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夠接受管教嗎?
『今日的父母僅是擊打塔姆塔姆(舞鼓)而非自己的兒女。』非洲一所大學有些女學生如此評論說。她們的話是什麼意思?管教已變成不合時尚了。父母們不願施行管教,兒女們則樂於免除管教。
這可說是明智的態度嗎?據一部字典說,管教基本上說來是「一種訓練,目的是要糾正、模鑄或培養思想的機能或道德的品格。」有任何人真的不需要這樣的管教嗎?何以那些非洲女學生——和她們的父母——認為管教並非必要?
其實,對管教懷有消極態度並非僅限於非洲的女學生和她們的父母。看來今日大部分的人把任何勸告或管教均視為不正當地干預他們的自由和剝奪他們的權利。然而這種態度並非20世紀才專有的。數千年前上帝已留意到「人從小時心裡懷著惡念。」(創世記8:21)使徒保羅指出幾千年來的惡念最後所導致的結果。他寫道:「那時人要專顧自己、貪愛錢財、自誇、狂傲、謗讟、違背父母、忘恩負義、心不聖潔、無親情、不解怨、好說讒言、不能自約、性情兇暴、不愛良善、賣主賣友、任意妄為、自高自大。」(提摩太後書3:2-4)難怪管教不受歡迎!
管教真的這麼糟嗎?
基督徒真的需要接受管教嗎?耶穌說,導致永生的路是「小的」。(馬太福音7:13,14)人很容易偏離這條窄路。因此接受管教或訓練——正如一部字典所稱——豈不是明智之舉嗎?請考慮一下一個旅客的例子。這個旅客不自覺地偏離了正路而蕩入了危險地帶。要是有一個陌生人向他指出返回正路的方法,他會有什麼反應?他會忿然拒絕,堅持他有權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嗎?他會貿然指控這個友善的陌生人侵犯了他的權利嗎?他很少可能會有這樣的反應。反之他會感激陌生人所提出的幫助。
因此,幫助若以仁慈的管教方式提出來,明智的基督徒會滿心感激。不論我們是什麼年歲或人生的經歷如何,先知在以下所說的話仍是至理名言:「耶和華阿,我曉得人的道路不由自己,行路的人也不能定自己的腳步。」(耶利米書10:23)既然如此,我們人人都需要受到管教。
他們拒絕接受管教
一個拒絕接受管教的人是該隱。他對弟弟亞伯滿懷嫉妒。由於看見該隱正偏離正道,耶和華親自向他提出勸戒。上帝問道:「你為什麼發怒呢?你為什麼變了臉色呢?你若行得好,豈不蒙悅納?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門前;他必戀慕你,你卻要制伏他。」(創世記4:6,7)該隱並沒有聽從。反之他殺了弟弟亞伯,從而在人類歷史上引進了殺人的惡行。——創世記4:8-16。
在撒母耳的日子,以利的兩個兒子也沒有接受管教。以利是耶和華的聖所的大祭司。可是他的兒子卻濫用職權偷竊祭物及誘使婦女與他們行淫。以利——相當軟弱無力地——責備他們,但他們卻充耳不聞。結果如何呢?拒絕接受管教導致他們在戰場上喪生。他們的噩耗則使以利自己大感震驚而身亡。——撒母耳記上2:12-17,22-25;3:11-18;4:1-4,10-18。
有些人聽從管教
可是其他有些人卻接受管教。身為君王和戰士的大衛犯了一項嚴重的罪行。他引致烏利亞的死亡,由於他與這人的妻子犯了姦淫。然而他卻虛心接受上帝通過先知拿單對他所作的嚴詞譴責。因此耶和華沒有完全棄絕他。(撒母耳記下12:1-14)的確,管教能夠幫助我們甚至從非常嚴重的罪復原過來。
當年輕的男子以利戶向約伯提出勸告時,約伯本可以忿然拒絕。雖然約伯在撒但手中受盡苦楚,他卻拒絕「棄掉上帝,死了吧。」既立下這麼忠貞的紀錄,他大可以認為自己沒有理由要聽從這個年輕人的勸告。可是,約伯卻虛心聽從,從而獲悉他雖然緊守忠誠,他的態度卻有調整的必要。然後約伯有權利獲得來自耶和華本身的勸告。最後,他更獲得許多祝福作為獎賞。(約伯記2:9,10;32:6;42:12-16)有鑑於此,管教甚至能夠幫助那些在堅忍和忠貞方面立下傑出紀錄的人。
使徒彼得也曾接受管教。要記住,彼得是耶穌基督的使徒,曾親自目擊耶穌變形,並且蒙基督授予「天國的鑰匙」。(馬太福音16:18,19)可是有一次,使徒保羅——耶穌手下一位較新的跟從者——公然指責彼得在安提阿小組裡行為不妥。彼得顯然接受了這項管教,因為他後來談及「我們所親愛的兄弟保羅」。(彼得後書3:15;加拉太書2:11-14)既然如此,享有許多權利的基督徒也需要預期自己可能受到管教。
現代基督徒與管教
在小組裡,我們無論從什麼成熟的基督徒獲得勸告,都不應感到意外。但特別負有責任要照料我們福利的人乃是受任命的長老。聖經對這些屬靈的牧者說:「你要詳細知道你羊群的景況,留心料理你的牛群。」——箴言27:23。
我們若意識到長老需要有真正的愛心和勇氣才能提出勸告,這也許可以幫助我們接受管教。當長老試圖向人提出幫助時,他們時常受到拒絕。例如,非洲一位長老向一個認識真理已有相當時日的基督徒提出警告她正被牽涉在一些不符合基督徒標準的事裡。提出這項勸告並不容易。但這個基督徒女子的惱怒反應卻使情形成為更困難。最後,她拒絕接受勸告,並且從此對那位試圖幫助她的長老不瞅不睬。她若記得「朋友加的傷痕,出於忠誠」這句話就明智得多了!——箴言27:6。
管教能夠幫助我們應用另一句聖經箴言:「通達人見禍藏躲,愚蒙人前往受害。」(箴言22:3)這句話本可以幫助同一個國家裡的另一位基督徒男子。這個男子習以為常地沒有妻子和孩子陪伴獨自到飯店去吃飯。這使有些人感到不安,因為在該地區,許多飯店裡的女招待其實是物色顧客的妓女。當地的長老曾數次跟男子談及這件事。然而,這個基督徒男子卻拒絕接受勸告,時常態度相當激烈。最後,他終於跌入不道德的陷阱中。聽從用心良苦的勸告無疑明智得多!
我們若暫且撇下自己的觀點,試以耶和華的觀點去看各事,就會較容易接受管教。誠然,管教可能顯出我們的不完美,彷彿是一項不受歡迎的提醒一般。它也許使我們有點丟臉。但是試想想,耶和華看見他的僕人行事明智,小心避免行差踏錯會令他多麼高興。「我兒,你要作智慧人,」上帝的道說,「好叫我的心歡喜,使我可以回答那譏誚我的人。」(箴言27:11)我們若能夠壓抑自驕之心,謙虛地接受管教,我們便會置身於許多使耶和華能夠回答撒但譏誚的人之列了。
管教產生美好的果子
正如我們從以上見到,人人都需要接受管教,不論是男、女、老、幼,認識真理已有相當時日抑或較新的人。因此,我們應當預期會受管教,甚至尋求管教。要研讀上帝的道,並且留意其中向你提出的勸告。(提摩太後書3:16,17)要參加聚會,並且小心聆聽適用於你身上的資料。(希伯來書10:24,25)若有來自聖經的仁愛管教向我們個人提出,務要懷著與管教一致的精神虛心接受。要留意機會從來自耶和華的一切糾正和訓練得益。
保羅告訴希伯來人說:「凡管教的事,當時不覺得快樂,反覺得愁苦;後來卻為那經練過的人結出平安的果子,就是義。」(希伯來書12:11)因此,雖然管教有時令人痛苦,它卻導致良好的結果。接受管教可以幫助我們置身於取悅耶和華的人之列。管教可以幫助我們「行為正直,作事公義,心裡說實話。」(詩篇15:1,2)因此,讓我們人人都虛心接受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