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國崇拜一位不認識的神的始末根由
基督教國那神祕莫測的三位一體之神並不是猶太人的神。猶太人每天誦念的信仰聲明說:「主我們的上帝是獨一的主。」這個三位一體的神也不是差不多六億回教徒的神,後者所信奉的可蘭經宣布說「安拉是一位真主。」
一項歷史事實是,基督教具有猶太的根源。耶穌基督本人是個猶太人。他應驗了上帝賜給猶太人的律法,而且他是猶太眾先知所預言的彌賽亞。(馬太福音5:17;約翰福音1:45;使徒行傳3:18)他最早期的跟從者都是猶太人或受過割禮的改信者。(馬太福音10:5,6;使徒行傳2:1-11)我們已留意到,猶太人在以往和現今均不相信三位一體。
我們可以說基督和基督教聖經的執筆者捨棄了一位上帝的單純觀念而引入了一個神祕莫測的三位一體之神嗎?不能,因為《大英百科全書》(1976年版)說得不錯:「三位一體一詞和這個教義均沒有在新約中出現,耶穌和門徒也絕沒有打算反駁舊約的信仰聲明:『以色列阿,你要聽,主我們的上帝是獨一的主』(申命記6:4)。……這個教義是在幾個世紀期間逐漸形成的,而且經歷過許多爭論。」
變節背教與哲學
基督的使徒保羅寫道:「時候快要到了,人必容不下純正的道理,反而耳朵發癢,隨著自己的私慾增添許多教師,而且轉耳不聽真理,反倒趨向無稽之談。」——提摩太後書4:3,4,《新譯》。
聖經內部的證據表明在基督的使徒尚未去世之前,變節背教的勢力已蠢蠢欲動。(帖撒羅尼迦後書2:3,7;約翰一書2:18,19;猶大書3,4,16,19)在基督教會之內,有些變節背教的人興起成為假導師。這些不敬虔的人並沒有跟從聖經的真理,反之他們轉向「無稽之談」。他們以「人的傳統和世俗的言論,藉著哲學和騙人的空談」將許多基督徒擄去成為他們的犧牲品。——歌羅西書2:8,《新譯》。
論到事情發生的經過,牛津大學教授凱利(J. N. D. Kelly)寫道:「在基督教會存在的最初三個世紀中,這個組織從孕育它的[單神]猶太環境中脫穎而出,然後與當時環繞四周的希臘化文明取得妥協。」論到一些後來被人稱為教會元老的早期教師,凱利教授繼續說:「他們大部分利用當時流行的哲學觀念。……他們曾被人指責將基督教希臘化(使其在形式和方法方面歸附希臘),但他們其實試圖把基督教在適合當代知識的範疇中加以公式化。在一種真正的意義上,他們是第一批基督教神學家。」這些早期的「神學家」著手使基於聖經的原始基督教適應當時的哲學思想。
三位一體的哲學起源
饒有趣味地,法文的百科全書《阿拉法》說:「大部分的宗教傳統及哲學制度均提出相當於各種原始力量或至尊上帝的各方面的三位一體組合。」另一本法文著作指向希臘的哲學家柏拉圖(大約公元前427至347年),並且說:
「柏拉圖的三位一體,其本身僅是將較古老而源於較早民族的三位一體加以重新安排,看來是關於屬性、屬於理性的哲學三位一體,這導致後來基督教各教會所倡導的三位神。……這位希臘哲學家對神性的三位一體的觀念可見於所有古代[異教]宗教中。」——Dictionnaire Lachatre。
很自然地,基督教國的教士和牧師以大部分而言均否認三位一體的教義具有來自異教的哲學起源。權威性的法文《天主教神學辭典》用了16欄排成小字的篇幅否認在柏拉圖的三位一體與基督教國的三位一體之神之間有任何直接關係。可是這本著作不得不承認天主教的「聖者」奧古斯丁本人——據稱「對西方[羅馬]三位一體教義的發展操有決定的重要性」——卻承認有這種關係存在。再者,《大英百科全書》(1976年版,《大英百科全書》)說:「至頗大程度,這樣的一項希臘化過程的確曾經發生。早期教會全體大會所訂出的信條對基督教信仰所作的界說顯示三位一體這個教義在形成的過程中曾採用並非來自聖經的新柏拉圖哲學。」
一個三位一體的「不認識的神」
使徒保羅對希臘雅典的一群哲學家宣布說:「我走路的時候,仔細看你們所敬拜的,發現有一座壇,上面寫著『獻給不認識的神』。」(使徒行傳17:23,《新譯》)饒有趣味地,一本法文聖經(Pirot and Clamer Bible)評論說,希臘的哲學家們不認識造物主上帝,甚至柏拉圖也認為上帝僅是將預先存在的物質組織起來的安排者而已。」柏拉圖的上帝是一個無名的至高「主意」,他後來的門徒稱之為「那一位」或「善」。變節不忠的基督教會元老所仿效的便是這樣一位神祕莫測、無法了解的上帝與柏拉圖的神聖三合一理論的組合。
既然「三位一體一詞和這個教義均沒有在新約中出現,」哲學家和神學家遂必須在聖經裡找尋若干證據去支持三位一體的見解。他們充其量僅能找著幾節同時提及父、子和聖靈的經文,雖然並不一定按照同一的先後次序。(馬太福音28:19;哥林多前書12:4-6;哥林多後書13:14[在許多天主教聖經中第13節])據稱這些經文含有「三位一體的公式」。關於這點,淵博的《新約神學辭典》說:「也許對四周多神世界的許多三位一體的神祇的記憶促成了這些三合一的公式。」然後這本書在註腳中說,在《希伯來福音》這本偽經中,聖靈(在希伯來和亞拉美文屬於陰性)「被認為是耶穌的母親」,並且補充說:「這樣我們遂有古代常見的家庭三位一體,即父、母和子。」
當然,這個見解與埃及、巴比倫和高盧異教三位一體的神過於相似。如果聖靈是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又如何呢?因此教會元老捨棄了異教父、母、子的三位一體而發明了一個由父、子和聖靈構成的三位一體之神。但這造成了進一步的難題,正如《大英百科全書》解釋說:「猶太人和基督徒一個與異教截然不同的標誌是相信上帝的單一性,怎樣將這合一的上帝與單一的上帝的信仰加以調和使古代的基督教國受到最深的刺激。這也是促成了一項猜測性的神學的最有力因素——由古至今一直對西方的形而上學[哲學]深具影響。」不錯,基督教國那三位一體的「不認識的神」乃是神學猜測和哲學的產品。
三位一體的爭論
在公元的較早幾個世紀,關於三位一體有「多得令人吃驚的不同見解和公式」。歷史家凱利本身雖是個相信三位一體的人,卻承認最早期的教會元老均是堅定的一神論者。他寫道:「從使徒時代教會元老所搜集的證據十分貧弱而無法作出定論。……至於在嚴格的意義上說來的三位一體教義,則更毫無跡象可言。」——《早期基督教教義》。
誠然,第二世紀的若干「元老」,如安提阿的伊拿修斯和里昂的艾蘭尼亞斯,發表過一些充其量只可以被解釋為相信兩位一體的神——由父與子所構成——的見解。但是凱利說:「辯護士們對聖靈所作的論述卻微薄得多……至於聖靈的確切地位和角色,[他們]看來極為含糊。……無疑辯護士們的思想十分混亂;他們絕沒有將教會對三位一體的信仰組織成一個首尾一貫的理論。」
主張只有父是上帝而耶穌是上帝兒子的人被人稱為唯一神派。我們讀到:「三位一體派和唯一神派繼續彼此對峙。在第三世紀的起頭,後者仍然佔大多數。」(《大英百科全書》,第11版)但隨著時間過去,教會的元老們越來越受柏拉圖哲學的一種新形式(新柏拉圖主義)所影響,於是三位一體派遂奪得優勢。在第三世紀,新柏拉圖主義的哲學主張對於本質的問題提出複雜的理論,看來使他們能夠將無法調和的事——使一個由三位構成的上帝看來像一位上帝——得以調和。憑著哲學的理論,他們聲稱三位個體可以是一位神,但卻同時仍保持個別的性格!
阿萊亞斯的爭論
三位一體的爭論在第四世紀的起頭達到高潮。牽涉在爭論中的主要人物是來自埃及亞歷山大利亞的三個哲學神學家。在一方是阿萊亞斯,另一方則有亞歷山大和亞達拿西斯。阿萊亞斯否認子與父具有同一本質或本體。他聲稱子的確是個兒子,因此是有起頭的。阿萊亞斯相信聖靈是一位個體,但卻在本質上與父或子不同,事實上是低於兩者的。他也談及一個「三位一體」,但卻認為是由三位地位不同的個體所組成的,其中只有父不是被造的。
在另一方面,亞歷山大和亞達拿西斯則主張三位一體中的三位均屬於同一本質,因此不是三位上帝而是一位。亞達拿西斯指控阿萊亞斯將三位分開而再次提倡多神主義。
當時羅馬帝國的元首是君士坦丁,他希望利用變節墮落的基督教去鞏固他那發生動搖的帝國。在他看來,這項神學爭論對帝國大為不利。他將三位一體的爭論稱為「對字詞差別所作的無謂、愚蠢的爭執。」君士坦丁在公元324年特別致函亞歷山大的對峙雙方,但卻未能使其修好,於是召開一個教會全體會議以解決這個爭論。在公元325年於小亞細亞尼斯舉行的第一次全體會議中,結集起來的主教們最後支持亞歷山大和亞達拿西斯。他們採納了主張三位一體的尼斯信條,這個信條及據稱在公元381年所作的修改直至現今仍受羅馬天主教會、東方正教會和大部分基督新教教會所採納。這便是基督教國崇拜一個神祕莫測、無法了解、三位合一的「不認識的神」的始末根由。
影響廣遠的後果
三位一體的爭論並沒有在尼斯終止。阿萊亞斯主義(並非真正的基督教)在後來曾數次捲土重來。進侵衰敗的羅馬帝國的各德國部落相信阿萊亞斯派的「基督教」,並且將其散播至歐洲和北非洲的頗大部分。在這些地方這個教派繼續流行至公元第六世紀,在有些地區甚至流傳得更久。
三位一體的教義在許多世紀中使基督教國陷於分裂。在不同的教會全體會議中,神學家大發議論,以哲學觀點去探討子的本性和角色以及聖靈究竟唯獨來自父抑或來自父與子。這一切爭辯僅是使人對上帝的觀念更為混亂而已。
事實上,三位一體的道理使基督教國各教會的許多成員思想如此混亂,以致他們對上帝的信心大為動搖,或甚至完全崩潰。但是你又如何呢?你納罕聖經對於父、子和聖靈的真正主張如何嗎?在下兩期《守望台》雜誌中我們會詳細討論這些問題。
[第24頁的精選語句]
「從使徒時代教會元老所獲得的證據十分貧弱而無法作出定論。……至於在嚴格的意義上說來的三位一體教義,則更毫無跡象可言。」——牛津大學教授J.N.D.凱利
[第21頁的附欄]
「基督徒的聖經,包括新約在內,對於三位一體的神並沒有作過任何聲明或揣測。」——《大英百科全書》
[第23頁的附欄]
「也許對四周多神世界的許多三位一體的神祇的記憶促成了這些三合一的公式。」——《新約神學辭典》
[第22頁的圖片]
法國理姆斯博物院中的高盧三頭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