上效法這些美德。這會提供一個優良的根基,學生可以將其他重要的美德建於其上。有時,當討論聖經中關於耶穌的記載時,你可能需要停下來問問:『你看出耶穌表現什麼品德嗎?你可以怎樣在自己的生活上更進一步表現這種品德?』要解釋效法耶穌的品格可以幫助聖經學生與耶和華養成一種鞏固、親密的關係。怎會如此呢?因為耶穌以十全十美的方式將他天父的品格反映出來,因此我們若努力效法耶穌,其實便是效法耶和華自己!——約翰福音14:9。
14 具有正當的根基十分重要,但這是否便夠了呢?保羅回答說:「各人要注意怎樣在上面建造。」不錯,我們用來在根基上從事建造的材料又如何?
防火的材料
15,16.(甲)保羅在哥林多前書3:12顯然提出什麼對照(乙)將保羅的比喻加以應用,我們提出什麼問題?
15 這將我們帶到哥林多前書第3章的第12節,保羅在這裡論及各種不同的建築材料:「如果有人用金、銀、寶石、草、木、禾稭,在這根基上建造。」(《新譯》)保羅的確列出多種迥然不同的材料!保羅是否表示我們應當把每種材料均用一點建造在學生身上呢?顯然不是。請留意其他有些譯本怎樣譯這句話:「在這根基上,有人要用金銀,或寶石建造;也有人要用木料、草、禾稭建造。」(《現譯》)「各人在這基礎上面建築,所用的材料可分多種,有金、銀、寶石;有草木禾稻等。」(《當代聖經》)因此顯然保羅是將兩種類型的建築物作一對照。在一方面有一間用金、銀和寶石裝飾的華美宮殿。在另一方面有一間用木板作牆或以木柱支撐著用乾草雜著泥為牆的茅舍。
16 因此我們若將保羅的比喻加以應用,問題便是:你教導別人時所建築的是「宮殿」抑或「茅舍」?有些年輕人和新人偏離真理的原因可能是,並非所有人均以同一的材料從事建造。有什麼差別呢?在古代哥林多小組中的情形可以說明用防火材料和易燃材料從事建築所造成的差別。
17,18.(甲)在古代哥林多的小組中有什麼嚴重的難題存在?保羅怎樣糾正事態?(乙)因此,在決定我們究竟用「金」抑或「禾稭」建造時,什麼是個首要因素?
17 保羅盡了一份力立下正當的根基,但看來哥林多有些人用「草木禾楷」——代表一些不耐久的品質的脆弱材料——在這根基上建造。(哥林多前書3:12)例如保羅不得不在寫給當地弟兄的信中指出:「你們中間有紛爭。我的意思就是,你們各人說,我是保羅派的,我是亞波羅派的,我是磯法派的,我是基督派的。基督是分開的麼?」(哥林多前書1:11-13,《新譯》)當時哥林多小組的分子分裂成派系。為什麼呢?因為他們過度重視某些人。保羅糾正他們,解釋說:「亞波羅算什麼?保羅算什麼?我們不過是上帝的僕人,你們藉著我們信了主。……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惟有上帝使它生長。」——哥林多前書3:5-7,《新譯》。
18 簡而言之,難題便是:由於他們過度注重跟從人,哥林多小組有些分子與耶和華沒有一種鞏固、親密的關係。在決定我們是用「金」建造「宮殿」抑或用「禾楷」建造「茅舍」方面,這是個首要的因素。
19.(甲)從事教導的人可能怎樣在無意中將太多注意引到自己或另一個人身上?(乙)我們若希望用「金銀寶石」從事建造,就必須努力怎樣行?
19 我們可以由此學得一個寶貴的教訓。有些人可能說,『但是我並沒有教導別人跟從任何人。』可是,即使我們並不打算這樣行,這件事卻可以很容易發生。例如,學生提出問題時我們若屢次說,『某某弟兄(或姊妹)這樣說,……』我們豈不是在無意中將過多的注意引到一個不完美的男子或女子身上嗎?或者,當別人提出問題時,我們說,『我不十分肯定,但是我認為,』我們豈不是可能在無意中將過多的注意集中在我們自己身上嗎?請記得,學生很容易對先生養成過度的崇敬。(可參閱使徒行傳10:25,26及啟示錄19:10。)我們若希望建造「宮殿」,就必須提防讓學生成為人的跟從者。反之,我們必須幫助學生與耶和華養成親密的關係。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們必須用「金銀寶石」從事建造。這些東西代表什麼呢?
20.「金銀寶石」代表什麼?(箴言13:13-15)
20 將若干經文,例如詩篇19:7-11,箴言2:1-6和彼得前書1:6,7,比較一下,我們可以看出有時聖經以比喻的方式用金、銀、寶石代表若干品德,例如堅強的信心、敬虔的智慧、屬靈的悟性、忠貞、對耶和華和他的律法的愛戴和體會等。人若要與耶和華上帝養成鞏固、親密的關係,就必須具有這些品質才行。這些品德構成了我們必須努力幫助我們所教導的人去養成的品格。你正以這種方式從事建造嗎?
他們能夠抵受「火」的考驗嗎?
21.(甲)為什麼幫助我們所教導的人養成各種耐久的品德是如此重要?(乙)「火」代表什麼?
21 為什麼幫助我們所教導的人養成這些耐久的品德如此重要呢?保羅接著解釋說:「各人的工程將來必要顯露,因為那日子必把它顯明出來。有火要把它顯露出來,那火要考驗各人的工程是怎樣的。」(哥林多前書3:13,《新譯》)因此「火」會「考驗」我們以什麼方法從事建造。這裡的「火」代表什麼?猛烈的身體迫害嗎?顯然不是。因為請留意「各人的工程」均必須受「火」所考驗。並非所有基督徒均受到猛烈的逼迫。因此「火」代表能夠將一個人的靈性毀去的任何壓力或引誘。
22.有些人經歷什麼如火的試煉?
22 對有些人來說,火可能是中立的爭論。例如有些人可能受到壓力要迫使他們參加政治活動,若拒絕便會受監禁。(約翰福音15:19)有時「火」可能較不易察覺。也許是人受到引誘去看一些描繪色情和暴力的電影或電視節目。對基督徒青年人來說,「火」可能是受到性的挑逗,被邀吸毒或受到壓力要參與俗世墮落的娛樂。由於人具有希望受別人接納的自然願望,這可以對基督徒青年產生極大的壓力以迫使他們附和別人。——約翰一書2:16。
23.(甲)關於面對這些考驗,有些什麼問題提出?問題的答案視乎什麼而定?(乙)下一篇文章會討論什麼問題?
23 大部分真正基督徒均能成功地抵受這種如火的試煉。可是很不幸地,有些人卻未能通過考驗。因此我們需要問問自己:我們所教導的人面對「火」的考驗時,他們會怎樣呢?他們會好像以防火的金銀寶石去裝飾的美麗宮殿一般屹立不移嗎?抑或他們會好像用木石禾楷造成的茅舍一般被焚毀?當然,至很大程度這視乎學生本身而定。可是,同時至頗大程度這也視乎我們身為教師的人而定——究竟我們怎樣從事建造。因此尚待回答的問題是:你怎樣幫助你所教導的人養成這些耐久的品德呢?下一篇文章會討論這個問題。
你能夠解釋嗎:
◻ 教導別人怎樣牽涉到一項合力從事的建築工程?
◻ 你怎樣將基督立為「根基」?
◻ 我們從古代哥林多小組的情況可以學得什麼教訓?
◻ 「火」是什麼?這怎樣強調幫助別人養成各種耐久的品德的重要性?
[第11頁的圖片]
你教導別人時用防火抑或易燃的材料從事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