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宣揚者的報導
『尋得智慧的人便尋得生命』
「真理正吸引現代以色列國不同社會階層中『各種各式的人』。」守望台聖經書社的以色列分社辦事處寫道。這些心地忠實、渴慕真理的人從聖經獲得保證:「尋得我[智慧]的,就尋得生命,也必蒙耶和華的恩惠。」(提摩太前書2:4;箴言8:35)以下一位以色列女子的經驗足以說明這點。
◻ 一位耶和華見證人上門探訪《守望台》雜誌的一個訂戶,並且約定時間與這女子研讀聖經。她很喜歡有一個研讀。她的鄰舍獲悉研讀的安排之後也參加。分社的報告說,鄰舍「立刻看出這便是她在過去多年來一直尋找的東西」。她在生活上迅速作出多麼急劇的轉變!本來她與丈夫打算在幾天之後便辦理離婚手續。但她取消了這個打算而與丈夫和好如初。她曾一度沉迷於占星術,並且隸屬於一個教派。但她卻毅然把與邪術有關的昂貴書籍和其他一切東西拋掉。她開始參加耶和華見證人的聚會,並向親戚朋友談及她新近尋得的信仰。至於她因此而失去的朋友,她說:「顯然,他們並非真正的朋友。」
現今這個女子在家人所經營的商店裡熱心向顧客作見證。她也經常參加逐戶宣揚好消息的工作。尋得智慧和獲悉耶和華在新制度裡賜人永生的奇妙安排令她多麼快樂!起初致信社方訂閱雜誌的鄰舍也繼續研讀聖經,並且有良好進步。
◻ 勞埃德住在圭亞那。他步向宗教自由的路途相當長。起初他是個長老會的教友。他娶了一個印度教女子之後,他的妻子也成為長老會的教友。勞埃德後來承認,教會內「十分露骨的偽善令他大感震驚」。於是,他轉向伊斯蘭教,然而這也沒有滿足他對自由的渴求。接著,他嘗試印度教。獲悉關於轉世投生和因果報應的律則之後,勞埃德不禁對這些教義發生懷疑。他轉向玄祕術,並在家中築了一座祭壇。他也把玄祕術的主張灌輸與家人。他說,「但我與家人所遭受的恐怖經歷使我放棄這個宗教。」他轉而採納一種崇尚物質的生活方式,但他的家庭生活卻因此分崩離析。於是,他說:「我向上帝、天父、真主和神禱告。我告訴他我正在對萬物的創造主說話。我向他表示我渴望取悅他而非取悅人。」
就在這一刻,一個「衣著整齊、聲調柔和、溫文爾雅」的耶和華見證人上門探訪勞埃德,並對他的問題提出令人滿意的答覆。見證人把一本《導至永生的真理》和一部聖經留下給勞埃德。不久之後,見證人與勞埃德和他的妻子開始了一個聖經研究。隨著知識漸增,勞埃德和他的妻子與大巴比倫——偽宗教的世界制度——斷絕關係。在此之後,他們獻身事奉耶和華,並且受了浸。勞埃德說,「愛,真正的愛,取代了仇恨和憤怒;但最重要的是,我們的生活現在有了意義和目的。」
現今他們正欣然享有『叫他們得以自由的真理』。——約翰福音8:32。
◻ 塞昔爾群島的一個年輕女子也得以認識耶和華,這為她帶來了很大的福分。這個女子與一名男子同居,並且生了幾個兒女。女子很賞識她從聖經獲悉的真理,但卻感到難於採取立場以求有資格為耶和華服務。她住在一幢華麗的房子裡,過著很少人享有的舒適生活。作過禱告和受到環務監督鼓勵之後,她把一項選擇向與她同居的男子提出——他們要不就正式結婚,要不就分手。男子不願作出任何選擇,於是女子遂毅然搬走。這樣,她便有資格宣揚好消息,並且也獻身事奉耶和華而受了浸。這使她多麼快樂!饒有趣味地,由於她採取勇敢的立場緊守聖經原則,這使以前跟她同居的男子大受感動。他於是作出安排使他們的婚姻成為合法,家庭亦得以復合。
詩篇的執筆者承認說:「因為在你[耶和華]那裡,有生命的源頭。」(詩篇36:9)上述幾個人也承認這件事實。他們尋求智慧以求認識耶和華和他予人生命的條件。這些人多麼體會「尋得[智慧]的,就尋得生命」這項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