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87 3/1 4-6頁
  • 「緊緊跟從他的腳蹤」——以什麼方式?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緊緊跟從他的腳蹤」——以什麼方式?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7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進而遵行上帝的旨意
  • 將傳道職分置於首位
  • 「心裡柔和謙卑」
  • 要效法他!
  • 「來跟隨我吧」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9年
  • 耶穌基督是誰?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5年
  • 立志永遠事奉上帝
    帶來永生的知識
  • 你會回應耶穌的愛嗎?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2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7年
《守》87 3/1 4-6頁

「緊緊跟從他的腳蹤」——以什麼方式?

「我永不能像耶穌那麼完美,不論我作多少禱告或作出多大努力。」在接受調查的美國天主教徒當中,有百分之89同意以上的說法。的確,跟隨基督的腳蹤而行一事看來是無法企及的,尤以考慮到各教會所設想的基督形象為然。一位天主教男子說:「在大致上,我認為耶穌是一位富於溫情、仁愛、關懷、忍耐的人物,他對我的期望不會太高。可是,我在教堂所見到的耶穌形象是被人奉為神明的,使我這麼不完美的人不禁自慚形穢。」

可是,四福音的記載並沒有將基督『奉為神明』。聖經透露耶穌並非生於貴族之家而是生於工人階級的家庭。他的養父約瑟是個木匠。耶穌的童年事跡雖然不詳,但有一件事卻頗具啟迪性。耶穌12歲時,父母帶他前往耶路撒冷參加每年一度的逾越節。在這個場合他很專心地與人討論聖經,以致家人離去時失落了他。約瑟和馬利亞在三天之後才找到他,當時他們的焦急是可以了解的。原來「他在殿裡,坐在教師中間,一面聽、一面問。」此外,「凡聽見他的,都希奇他的聰明和他的應對。」請想想,耶穌在12歲時已不單能夠提出發人深省、與屬靈的事有關的問題,且能提出得體的答案。無疑他曾經受到父母的訓練所幫助!——路加福音2:41-50。

你若是個年輕人,你能夠跟從基督的榜樣嗎?的確能夠!因為基督自己「給你們留下榜樣,叫你們[緊緊]跟隨他的腳蹤行。」——彼得前書2:21。

年幼的時候乃是吸收關於上帝和他的道的基本知識的最佳時候。不錯,在你所識的人當中,也許有些人浪費大量時間在娛樂性的書刊和電視之上。可是,你何不反過來跟隨耶穌的腳蹤呢?耶穌自幼便學習關於耶和華的知識。由於耶穌對屬靈事物的愛好,「他的智慧不斷增長。」(路加福音2:52,《新譯》)你也可以做得到。

且舉一個例:在南非的一間學校裡,有人問教師能否證明聖經是真理。他自認沒有這樣的本領。但有一位男童(耶和華見證人)卻勇敢地說:「我能夠確實證明聖經是真理!」他怎樣行呢?他記得在近期的《守望台》雜誌裡讀過的資料。因此在獲准發言之後,他開始解釋載於但以理書第2章的預言的含意。他指出預言如何論及世界各政府的相繼興衰以及最後被上帝的王國所消滅;這使全班同學大感驚異。隨後他們作了一項良好的討論,使他有機會解答許多問題。

進而遵行上帝的旨意

耶穌幼時在聖經知識和了解方面所奠定的基礎在後來感動他採取一項嚴肅的步驟。「耶穌……來到約但河,見了約翰,要受他的洗。」當時是他要負起責任作上帝的傳道員的適當時候。浸禮的意思是他將自己呈交出來以遵行上帝的旨意。——馬太福音3:13-15。

在受浸方面,基督徒也要效法基督的榜樣。浸禮是一項神聖的象徵,是獻身的公開表現。我們若同意為某個人或某間公司工作,就會首先探知對方有什麼要求和條件,然後通常會簽署合約為據。沒有簽署的合約是無效的。浸禮亦然——它使我們對上帝的獻身生效。在一種意義上,我們像耶穌一樣地說:「上帝阿,我來了,為要照你的旨意行。」(希伯來書10:7)受浸之後,我們就成為上帝的僕人,他手下的傳道員!——哥林多後書3:5,6。

當然,你也要像耶穌一樣首先獲得關於上帝的基本知識。耶和華見證人能夠幫助你——和你的兒女——從一項有系統的聖經研究獲得這種知識。

將傳道職分置於首位

耶穌受浸之後,隨即進入一段禁食、沉思和禱告的時期。這樣行無疑使他在接著遭遇試探時有所準備。撒但魔鬼向他提出統治「世界各國」的大權。耶穌若接受魔鬼的建議,他可以有多麼顯赫的功業!可是基督了解到,這樣的功業是很短促的。他立即拒絕了魔鬼的誘惑,反而「開始傳道,說:『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馬太福音4:2,8-10,17,《新譯》)基督在地上終其一生是上帝王國的全時傳道員。

今日也一樣,基督徒不會讓撒但的世界引誘他謀取高薪職業及以世俗的名利為人生目標。值得留意的是,耶穌一對他的早期門徒發出呼召,「他們就立刻捨了網,跟從了他。」(馬可福音1:17-21)因此,纏在世俗的名利網中是明智之舉嗎?耶穌吩咐他今日的跟從者要『宣揚這王國的好消息』。(馬太福音24:14)誠然,你也許有家庭或其他責任需要照顧。因此許多耶和華見證人利用黃昏和週末的時間去執行基督徒的傳道職責。有些人甚至能夠安排以全時從事這種傳道活動!

在南非,有一位青年本來計劃在中學畢業之後入大學攻讀。可是,他以水浸禮象徵獻身給耶和華之後感覺有義務要參加全時傳道工作。他的父親(不是見證人)初時極不贊成。但經過詳細討論之後,他終於同意讓兒子進入南非的耶和華見證人分社辦事處服務。

他在那裡快樂地工作了九年,結婚之後和妻子一起從事全時傳道工作。後來他們添了一個孩子。但他們祈求耶和華幫助他們繼續作全時傳道員。他們記得耶穌應許過,人若先求上帝的王國,其他「東西[物質必需品]都要加給你們。」(馬太福音6:33)這話證明十分真確。那位父親說:「我們多年來過著節儉的生活,但我們使女兒有個快樂的家庭,物質需要也不缺乏。」

「心裡柔和謙卑」

耶穌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馬太福音11:28-30。

耶穌施行奇跡——例如趕鬼——時並沒有把功勞歸於自己,反之他公開承認能夠成就這樣的事乃是「靠著上帝的靈」。(馬太福音12:28)他雖然能夠把握聽眾的注意力,以致「他們很希奇他的教訓,」他卻從不求自己的榮耀。(路加福音4:32)反之,他說:「我的教訓不是我自己的,乃是那差我來者的。」——約翰福音7:16。

今日的真正基督徒盡力表現同樣的謙虛自抑。例如,在教導別人時,他們不會把別人的注意力集中在他們自己身上。反之,無論他們在傳揚聖經的信息方面有什麼才幹,他們都敏於將功勞歸於耶和華和他的組織。使徒保羅問道:「你有什麼不是領受的呢?」——哥林多前書4:7。

耶穌的謙虛也見於另一件事:他甘願跋涉數千里,不是乘車而是步行,四處周遊向人傳道。有一次,他和門徒十分疲倦,以致需要「歇一歇」。可是有大群渴望獲得屬靈鼓勵的人擁到,耶穌忘了自己的疲倦,「於是開口教訓他們許多道理。」——馬可福音6:31-34。

在非洲的萊索托,一位耶和華見證人的周遊傳道員(又稱環務監督)和兩位同伴表現了類似的精神。他們步行了22小時,翻山越嶺去探訪幾位居於孤立地區的基督徒同工。由於旅途辛苦,分區監督決定次日休息一天。可是那天有大批群眾前來歡迎,並且向他提出許多問題;他雖然極度困倦,亦毅然起來教導他們認識王國的好消息。當時群眾的反應非常熱烈,使疲倦的旅人感到他們所付出的努力的確獲得豐富的獎賞。

要效法他!

使徒保羅鼓勵我們要「專一注視耶穌,就是我們信心的創始者和完成者。」(希伯來書12:2,《新譯》)這樣行的方法是經常閱讀福音書的記載,沉思我們可以在什麼方面效法基督。例如,耶穌在斥責宗教領袖們的偽善和自以為義時表現莫大的勇氣,雖然他早知宗教領袖們憎恨他和企圖將他殺死。(馬太福音23:1-36;26:3,4)他在受到攻擊時保持冷靜和自制。(彼得前書2:23)他在教人時表現對人性的了解,並且有能力以簡單的言詞表達深奧的真理。

但耶穌最傑出的恩賜莫過於他的愛心。「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約翰福音15:13)他甚至在愛這個字上加上新的層面,吩咐我們要愛仇敵。——馬太福音5:43-48。

耶穌為我們立下多麼崇高的模範!效法他並不容易,我們也許不時會跌倒。但千萬不要放棄。(加拉太書6:9)現時世上已有數百萬人成功地努力跟隨耶穌。把這本雜誌帶給你的人無疑便是這樣的人之一;他會十分樂意幫助你緊緊跟隨耶穌的腳蹤而行!

[第5頁的精選語句]

耶穌在幼時已對屬靈的事物懷有強烈的興趣。你在這方面效法他嗎?

[第6頁的精選語句]

基督為了專心傳道而放棄世俗名利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