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基督徒成熟的挑戰
「我們要說真話,憑著愛心在凡事上長進而歸於作元首的基督。」——以弗所書4:15,《新世》。
1,2.(甲)從什麼方面說來,「所懷的胎」是一項賞賜?(乙)人期望新生的嬰孩會怎樣?
一個健康活潑的嬰孩的確十分令人喜愛。很少人能夠對嬰孩有趣的滑稽動作無動於衷。他帶來無窮的興奮和歡欣,無論在哪裡均成為注意的中心。可以了解地,雖然孩子帶來不少辛勞和騷動,父母仍深愛他而視之為『心肝寶貝』。的確,「所懷的胎是[上帝]所給的賞賜。」——詩篇127:3。
2 可是,嬰孩雖然可愛,他若沒有任何長大的跡象,那又如何呢?若經過父母仁愛的照顧有幾個月或甚至幾年之久以後,嬰兒仍然保持原狀,那就顯然有點嚴重的不妥了。的確,「生長」已成為「生命」的同義字;我們期望所有活著的東西都會生長。這乃是耶和華的創造大能和智慧的明證。——路加福音2:52。
靈性的生長至為重要
3.耶穌預言到什麼增長?我們見到這件事的什麼應驗?
3 正如耶穌所預言,另一種生長正在發生。在全球各地,一場屬靈的「收割」正在進行。(馬太福音9:37)例如在1984服務年度,有六個國家報告王國傳道員的數目平均超過十萬人。僅在三年之前,在1981年,只有兩個國家的傳道員超過十萬人。在過去六年,總共有82萬7,144名新的耶和華見證人受浸,並且有超過5,000個新小組成立。耶和華的確加速他的工作進行。——以賽亞書60:22。
4.在耶和華的百姓當中,普世的增長導致什麼結果?
4 這些數字顯示在現今經常與耶和華的百姓交往和參加傳道工作的人當中,大約每三個便有一個是在過去六年內受浸的。你是其中之一嗎?若然,你為幫助你認識真理的人,為你所有的基督徒同工以及你的天父耶和華上帝帶來了莫大的喜樂。(箴言27:11)像嬰孩初次學步一樣,你採取步驟將自己呈獻給耶和華上帝是一件令人興奮的大事。這顯示你向前踏進了一大步。這是生長的徵象。
5.每個人應當向自己提出一些什麼問題?什麼可以幫助我們尋得答案?
5 自那時以來又如何呢?憑著基督徒同工仁愛的關注,你在靈性上表現穩定進步的證據嗎?你也許會問,『我怎麼知道呢?』請想想使徒保羅論及生長的一段話:「我作孩子的時候,話語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丟棄了。」(哥林多前書13:11)因此,使人成為成熟男子的並非僅是時間的過去而是丟棄了「孩子的事」。這些事是什麼呢?
6,7.(甲)試描述『嬰孩的一個特徵』和這件事所造成的危險。(乙)這種特徵怎樣顯露出來?這可以導致什麼結果?
6 嬰孩的一個特徵是只能集中注意一段很短的時間。雖然他們對週遭每一件事都感覺好奇,他們卻是無法預測,時常改變和不穩定的。顯然,人若繼續保持這種狀態,便在靈性上十分危險了。正如使徒保羅在以弗所書4:14(《新世》)所描述,這樣的人很可能會「中了人的詭計和奸狡的騙人謬說,被各種道理之風吹來吹去,彷彿受浪沖撞一般。」
7 浪和風可以突然興起,亦可以很快便消散。今日,人們蓄意使許多事不久便成為過時,因此各種趨向、時尚和款式均變化無定。僅在不久之前被人視為必需的事很快便完全落伍而被人遺忘。不論在娛樂、衣著、髮型或其他任何事上,我們若凡事都要趕上潮流,但很快便被人追上而大失所望,那是多麼的不智和幼稚。在屬靈的事上,這種不穩定可以帶來災禍性的後果。——可參閱雅各書1:6-8。
8.靈性上的嬰孩還有其他什麼『特徵』?這帶來什麼危險?
8 嬰兒的另一個特徵是對是非善惡的觀念很模糊。類似地,屬靈的嬰孩尚未「藉著應用使他們的理解力獲得訓練而能夠分辨是非。」由於這緣故,使徒保羅敦促基督徒同工要「努力進至成熟的地步,不必再立根基。」(希伯來書5:14;6:1,《新世》)在靈性上是嬰孩的人需要有人不斷幫助他們清除疑慮,使他們相信他們所接受的教訓的確是真理,他們受到教導去行的事真的是他們應當行的事。他們甚至在最基本的事上也需要幫助。不然他們便很容易感覺惑亂、受挫而被懷疑攫住,以致傷害了自己的信心。
9.為什麼我們必須接受基督徒成熟的挑戰?
9 你曾留意過兒童很喜歡做他們看見成年人所做的事嗎?當然,對他們說來這僅是一場遊戲。樂趣的一部分無疑在於能夠做他們想做的事,但卻毋須接受與之俱來的責任。當然,孩童的生活大可以無憂無慮。(可參看馬太福音11:16,17。)但是隨著人逐漸長大,這會帶來義務和責任。這是我們必須幫助孩子去接受的一項挑戰。至很大程度,他的反應如何可以決定他在日後生活上會成功抑或失敗。從靈性上說來,我們每個人都認真考慮一下基督徒成熟的挑戰甚至更為重要。你願意,甚至渴望,接受作一個成熟、屬靈的人所帶來的責任嗎?抑或你僅是得過且過,讓別人代你負起你自己的責任?——加拉太書6:4,5。
基督徒的成熟——是什麼?
10.為什麼保羅勸勉希伯來籍的基督徒要「努力進到成熟的地步」?
10 使徒保羅鼓勵基督徒要「努力進到成熟的地步」,他所想到的是什麼呢?(希伯來書6:1,《新譯》)上下文表明保羅原本打算對希伯來籍的基督徒談及「按照麥基洗德的樣式的大祭司」,耶穌基督。但是他覺得他們尚未能夠明白這些事,因為他打算討論的事「難於解釋」。(希伯來書5:10,11,《新世》)反之他提醒他們說:「你們變成需要吃奶而不是吃固體食物的人。凡是吃奶的人都不熟悉公義的道理,因為他是個嬰孩。但固體食物是屬於成熟的人的,這些人藉著應用使他們的理解力獲得訓練而能夠分辨是非。」——希伯來書5:12-14,《新世》;可參閱猶大書3。
11.成熟意味到什麼?
11 那麼,保羅的話意味到成熟的意思僅是認識聖經裡較深的道理而已嗎?雖然基督徒的成熟包括對聖經的認識和了解在內,卻還包括其他因素。明白使徒保羅所用的字眼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楚看出這件事。被譯為「成熟」的希臘字是泰利奧提斯(te·lei·oʹtes), 形容詞「成熟的」則譯自泰利奧斯(teʹlei·os)。這些字與泰羅斯(teʹlos)一字有關,後者的意思是「末了」或「終點」。瓦因(W. E. Vine)的《新約字詞註釋詞典》解釋成熟(泰利奧斯)「意味到達到終點(泰羅斯)、完成、完全、完美。」因此,成熟的基督徒是已達到某個終點或目標的人。這個目標是什麼呢?
12.據以弗所書4:11-13說,成熟牽涉到什麼事?
12 使徒保羅在以弗所書4:11-13(《新世》)解釋基督教會的元首基督耶穌作了許多安排去幫助「聖徒」達到這個目標,那便是,「我們都在信仰上及對上帝兒子的正確認識上獲致統一,長大成人而達到基督的完滿所應有的身量。」聖經在這裡表明成熟(希臘文泰利奧斯)不但與具有『正確的知識』有關,同時也包括『在信仰上獲致統一』及按照基督所達到的身量去衡量自己。
13.為什麼若沒有『信仰上的統一』就無法達至基督徒的成熟?
13 『在信仰上獲致統一』意味到團結。在未認識『一個信仰』之前,人對於行事的方式,對於是非善惡等懷有自己的主張和意見。(以弗所書4:4,5)他若繼續墨守這些主張,便會很難在靈性上有長進。保羅有一次將古代哥林多小組裡的基督徒稱為『基督裡的嬰孩』,並且說他們是「屬肉體的」,因為他們「中間有嫉妒、紛爭」,有些人自稱跟從保羅,另一些則跟從亞波羅。(哥林多前書3:1-4)因此我們可以很容易看出,團結或『信仰上的統一』是與基督徒的成熟相輔並行的。兩者不可缺其一。因此我們必須問問自己:我們已經捨棄了以前俗世的思想方式嗎?我們看出在思想和行動上與耶和華的百姓保持團結是多麼重要嗎?『信仰上的統一』乃是基督徒成熟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因素。——以弗所書4:2,3。
14.成熟也與其他什麼事有關?
14 基督徒的成熟也與「達到基督的完滿所應有的身量」一事有關。這是什麼意思?保羅接著說,達到這種身量的人不再是嬰孩,「中了人的詭計和奸狡的騙人謬說,被各種道理之風吹來吹去,彷彿受浪沖撞一般。」反之,他們對真理具有正確的認識。他們憑著基督的愛心得以長成,並且表現其他敬虔的品質,例如智慧、公義和能力。(以弗所書4:13,14;約翰福音15:12,13;哥林多前書1:24,30;2:7,8;箴言8:1,22-31)既然我們都是不完美的人,我們無法完全達到『基督的身量』;但我們卻無疑能夠以他為榜樣,立下目標養成與他一樣的敬虔品格。(歌羅西書3:9)我們若努力達到這個目標,便可以進至成熟的地步。
憑著愛心長進
15.在追求成熟方面,第一步是什麼?
15 考慮過「基督徒的成熟」一詞所含的意義之後,我們也需要知道怎樣才能達到這個目標。正如我們在上文見到,希伯來書6:1表明,為了追求基督徒的成熟,我們必須在某個根基上從事建造。一旦這樣行之後,我們可以作出進一步的努力以求進至成熟地步。構成這個根基的各項因素的第一個是「懊悔死行」。
16.我們必須懊悔棄絕什麼「死行」?
16 顯然「死行」包括墮落肉體的各種行為,這些行為若不受到抑制便會導致死亡。我們可以很容易看出例如淫亂、不潔、放蕩的行為、拜偶像和邪術一類過犯是有罪的,我們亦避免做這些壞事。但是屬肉體的行為——「死行」——也包括有些人稱為個性特徵的事,例如仇恨、爭競、忌恨、忿怒、紛爭、分黨、結派、嫉妒等。(加拉太書5:19-21,《新譯》)除非我們將這一切不良的性格特徵除去而代之以「按照上帝的旨意在真正的公義和忠貞裡創造的新品格,」否則我們就很少可能會在達到基督徒的成熟方面有任何進步。——以弗所書4:22-24,《新世》。
17.還有其他什麼事也可以被視為「死行」?為什麼?
17 除了屬肉體的行為之外,我們必須除去的「死行」也包括一些從屬靈的意義上說來是死去、虛浮和無益的行為與活動。這些行為可能是致富的發財捷徑,也可能是好高騖遠,消耗時間的深造計劃,或是提倡社會改革,謀求世界和平之類的俗世運動。這些事可能看來有若干好處,但是它們卻為專注於其事的人帶來靈性上的死亡,因此它們都是「死行」。所有希望達到基督徒的成熟地步的人必須「懊悔」或不再追求這些「死行」,轉而聽從耶穌的勸告『繼續先求上帝的王國和公義。』——馬太福音6:33,《新世》。
18,19.(甲)以弗所書4:15所提及的「說真話」是什麼意思?(乙)這怎樣與基督徒的成熟有關?
18 一旦在根基上開始建造,然後便怎樣呢?保羅勸勉說:「我們要說真話,憑著愛心在凡事上長進而歸於作元首的基督。」(以弗所書4:15,《新世》)首先,我們留意到保羅提及我們需要「說真話」。這句話看來不是僅牽涉到言詞;這話實際的意思是「保持真理」。(『王國隔行對照譯本』)其他的譯本將這句話譯作「按照真理而生活」;「憑著愛心時刻跟從真理——真實地發言,真實地待人,真實地生活」。——以弗所書4:15,《耶路撒冷聖經》;《活的聖經》。
19 因此,追求基督徒的成熟需要我們在生活、言談、行事和待人方式方面緊守或維護真理。這意味到將我們所獲得的聖經知識應用在日常生活的事務之上,藉此『憑著應用使自己的理解力獲得訓練而能夠分辨是非。』(希伯來書5:14,《新世》)你正這樣行嗎?每逢需要作決定的時候,你按照聖經的原則去推理嗎?你接受成為成熟的基督徒的挑戰,在言行上緊守真理?抑或你寧願在靈性上作嬰孩,為了繼續追求自己的願望和喜好而不願負起責任?
20,21.(甲)長至成熟地步怎樣牽涉到愛心?(乙)什麼問題留待下一篇文章討論?
20 保羅說:「[我們要]憑著愛心在凡事上長進而歸於作元首的基督。」(以弗所書4:15,《新世》)保羅在這裡指出問題的核心——動機。他在哥林多前書13:1-3表明,本來可以很有價值的事若不是懷著正當的動機去作,便會變成完全無益。因此我們必須審察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的動機。目的是要給別人看見,使他們有良好印象而認為我們是成熟的人嗎?抑或我們這樣行是由於愛上帝和愛鄰人的緣故?若以愛為動機,我們便會「在凡事上長進」,成為平衡、可靠、成熟的基督徒而完全認識「作元首的基督」。
21 雖然力求達到基督徒的成熟地步是一個有價值的目標,這並不是事情的末了。一旦達到這個目標,還有其他事可做嗎?認識真理已有多年而達到了基督徒成熟的目標的人又如何?我們會在下一篇文章考慮這個問題。
你能夠解釋嗎?
◻ 『嬰孩的特徵』包括些什麼事?這些事帶來什麼危險?
◻ 『信仰上的統一』和「基督的完滿」怎樣與成熟有關?
◻ 為了達到基督徒的成熟地步,我們必須棄絕什麼「死行」?
◻ 人怎樣『憑著愛心長進』?
[第9頁的精選語句]
在過去六年
——有82萬7,144名新的見證人受浸
——有超過5,000個新小組成立
——在現今參加傳道工作的人當中,每三個便有一個是在這段時期中受浸的
[第9頁的精選語句]
在1984服務年度,有六個國家王國傳道員的數目平均超過十萬人
[第11頁的圖片]
今日許多人揀選傳道工作過於追求物質資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