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上的字跡——你看見嗎?
「他從自己手中預見自己的垮台,
……正好像牆上的字跡一樣。」
第十八世紀的愛爾蘭作家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這樣描述一位銀行家。這位銀行家受到客戶包圍要取回存款,他意識到自己的末日近了。許多個世紀以來,『牆上的字跡』這句話含有大禍臨頭的意思。
但原本的『牆上字跡』卻在超過2500年前出現。字跡所含的信息的迅速應驗使歷史為之改觀。若要進一步查考『牆上的字跡』這句話的起源,我們必須看看聖經的但以理書。這本書會幫助我們看出聖經含有的警告信息的價值。同時,它也應當促使我們留意對我們這時代發出的重大警告。
從權勢的巔峰
時間是公元前539年十月五日的晚上。巴比倫城的居民正在開懷痛飲、載歌載舞。雖然敵軍瑪代-波斯人已兵臨城下,巴比倫城卻看來固若湯池。既然它的城牆堅不可摧,就讓人人縱情作樂好了。事實上,狂歡作樂之聲正好向圍城的敵人顯示,巴比倫城是能夠長期固守的!
在皇宮的大殿裡,伯沙撒王無疑狂妄自大地環顧他設宴款待的達官貴人。他吩咐僕役把他的祖父尼布甲尼撒王在數十年前從耶路撒冷耶和華的聖殿所掠得的金銀器皿帶來。『就讓我們用這些器皿飲酒讚美我們的神吧!』伯沙撒也許這樣高呼。——但以理書5:1-4。
到完全的敗亡
突然,伯沙撒嚇得面無人色。燈台前的牆壁附近有一隻手出現,在牆上寫了四個簡單而神祕的字。宮中的音樂和舞蹈戛然而止。國王驚惶失措,雙膝互相碰撞。這個兆頭含有什麼意思呢?把智士和占星家都召來!能夠解明字跡的人會獲得重賞。——但以理書5:5-7。
人人都緊張地等待智士們開口。但智士們卻感到大惑不解。『牆上的字跡』究竟含有什麼深意呢?沒有人敢擅作解釋。國王甚至感到更驚惶。——但以理書5:8,9。
皇后聞說剛發生的事,就走進大殿裡。她提醒伯沙撒國內有一個證明才具過人的外族智士。國王於是把但以理召到殿上來。但以理坦然無懼地提醒國王多年前發生在尼布甲尼撒身上的事。然後,但以理告訴伯沙撒行將發生在他身上的事,說:
「所寫的文字是:彌尼,彌尼,提客勒,烏法珥新。
「講解是這樣:彌尼,就是上帝已經數算你國的年日到此完畢。
「提客勒,就是你被稱在天平裡,顯出你的虧欠。
「毗勒斯,就是你的國分裂,歸與瑪代人和波斯人。」——但以理書5:10-28。
迅速的應驗
伯沙撒要等很久才能看出但以理的話是否準確嗎?讓我們看看接著有什麼事發生,並且考慮一下若干含有超乎歷史意義的事件。
在此之前瑪代-波斯的大軍一直在開鑿運河,目的是要使流經巴比倫城的幼發拉底河改道。古列王等到這天晚上才執行他的計劃。他希望巴比倫人由於夜幕低垂而鬆懈戒備。現在運河已開放了。改道後的河流水位一旦降到適當的程度,瑪代-波斯的軍隊就可以從河岸魚貫踏上河床。
當夜,面對河流的城門大開,可能由於巴比倫人過度自信之故。瑪代-波斯的大軍出乎意外地長驅直入巴比倫城。一支隊伍攻進宮殿裡把伯沙撒殺了。強大的巴比倫帝國遂告傾倒。——但以理書5:30。
同樣突然的毀滅
但以理的解釋的準確足以表明聖經警告的嚴重性。使徒保羅後來所寫的話顯示還有其他突如其來的重要事件會發生。他在上帝感示之下致帖撒羅尼迦的基督徒的第一封信中寫道:「他們正說『和平安全了!』的時候,突然的毀滅就立即臨到他們身上,好像產痛臨到孕婦身上一般;他們絕不能逃脫。」——帖撒羅尼迦前書5:3,《新世》。
可是,正如但以理和猶太人在巴比倫傾倒時得以倖免,在上帝行將帶來的毀滅中人也有生還的可能。方法如何?藉著在靈性上保持警醒,這樣就可以獲得耶和華的保護。「弟兄們,」保羅說,「你們卻不在黑暗裡,叫那日子臨到你們像賊一樣。」——帖撒羅尼迦前書5:4。
保羅所指的乃是「耶和華的日子」,即上帝通過他的彌賽亞王國插手干預人類的事務的時候。(帖撒羅尼迦前書5:2,《新世》)我們應當期望在什麼時候見到『牆上的字跡』——預先警告我們上帝行將採取這項干預的行動呢?載於但以理書第2章一個較早的預言回答我們的這個問題。