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適合全人類的書
「我觀看,見有許多的人,沒有人能數過來,是從各國、各族、各民、各方來的,站在寶座……面前。」
這是一群什麼人?他們正在做著什麼事?
「[他們]手拿棕樹枝,」記載繼續說。「大聲喊著說:『願救恩歸與坐在寶座上我們的上帝,也歸與羔羊。』」不,這並非一群提出要求或為了某個原因而遊行示威的暴民。反之,這是一群剛經歷過一件最令人振奮的大事而歡欣鼓舞的人。「這些人是從大患難中出來的。……他們不再飢,不再渴;……上帝也必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
給全人類的信息
我們可以在聖經最後一本書啟示錄的第7章第9至17節找到對這一「大群」來自萬國的人所作的描述。聖經以比喻性的方式向我們預示未來的日子,屆時人類不會再受到種族、語言和國家的不同所分裂。反之,他們會和平共處、團結一致,並且完全擺脫恐懼和貧窮的威脅。這便是聖經向全人類發出的獨特信息的大意。
『但是,』你也許會問,『從什麼方面說來這個信息是獨特的呢?世界各地的人豈不是一直都在高談和平團結嗎?』他們的確是。現今國際局勢緊張,政治、種族、經濟和宗教方面的競爭使難題更為惡化;在這樣的時代裡,有哪個頭腦健全的人對世界和平的問題不表關注呢?然而,遠在國際鬥爭出現以及人類的繼續生存成為爭論之前許久,聖經已預告時候將會來到,全人類會在一個政府——上帝的王國——統治之下享有和平團結。
自始便具有的世界觀
論到人類的未來,聖經從最初便提出一個世界性的觀念。「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這便是造物主耶和華上帝授予亞當和夏娃的第一條誡命。(創世記1:28)亞當夏娃不是要僅成為某個民族或國家的祖先。反之,他們是要成為全人類的始祖。使徒保羅把聖經的信息傳與希臘的雅典人時證實了這件事。他告訴後者上帝「從一本造出萬族的人,住在全地上。」——使徒行傳17:26。
我們必須承認,全人類都是兄弟姊妹的觀念,比一般人的想法先進得多。甚至在今日,雖然列國高談世界和平及兄弟友愛,種族偏見和國家主義精神豈不仍然是使人分裂的最大勢力之一嗎?可是,聖經卻超越這些和其他各種障礙。聖經把萬國萬族的人視為一個大家庭而向之發言,並把地球看作全人類的龐大家園。在這種意義上,聖經的確是一部適合全人類的書。
亞當夏娃若繼續對耶和華上帝表現順服,全人類在一個普世的快樂家庭裡生活的希望便無疑已實現了。但可惜事與願違。聖經告訴我們,「罪是從一人[亞當]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羅馬書5:12。
有鑑於此,沒有任何民族或國家優於或劣於其他的民族或國家。一而再地,聖經對全人類都一視同仁而沒有任何歧視或偏愛。它言簡意賅地指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羅馬書3:23)雖然某些地區的人也許在物質方面較為富裕或教育程度較高,但環顧四周,我們豈不見到人人都面對同一的基本難題——疾病、衰老、不完美和死亡——嗎?
造益全人類的應許
雖然人類的情況變成十分惡劣,上帝卻沒有讓人陷於絕望。在重要的關頭,耶和華上帝向人提出一個應許。上帝對亞伯拉罕說:「地上萬國都必因你的後裔使自己得福。」(創世記22:18,《新世》)可附帶一提的是,世上的三大宗教——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把這個應許視為他們信仰的一部分。唯獨聖經把這個應許如何實現的方式透露出來——藉著把耶和華上帝與亞伯拉罕及其後裔,包括古代以色列國在內,之間的交往記載下來。
然而,許多人卻在這方面提出異議。他們認為這其實是國家優越感或偏見的一個典型例子。由於這個緣故,他們把聖經——或最低限度大部分的希伯來文聖經——僅視為部落傳說。但這是健全的想法嗎?耶和華何以對亞伯拉罕懷有這麼大的信心而向他提出上述的應許?
聖經解釋說:「『亞伯拉罕信上帝,這就算為他的義。』他又得稱為『上帝的朋友』。」(雅各書2:23)饒有趣味的一點是,伊斯蘭教的聖典《可蘭經》也指出信心是亞伯拉罕得以稱為『上帝的朋友』的理由。「有誰的宗教比完全順服真主的人的宗教更好?他是個(向別人)行善的人,並且效法正直人以伯拉謙[亞伯拉罕]的信心。真主把以伯拉謙視為朋友。」——《可蘭經》第4章第125節,莎柯(M. H. Shakir)譯。
以色列人又如何呢?上帝向亞伯拉罕提出上述應許400多年之後,摩西對以色列人說:「耶和華專愛你們,揀選你們,並非因你們的人數多於別民,原來你們的人數,在萬民中是最少的。只因耶和華愛你們,又因要守他向你們列祖所起的誓。」——申命記7:7,8。
因此,以色列人蒙揀選並非由於亞伯拉罕或以色列人屬於一個較優越的民族或國家,或在任何方面比其他人較佳的緣故。反之,這是由於上帝根據人的信心和善行向人表現慈愛和額外恩典的緣故。使徒彼得指出這點說:「上帝是不偏待人。原來各國中,那敬畏主行義的人都為主所悅納。」——使徒行傳10:34,35。
有鑑於此,雖然耶和華上帝有一段時期唯獨與以色列人交往,他其實以全人類的福利為念。他與以色列人的交往記載在聖經裡絕不是要提倡國家主義精神,或要把一個國家抬舉高過另一個國家。反之,「從前所寫的聖經都是為教訓我們寫的,叫我們因聖經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著盼望。」(羅馬書15:4)不錯,這些事件強調上帝在實現他的旨意——要全人類再次團結合一、協調一致——方面所表現的愛心和忍耐。這個希望會怎樣實現呢?
為了獲致和平而設立的管理
保羅解釋說:「[上帝]按照自己的美意,定意在指定的期限滿足時設立一項管理,那便是,要將一切事物再次召集在基督裡,天上的事物和地上的事物。」(以弗所書1:9,10,《新世》)這項「管理」是什麼?
「管理」一詞譯自奧科諾米亞(oi·ko·no·miʹa)這個希臘字,基本的意思是「管理全家」。由此看來,即使人類在政治、種族、經濟和宗教方面均四分五裂,上帝卻定意要消除這一切使人分裂的力量,把所有順服的人再次召集起來成為一個普世的快樂家庭。他會怎樣如此行呢?他會藉著他的兒子耶穌基督所統治的彌賽亞王國去成就這件事。——可參閱但以理書2:44;以賽亞書9:6,7。
今日,雖然普世情勢緊張,難題日增,環球各地有數百萬人已熱烈響應聖經中有關和平團結的信息。他們便是啟示錄一書所描述的『沒有人能數過來的大群人』。他們正以象徵性的方式站在上帝的寶座前,揮舞棕樹枝,一同讚美和順服「坐在寶座上」的耶和華上帝及「羔羊」耶穌基督。——啟示錄7:9,10。
你受這個信息所吸引嗎?不論你屬於什麼種族、國家或語言,藉著趁現今查考和接受聖經的信息,你便能夠置身於這個國際性的「大群人」之列。你可以滿懷信心地與他們一起說:「我們照[上帝]的應許,盼望新天新地,有義居在其中。」——彼得後書3:13。
的確,聖經是一本適合你的書!
[第5頁的圖片]
亞當夏娃是全人類的始祖
[第7頁的圖片]
亞伯拉罕離鄉別井,憑著信心和善行贏得上帝的嘉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